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理作文

时间:2017-05-11 14:39:35 高二作文 我要投稿

情与理作文


情与理作文

  “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
  祥林嫂问这话时,迅哥儿说不清,写这话的鲁迅也说不清。若是站在祥林嫂前看着她的眼睛,恐怕谁也不能斩钉截铁地吐出“没有”二字。
  事实上,任何一个略懂科学皮毛,运用理性思考的人都心知肚明,如何在血肉融泥后还余一缕轻烟飘飘荡荡?生命日日轮回来去,若是都化为丝缕,地狱门前恐怕水泄不通。但你对着她,对着一个一辈子指望死后家人团聚的老妇,你说不出“没有”。
  因为作为一个人,永远无法独立于人世之外,这是生命的任务。
  情与理,孰轻孰重?这难题经由哲学思辨、伦理论战、社会舆论拉扯了几千年,至于今依旧争论不休。而对人口庞大繁杂,又在风雨飘摇中兴衰分和了无数朝代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当知识分子,当知识分子的首要任务就是读儒家经典。当西方开始仰望科学的星河时,我们还干坐着指望“格”出道德伦理的条条框框。儒学这块口香糖被硬是嚼了两千年,故而我们的人际关系最为复杂讲究。孟子有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其“不忍”,即是仁。而“仁”与“礼”就构成了中国古代人际关系的全部,这不得不导致理性在角落苟延残喘。情如藤蔓,将与他人联系的同时,也束缚了自己。仁义礼智泛滥,社会就成了一座浮岛。事实上,从性善论的角度看,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好”,一定是正确的吗?多少年来,“成圣”都是儒生学士的终极追求,站在家门口当个牌坊都是二八少女的人生价值。一切极端,最终都会走向扭曲与变形。你能说郭巨埋儿不是为了孝吗?你能说大义灭亲不是为了忠吗?你能说仁义礼智不是为了圣吗?但若人情发达到成为维系社会的根基,礼就徒然成了困住思想的囚笼。八国联军攻进来,上千臣子第一反应不是拿起武器拼了,而是在家房梁上吊根白绫,因为忠君;新嫁夫婿病故了,妙龄少女第一反应不是痛哭流涕,而是找口深点的井,因为纲常。把情攥得太紧必然导致空谈义理,所谓“大义凛然”,到头来也不过是本本主义。(原创投稿就到中国作文网 www.sanwen.com)
  但可怕的不是“你知道应该做的”,而是“你知道应该做却不去做的”。当“情”成为潜规则,世故就不得不用来防身。所以才会有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消费横行,所以才会有天价茅台酒,所以才会有“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才会有“理性的无知”。理性的表象下情早已发酵变质。倘若人情成为世故,微笑就可能是面具,拥抱可能暗藏尖刀,美酒可能就是毒药。情不是拉近人心的纽带,却成了封锁内心的镣铐。2014年里,至少有484名县处级及以上官员宣告落马。而在这些官员中,包括了各正国级的“大老虎”,也有33名副省部级及以上官员,350名厅局级官员及100名县处级官员。这不禁让人反思,在我们身边这么多贪腐官员,为什么开始没被发现?为什么台上满口“草根官员”、“清正廉洁”的干部在暗处干的事会神不知鬼不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可能落马官员上下级都毫不知情,可为何带病提拔还时有发生?多少官员在人人喊打中步步高升,多少民众在上访举报中遭到政治暴力。人情造势出的热闹喧嚣将人推来搡去,总有人不得不沦为利益摆布的牺牲品。而如果追求法制、理性的下场就是被卷进社会变质人情的绞肉机,那谁还愿意做指出国王没穿衣服的孩子?如果国王永远不穿衣服,那社会岂不也赤身裸体?在反腐大快人心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该反思,是什么让他们有条件贪,他们又是怎么提拔上去的?不从根源思考社会价值观出了什么问题,只会让人情蚕蚀法制的框架,看似一把野火烧净了天地,却终究躲不过春风。
  而当情与理产生巨大矛盾的时候,唯一的办法也许就是做“沉默的'大多数”。强权举着电刑具问你二加二等于几,你既不能说等于四,又不愿说等于五,那就只有紧咬牙关。跟着“情”的红旗走,往往成了多数暴政,而追寻心中的“理”,说不定明早睁开眼睛就是监狱天花板。最聪明的办法似乎就是沉默,就是宁可不知道。正如鲁迅所言:“只要黄河不流到脚下,炸弹不落在身边,可以包管一世没有挫折的。”可房间里有一只大象,你闭上眼捂上耳它就不存在了吗?集体沉默也是一种纵容。承认大象的存在需要勇气,承认人死之后没有灵魂需要勇气,承认一地产不出千斤米,承认雾霾在吞噬我们自己,承认官场曾经的心知肚明,承认世间伪人情的浮光掠影,这都需要勇气。所以更多的人只敢吞吞吐吐:“我说不清。”
  那么就毫无办法了吗?
  不一定。
  理是规则、是法制、是理性、是巍峨的大山、是百炼钢、是火;情是道义、是民心、是人性、是潺潺的流水、是绕指柔、是冰。情理看似不可融合,却可以重合。正如大山不可化流水,但只有山水相依才是“别有天地非人间”。若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情不是点头哈腰,而是握手微笑;不是过节送礼八百石,而是
  迢迢千里送鹅毛;不是看见阴暗面绕道走,而是指出阴暗而不受侵害,人情才真正复苏,社会才会回暖,观念的水位才能越涨越高。
  而在另一面,也应让法制与理性多一丝人情。假若“大义”是正确的,那“灭亲”岂不又是错误了?对于这个困境,刑诉法二次修改,终于规定案件中近亲有拒绝作证的权利。新的时代里,水涨方能船高。刘瑜说,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让事物的发展“合情合理”,才是人道社会所要追求的乌托邦。
  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情与理,孰轻孰重?
  规则制约人们的行为,仅有消极被动的因素,其无利益机制,故需要人工手动调节。规则是机械简单的,而单独一个个零件却无法组成一个完善的系统。正如孟子言:“徒法不足以自行。”曾几何时,夕阳西下的村落,牧童的短笛清越地吹响。水田映出天光云影,农忙一天的人们闲聊着荷锄而还。山脚下的村落飘起袅袅炊烟,母亲呼唤忘归的孩童回家的尾音被风拉得很远。狗吠声,鸟鸣声融在一起,人情丰盛,万物祥和。情理在无言间,各归其道。
  理如骨骼坚硬,情似血肉柔软,两者永不相融,却可以相生相存。
  因为人,就是由骨肉组成的。
  宁波外国语高二三班孙瑜

【情与理作文】相关文章:

1.情比理大

2.月·理·情作文900字

3.高中议论文800字:情与理的讨论

4.情哲理散文

5.情与理满分作文范文及赏析

6.情抒情作文

7.情飞翔的抒情作文

8.冬日情-抒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