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语言运用问题

时间:2022-01-19 18:35:05 应用文 我要投稿

应用文写作语言运用问题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处理公私事务时经常使用的实用性文体,是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工具,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文体。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应用文写作语言运用问题,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应用文写作语言运用问题

  一、准确

  (一)辨析词义,选对词语。

  写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找到这一个准确的名词、形容词、动词。西方有作家说,要表现一个事物,只有一个名词是准确的;要描绘一种状态,只有一个形容词是准确的;要说明一个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是准确的。这句话尤其适用于公文写作。在汉语中,有大量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称为同义词或近义词。譬如,“优异”、“优秀”、“优良”粗看相近,细看则程度不同。“鼓舞”、“鼓动”、“煽动”从表面看并无差异,但感情色彩很不相同。因此,在应用写作中首先要做的是选择正确的词语表达。

  (二)精确用语,确切无误。

  叶圣陶先生曾说: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妥,通体通顺,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说的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一两个词句,就能把要说的意思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有时,说了很多话,却仍然说不清楚。人类创造的成熟的语言,是足以能够表达常规的思想和情感的,而应用写作,要求语言明确,使人一看就懂,一懂就可执行、答复或办理,不能模棱两可,不能有再创造的余地,不用或少用比喻,不用或少用具有描写性和感性色彩的词语,特别是公文写作中若有用语繁多但仍不明白意思的时候,大多是由于用语不精确,只好不断增加新的语句弥补,以致适得其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45条:“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其中的“保障”、“抚恤”、“优待”表现出对三种人明确不同的政策。我国对台问题的一贯提法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2002年3月8日,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几个字的改动强调了两岸都是中国人,消除了“中共大、台湾小”的疑虑,有利于平等协商。

  各行各业的应用文中有各种专业术语,作者应考虑受文对象,如果面对社会公众行文则必须用语通俗易懂、明白通晓。例如《中国金融》一篇名为“信用是扩大积累的有力杠杆”的文章中,这样解释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从财政学的观点来说,财政的钱只能一个顶一个用……决不能把拨给张三的钱交给李四支配,反之亦同。信贷资金则不同,张三把一笔钱存入银行……银行把这笔资金贷给李四,李四就取得了对这笔资金的支配权;李四归还贷款后,银行又可以把这笔资金的支配权交给第三者,如此等等。”一个专业的问题就这样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了。

  (三)活用文言词语。

  公文语言的模式化及程式化,是源于对文言词语的继承问题,文言词语在很多时候比现代汉语更精练。例如“来函收悉”四个字,要换成现代汉语为“来信收到,内容尽知”,文字多了一倍,意思却一点也没增加。要换成真正的白话文则为“你们的来信我们收到了,其中的'内容经过阅读都已明白了”,意思不变可看上去却大煞风景。

  二、质朴

  (一)开门见山,自然质朴。

  公文语言的基本风格是庄重而朴实。毛泽东曾说:“我们‘生造’的东西太多了,总之是‘谁也不懂’。”我们熟知的文学作品属形象思维范畴,主要“以情动人”;论文写作属逻辑思维范畴,是“以理服人”,语言上特别重视语法、逻辑和专业术语的准确;应用文是一种处理公私事务的工具,是用来说明事实、解决实际问题的,侧重于“以事告人”,语言最忌华丽、造作,要求朴实无华、开门见山。例如在述职报告中就写“该干什么、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直陈直述,不论述、不夸张、不掩饰、不虚构。叶圣陶先生在谈公文写作时说:“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妥,通体通顺,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说的是什么。”例如我国《现金管理条例》第一条是:“为了改善现金管理,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制定本条例。”直接了断地回答了制定条例的目的。

  (二)遵循管理,约定俗成。

  一般说“文无定法”,但写作应用文应当遵循惯例,结构相对稳定,格式相对固定,使用习惯的语言。标题、开头、结尾、转折过渡采用习惯的用语。例如,公文中的“请示”的正文采取三段式,为“请示缘由、请示事项和请示结尾”,“请示缘由”是文章重点。法律文书结构一般为“断—事—析”三段,即第一段写根据事实得出诉讼请求和结论,第二段写引起法律纠纷的事实,第三段写以某种法律条文为依据,对所述事实进行透彻分析。再如公文标题语95%以上是“关于……”介宾短语;复函的引语常用“……来函收悉”;报告的结尾多用“特此报告”。

  三、简明

  (一)言简意赅,文约事丰。

  “简”本来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由于这种书写材料制作的困难,就要求作者言简意赅,尽量争取以少的文字,融进多的意思。“练”指把丝麻或布帛煮得柔软洁白,这里要求把文字写明白。

  应用文写得简练是提高办事效率的需要,是高速传递信息的需要,也是朴实、明确在“文字量”上的体现。列宁曾说:“写报告、文件要像电报那样写得简短。”应用文写作中要反复锤炼语言,毫不可惜地删去那些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

  (二)巧用短句,以短制胜。

  著名作家老舍说,他写文章,总喜欢写短句子,七八个字一句,十个字左右一句。其名篇《济南的冬天》中,超过11个字的句子只有6句,超过14个字的句子只有两句。公文要做到简练,不妨学学老舍先生。再如美国总统原来签署命令是这样开头的:“我秉承合众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合众国总统的权力,兹发布命令……”自卡特当总统始,把签署命令的开头改为:“我作为合众国总统命令……”27个字简化为10个字。从北京三次申奥口号不同,更体现了简练的特征。1991年申奥口号共7条107字;1992年申奥口号为6条67字;2000年申奥口号仅2条18字。第一条是“新北京、新奥运”仅两个短语,第二条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短语,两条口号鲜明地表现出北京申奥的新理念。

  四、得体

  (一)活用语言,感染读者。

  应用文中有一些文种如调查报告、总结等,在写作中也可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事理、吸引读者、感染读者。例如:1983年《人民日报》的新春献词标题为《恭喜发“才”》。这个标题巧妙地采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把人们习以为常的“财”字换成“才”字,把当时国家百废待兴、求才若渴的局面鲜活地体现出来了。1993年一名作者对安徽凤阳县小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写出了《一个小厂崛起的启示》的调查报告,在这个调查报告中作者总结凤阳县对发展小企业的经验是“五借”,即“借鸡下蛋、借巢引凤、借花献佛、借船出海、借题发挥”。采用这样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归纳总结,读者倍感亲切。

  (二)注重语境,尊重受众。

  语言的运用要与语言环境保持和谐一致,恰如其分。传统的应用文教学中,大多只重视文体,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范本,把各种文体,以至公文各文种的写作特点、结构、格式要求逐一讲授,认为学生掌握这些就会写作了,应用文虽然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式化用语,但不能生搬硬套,实际教学中,学生尽管掌握了基本写作格式,但写出的文章存在分寸把握不当,不看场合任意用语,不看对象缺乏基本的谦逊等问题。应用性文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文化及工作交际背景下,语言是有明显差别的。在写作中我们应该看准对象,把握分寸;适应场合,恰当用语;注意遣词,谦敬恰当;把握语体,用语准确;认清问题,注意差别。

【应用文写作语言运用问题】相关文章:

应用文写作格式07-20

应用文写作通知范文07-29

应用文写作的指导07-21

应用文写作的意义07-21

应用文写作与文艺写作的区别07-28

应用文写作读后感08-02

应用写作应用文的结构07-26

经济应用文写作写复函07-21

小学生应用文写作范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