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礼仪的读后感

时间:2018-02-27 08:50: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中华文明礼仪的读后感

  篇一:文明礼仪读后感

关于中华文明礼仪的读后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真心的“谢谢”、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文明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千百年的文明之风传承至今,让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而著称于世,而讲“礼”重“仪”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古人言“礼者,人道之极也。”一个人的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言行举止以及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自从我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后,我对于礼仪这个名词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如今文明礼仪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团体,一个人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映。 在翻开这本书并仔细地阅读之后,不时的被里面的一些小插画所吸引,文中用一个个简单而生动的插画图阐释出了除了平常生活中的日常用语,态度举止,爱护绿化公物的社会礼仪以及一些识礼而又不失礼的举止,还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例如公共场所,购物场所,参加婚礼葬礼,赴宴与进餐时各种公开场合应注意的一些文明礼仪及举止,这些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却处处体现着文明礼仪规范。

  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要明礼,即懂得礼仪。因为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而约定的最

  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和社会进步的反映。每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外在的美,表现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高雅的气质;对一个民族而言,他是构成整个民族风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文明礼仪,既要靠自觉,也要靠规矩。完善的社会管理,是形成全社会讲文明,懂礼貌的保证。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遵守规矩。从自己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的气息弥漫社区,让文明的观念驻扎心底,让文明礼仪之花在社会各个角落盛开!

  篇二:文明礼仪的感悟

  听完北京专家关于礼仪的报告,我感慨颇多,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 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言归正传到孩子的家庭作业,考虑到他这个年龄阶段的接受能力,我给侄子重点解释了3句名言,即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汉朝王符的“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以及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这三句,这些话对一个10岁孩子成长期间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与侄子近一个小时的沟通谈话中,没有填鸭式的说教,也没有敷衍式的指导;真实的.再现历史并对名言警句内涵精练讲解。小侄子在这一刻得到了作业完成和精神充盈的双重满足感。

  拾金不昧、孝敬父母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准则,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都是应该从小、从早开始抓起的。在一次党课上,市委党校黄副校长谈到原麻阳县委书记为官过程中的目无法纪,以及国家每年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让我们意识到礼仪之邦的很多优良传统亟待挽救。

  放眼望去,街道车水马龙,霓虹幻花生景。一切都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可是在这灯红酒绿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的不为人知呢?想想我们的身边又有多少珍贵的品质在逐渐被遗忘呢?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文明”一词。

  “文明”之人意思是有着较高素质的人。可如今呢?为了财富有多少人已渐渐淡忘了我们需要“文明”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飞速提升,拉大了贫富的差距,形成了人眼中的等级。人自身就存在一种不断追求更好的欲望。因此当看见别人比自己强时就容易产生一种疯狂追寻财富的念头,可是人们往往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金钱可以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收益,可是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却需要不断地积累去培养。

  可是,很多人在拥有了无数的金钱的同时却也是道德低下,素质败坏的典型化身。这时文明的引申难免会想起了“礼貌”。永远忘不了,小学入学时的第一课老师就在教我们如何如何讲文明懂礼貌。见到了比自己大的人要问声“哥哥好,姐姐好。”我想其他人大抵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基本的礼仪常识可能被遗忘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了。早在大街上时,当你踩着别人或挡在别人前面,别人会毫不犹豫地给你一个“唧”然后外加一个白眼,这意味着你挡道,碍事了。难道他们都忘了那基本的常识吗?,难道他们都不懂文明礼仪吗? 我想可能他们的内心早已是欲壑难填,早已被金钱,利益,荣誉。占满了,哪里还剩下空间来装下那一点点的文明礼仪呢?回想我们自己,作为一名学生,难道不更应该注重文明礼貌吗?我们不断地接受着教育,难道不更应该有着素养吗?

  品悟一下文明,感悟一下礼仪吧!因为一个人只有具有文明才能倍受尊敬,一个懂得礼仪的人才会更加融入这社会,这生活。

  篇三:读《文明礼仪》有感

  今天我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对“礼仪”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成俗,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礼仪水平的高低,是这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一个团体、一个人,礼仪修养都是其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映。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礼仪始终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国是礼仪大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礼”重“仪”是我们民族时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古人言“礼言,人道之极也。”

  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体现出来。作为代表着学校形象的小学生,更要要求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自然、不虚假。因此,作为学生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衣着整洁、典雅、合群,不但能够使自己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更是人际交往的好帮手。如果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而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得体大方,做到自然适度,

  作为一名学生,在注重外在衣着打扮得体之外,更要注重内在美德的培养,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所以,我们还要注重语言文明,从身边小事做起,一句“谢谢”,一声“对不起”,甚至一个小小的“请”,都是我们礼仪成长的象征。

  因此,我们要从语言文明开始,让文明之花开满全世界。

  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的气息弥漫校园;让文明的观念驻扎心底;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关于中华文明礼仪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1.关于《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

2.关于中华的作文

3.关于弘扬中华美德读后感

4.中华经典读后感

5.《中华少年》读后感

6.寻觅中华读后感

7.中华诵读后感

8.中华颂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