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恋曲

时间:2017-11-02 16:55:23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怀旧恋曲

陶妍儒

一提到巴黎,似乎总要引用海明威的那句“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这句话俨然成了巴黎的城市名片,“流动的盛宴”则成为了巴黎的代码,使用频率之高,有被滥用之嫌。

优雅、精致、浪漫的巴黎是一切文艺青年、美食家、艺术家心目中的圣城,关于这座城市,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少人亲身来到巴黎之后,才惊讶于法餐远远没有描述中精致,铁塔也没有想象中浪漫,地铁不仅老旧,还永远弥漫着一股尿骚味……总之,一切关于巴黎的幻想,瞬间就被无情地击碎。

这本不是巴黎的错,实在是因为世人赋予了它太多不能承受之重。而短暂的停留更难让人看清城市的全貌,只能接触到碎片化的城市局部。你的感官所触及的那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对这个地方的印象,难以拼凑出一幅完整的全景。

如果说旅行更像是盲人摸象,而在一个地方居住,则能让你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这里的社会、文化、风俗和大众心理。正如一篇书评中所说的那样:“对于一个地方生活的印象,本地人习以为常,游客过于蜻蜓点水,那些定居的外人最有一种既贴切又游离的角度。”

来巴黎之前,我一改以往的习惯,没有特意去看和巴黎有关的任何书籍,一方面是希望避开一切先入为主的成见,另一方面,也为了避免期望太高,最后落得失望而归。

来巴黎之后,受到地铁上人手一本书的氛围影响,我在书店的“巴黎”书架上买了一本二手书,名叫Paris to the Moon,是在巴黎旅居五年的《纽约客》专栏作家、美国人亚当·戈普尼克所写的文化随笔。每天出门的时候放在包里,在等地铁、排队的空当里翻上几页,和作者处于同样的空间维度,时常能遇到似曾相识的场景。作者住在塞纳河左岸的rue Jacob,巴黎政治学院的一栋教学楼就坐落在这里。作者在书中频频提到的萨特和波伏娃写作的花神咖啡馆、海明威等人聚会的双叟咖啡馆、圣日耳曼大道,是我上学天天经过的地方。

和作者一样,在巴黎居住一段时间,我有机会窥看到游客们所无法了解的法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百态,体会到巴黎奇高的房价、饱受诟病的“法国效率”,同样,又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法式生活哲学、法国文化在“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为主导的全球化浪潮(法国媒体定义)中尴尬的地位以及法国人对美国文化既想要了解又充满戒备的复杂心态。

巴黎的高房价和法国人优哉游哉的办事态度,往往能给初来者一个下马威,仿佛是打定主意要以这样一份见面礼告诉外来人在巴黎生活之难。找房子的曲折过程自不必说,就连去移民局办居留证,也是一波三折——材料递交后如同石沉大海,前往询问却被告知我的材料被弄丢了,无奈地只能重头再来,复印、打印、盖章、预约,前后往办公室跑了三趟,看着法国人慢条斯理地打开文件夹查找资料,再慢悠悠地在键盘上输入资料,仿佛事情天生就该这样,让一切急性子的人没了脾气。回家的路上,我拿出《巴黎到月球》,正好翻到作者所经历“法国效率”的故事,看到作者提到自己的居留证明办了三个月、跑了四个部门,最终还因为缺少某项文件而一拖再拖时,不由得在车上苦涩地会心一笑。

在巴黎生活一段时间,你也能明显感受到法国文化在英美文化冲击下的全方位没落。Paris to the Moon一书写作于90年代中期,当时,纽约代表着未来,巴黎则代表着一个怀旧的`梦,法国文化开始遭遇没落的危机。如今,全球化的浪潮通过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席卷全球,信息交流的便利并没有像人们之前想象的那样带来多元化,反而使得各地走向同质化。香榭丽舍大道上,已经很少能看见法国传统奢侈品,林立的反而是在全球任何一个大城市都能见到的H&M与Zara等连锁店,贩卖的是全球一致、批量生产的服装,而Facebook一代的年轻人急不可耐地拥抱美国文化,看一场美国电影,周围坐满了叽叽喳喳的青少年,而上映法国电影的房间里,一眼望去全是上了年纪的观众。让我惊讶的是,大街小巷里响彻的都是Billboard榜单上的单曲,仿佛大家用的都是同一个音轨。难道没有法语流行歌手吗?“当然有,但我们都爱听英文歌。”法国同学这样告诉我。

的确,全球化的浪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商业作为主导。作者戈普尼克在巴黎期间,就亲眼见证了美国万圣节和感恩节在百货商场的促销策划下,正式走进了法国人的生活。

但在另一方面,你也很能体会到法国人对于美国文化入侵的“负隅顽抗”。这在法国人对待英语的态度上尤为明显。过去大家相信,在法国用英语问路,法国人哪怕听懂了也一定会用法语回答。来了之后我才发现,法国人的英语水平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他们不愿意说英语,因为大多数人的英语水平实在非常有限,听和读或许还能应付,但说起来则非常吃力。这既来源于法国人对于本身语言的自豪,也来源于他们害怕英语流通之后,法国会进一步失去一个重要的文化身份。这就是作者在书中多处提到过的典型法国式思维——对于危机,最好的方法就是避而不谈,仿佛这样一来,危机就不复存在。对于公交车上用英语大声问路而又毫无礼貌可言的美国人,司机会用法语回一句:“我可不会到你的国家却完全不会说你的语言”。非英语国家的人见了,却也有出了一口恶气的快感。

纵观全书,作者似乎都在描写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租房、圣诞灯饰和传真机,但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的碎片,勾勒出了法国生活与法国文化的宏大画面。全书充满了“贴切而又游离的角度”,既有对于法国文化泥古不化的批判,也有对于这座城市的礼赞,是局外人对于巴黎文化的恋曲,也是略带伤感的挽歌。

的确,居住在此的人,哪怕再怎么诟病这个城市,其实打心底里还是为她的魅力所折服。这个城市是多么的灵动,从托马斯·杰弗逊到作家海明威,从毕加索到伍迪·艾伦,无数的外人在这里寻找灵感。阳光明媚的日子,拿着午餐到公园看喷泉润着绿草;在宫殿、画作、雕塑和老巷中穿梭,像穿行在历史的大书中;还有老旧的书店、无数文人墨客写作的咖啡馆、教堂里天籁般的圣歌、地铁里的小型交响乐团和每天陪伴我上学之路的手风琴曲,这里有太多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让人无法不想起那个“流动的筵席”的比喻。我又的确庆幸自己能在年轻的时候在巴黎生活半年。如果这是个怀旧的梦,也请别急着把我叫醒,让我在梦乡里徘徊更久一些。

【怀旧恋曲】相关文章:

1.母校恋曲

2.钢琴恋曲

3.《恋曲》诗歌

4.秋雨恋曲

5.1990恋曲散文

6.怀旧

7.怀旧

8.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