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命运

时间:2017-11-09 09:36:14 初三作文 我要投稿

不一样的命运

不一样的命运1

生活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也许是平淡的,因有平淡更光芒四射。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充实完全取决于自己。

不一样的命运

在平淡的日子中,我学会了用平淡的方式来装点自己的生活,学会了用文字写出我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诉出我心中的忧伤,留住我难忘的时刻,勾起美满的回忆;学会将满腔的热忱投入到书山中去,忘却自己,忘却烦恼,忘却一切,去塑造一个全新的我。

因为有了平淡的生活,自卑与自信这两种不同性格的人才会诞生。自卑,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失败者,一个只会看不起、轻视自己,对自己毫无信心的人怎能不失败呢?自信,却是成功培养出来的孩子,教育出一个对自己有信心,积极乐观的人,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有自卑心理的人,常常孤立自己,不愿或极少与别人交往,他们只会把自己置身于迷阵,到处是阴影。惟独自信,才是人们所要追求的,它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有了它,心中便有了阳光,有了希望。

张海迪自幼丧失了行走的能力,似乎注定一生不能有所作为。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不是一片浓厚的阴影吗?张海迪却充满自信,视轮椅为她形影不离的朋友,用一颗跳动有力的心,在那崎岖的生命历程中追寻阳光,用自己火热的青春迎来胜利的宝座。伟大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遭受贫困、耳聋的阴影下,并没有沮丧,反而创造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

许多的人因走出自卑、树立坚定信念,才创出一番事业,那我们现在还迟疑什么?从角落里光明正大的走出来,敞开胸襟,面对着阳光,驱走心中的阴影,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去换取无数颗真诚的心。假如你失败了,别低头,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闯过它;假如你遇到了挫折,别后退,只要迎着光明走下去,相信明天会更好。你会发现,是你自己赶走了阴影,是你自己让阳光洒满原来布满阴影的地方。

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一帆风顺,也不必悲叹自己挫折重重,不管是幸运还是厄运,都是生活赋予我们的,我们只有勇敢面对,坚强地走下去,前面正是阳光灿烂,色彩缤纷时。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不一样的命运2

  当你和父母为了一点小事吵架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一些孩子连和父母在一起的机会都没有?

  当你不满,挑剔着桌上的饭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这么一些孩子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当你在学校天天虚度光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这么一些孩子连踏入学校的机会都没有?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张张年龄与我们相仿,却挂着忧伤,带着无奈,没有欢笑的脸——他们就是广西某市某山寨的一群贫苦孩子。

  几天前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关于这群贫苦孩子的专题节目,使我走进了他们的生活。那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水电不通,没有交通,那一座座摇摇欲坠的房屋似乎对他们的生命没什么保障,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日常用品,更可怜的是有些孩子家中缺少父爱和母爱。

  其中最令我为之感动和震撼的是记者与两家孩子的对话。

  一家只有两兄弟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这两兄弟。哥哥大约十一、二岁,弟弟大约八、九岁,爷爷是年迈七旬的老人,他们与记者的对话,使我记忆犹新。“你们想读书吗?”记者问。‘想!可爷爷不让我们读,因为家里没钱。’哥哥满脸无奈地说。“那你家有书吗?”记者又问。“有,但只剩下一本课本了。”哥哥回答道。“其他书呢?”记者再追问道。“被我弟弟拿去卖了。”“换钱去做什么?”“去买糖吃!”哥哥一说完,弟弟马上用胳膊碰了一下哥哥,脸上马上浮现了一脸的羞愧。“你为什么卖哥哥的书?”记者问弟弟。弟弟马上低下头不出声,一会儿两行泪从那张黑小脸流下,是对小时候无知的惭愧,更是对书的渴望,对知识的期望。片刻后,记者又问哥哥:“如果能让你弟弟上学,你希望弟弟读到什么学历?”“博士,我要让他读到博士。”哥哥那响亮的回答,伴着笑容,含着喜悦。

  此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心里怦然一震。对于穷得连生活都没有保障的他们,读书是一种奢望,而他们却从来没有放弃对“奢望”的追求,从来没有放弃希望,这是何等的执着,与一些在校浑浑噩噩的人相比,那是多么渺小。

  而另一家,则更为凄惨,哥哥、弟弟和妹妹相依为命,爸爸吸毒死了,妈妈离他们而去,空荡荡的屋子只有他们三人,他们与记者的对话,在我的脑海永不磨灭。“你们吃什么”记者问,“吃援助中心发派的米”,哥哥说。“怎么派?”,“按月,还派些钱,钱用来还爸爸吸毒欠下的债,”哥哥答道。采访时,哥哥一直低着声音回答,没有一点阳光青年人的气质,也许生活的艰辛,使他早已承担起****的重担,品味着生活的忧愁。妹妹一直在流泪,对于连校门都没机会进的他们来说,泪水或许能道出更多的艰苦。

  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命运。与他们相比难道我们不快乐,不幸运,不幸福吗?

  请不要再埋怨,因为我们早已身在“天堂”。

不一样的命运3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悄悄影响着农村女性的命运。从“女人就是哄娃做饭的”,到女人也能齐家、创业、兼济天下,乡村对待女性、女性对待自己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分别为“60后”、“70后”、“80后”的张红霞、郭亚丽、寇小艳,都是出生在陕西省的农村女性,她们的人生轨迹,展现出时代变化和思想观念对农家女命运的巨大影响——

  张红霞 被“压倒”的才女

  张红霞的家在旬邑县排厦镇的近郊。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张红霞,当年被电影《人生》所倾倒,她是跑了七八里路,去公社看这部电影的。然后洒下一掬泪水,为刘巧珍高加林,也为自己,因为她也和高加林刘巧珍一样,怀着一腔对新生活的希望,最终却只能面对命运无可奈何。

  张红霞是当时村里唯一的女高中毕业生。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走进城市,和那些志趣相投、有理想、有品位、爱读书的人为伍。这是那时农村青年走出乡村的唯一途径。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玩笑,她以几分之差高考落榜,回到了村里。

  她不甘心自己的努力就这样付之东流,经亲友介绍,到县城一家工厂里做临时工。一个月才五十多元,然而,就这样,她已经很满足,她期望通过好好干,有一天会转正。

  可是,她没能抵住家里的压力,早早被安排和一个村里的小伙子结婚。在那时农民的眼里,女人就是生娃做饭伺候男人的。村里人讥笑她,说她心野了,守不住家。丈夫经不住风言风语,三天两头跑到厂里吵闹:“回去,咱农村人,过的就是农村的日子……”有时候天刚亮,宿舍里上夜班的工人还在睡觉,丈夫就来吵,弄得张红霞没办法,抹着眼泪回到村里。不久,她生下了第一个女儿,丈夫见了不高兴。第二胎还是女儿,被送了人。第三胎,又是女孩,她在婆家人眼里一点生娃的“本事”都没有。

  在每日劳累的消磨中,张红霞慢慢麻木了,她忘记自己还读过高中,只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

  二十多年田野上的风吹雨淋,让张红霞显得比城里的同龄人老了很多。现在,两个女儿都考上了大学,丈夫也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家人过上了温饱的日子。对这些,她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她用自己的忍耐和毅力,让一家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日。

  如今张红霞是留守在农村的妇女中的一员。她们用泪水埋葬了自己的梦想,用善良、忍耐、坚持和粗糙的双手撑起乡村的天空。

  郭亚丽 和丈夫共同创家业

  郭亚丽是旬邑县排厦镇人,出生于70年代初,90年代结婚。郭亚丽也是通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结婚的。但是她的观念有不同:她认为,赚钱养家不容易,女人要撑起半边天。

  她的丈夫念完小学之后就去打工了,学得一手粉刷墙壁的技术。结婚后,别人看他们都是老实人,劝他们安心在村里种地算了。可郭亚丽不服气,她跟丈夫商量,到县城里租间房子办起装修部,专门给人粉刷墙壁。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很难揽到生意。他们两人一起上街,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去找需要装修房屋的人。他们保证:先施工后收款,不满意可以不给钱。很快,有了第一份生意,接下来,像滚雪球般,生意慢慢地做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目前,他们的装修业务也发展到了农村。

  他们在县城里有了房子、车子,衣食无忧。这时又有人对她说:你现在该歇下来,像城里那些有钱有闲的女人一样,逛逛街,美美容,好好地享福。可是,她却认为,日子还长着呢,不能把生活的重担全都让丈夫去担。那样,丈夫太辛苦了。

  她觉得,做夫妻就是这样,不是谁依靠着谁,而是两个人一起努力,一起走完这个漫长的人生。这样,虽然是辛苦的,但两个人彼此却是温暖的。在她心里,女人已经不只是男人的贤内助,更是男人事业的左右手,婚姻其实就像个人字,一撇一捺牵着手,才能站得住。累了,两个人可以互相靠着对方的'臂膀,安详地歇息。

  于是,她又去学了字画装裱,在家里开了一个装裱部。

  她说:女人如果不能和男人同甘共苦,那幸福就永远不会光临。

  寇小艳 追逐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寇小艳本是陕西省吴堡县寇家塔村人。可如今,因为她在旬邑县创办了卓越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几乎被当地人认为是自家女儿。

  寇小艳出生在1979年,当年作为一名普通农家女,她也曾把离开乡村当成自己的唯一梦想。在她善良、勤劳的父母支持下——她的父母是和张红霞同时代的人,大学毕业后,寇小艳在西安有了一份工作。并在20xx年把父母接到城里一起生活。然而,她并不安于寻常日子,希望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她辞去安稳的工作,应聘到一家企业,担任业务经理,为以后的创业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几年后,寇小艳有了自己的公司。但她并没有停止追梦的脚步。

  20xx年,寇小艳偶尔来到旬邑县,发现这里的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她决定在这里的农村办一个规模化养殖场,发挥自己的才能,于是,她经过考察,选择了排厦镇——这里本来就有一个养猪专业村,但一家一户分散饲养难以形成规模,技术也相对落后。于是,20xx年,“陕西卓越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排厦镇成立。

  20xx年,她扩大规模,又在家乡吴堡县建立了万头生猪生产基地。

  也是在这一年里,她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

  她从不忘记自己是一名农家女,在她的公司,有倾向性地招聘农村大学生,吸收下岗工人、农村青年,资助多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她免费为村里的妇女提供猪苗、技术,扶持了二百多户农家发展养殖。

  现在寇小艳又为了建设沼气项目忙得脚不沾地。她说,没有什么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重要。她说,放弃城市,回到农村,是因为这里才是心灵的依托、是生命的根。

  当我们的传统农业日渐式微,当有专家面对农村人才的流失,而忧心忡忡地呼吁:明天谁来为我们种地的时候,寇小艳就像一道明亮的阳光,为我们照亮了农村今后的道路。让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群有知识有能力的新生农村女性,即将成为我们农村建设的主力,我们就不必为农村的未来担忧。相信随着农村的发展,乡村会吸引更多的有才识的青年,投入农村建设。那样,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就指日可待了。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三位农家女都有改变自己人生和命运的梦想,三个人都有文化有能力、肯吃苦肯实干,但是她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她们的机会就不同,身边的人们对待农村女性的观念也有所不同,她们的人生和命运就不同,上世纪60年代农村女性的梦想,已经可以成为现在女性的现实。

  梦想,农家女人也敢有。实现梦想,贵在坚持,贵在不懈地去追求。

  今天,科技兴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农家女们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期待有梦想者都能把梦想变成现实。(刊于《中国妇女报》)

【不一样的命运】相关文章:

1.不一样的命运作文

2.不一样的命运作文1000字

3.关于感慨命运的初中作文-命运

4.命运

5.命运

6.命运

7.命运

8.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