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月色读后感

时间:2018-04-01 10:00: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旧时月色读后感

去书店,总要买本书回来才安心。然而看遍了,却找不到一本心仪的,不是买过了,就是没有兴趣,或者有兴趣,却觉得不必买,到图书馆借本看看就得了。还有些却是不屑于看的,觉得即使送了,也不过是占地方,又浪费眼目和时间。

旧时月色读后感

所以有时去书店也是痛苦。最后总算看上了一本董桥的《旧时月色》,属于新的选本,文字却大都是旧的,却也符合了集子的名字。装帧也不错,有一丝儒雅的怀旧气息。

《旧时月色》按照时间地点,以一个个小故事串起了如烟的往事,把作者在印尼、英伦、香港、台湾的生活絮叨了一遍,了了几笔,勾勒出许多落寞的文人,尤其是跨越清末民国初年的那些“阁老”,总让我眼前浮现出清癯的着长衫、戴圆眼镜,走路踟躇的影子,即便是提到林文月和孟小冬,也离不了旧时海报上的剪了齐眉刘海儿眼睛飘着若有若无哀愁的样子的淑女。心情,是可以跟着书走的,书里的故事,因了作者的笔触,变得近了,鲜活了。它总带点哀愁和伤感,带点依依的不舍,就如作者说的,“遗民”情怀。是了,一种莫名的怀旧。董桥的旧时月色是让我羡慕的,有花鸟有书画,有美女墨客,还有洋人和铜钿。因为喜欢带点博古风格的文笔,因而对董桥知闲叙旧的散文集子总是情不自禁地带在身边,《旧时月色》就是其中之一。董桥先生在《为一轮老月亮写序》的文字中说“久违的民国味——这样妩媚的柳梢月色,也许只有我们这辈带点遗老襟怀的人才倾倒。”此言不无道理。

我们知道,多少年过去了,董桥的文字依旧,带有民国意蕴的柳梢月色依旧,那么喜欢董桥的人——仅有的那几个肯高高挽起标准发髻、颦笑中不无宋氏姐妹气韵的女子,和舍了一片云海而单恋一钩新月之小襟怀的红木先生呢?应该说她们或者他们,依旧。文字也是有梦想的吧,那么陈于世俗的.它在似图挽留什么?或是唤醒什么?一些用旧的时光或者美好,一段历史或者一种记忆……也许,皆而有之吧。

跟随着文字一路走下去,景致、心绪,喜乐掺半中南洋、台湾、伦敦、香港、内地的过往就交错而至了。尽管短短长长都无法摆脱旧的痕迹和标签,可是有谁又能说得清在南洋的一棵椰树下,旧日红的馨香与缱绻是一把折扇的潺湲,还是几多年少时节的喜或狂?谁又能理得开云姑的美艳和云姑的凄绝,是一缕月华投在一祯已然老去的大地之上的温慰,还是作者对已逝华年的点点缅怀和祭奠呢?热爱董桥的文字,就如同热爱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他风雅的笔下,会轻易获取一些关于古诗词、字画、收藏、玉器、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的种种知识,不存半点枯燥和生僻。或者这也是董桥散文魅力长存的一个重要之处呢。

如果说沉浸在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之中,张若虚欣欣而唱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名句,那么现代人在喧嚣的缝隙中偶尔踏访于如此静美的旧时情怀,呼吸之间恐怕也要发出“何可一日无此君?”的慨叹吧!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旧时月色读后感】相关文章:

1.旧时月色作文欣赏

2.《荷塘月色》读后感

3.荷塘月色读后感

4.旧时滋味

5.旧时光

6.月色

7.月色

8.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