古代书信

编辑: 荀老师   时间:2017-04-30   阅读量:426 手机版

【古代书信格式】
一、书信要注意事项: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
二、具体格式
(一)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道鉴
用于师长:函丈、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史席
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用于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用于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用于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毛泽东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见尊敬之意。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www.t262.com)。

【古代书信别称】
用书写的工具来指代:尺翰、书翰、札翰、华翰。
翰,本义是指鸟羽。古时曾用羽毛为笔,故用“翰”代称笔,“翰墨”就是笔墨,“翰池”就是笔砚。写信要用笔,因此用与此相关的字词和“翰”构成双音节词来代称书信,例如尺、书、札等。《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
华翰,是取“华”美观、精华、有文采之义,用来表示对别人书信的敬称。唐刘禹锡《谢窦相公启》:“每奉华翰,赐之衷言,果蒙新恩,重忝清贯。”
用书信的包装来指代:函、缄(缄札、缄素)、书筒、双鲤(双鲤鱼、双鱼)。
函,是指封套,相当于现在的信封,一封信就称为一函。《三国志·魏·刘晔传》:“(曹操)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
缄,是指用来捆绑器物的绳索,而用绳索的目的是将器物密封或封口,书信一般是具有保密性的,也需要密封,因此就用缄来代称书信。宋王禹偁《回襄阳周奉礼》:“两月劳君寄两缄。”“缄札”和“缄素”字面意思就是用绳索将写好字的木片、丝帛捆扎起来,表明是密封好的书信。唐李商隐《春雨》:“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明张羽《怀友》:“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书筒,是指盛书信的邮筒,也用来代指书信。宋赵蕃《呈季承》:“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双鲤,是指用两块雕刻有鲤鱼图案用来放书信的木盒,也就是书信的封套。唐刘禹锡《途中送崔司业使君扶持赴唐州》:“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也有称为双鱼的,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古代书信】
古代文学作品中,如果“鱼雁”二字同时出现,那一定是指书信,“鱼雁传书”的故事,现代人听了恐怕会大摇其头,表示不信,但古人却信了个十足。
“雁足系书”最早见《汉书苏武传》,说是苏武出使匈奴,惨遭扣押,匈奴人对他说了许多好话,诱他投降,又每天把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投降,但他都没有屈服。匈奴人见苏武这么有骨气,也不杀他,只是把他流放到贝加尔湖牧羊,说直到公羊能给羊羔喂奶就放了他。苏武持节南望,十九年都不为所动。后来匈奴首领换人,向汉朝求和,汉朝提出先要苏武归汉,但匈奴人眼珠一转,说苏武早已归西,汉朝的常惠早就料到,指天发誓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这本是假话,但匈奴人一听,陡惊色变,以为真有其事,便放了苏武。
后人十分相信此事,例如李白的《苏武》诗说:“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沈宪王引移的《秋雁》写道:“北来征雁下寒塘,水食沙眠足稻粮。不寄行人一书信,却因何事到衡阳。”李清照的《一剪梅》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鱼传尺素,没流传下什么故事,最早见于古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意如何: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取出尺素书长跪而读,看到又要加餐,又有相思,这位来信者又懂事又有情,怎不叫人感动得热泪滚滚?只不过为什么送信来要装在鱼肚里?是怕送信者看吗?让人费解。
不过古人同样相信不误,如王僧儒《咏祷衣》诗:“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宋无名氏《次友人春别》诗:“波流云散碧天空,鱼雁沉沉信不通。”晏殊《蝶恋花》词:“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古人写信也挺有趣。宋代女词人朱淑真18岁时嫁给商人陈豪,商人重利轻离别,一次久行不归,朱淑真满腔柔情,怎甘寂寞?但又脸薄如纸,不好意思明着叫他回来,便写了一封信,上面画满了圈,在纸背赋词一首,说:“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言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你心里有我,我心中有你。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我密加圈,你密密知我意,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情,一路圈儿圈到底。”
蜀中才子司马相如赴考中榜,官至中郎将,人一阔脸就变,司马相如怎还会喜欢原来的黄脸婆卓文君?五年过去了,司马相如不想再拖。于是他写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数目字,意思是:“你我无话可说了,今后怎么样,你做好准备吧。”
卓文君一看,伤心欲绝,但痛定思痛,知道只有动之以情,并投其所好——司马相如是大文豪,用诗文可以打动他,哭诉只增加他的厌恶罢了——于是便写了一封信给他,用了那些数目字:
一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尽,百无聊赖十依栏,九月重阳黄花瘦,八月中秋月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曾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读完后,深觉自疚,如此好妻不爱,简直无异禽曾,又爱其才,终于高车驷马,接卓文君到了官衙。

版权说明

作文标题:古代书信

作文地址:https://www.t262.com/b/shuxingeshifanwen/477337.html

1、中小学生优秀原创《古代书信》一文由天天作文网(www.t262.com)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本文已影响426
  • 古代书信格式范文
  • 中文商务书信格式范文
  • 中文书信格式范文
  • 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
  • 书信格式的作文
  • 小学生书信格式范文
  • 商务书信格式范文
  • 小学生书信格式
  • 古代书信
  • 书信格式范文
  • 热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