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论文

时间:2021-04-30 15:04:28 语文阅读 我要投稿

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论文

  论文摘要:针对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鉴赏教学实践,笔者提出关注育人、关注方法、关注思考能力的指导思想,从教师指导作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探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阅读教学 自学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如何改进课堂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其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呢?

  一、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掌握知识,锻炼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形成一定世界观和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新课标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只有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他们自觉主动吸取、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掌握知识一般通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基本环节实现。教学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可分为探索性自学、深究性自学、吸收性自学三阶段。

  1.探索性自学是初步理解阶段,包括自读课文,自查工具书、参考书,自己正字、释词、解题,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初步熟悉全文内容,标记疑难词句和问题等。为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学能力,教师只巡回指导,随时掌握学生自读中遇到的问题,并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圈点批注”的习惯。如我统一符号,生字“○”,新词“□”,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及中心句“——”,精彩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并编成顺口溜,即“圈音框形问号疑,线重波精三角关键”。这样学生更容易习惯成自然。

  2.深究性自学是深入理解阶段,应抓住重点剖析、推敲。让学生通过朗读、质疑、讨论、总结等环节,领会字词含义、文章脉络、表现方法、文章主旨等。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特别注意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思维的碰撞,对层次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分工合作,并轮流进行总结发言,才不会流于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和展示的机会,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发其深层次的学习兴趣。

  3.吸收性自学是消化运用阶段,包括知识保持、应用、迁移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多样化练习,复习巩固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要求学生自读,自查工具书解决文中的字词障碍,从预习提示和其他参考资料中了解《红楼梦》和作者的历史地位、本文出处及写作目的。再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探究,进一步自读课文,进行讨论,以表格方式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黛玉初进荣国府的行踪见闻。

  (2)众人眼中的黛玉。

  (3)王熙凤、宝玉的出场。

  (4)王熙凤和黛玉肖像描写对比。

  问题研讨让学生兴趣盎然,还能使学生对装扮产生审美的现实理解。紧接着,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进一步深化,即让学生进行吸收性自学,学以致用。

  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为不同阶段是就一般教学而言的,有的课文却不宜截分。但归根到底是要着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学活知识,锻炼自学能力。

  二、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强调学生自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不仅备“教”,还要备“学”,分析学生基础、学习特点,研究怎样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给学生发现、掌握知识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激发自学欲望,调动自学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学。如先声诱人、引人入胜,或设置悬念,创造情境,运用电化手段等。

  2.指明自学方向,明确学习重点。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适当设计一些引导学生思维走向,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理解课文的练习,让学生或读写,或查找,或思考分析,都有明确具体的目的、方向。如引导《动物游戏之谜》,提出:

  (1)课文列举了哪些动物游戏?

  (2)科学家提出了几种假说?并做出何种结论?说明了什么?

  (3)说明文说明顺序一般有几种,能分别举例说明吗?

  (4)科普说明文,除获取新知识外,文外之意是什么?这些问题为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明确了方向。   3.指点自学方法,提出自学具体要求。其中质疑法是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问题引路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质疑实质上是把矛盾引入阅读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求理解,自释疑难。

  三、重视发展学生自学中的独立思考能力

  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思考能力都比较活跃。自学能力与思考能力相辅相成。因此,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训练思考的灵活性。

  教师要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提出问题,不是简单地质疑问难,而是深入思考,理清思路,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我以设问、推敲、疑难三种方式引导学生。设问性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提出假设的`、求知的问题,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明确思考的方向。如讲《祝福》时,对小说结局“祥林嫂的死”设问:祥林嫂死因调查?联系上下文启发学生分析。推敲性问题主要是深入理解课文提出的问题,目的是训练学生思考的深刻性,学会多问为什么。如某些词句的深刻含义,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文章写作特色等。如《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个叠词,“寻寻觅觅”描写低头寻找却终不得的动作,体现内心的失望痛苦;“冷冷清清”是环境氛围,描述环境凄冷所带来的凄凉冷落;“惨惨戚戚”则是感情直描,惨痛、深切。丰富的意蕴,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形成思考的习惯。疑难性问题主要是学生经过自学还没有真正弄懂的问题,如一些难句,不易理解的科学知识,或距离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内容等。前两类问题是设疑、存疑,问题不一定都不懂,而是让学生学会在似乎无疑之外产生疑问,后一类问题则是质疑、释疑,必须通过认真读书思考以及教师的点拨方可解决。可见,提出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

  自学能力的培养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关系尤为密切。教师要在培养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创造性方面多下工夫。多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知识,可先让学生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产生于对未知的探索,产生于问题或任务存在之时。因而让学生探索一个个未知问题,读思结合,既训练其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自学能力。此外,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可以在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给学生创设一点可以自己读书、自己思考的环境,真正让学生通过自学“另有所得”。

  总之,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不仅学到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是为了不教,目的正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必修一至五.

  [3]新课标下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语文报教师版.初中总第167期.

【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论文】相关文章:

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1-03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06-16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11-03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11-02

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探寻意见09-05

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探寻意见06-24

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探寻意见06-18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07-0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07-2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