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2-03-28 09:33:1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750字(精选33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春第一课》观后感750字(精选3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750字(精选33篇)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1

  古有多少家庭之间的谆谆教导,五千年的文化像是河水流过肥沃的土地,滋生出一片茂密,而纵然树良多,也好不过一世为之惊叹。故千百家风,贵在传承。

  片中介绍了一个特殊的家族,是爷爷手中能流出高山峻石的画笔牵扯出来的情缘。老人在书案前的行云流水勾画了了在漫长的岁月中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童真的眼眸里,那些墨汁和色彩似变换成了春天细细的牛毛雨,无声地敲开了稚嫩的心门,温柔地滋润了他们的一生。然而这丹青手艺竟像是画在宣纸上的延绵的墨水,一直淌到了子辈的笔尖——一家子齐刷刷地站在了美术的庭院中,生了根,绘画怡然成为了他们的灵魂。

  这特别的艺术家风崇高而庄严,他们是家风传承的最好典范,每个人都接实了这份传统,把它紧紧地攥在手中。我想,是不是我也应该拿住我们家的那根接力棒,然后也紧紧地握着不放开呢?回答是肯定的。从小并没有看到过很多关于家风家纪的文字说明,长辈们也不怎么提及,可父亲却一直以自身来告诉我,孝顺,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亲的故乡在远方,作为一个男人的稳重如山让他把对家的思念和牵挂压在心底。近些年爷爷身体微恙,消息顺着风飘进了父亲的耳中,明显的,他与大伯的通话多了起来,常常看见他靠着椅背对着电话那头轻声细语,带着孩子的无限担忧稳着语气叫声爸。父亲工作很忙,但他依旧请了假期留在爷爷身边照顾。我知道,这是父亲的担子,是他的责任,可如果抛开这些冷漠的包装呢,露出的是一份怎样炙热的真情。父亲用行动教我一笔一划地写会了“孝”这个字,而如何将它写好则是我一生要去学习和执行的事情。我会用我的手掌接过这份不需过多言语的传家宝,细心雕琢,让它变得更加珍贵。

  家风的意义不只在于它本身,懂得的同时知道传递,使善意、美德撒播到更多的地方,使这肥沃的中华大地上人人以礼相待,家家和睦美满。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2

  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足以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需要人们来弘扬,去传承。而让人履行良好的家风家训或许并不简单。而保持一颗诚信的心更是难上加难!

  但有一个人他说他要一辈子履行他以前许下的诺言,恪守诚信之道。他叫李元成,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在部队时,他与战友付先根约定,上前线打仗时,如果其中一个人牺牲,另外一个人就要负责照顾那个人的父母。但他们没想到,当时的一个约定,竟然成为了现实。几个月后,战友付先根倒在了沙场之上。他说他会去照顾战友的父母,起初其他人都不相信。而在一年之后,他退伍回家,他回到家后第三天,便就去照顾战友付先根的父母,并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而他也亲切的叫着战友的父母,叫他们“伯伯”和“刘妈”,他将他们视作自己的亲生父母般照顾,让他们十分感动。而天有不测风云,战友付先根的弟弟付先强被电老虎夺去了生命。他更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更细心地照料战友的父母。他说要一辈子履行承诺,一辈子默默奉献。

  恪守诚信之道,诚信,一个纯朴的家风,需要人们去弘扬它。而他却仍义无反顾的去一辈子履行,去完成,就是因为那一个微不足道的约定,他将其视作珍宝,去保护,去珍惜。他是把他们的开心转化为自己快乐的源泉。诚信是一个极其渺小而又伟大的词语。一些人只会纸上谈兵,而不去实际行动。而诚信又是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它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或许有些人永远都不会明白,他为什么要去履行承诺,那是因为他出于自己的良心和他那一颗纯朴的诚信之心。而承诺似乎看不见,却又感觉触得着。而默默奉献却是他最常做的事情,他将所有的精力都付给了战友的父母,都只是因为诚信。

  诚信之道,将会伴随越来越多的人的成长,而诚信之花,将会开满世界各处,让各种地方洋溢着“诚信”二字。

  家风家训只会教育我们,督促我们,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实现家风家训,而我们只能依照家风家训,去努力完成,努力实现。而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能使我们更好的积累知识不断进取。

  诚实,诚信,做一个诚实的人,努力恪守诚信之道!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3

  今日的新春第一课中,有许多让我深受感动的故事:犹如空谷幽兰,芳香满山的网络助学英子姐姐,刘发英;有将家史变国宝,百年间不断的袁裕校;还有那千手观音表演中,没有杂质的纯净化身,邰丽华。但最令我忘不了的,还是那用爱搭成翅膀,飞向各地的天使之家——高振宁。

  说它是家,那是一家三口的姓名,拼成的爱心捐款人;说它是天使,因为它是温暖与爱的传播人。

  现在的高振宁一家,靠着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用辛苦换来的点滴财物,每月两百元,数十年如一日的,全数捐给了远在他乡的一所特殊学校呢?那家境并不富裕,甚至有些穷苦的家庭,为何每月靠卖牛奶,摆小摊,拾废铁所积攒下来的钱,仍要用来捐给远方的学校呢?高振宁的回答,让观众震撼,让受帮助的学生们感到温暖。他说:“我只是想让那些特殊学生活得有尊严,更快乐。”屏幕上,高振宁看见自己捐助的钱所买的缝纫机给孩子们学习,自己也笑得一脸灿烂,无怨无悔。

  拜伦曾经说过:“如果人人都为自己活着,世界便会冷却下来。”而高振宁,却用自己的行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十多年的奉献,救助过白血病人、捐助国西部灾民,更是让特殊学校里可爱的孩子们,有了宽大敞亮的教室。他的举动,在一点一滴的感动并温暖着世界的角落。

  他是伟大的,并不在于他的容貌、家庭背景。而在于他对社会的奉献。奉献是人最高贵的品质,奉献者会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赞赏,并且社会也因为有了奉献而充满温暖。“高”“振”“宁”,拼成了一个充满爱的名字,凝聚成一家人对社会的奉献,将爱心散播到需要温暖的地方,如丝如水、连绵不断。

  奉献,人人都能做到:拾起地上的一片垃圾,这是对环境的奉献;多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们,这是对社会年老人的奉献;做一名教师,教育一批批优秀的孩子,这是对祖国未来的奉献。奉献,可大也可小,大到惊天动地,小到举手之劳。中国每年都会新增许多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单亲家庭。高振宁也是其中一人,他们的每一个事迹,都会感动不少的热血青年,积极投入到这条慈善之路中去。感动,无法预定也无法奢求,它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爱心成就梦想,坚持成就希望,奉献创造美好!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4

  一朵梅,若经不起冬雪的寒冷,便不能傲然挺立,让它的美丽为世人所惊叹;一把剑,若经不起铸造的残酷,便不能俨然出鞘,用它的锋利让将军惊叹;同样,一个人,若想得到其他人的惊叹,就必须经得起生活的历练,在逆境中被铸成一个英雄,然后在世界上傲然挺立。

  在本次《新春第一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邰丽华,那个坚毅而乐观的聋哑女孩,她承受着先天的残疾,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残酷训练,但她,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心,而是选择了舞蹈,以这无声的方式,使她的生命活出色彩。最终,她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以经典的节目《千手观音》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的的喝彩,她的人生也因此绽放出了最美的光辉。后来,她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聋哑学生,把美丽的光辉传给他们。她也因此成了一名真正的英雄。

  看着她艰难的里程和她对人生的顽强不放弃,我深刻的反省,她能够成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不妨回头望望,看历史星辰的启示。

  勾践,卧薪尝胆。身为大丈夫,凌云壮志怀于胸。在夫差惨无人道的压迫下,坚持生活,暗中招兵买马,最终打败夫差,替父报仇,为千古世人所铭记。孙匡,囊萤映雪。多少年来寒窗苦读,多少载的勤奋好学,终于成就了这个学子。孙膑,为师兄庞涓所陷害,遭受着非人的酷刑,在最终逃出生天已成为了残疾。但正是他,围魏救赵,帮齐国打出一场漂亮的仗。此外,还有司马迁,贝多芬等。这些像被众星捧月一般的世界伟人,哪个是随便成功,哪个没有奋斗历史?

  这些成功的人们,他们都经历过一番磨难,他们都是在逆境中变成人们心中目中的英雄,贝多芬曾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顺境中,这句话它十分朴实无华,但对于逆境中的人们来说,这就是我们活下去的力量,是理由,是信心。只要不在逆境中腐朽,而在逆境中燃烧,就能活出生命的光彩。

  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面临挫折,那么不要选择逃避,大胆地迎上去,在逆境中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因为逆境中能够铸造英雄,然后,像梅一样的傲世而立。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5

  能使人前行的力量有很多:有的人为了拼搏而前行,有的人为了感谢他人的期望而前行,有的人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前行;可是不管理由是什么,你前行的道路上也只有你一人而已。只有他们,如同一盏盏明灯一般,照亮了旁人前行的路,任凭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始终不变的是他们的守候。

  花甲老人袁振江已经坚持了十几年的爱心捐赠了,他与他的妻子、女儿一起化名为高振宁,为聋哑孩子们寄去了爱心和希望。袁振江老人的家庭并不富裕,住的房子很破旧,北京晨报的记者描述说“就连桌布也打了补丁”,可见其生活的拮据。五柳先生陶渊明,家徒四壁,却能保持本心不变,有书便忘怀了得失,他在精神领域方面给予了我们不知多少。而袁振江老人遭受到了同样的情况,却隐藏了自己的痛苦,将希望与光明带给了需要的人,也只有这样品行高尚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吧。每日省下的200元都是老人辛辛苦苦地走街串巷卖牛奶所得的,除此之外,他还会到处收捡一些废品来卖。有的时候,他早上晚上得来回好几趟,其中的累,相必别人是体会不出的,只有老人那卖牛奶的三轮车上的锈迹,彰显着岁月的流逝。岁月流逝,却又沉淀了下来。袁振江看着孩子们走进了新的学校,有了更好的环境。坚定地说着一定会坚持,也会这样让自己的后代传承下去。说完,他笑了,眼睛周围布满了沟壑……

  英子姐姐是资丘山区里一所山村学校的校长,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她几乎爬遍了资丘所有的山。她利用网络的力量,为担负不起学费的孩子征求助学金,就这样一直坚持着。“这么苦,为什么不放弃呢?”有人问到。那时她的父兄全都抱恙在身,她总是得城里、山区到处跑。不放弃只是因为一个原因,为了帮助那些孩子们实现他们渴望念书的心愿。她跟孩子们说道:“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开阔自己的眼界。”于是,她成为了孩子们跨出去的台阶。

  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传递光与热。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前行的方向,也更加相信,前路一定是一片光明。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6

  阳光,一路轻跃,在生命的四季里,编织那个最美的岁月童话,摊开手心,小心翼翼,掬一捧耀眼的光,心中,悄然开花。

  是你,用岁月沉淀下来的亿万光年,谱写出了一册册家史。袁裕校,用历史为我们证明了他的存在,用时间证明了他家庭的存在。一件件古董,一件件珍器,一件件用心收集的木器,竹制品,七八十年代的缝纫机,古老的煤油灯,还有载有我们爷爷奶奶辈儿的辛酸血泪史和奋斗史的粮票和邮票。以前的我们只是听说过粮票油票布票的存在,却总是无法想象爷爷奶奶,在为我们阐述他(她)们青春时的痛苦欢愉和无奈。因为在这之前,我们也没见过它们,也不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当坐在报告厅,亲眼目睹了袁裕校为后人为历史也为他自己留下来的这些时,我们顿时感知到了上辈儿所经历过的艰辛生活。看着一张张褶皱的粮票时,我知道,粮票的背后,一定承载了上辈人说不完的故事。是袁裕校,让我明白了,我们祖先的艰辛,也是他,让我知道了现在生活的美好,让我懂得了珍惜。

  是你,用肢体和心灵的美丽,向全世界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以及特殊艺术与人性之美。邰丽华,你是独一无二的千手观音。作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你有百只手千只手万只手,帮助了无数的聋哑残疾儿童。你,给了他们重生的希望和梦想,还有熠熠生辉的生命。如果说艺术的境界就像海洋,需要用一生不断去跋涉,搏击那种惊涛骇浪,那么人生的过程却如湖水,只要能容人浅浅地濯足,体味之中静谧的清冽。如果说,一个人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都是因为某件事物的独特意义与自己精神取向中的某一敏感区域“触电”,那么,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次“触电”来自欣赏你的舞蹈,你用痛苦和坚持走过青春,用艺术写下了你的辛酸与奋斗。你用你坚强不屈的意志为我们证明了你的存在,宜昌的存在,和大中华的存在。是邰丽华,让我明白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生存的道理,也是她,让我懂得了执着与不懈,让我知道了奋斗。

  那些被唤醒的记忆,沿着荧屏上一张温和的脸,重新附上灵魂。一路走来,那不熄的生命之光,在涌动,在窜逃,在永不停息……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7

  生命绽放的花朵,不一定像牡丹般鲜亮夺目,却可以如雏菊般撒满山野,遍地留香。他们默默无闻,平凡地生活,但他们的生命之花却因爱而格外沁人心脾,他们的生命之花绽放在孩子们的心田,他们的生命之花在人们心中留下缕缕芬芳。他们用奉献将爱洒向人间,他们用爱点燃孩子们未来的希望。

  凝一家之爱,送千里温暖,他用14年改变着北京到远安的距离,他用14年温暖着一校师生之心,他用14年感动着全社会,他是平凡的高振宁也是伟大的高振宁。高振宁并非一人之名而是一家之名,袁振江老人用老伴的姓自己的名和女儿的名组成了这个新的名字,这个名字载着一家人满满的爱,这个名字送给了远安特教班满满的温暖。温暖的爱背后是每天清晨踩着三轮车叫卖牛奶的寒冷,是每周在劲松桥下收废铁的辛劳,是每月省吃减用汇款两百元的坚持。是什么替他在清晨里御寒保暖?是什么为他在辛劳时消除疲倦?是什么支持着他14年从未间断的捐赠?是爱,是他心中熊熊燃烧的爱,是他血脉里不停沸腾的爱。这份爱跨越千里阻隔,这份爱翻越千山万水,这份爱给予千百孩子温暖。无论距离有多远,有爱就有温暖。

  聚四海之爱,载千百希望。她是开在长阳资丘的雏菊,撒满山野,遍地留香。她用五百多个假期翻越无数座山走遍十四个村只为将希望带给每一个贫困学子,十年网络助学,她筹款81万元,帮助了458个贫困生,十五年的艰苦支教,她让资丘的孩子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她叫刘英发,她就是带来希望的英子姐姐。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十年网络助学,英子姐姐从未放弃,即使父亲病重,大哥瘫痪,她依然带着满腔热血,一颗爱心坚持不懈地汇聚着各地的爱,将希望带向资丘的深山。她用爱凝聚着四海的力量,她用爱传递着未来的希望,她向世人证明有爱就有希望。

  他们的生命不像牡丹般雍容华贵,却似雏菊一样馨香高洁。他们简单的生活,默默地奉献,将爱的种子洒向人间。他们用爱让孩子们迎来春天,他们用爱让孩子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十几年的时间,十几年的善举,十几年的爱,将千里的温暖传递,将千百的希望点燃。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8

  善行如风,轻抚万物却不曾停留;善行如水,润养众生却不曾张扬;善行如月,照破山河却不曾炫耀。

  善行是一种修养,无关回馈。不是为了回报,亦不是为了感激,只为独守胸中那一片冰壶秋月。你看那弘一法师,落座前总是轻摇座椅,唯恐伤及蝼蚁性命;你看那启功先生,捐出自己数以百万的书法收益后,面对政府授予的荣誉,只留下一句淡淡的“博取功名,我本无心”;再看那德兰修女,把自己所有的爱与关怀奉献给穷人病患。难道他们是为了获得世人的赞誉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只是用他们高尚的道德修养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善的华章。

  善行是一种真纯,无关名声。这种至真、至纯、至美的行为如同一朵河畔绽放的小花,即使没有声名远扬的名誉,甚至被人遗忘,也要默默为大地添一缕清香。“高振宁”,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背后却是一个家庭持续十四年的善行。只因一次在新闻上得知了需要帮助的远安特教班,袁振江与妻子每月十二日都会从北京寄二百元到远安。然而他们的家境却非常贫寒,下岗的袁振江与妻子以及他们的女儿三人只靠一个小卖部维持生活。为了有更多的资金帮助更多的人,袁振江甚至还要在冰天雪地里瞪着三轮四处收废铁、叫卖牛奶。满脚的冻疮也未曾动摇他丝毫。捉襟见肘的家庭做了十四年的好事却只用化名。“高振宁”一家用三轮车丈量了善行的距离——大善无疆!

  善行是一种牺牲,无关利益。它是一种“无名,无利,无己”的境界。长阳资丘黄柏山中心小学的“英子姐姐”刘发英诠释了这一境界。作为一名支教老师,她刚到学校便被孩子们清瘦的面容深深触动。于是她点燃了希望的火种,十二年来从未熄灭。她加入了“武汉心之旅助学网”,跑遍了资丘五十四个村,翻越了每一座大山,为四百五十八个孩子筹齐了八十一万元善款。然而,她半身不遂的父亲和高位瘫痪的大哥却依然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面对如此沉重的家庭重负,她却只想把助学做大!“英子姐姐”的善行如同空谷幽兰,馨香满山。

  萧纲说过:“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朋友,让我们心存善念,常为善行,让善行与天地齐辉,与日月同光!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9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在举行完开学典礼后,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新春开学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观看完后我的感触颇多。

  家风家训家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培育好家风、恪守好家训、践行好家规,对于我们健全人格、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视频的开头,首先讲到的是赵一曼家书蕴含的爱国情怀。在这封留给儿子的信中,一个身骑白马、肩披红衣,驰骋于林间,成天与日寇周旋的女汉子不见了,转而成为一位留恋孩子、心疼骨肉的善良母亲。她的悲痛、不舍、内疚和嘱托,一字一句融入进这封百字家书中,让我感到母爱的伟大和赵一曼的爱国。

  在这段视频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元成信守承诺,照顾已故战友父母26年的故事。他是一位军人,上前线时与战友有个约定:如果谁牺牲了,活着的那个就代为照顾对方的父母。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前线安然无恙,战友却在后方因公牺牲了。为履行自己对战友的承诺,他28年默默赡养战友的父母,把战友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用一个军人的血性和忠诚,在西陵峡畔铸造了一座爱心丰碑。 此外,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罗必炎一家践行的友善家训,四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学生代表事迹也让我感动。

  我们家里也有家风与家训。我们家的家训非常简单: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妈妈告诉我:“人必须学会平静的生活,在浮躁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如止水一般的心。遇事泰然自若,宠辱不惊。大诗人苏东坡就为自己谱写了精彩而平静的一生,宦海沉浮是他一生政治生涯的真实写照,即使在他事业的最低谷,他仍在为自己率意书写着人生。即使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他仍平静的接受,淡然的处之。”所以,我学会了去平静对待身边的事,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新春第一课”的观看,使我们再次潜移默化地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这一条条家训,一篇篇家教故事,无不承载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思想延续、文明教育,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我们深知,中华家训文化及其优良传统,是新时代少年学习的目标,良好的家风、家训必将成就我们未来的辉煌。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10

  即使你播下的挚爱,到死也未能收获一枚果实,也不要失望,回头数数那些真诚的眼泪,一颗颗全是珍珠。

  ——题记

  两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斑驳的墙壁,灿烂的笑容,就这样一张黑白照片,引出了十五年前那个暖人肺腑的故事。

  远安的特殊教育学校,从开办以来,一直收到一位名叫“高振宁”的好心人每月200元的资助。心怀感恩的学校想找到这位好心人,可一年多的时间却依旧如大海捞针,苦寻无果。而就在他们的寻找进行时,在北京一间阴暗的小屋里,袁振江夫妇正化名“高振宁”,翻翻报纸,看看电视,寻找那些无力追寻梦想的孩子,把整天叫卖牛奶赚来的辛苦钱,汇给他们。北京的袁振江夫妇,用十五年的奉献,向世人诠释什么叫做:一滴水,可以滋润一朵花,然后美丽一个世界。

  “我想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有尊严。”袁振江老人在屏幕上的笑容,那么沧桑,却在提及那些被帮助的孩子时露出美丽的慈祥与温情。聋哑的孩子,像灌木类的植物卑微而坚强的活着。可是有没有人想过,你们的指指点点曾让他们的内心经历炼狱般的煎熬。袁振江老人的话语,恰好道出聋哑孩子的心声。

  “我们不能苛求身边的人都是雷锋,但我们能在雷锋出现时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少一些讥讽和嘲笑。”主持人的一番话,令我不禁想起社会上热议的话题——“扶不扶?”一位先生在马路上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却被老人诬陷为害自己摔倒的元凶,甚至被告上法庭索要赔偿。事件被朋友们在戏谑间传上网络,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骗子们发明了新的骗术,警局因诸如此类的事件频频爆满,网友因身旁受害人的增多谩骂满天。于是,一位老人的倒地诬陷,引起了全社会人心的纷纷摔落。老人倒地无人再扶,一岁女婴被车轧倒在地无人敢救,乐于助人的人被别人骂为傻子。可若真有一天,当所有的人对别人的流血、灾难熟视无睹,这个世界,是否还会有春天?

  世上并不是缺少雷锋,只是雷锋们的心被铁石心肠的社会披上了盔甲,百毒不侵,也同样的麻木不仁,像袁振华夫妇一般的好心人却被是是而非的流言埋没谷底。

  人的情意,不是池塘里的水,流出了多少损失了多少。你给出这个世界多少情,换种方式,世界也会让你收进多少意。即使你被冤枉,被误解,被指责,被嘲笑,也别灰心,总会有人记得你的美丽,因为奉献,姓高名尚。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11

  今天在学校里,我和同学们共同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环保”,它随处可见,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普通人,他们不分男女老少,有父母带着孩子的,也有同学朋友结伴成行的,他们组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有着一个有趣却很朴实的名字—“三峡蚁工”,他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公益组织的一员。蚁工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节假日,坚守在长江边,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们总是在江边捡拾那些不注意而随意丢弃的垃圾,劳动磨损的手套,汗流浃背的身影,就是他们努力的证明。每一次的活动结束了,江边就会多出十几袋满满的垃圾,他们在为那些随随便便的行为做出弥补,用行动告诉那些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的“凶手”,爱护环境,从我们做起。

  在美岸长堤的小区里,有几个硕大的垃圾箱摆放在小区的正门口,它们并不像普通的垃圾箱一样肮脏,而是十分干净,摆放的也十分整齐,为什么这些垃圾箱会这样呢?因为这些垃圾箱并不是普通的垃圾箱,而是环保垃圾箱,每个垃圾箱的上面都标有投放的垃圾种类,例如: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电池、烟头)、塑料垃圾、废纸垃圾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举动,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小区里的业主们都热情参与这项活动,为身边做出榜样。

  虽然这两个故事,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看似不起眼,而又平凡的一些小事,反射到我自己身上,却觉得自己做的并不够,平时在我们的生活中,垃圾都是没有进行分类,混合在一起的,不仅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而且也污染了环境,因此我深感惭愧。妈妈告诉我,原来在我的身边已经有阿姨和小朋友参加了“三峡蚁工”,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用行动去爱护环境,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积极参加这些公益环保活动,用自己的双手去守护我们的大自然,用行动去影响我们的身边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12

  不知不觉间,被烟花的绚丽所笼罩的春节已悄然离去。看着前方,一段坎坷的旅程已经开始。

  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此次新春第一课的重点内容。何为家风,家风便是每个家庭,家族的处世之道。何为家训,家训便是家中长辈对正在成长中的我们的告诫,也是一代代人用自身教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节目中介绍并举出了几个典型的例子,让我感到最不可思议的便是杨启发老人一家。这个四世同堂的家族与书画结缘,自成一派,形成了良好,和谐,向上,高尚的家风。自身出资举办了杨山草堂画展,共130多幅,深受参观者好评。

  结合普遍家庭的情况,令我感到不解。为什么这个家族会形成这样的气氛呢?我想,答案便是传承。因为社会需求,大多数父母每天不遗余力的工作,缺少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形成相冲的思想,使我们无法在最关键的时刻及时听取父母的教诲甚至产生相逆的思想。而杨老却做到了,他对书画的热爱在其孙子,孙女年幼时便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以至于其孙子杨柳还没桌子高时便拿笔涂鸦,为他后来培养了兴趣基础。可我们这一代,接受了众多智能机器洗礼的孩子在父母工作之时便养成了宅在家中,沉迷于网络的习惯,仅有少数拥有健康高尚的兴趣爱好。这是多么可悲且可怕的事啊!

  一家四代人热爱一件事,可以兴致勃勃地交谈是如此幸福。可见家风的形成与家庭成员彼此的沟通是如此重要。

  通过这次新春第一课,我希望我们大家主动与自己家长沟通,尝试理解父母,无论结果如何,相信我们都会有所收获,不求像杨老一家忠于一个事业,但愿使家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家风家训宛如脚上的铁链,它使我们在未来的旅程中行走的更加缓慢,但在给予我们束缚的同时,也让我们人生的每一步都更加沉稳。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13

  如果说家庭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如果说家庭是一株苍翠繁茂的大树,如果说家庭是一只翱翔天际的雄鹰,那么,家风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家风,家庭的动力便化为乌有;没有家风,家庭的美丽便日暮途穷。孟子曾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家风就像一个家庭的度量衡,权衡着家的魅力。看完《新春第一课》这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我感悟颇深,让我真正明白了何为家风。

  《新春第一课》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宗旨,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充满人情的故事。

  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在宜昌生下了她唯一的孩子,宁儿。一封迟到二十一年的家书充满了一位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深深的母爱,诗中写道“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这一句是多么的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封1936年8月2日于囚车里写的家书,虽然没有“家风”这两个字眼,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股正义,乐观的家风。尽管赵一曼与宁儿只在1930年4月有过唯一一次合影,宁儿8岁时就失去了母亲,但我相信,宁儿的母亲赵一曼与宁儿的父亲陈达邦所营造的家风,一定会激励宁儿的成长,优良的家风不会被历史长流所泯灭。

  《新春第一课》不但讲了英雄的事例,还讲述了许多现代人们在家风方面的佳话,比如受家风影响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代表师楠,激励全家作画的年余耄耋之年的杨启发,照顾战友父母的李元成,拾金不昧的余佳琪,孝敬老人的罗必炎,美德少年李熠辉这一个个有声有色的故事无不让我感动。

  家风就是一个个无言的教诲,教诲着人们走向光明,教训着人们学会生活,她犹如一簇埋藏于心底的圣火,燃烧了人心的贪婪,燃烧了人性的罪恶。愿让家风成为无言的教诲,永远教育着我追寻完美的自我!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14

  小时的她,为不能读书而深深困扰;青年的她,为维护女性人权贡献了一份力量;长大的她,更是将满腔热血投入到了革命当中。一九三六年八月十二日,她英勇地牺牲了,但在二十一年后,她却深深地铭刻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但在那二十一年,甚至从赵一曼的儿子——宁儿出生的那一刻起,对他来说,这个母亲就并不称职。赵一曼将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但她却极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年幼时,她便永远的离开了人世,她再也无法给予孩子关爱,永远地失去了教育孩子的能力。而年幼时,被封建思想无情地剥夺了读书权利的她,更是深知其残酷。但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却丝毫没有屈服。或许,当敌人用非人的酷刑折磨她时,她忘却了疼痛,忘却了生命,忘却了自己,但她却绝不可能忘记了自己的孩子!因为,她是一位母亲!但为什么她能坚持下来,为什么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民族英雄呢?

  而赵一曼临行前在囚车中写的家书,一封迟到了二十一年才重见光明的家书,替她解释了一切。作为一名母亲,她在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给予孩子教育。原来,她最想教给孩子的就是她最宝贵的财富——坚定不渝的意志与顽强不屈的品质。尽管她无法像普通母亲一样伴随孩子成长,但她的一言一行,却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的教科书。

  “身教大于言教”,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或许很多人都明白,但真的有太多人都从未实践过。父母、老师、教育工作者,也许很多人都在为孩子的教育而苦恼。但殊不知,言语的力量有时真的比不过行动。一万句金玉良言或许会换来一万声反驳,但一个正确的动作却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在年幼的孩子面前请挺直腰背,虎父无犬子,但犬父却注定没有虎子,你要证明的,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实践!

  最后,请让我对伟大的母亲——赵一曼致敬!愿您不屈而坚贞的灵魂在熊熊烈火中永存!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15

  男人的肩膀担着一片天,这片天,叫作承诺。

  他是一位上过战场的铁血军人,亦是一位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承诺的男人,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是同乡是战友,宛若兄弟,战争前夕,将各自父母托付给彼此,一个口头承诺,用一生来履行。不是父母,胜似父母,战友牺牲,他毅然决然照顾着失去儿子的二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但充实的是心灵,他获得的是超越亲情的温暖。他从没想过放弃老人,他只是努力让老人过得更好。

  在他事业小成,老人安康,全家其乐融融之时,一道晴天霹雳,划破了这宁静的一切,老人的二儿子,战友的亲兄弟,意外身亡,两位相继离世的战友,竟是亲兄弟,上天开了个玩笑,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玩笑。祸不单行,两位儿子的逝去,让孤苦无依的老人宛如遭了一击重锤,精神彻底崩溃,长年辛苦劳作遗下的暗疾一下子爆发出来,新病旧病加身,老人的身体也虚弱不堪,老人的世界破碎了。他知道一切安慰在丧子之痛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他所能做的只有用行动来修补老人支离破碎的世界。一个真正的男人不会让承诺变成敷衍和谎言。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不是子女。但他用事实证明这句话并不是绝对。他的肩上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重担,亲生父母,岳父岳母,战友父母,妻子儿女,四个家庭,他必须要承担这一切,因为他是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一个家甚至一个国的顶梁柱。他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所以上天也没有抛弃他。他坚守承诺,所以他不会被压垮。他撑起了一片天,但他不是英雄,他只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他是家中后辈的榜样,更是社会上所有人的榜样,我们已不再稚嫩,我们也要为自己的承诺负责,或许曾把承诺当作戏言,但那只是不成熟的我们,如今,逐渐长大的我们,也应该担起那片叫作承诺的天。他所带动的家风,影响的是不仅仅只是一个家的人,也同样带动着我们,他影响的是一个国家。

  承诺不是法律上的约束,也不是道德上的规范,只是一个男人应该也必须担起的天。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16

  今天下午,我们在学校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段视频虽然如此短暂,但却给我落下了深刻的印象。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讲述的一对姐妹晏爽、晏灿。她们住在五峰县的大山里,俩姐妹的妈妈是个疯子,常常用力的敲打姐姐晏爽的头,她也常常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感觉自己像被爸爸妈妈抛弃了的孩子。说到这里,晏爽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这些冰凉的泪珠,代表了山区留守儿童父母归来的心。因为母亲病了,所以,家庭因为经济条件也不好,父亲要外出打工,常年也不能在家,两姐妹就承担起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爸爸每月都给她们寄了120元,这就是她们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了!仅仅只有这些钱,可姐姐省吃俭用,一年下来,居然攒下了几百元钱。姐姐晏爽的心愿是想走出大山来到宜昌读书,因为她快毕业了,听说那里的教学环境和老师的教学水平也都特别高。我祝愿她们姐妹俩都能走出大山。

  第二个故事则是一个小女孩儿,她的名字叫陈佳妮。这个女孩儿,特别爱画画,当镜头转向她的画本时,我都快惊呆了,因为画本上有她画的,真的是栩栩如生。可正当老师上美术课,说画一画你最爱的人时,陈佳妮已经画好了爸爸妈妈的身体、头、头发,可就是迟迟不肯下笔画出他们的样子,因为他们太久没有回家了,佳妮都快记不清他们的样子了,说到这里,她的眼泪落了下来。我希望她的父母能早日回到家中陪伴她。

  在我的老家,也有一个小女孩儿,她叫李爱芳,也是一个留守儿童。她的母亲遭遇了一场车祸,所以下半身全部瘫痪了,因为治疗花了许多钱,她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只有两年才能回来一次,家里就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奶奶,和瘫痪的妈妈。她每天要给妈妈翻身,擦拭身体,还要承担着这个家的大部家务。爸爸寄的每月生活费只有50元,虽然只有这么一点儿钱,可她还是省出了一些钱,爱芳十分爱看书,她每月都省吃俭用,每月省下了1或5元钱,几年就攒下了一百多元,这样她就可以买自己喜欢读的书了。这次我回老家也给她买了一本长篇小说,这样她就可以看很久,也可以攒下更多的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些事给我的感触非常深,我希望所有的留守儿童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17

  凝望屏幕上的倩影,那熟悉的音乐、婀娜多姿的舞蹈,记忆随之引回那令人陶醉的《千手观音》。

  她叫邰丽华,看起来与众无异的她却不能听到任何声音——幼时的一场高烧,永远令她只能在寂静的世界中。知道了她少时的不幸,再看邰丽华舞台上优美的舞姿,我震撼之余也颇明晰了人生之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聊更长的路”,只要肯奋斗,就可以征服一切!

  即使命运如此的坎坷,也没有影响她坚韧的心。她在学校,和其它聋哑孩子一同学习,学会了手语,学会了舞蹈,成天笑容满面,丝毫不因听不见美妙的音乐而遗憾,决不因踏不上节拍而沮丧懊恼。 在我们的学习之路上,难免有拦路虎,但与邰丽华所遇到的困难相比,那些又算的了什么?艰难困苦给予了邰丽华坚韧的心,我们的生活难道太过安逸,抚平了我们奋进的心?

  爱上了舞蹈这种美妙的肢体语言,也不能精美的表现,怎么办呢?在无数次的失败后,她掌握了一个窍门,通过感应地面上鼓声的波动来吻合节奏,并在心中一遍又遍地牢记、牢记;对着镜子一次又一次地纠正、美化舞蹈动作,并融入表情,

  荆棘与坎坷不能阻挡邰丽华对舞蹈的热爱,时光飞逝也不能消磨她心中的梦想——舞动人生!没有天生的资质,就多练一次、两次、三次。舞蹈房里,她挥汗如雨,也终于取得了今日的成就。

  观其圆梦之路,我也一次次剖析自我:在无声之域中奋斗,一次次挑战自己,战胜命运,换作我,能坚持下来吗?她付出了常人所不能的汗水,才收获成功,不正应了“天道酬勤”四个字吗,我又为何不可?唯有心怀梦想,奋力拼搏,方可勤能补拙!付出的汗水才与收获成正比!我要学习这种精神,坚持不懈地在学习之路上探求真理,也用汗水来舞动青春,绽放出人生的芳香鲜卉!

  广袤世界之中,一星独陨,暗淡不了星空之灿烂;一花孤零,萧瑟不了春日之旖旎。命运无情,但它也是一块砥砺,它磨出了人生的尖峰,它造就了生命的辉煌。付出了,流汗了,我们就更坚强!

  奋斗达成人生之高度,汗水舞动人生之精彩。大家努力吧!努力足够了,梦想与成功便与你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18

  当我看了《新春第一课》这个节目后,心里就像汹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息。只有建设扶贫,中国才更加富强,不受外国欺负;只有现在努力学习,才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拥有更轻松的工作。

  这个节目主要讲了:有一个姓谢的小女孩,想在自己学业有成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来扶贫;有两个学生刚刚转入夷陵中学,怕同学们嫌弃,可同学们不但没有嫌弃还宽后相待;有一位姓易的同学许了个愿望,同学们都认真帮忙实验她的心愿的三件事。

  当我听到姓易的同学的爸爸说:"好,我会配合你们完成她的心愿"这句话时,让我感受到了这位父亲对自己女儿如山似海和负责的爱。父亲当时可能会想:假如我不去配合他们的话,我的女儿会不会因此非常伤心,非常难过,非常失望,从此以后,我们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到达无可挽回的地步;假如我去了的话,让她如愿以偿,那她会不会不计前嫌,让我们父女关系越来越好,会不会将以前我们之间的误会解除,会不会影响她的心态,从而改变她的人生道路,变得更加成……就在这么几分钟甚至内,一个个问题从脑海间划过,最后经过同学和他的排练,练习,终于圆了自己女儿的愿望。

  文中的父亲很有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我的妈妈也很有责任感。就是这次寒假作业,我全部都写完了,可是由于妈妈的责任心,便拿起红笔,一丝不苟地给我改作业,一遇到困难就千方百计地寻查答案,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将我的寒假作业改完了。从这件事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父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只要每一个父母对孩子们多一份责任心,可能会由此改变孩子的人生路走向成功,假如一个父母不对孩子负责,会将他推向深渊,走向歧途,成为一个野孩子。

  《新春第一课》让我再次感受到:责任犹如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责任犹如指南针,为我们指向阳光道;责任犹如无穷无尽的力量,可以创造奇迹。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19

  在世界各个角落里,总有一些人像向日葵一样,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与真挚淳朴的笑容。希望,恰恰最乐意将种子播撒在这样一些人的心头,因为那似向日葵一般的笑容会促使它快快发芽长大。

  一个稚嫩的年龄却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是岁月无声地将一个九岁的小女孩造就成一位生活的强者。那小小的臂膀竟要独自撑起一个家,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坚强的徐梦婷却将这份忧伤留在了被子下,而将向日葵般的微笑展露在了大家面前。

  不知是面对坚强的'她自愧不如,还是为自己的懦弱而惭愧不已。往事渐渐浮上心头。那是简单的八百米测验。站在起跑线上,我就给自己留了后路-,坚持不下来就放弃吧!拖着疲惫的身子,带着满满的不自信,我有气无力的奔跑着。顶着烈日,我没有勇气与它对抗,看到身后那一个个顽强的身影,从我眼前一跃而过,一圈,两圈……仅存的体力和信念,一下子就被冲击的烟消云散了,我停住了缓慢的脚步。三百米的距离,我与成功失之交臂。

  我脸红了,滚烫滚烫……

  在困难前,很少人会像徐梦婷一样拥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我们每日三餐吃着山区孩子在过年才吃得上的美味佳肴,而内心却极度厌恶这美味的食物;我们每学期带着崭新的文具极不情愿的上学,却不知学校,竟是她们心中的天堂。我们如温室中的花朵,经不住任何风吹雨打,认为一点点的波折就是生命的不公,是命运的残忍。抱怨成了我们唯一的宣泄方式。

  我们总在哭泣,而梦婷却一直笑着。

  小小梦婷就像向日葵一样,静静的伫立着,微笑,对着太阳,也对着自信。她是总能享受到阳光沐浴的幸运儿,因为她总会抬头。她无言的微笑震撼了我。只要抬头对太阳,对生活微笑,就能把阴暗驱散。

  让向日葵的微笑温暖你的心田!那永远面向太阳的向日葵!那始终抬着头的向日葵!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20

  开学啦,今天,我像往常一样坐回了教室,与同学们一起看了《新春第一课》,第一课的主题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在我聚精会神的观看后,令我印象最深得 ,也是污染最大的,那就是----雾霾!它像一个无形的杀手,危害着我们每一个人,而我们却毫无危机感,还在肆意破坏着我们的空气,这其中也包括我,让我想起了一件令我无地自容的事。

  思绪一下把我拉到了大年三十那天。除夕的夜晚,吃完团年饭,当新年的钟声进入倒计时时,我和小伙伴们如约地来到一片生机勃勃的郊外,拿出琳琅满目的烟花,开始放烟花爆竹迎接新年的来到。咚咚咚,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燃放的烟花漫天飞舞,在夜幕下金光闪闪,绚丽多彩;爆竹声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震耳欲聋;我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随心所欲地奔跑着,在烟雾缭绕的空气下欢呼雀跃,空气把我呛得眼泪直淌,我完全不顾,玩得不亦乐乎,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当我还沉浸在新年的欢乐中,不小心玩到了昨晚放烟花的地方,天呀,这原本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生气盎然的地方,怎么就变得遍地垃圾一片狼藉,小草们伤痕累累,土地千疮百孔,小精灵们奄奄一息,连旁边树叶上都积满了一层层灰尘,染脏了一件件翠绿的衣裳,路过的老奶奶捂住嘴咳嗽不已......看着眼前这一幕,我心碎了,黯然泪下,这都是怎么啦?怎么啦?我一遍遍地问自己,难道这真的都是雾霾惹得祸吗?.....不,不,我,我才是雾霾的罪魁祸首......

  看完《新春第一课》我伤心,惭愧不已,我在心里暗暗承诺以后再也不燃放烟花爆竹了,从我做起,再呼吁人们要爱护环境,不随手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管好自己的爱犬。减少汽车排放尾气,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减少工厂废气废水排出......让我们一起爱护地球,不让垃圾与雾霾成为地球的一道道伤痕,携手共建美好的家园,从你,从我,从点点滴滴做起!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21

  我曾看过很多好看的节目。有的令我捧腹大笑;有的令我感受颇深,记忆犹新;有的令我眼花缭乱,感同身受,今天,老师组织我们看《新春第一课》,节目里的每一个点点滴滴的小细节都牢牢的刻在了脑海里。 这个节目主要是围绕着四个人物:徐梦婷、黄露露、曹浩和赵云蕾这四位坚强勇敢的人讲述的,其中我最敬佩的还是徐梦婷,三岁时父母离异,五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八岁爷爷去世,奶奶瘫痪在床,独自撑起整个家庭,和奶奶相依为命。她喂猪,做饭,喂奶奶吃饭,然后再去上学。而我们小时候,只会向父母撒娇,要棒棒糖吃;徐梦婷没有爸爸妈妈对她的溺爱,也没有奶奶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当她面对这种种现实时,她说:“命运对任何人都是不公平的,但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还不如坦然地去接受它。”就是这样一个小小年纪就

  承担起整个家庭的小梦婷,不抱怨命运的坎坷,反而学会感恩,值得令人敬佩和赞扬! 但是,看到了小梦婷那我们所谓的“灰色”童年,我们是否应该沉思,我们为父母,为爷爷奶奶做过什么呢?或许你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或许你清早起床还在叫喊着:“妈妈,你快点,我要迟到啦!”又或许你还在哭着闹着,与父母顶嘴,当看到不幸的小梦婷时,你是否会汗颜?你是否觉得比起梦婷自己做错了很多? 那从今天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父母回到家,为他们端上一杯水;父母劳累的时候,为他们揉揉肩,捶捶背;开始学着为自己做饭,洗衣服,洗碗筷,学习小梦婷为身边的人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看了《新春第一课》,一个名字映在了我的脑海里,她就是“徐梦婷”,每每想起,我们都深刻的记住了一句话:“百善孝为先”。我们要时时想着守护在身边的亲人,孝顺他们,爱护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22

  当我们还沉浸在新年的欢乐中时,同在蓝天下的他们却又要感受父母离去时的那份悲痛,而又不得不接受与刚刚回家的父母说“再见”,人们给这样的孩子取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他们长时间适应着父母在外打工的生活,让他们小小的,朴实无华的梦想里都叙述着蓝天下的那份纯真!

  在我们身边,有由五年级的妹妹和八年级的姐姐组成的一对姐妹。仅大于妹妹四岁的姐姐却更像是一位小妈妈,在学校料理妹妹的饮食起居;在回家的路途上帮妹妹拿沉甸甸的书包。沉重的生活压力并没有让这对姐妹变得内向、腼腆,而是恰恰是因为生活上的压力,让这对姐妹变得更加活泼、阳光、乐观、自立,同时有了一个小小的梦想。回家的路途中,因为路程的遥远,艰苦,所以变得寂寞;因为她们还保留着这样一份纯真,所以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哼歌回家。这样两个小时的路程,就再也不会感到寂寞和害怕了。正因为还保留这样一份纯真和梦想,她们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才变得缤纷多彩!

  也许,你不再需要的一个洋娃娃,一本廉价的图书,一副乒乓球拍.……正是他们心中无限的希望,正是他们的梦想。留守一份希望,传播一份希望,保留他们心中的最后一份纯真,这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举手之劳,也能让他们不被艰苦的生活环境所打倒,勇敢地面对生活!正因为社会人士还保守着这份怜悯,对留守儿童的同情,才能让他们心中无限遐想,纯真,不被毁灭并且能够等到美梦成真的那一刻!一位五十多岁的奶奶善意的捐赠,让山区里的小朋友能够实现心中小小的渴望。同在蓝天下,共是一家人!

  让我们保留他们仅有的最后那一份纯真,那一点没有污点的自尊。保守他们的一份希望,共享我们完美无瑕的蓝天!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更是蓝天下的那份纯真!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23

  面对身体上的缺陷,有的人自暴自弃;有的人抱怨上天的不公;有的人整天无所事事,酗酒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而有一个人却以积极向上的乐观向上的精神,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书写着一幅婀娜多姿的画卷,她——就是邰丽华。

  金光闪闪,熠熠发光的金色服饰在黑暗的舞台上绽放无穷的光彩。二十一位聋哑人在这时成为全场的亮点。她们纤细的臂膀与手指不停地摆动,划出了一道道美丽而又自信的弧线。时而有规律的伸出,时而有节奏的收缩,她们虽然听不见音乐,但却依然配合的天衣无缝,完美无瑕,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还以为是健全的人呢!不仅动作整齐划一,而且表情都极为丰富。作为领舞的邰丽华,更是将观音的那份祥和的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她时而蹙眉,表现自己细腻的妆梳,时而微笑,慈祥地注视着为她鼓掌的人们,尽管听不见震耳欲聋的掌声,但是她却看得见那排山倒海的场面,并且像春天的细雨,绵绵不断地洒向她的心田,滋润着她,使他更加的有活力和生机。《千手观音》中那一个个婀娜的姿态,千变万化的舞阵,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摇摆,无不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使我感慨万千,赞叹不已。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更何况听不见说不出,要完成这一高难度的《千手观音》无疑是难上加难。那么,她至底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啊!枯燥的舞蹈基本功,痛不欲生的劈叉,压脚,翻滚……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东西,她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她没有打退堂鼓,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终于从一颗颗砂砺经过多年的磨炼成为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那么闪亮,毫无瑕疵,升华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和她一比较,我显得是多么的渺小,就犹如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只是一叶方舟。邰丽华,身残志却坚!而我,身健志却小。想想我自己,如温室中的花朵,一旦离开舒适的环境,就无法生存,无法像岩缝中小草一样拥有顽强的生命力。面对生活中的一点儿挫折与荆棘,就无法走出来,只会一味地喊天怨地,以眼泪来发泄;被绊脚石绊倒,不知道马上爬起,迎接我的依然是一片蔚蓝的天空,只会傻坐在地上等待有人将你牵起。的确邰丽华的那种常人无法达到的精神境界令人赞叹,是我们身处在温室中的花朵的榜样。

  她被上帝故意关上了一扇门,但她心里的门却一扇都没少,用她的顽强与执着描绘着一幅对梦想憧憬的蓝图,并且更重要的是,她还推出了一扇更敞亮的窗!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24

  今年《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片中重点介绍了宜昌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拥有着全国第一水电工程---世界第一大坝;它拥有壮丽的水电文化,拥有独特的巴楚文明,拥有古老的三国文化……它有着宜人之城及昌盛之地的美誉,它就是宜昌!

  《新春第一课》相继讲述了为挽救或宣传宜昌文化而做出贡献的名人周立荣、胡振浩、汪国新的故事。一个用一首《巴山恋歌》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大奖,倾力传承巴土文化,用文章、书本、歌词书写了自己的家乡;一个将生命献给《峡江号子》,被外国宣称“西陵峡江号子”,它架起了世界的文化之桥,被国家列入了非物质遗产;一个用浑厚的画笔画出了“三国情”,将关公文化发扬光大,将属于宜昌文化的忠、义、仁、勇画在雪白的纸上,笔笔生花。

  有的人用歌词唱出了“乡文化,国文化”;有的人用一首“号子”嘹亮出了传承千年的精神品质;有的人妙笔丹青画出了传统文化。这些故事都说明了我们需要弘扬传统文化,使这些自古以来都应该流传的精神品质能够流芳百世。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文明没有断代的民族,自古便是礼仪之邦,所以我们应该继承这些璀璨耀眼的民族文化。

  《新春第一课》无非是讲述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的道理,从土生土长的家乡习俗里去传承那些传统优秀品质。宜昌特有的民俗、文化、风气等将其融入其中,以便开足马力共建和谐美丽宜昌。然后告诉我们要热爱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热爱这美丽的宜昌城。

  如今的我们正是青春芳华,朝气蓬勃,我们要做民族民俗文化的薪火传人。我们要做的事情也许很小但意义深远。比如,在校中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外多接触民俗文化活动。学习实践的方式可以是展览出一张张惟妙惟肖的剪纸;可以是张贴出一篇篇生动感人的社会实践文章;也可以是从嗓子中迸出的民俗曲子;也可以是课间操跳的巴山舞;亦可是为家乡的民俗风情拍摄的精彩画面。一步一步,从小到大,由浅入深,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努力。

  我们在宜昌,民谣口技巴山舞;我们在宜昌,雄伟壮观瞿塘峡;我们在宜昌,大江截流筑大坝;我们在宜昌,山美水美人更美;我们在宜昌,弘宜昌文化,扬民族传统。

  万里长江水长流,坐落重武二都城,五支河流接踵来,巫峡西陵瞿塘峡,跃腾科技,三峡大坝。建筑特大城市,你我他!弘扬传统,爱宜昌!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25

  寒假后又回到那个熟悉的校园,再次观看《新春第一课》,使我心绪缠绵,一些人物久久萦绕在脑海无法抹去,自我反省的沉重与敬佩交织在心头……

  抗日战士赵一曼牺牲时唯一留下的家书,深深触动了我的心,那是写给她一岁的孩子宁儿长大后看的一封信。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来到宜昌建立地下交通工作,她铭记着革命能让人民幸福的毕生信仰,从事了这份存在着危险的工作,可是一位抗日英雄何来的惧怕?既然走上了军人的道路,早已把生命抛开在外,为祖国做出奉献,即使牺牲也是死而无憾。

  天不随人愿,日军最终还是将赵一曼关进了大牢,没日没夜的严刑拷打,竟在她这里问不出来半个字来,就连男人都坚持不住的恶劣环境,一个女人又是如何拼过来的呢?我想只有心中无限的信仰了吧。最终,在1936年8月2日,她走上了去往刑场的路上。为了祖国!为了革命!死不足惜,可唯一使她牵挂的是她刚出生还不到一个月的宁儿啊!于是在这个通往死亡的道路上,她留下的,是给她孩子的家书,这封在日军待了足足二十一年的家书最终回到了宁儿身边,心中又是何种痛苦呢?也许我永远无法体会那深深的情感,但仅仅作为一个旁边观者,我早已像刀子捅破肌肤一样的生痛,宁儿,你呢?

  赵一曼三十六年的人生,虽被终结在某个时刻,但她的经历,烙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类似的事例不只这一个,一家三代人衷于对艺术的创作、热爱;一岁高烧后失去听力,但使终向上向善的黄炼娟;呵护一份真爱,用军人的真诚守护超越亲情真感的李无成;负担重,经济条件差却始终赡养你个父母的罗必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家训是血脉永相连紧密的关键,我们要谨记、传承。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26

  带着爱国的情怀,带着新学期的目标,我们在开学第一天观看了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主题的20xx年“宜昌市新春第一课”。

  通过介绍赵一曼家书蕴含的爱国情怀、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家道、罗必炎一家践行的友善家训,推介师楠、黄炼娟、余佳琪、李熠辉四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学生代表事迹,引导全市青少年学生和家长积极培育好家风,努力营造适合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

  我对赵一曼的英勇牺牲,对日寇的暴行铭记于心。赵一曼的人生经历磨难,她对日寇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不惜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那一幕幕心惊肉跳的景象,激发起我们的爱国情怀。她在与丈夫和儿子绝别时,仍然希望儿子能快点长大,成为热爱祖国、自强自立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具有强烈民族情怀的人。

  “家风家训家规”的观看,使我们再次潜移默化地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诚实守信、光明正大、勤俭节约、爱国爱民,这一条条家训,一篇篇家教故事,无不承载着一个家族的思想延续和优良传统。

  “新春第一课”让我对中国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树立了新学期的目标。

  通过这部影片,我了解了宜昌的历史、风景名胜、传统文化以及宜昌的未来与发展。为了实现宜昌梦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从现在开始,要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好好学习,打好基础,长大后报效国家,创造宜昌美好的明天。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27

  今天下午,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在教室里观看了《新春第一课》。

  “留守一份希望,共享一片蓝天”随着轻快的音乐,《新春第一课》拉开了帷幕。今年的主题是:关爱留守儿童。听到这个我也没多想。知道看完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留守儿童就像一群被囚禁的鸟,只有自己一人感受着孤独的滋味,而现在就有一只鸟正享受着外面大千世界的快乐和美好!他就是来自红花套镇中学的余文灝,今年15岁,是一个阳光的男孩子。可能有人会跟我想的一样“是什么原因让他变得这么阳光呢?”节目里介绍说,小学二年级时,他自家的鱼塘遭遇了一次病毒危机,欠下了外债,父母不得不出门打工,“好好的一家人,就这么分开了……”想着想着我的心拧成了一股绳。2016年暑假,家里发了洪水,父母又一次出门打工!但余文灝还是选择了理解父母,再加上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关心,他也变得很开朗,他现在可是一个名列前茅、多才多艺的男孩子呢!

  听完他的故事,我心中感慨万千,特别是节目里说到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理解父母”时,理解父母,多么简单的四个字啊!随着我们一点点长大,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多,虽然有时我有理解,但在其他冲突上难免会有些不理解。而这全都是建立在对自己的益处上!听了节目里留守儿童的各种事迹。却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爸爸妈妈全部都围在我身边,寸步不离,现在长大了,也会有一个人陪着我。现在的我多么幸福啊!听了他的故事我不仅认识到要多理解父母,还认识到在生活中应该多关心、帮助身边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多给他们些帮助、在生活中多与他们玩耍!

  今天我认识到了很多,我会在生活中把这些认识到的都实现出来!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28

  短短的几十分钟,我的心灵却却被深深地震撼,四个普通人物的平凡故事生动的诠释了爱与美丽的真谛。或许,这就是《新春第一课》的魅力吧。

  初次观看,有太多的意想不到。

  我想不到,每月200元如期寄给贫困山区,十四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却从来不曾索取一点点回报哪怕是一句感谢的话语。更想不到他在邮寄时填上的根本就是个不存在的名字。要不是记者通过多种途径最后找到他,他是根本就不会露面的。他叫袁振江,每天靠卖牛奶谋生,一辆脚踏三轮车就是他的店面。每天收入微乎其微,养活自己一家三口都很困难,而他却还在想着帮助别人。这样超越时空的慈善,把袁振江和远安地区的孩子们紧紧连在了一起。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他做到了,是梦想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我想不到,一位普通的支教老师,为了一个信念,在贫困地区坚守十几个年头,从不言苦,从不喊累。她是孩子们心中的暖阳,她是刘发英。为了助学,她在网上建立了“英子姐姐助学网”,她用网络凝聚四海爱心,她用行动实现助学梦想。

  爱,在山路蔓延。

  我想不到,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的人用坚持和汗水舞出艳丽的舞姿,在听不见音乐节奏的情况下依然能整齐划一地表演出“千手观音”。她是无声的观音姐姐---邰丽华。听不见,也说不出,那都不要紧,只要有梦想,它可以化为耳朵,化为嘴巴。努力和信念编织“我的梦”,她的舞姿飞过天空,留下“梦想”二字。

  顿悟……

  是梦想,是梦想创造了他们,是梦想支撑着他们,是梦想鼓舞着他们。

  逐梦,是注定孤独的旅程,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是铁打的肩膀,才扛得起光芒。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29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新春第一课》。 今年《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 整段视频让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宜昌的资料,让我们更加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

  宜昌是一颗镶嵌在长江中上游分界线上的水电明珠。宜昌境内有99条河流,有三峡大坝、高坝洲等大大小小308座水电站,每年为全国各地输出1300亿千瓦的电量。

  宜昌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旅游名城。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宜昌是世界上最适合发展旅游的城市。”如今,美丽的宜昌城被6座国家级森林公园簇拥其中,700多处景点每年吸引1000多万中外游客流连其间。

  宜昌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名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演义》120回故事中,有36回发生在此地。当阳桥上张飞的一声怒吼犹在耳畔,猇亭古战场的古栈道遗址正在眼前。

  《新春第一课》还介绍了三种宜昌地域文化——巴楚文化、峡江文化、三国文化,和周立荣、胡振浩、汪国新三位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宜昌先进人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国家一级美术大师——汪国新。

  汪国新是土生土长的宜昌人,现在是我国著名诗书画家。他以历时十年创作的长篇连环画《长江三部曲》一举成名。他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三国人物形象。他尤其喜欢画关公。他的《汪国新关公画集》、《桃园结义》等三国题材的作品曾多次获得美术大赛金奖,他用画笔传播三国文化的梦想更是令人起敬。

  《新春第一课》令我受益匪浅。我为自己是一名宜昌人而感到自豪。我爱美丽的宜昌!我爱悠久的宜昌文化!我更爱这些朴实的宜昌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30

  今天我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节目里四位宜昌民选人物让我感动不已,受益匪浅。

  她,拥有肯吃苦的精神。徐梦婷的父母在她三岁时离异,父亲和爷爷也不幸相继去世,奶奶下肢瘫痪,终日躺在床上,八岁时的徐梦婷就成了家里唯一的支柱。但她没有一句怨言,仍然用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去迎接每一个日出。从她的眼神中我看见了坚定。她仿佛是那金灿灿的太阳花,永不放弃,迎风绽放出灿烂的笑颜。

  她,拥有孝顺的品质。黄露露与她的母亲相依为命,但她的母亲因为常年瘫痪在床,引发了严重的褥疮,黄露露义无反顾地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小房子,把母亲接到那里照顾。她每天中午都会行色匆匆地赶回家,为母亲清洗伤口。她清洗时总是全神贯注的,常常累得大汗淋漓,却从没有叫过一声苦,抱过一声怨。她仿佛是一朵平凡的雏菊,看似不起眼,却有着最伟大的爱。

  她,拥有一颗充满爱心的心。曹浩是一名贫困的大学生,却未曾想她宁愿一天打四份工,也要帮助远在甘肃的三个小孩子。她说:“我不希望那些小孩子像我读书时那样艰苦。”是啊,她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她“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她仿佛是那渺小的蒲公英,将爱心洒满各地。

  她,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赵芸蕾是二零一二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混双的冠军。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辛酸。有一次她发着高烧,却依然坚持练球,她是多么顽强、有毅力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付出就有收获。风雨过后她终于迎来了绚丽的彩虹。她就像那傲雪的梅花,是那样坚定。

  这个节目使我得到了许多,明白了许多,学会了许多,更让我懂得了人世间最珍贵的道理!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31

  今天,我盼望已久,因为今天是2016年2月23日,是开学的第一天。开学典礼过后,伊老师组织我们看《新春第一课》,这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节目的主题是传承家风家训,实践社会主交核心价值观。

  “爱国”这两个平凡的字眼,人人的口中都不停地说着,可究竟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这使我想起了赵一曼。赵一曼在家中排行老七,深受父母宠爱。但是,中国与日本的几次战争,激起了她抗日的决心,于是,她考取了军校,成为了一名军人。可就在一次抗战中,她为了掩护战友,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为了获得情报,残忍地折磨她,用鞭子抽打她本就在流血的伤口,用竹签扎她的手,可她就像个钢铁巨人,一声不吭,无所畏惧,一丝线索也没有透露给敌人。最后,气急败坏的敌人把她枪毙了,枪响时她大义凛然地唱着国歌倒在了血泊中。

  余佳琪让我很佩服。因为她小时候就懂得了遵守传统家风,是一个诚实的人。有一天,她在路上捡到了一部苹果5S的手机,她没有据为己有,而是把她交给有关部门,归还给了失主。多么平凡的人,做出了多么平凡的事,可是,这么的平凡的事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

  付先根与李原成就更让我热泪盈眶心绪难平了。他们俩是勾户搭背的兄弟,他们有约:要是对方死了,自己要照顾对方的父母一辈子。后来付先根光荣牺牲了,李原成遵守约定,一诺千金,细心照顾付先根的父母,如同照顾自己的父母。友谊的力量多伟大呀!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让我领悟到了很多道理,我领会了爱国、诚信、友善这三个字眼的真谛。有着深刻含义的三个字眼,看似平凡的三个字眼,试问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呢?

  我相信,我能做到!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3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伴着响亮的鞭炮声欢欢喜喜地向我们走来。在寒假期间,我们展开了“寻找家风、家训”的活动。在开学后,学校展开了观看《新春第一课》的活动。而本次“新春第一课”的主题就是寻找家风、家训。

  年过花甲的湖北老人罗必炎有八个父母。老人对其八个父母的孝顺是这里的一段佳话。其实这位老人的身世并不平常。

  在老人刚满100天的时候,父母就因感情不顺而离了婚。这使老人的童年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他甚至一度的认为自己是多余的。父母分别重新组建了家庭,这种多余感让他感到越来越强烈。于是,他成年后就当了上门女婿。当他自己组建了家庭后,他也渐渐理解了父母,原谅了父母。

  想通后的罗必炎老人变得十分孝顺,对自己的八个父母也能孝顺就尽力孝顺,他的孝顺十分让人感动。村中的一首打油诗甚至这样说罗必炎老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吃就开口,第二天就到手。”我不禁为老人不计前嫌的气度感到叹为观止,也为老人的孝顺感到感动。

  在两天的阴雨天气的摧残下,老人的丈母娘的风湿骨病发作了,疼的她站不起来。他每走一步疼得“哎呦”的一声叫。这每一句“哎呦”都印在罗必炎老人心里,一句又一句的“哎呦”让老人的脸色越来越沉重,不断的问候安慰丈母娘。不一会儿,老人就拿来了药,千叮咛万嘱咐老人要按时吃药。这样的孝,感天动地,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儿女又怎会不孝顺?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行为准则,罗必炎老人的家风是:感恩、友善,我家的家风是:勇于承担,敢为人先。我将将家风家训在我身上发扬光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篇33

  “孝”,整个字看上去就是“子”搀扶着“老”,没错,子女对长辈的爱戴尊敬,就构成了孝。孝,是中国自古以来推行的法则。孝,让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让人敬佩仰慕;孝,让社会风气文明和谐;孝,让家庭温馨和睦;孝,让生命变得更加精彩,慢慢延续……

  在宜昌,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罗必炎。自小便处处遭嫌。生母的心里都没有他,继母更是这样。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厌恶他们。如今,他竟竭心照顾着八个老人,自己的亲生父母、养父母,还有妻子的亲生父母、养父母。他没有将他们抛去不顾,而是尽自己最大权利去尽孝,有人问他累吗,他只是回答“有恩必感激”,这简单的四个字,包含着罗必炎浓浓的孝心。

  母亲的眼睛不好,他便细心地为母亲挑去鱼刺,不停地往母亲碗里夹菜。看到这里,我脸红了。到现在,我还不会吃鱼,却总是让妈妈跟我理好再吃,在家我就是个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都是父母为我夹菜,我是深感愧疚。罗必炎已年过四十,都还对母亲那么孝顺,而我……我以后也一定不会这样了,鱼再怎么多刺,自己动手也会拔出来,父母工作已经够辛苦了,我也要主动为他们做点什么。

  岳母的腰总是在天气骤冷时发疼,没到这时,罗必炎就会悉心照顾岳母,亲自为岳母拔罐,不停地安慰她。岳母和他相处了那么多年,没吵过一次,岳母想要什么,他便买什么,这样的他,岳母都很喜欢。女儿也深受他的影响。孝,是可以延续下去的。

  当我们把孝心献给他人时,将会有更多的人像我们一样孝敬别人。孝,是可以传递的,世界因孝,也变得更加精彩。

  让我们手捧爱心,把爱心献给更多的人,让孝,延续下去,让生命绽放美丽!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750字(精选33篇)】相关文章: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0篇)03-12

关于《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1-29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800字(精选10篇)07-13

寻找家风《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3篇)02-16

恪守诚信之道-《新春第一课》观后感900字11-02

他的肩膀-《新春第一课》观后感800字11-02

流淌于血液之中《新春第一课》观后感800字(精选10篇)12-17

孝,让生命延续-《新春第一课》观后感700字11-02

一封迟到的家书-《新春第一课》观后感850字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