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有感

时间:2021-02-09 17:43: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1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近日所读的就是常见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古时读书人追求的修齐治平了。横渠先生曾言读书人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道出了儒家对理想的追求和实践,代表了传统中国人的担当与责任。

  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儒家治国思想是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以民为本。在上位者,要重视民众的力量,把人民做为立国之本,因为民众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存亡。有仁德的君主,应顺应民心,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宽以待民,善待民众,关心民众疾苦,让民众安居乐业。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自然保有天下。这种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

  君子必慎乎其独,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则应当人前人后一个样。独处时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德行,自古至今,有多少道貌岸然,人前人样、人后鬼样,披着羊皮的狼,祸害世间。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更需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的去判断。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静默不语。人有才,惜之、爱之、举荐之、助之。社会有此伯乐,则中华幸甚。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

  每每想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我心中总会有难抑的向往与膜拜。每读一遍,总会有新的收获。作为手中握有人民赋予的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心中更应该时刻警醒,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记住自己的权力来自何处,又要用之于何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难道我们尚且不如20xx多年前的古人吗?

  读《大学》有感2

  随着现在创业越来越火,创业也俨然成为一个行业,但随之产生的很多问题,或者说有些问题可能是很多几乎每个创业者都会犯的错。针对这些问题,有许多相关的培训机构以及培训课程教材等也日益火爆,这本《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就是作者李笑来根据他所听的YC的培训课程并结合自己的感想体会写成的。

  说实话我刚一看到书名还以为是斯坦福直接讲的创业课,结果拿到书看了之后才发现是李笑来先生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讲的也很不错,但是还是让我感到比较失望。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作者李笑来作为曾经的新东方老师,自己后面也是出来自己创业出书等等,在这本书中亲其师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李笑来自己的想法建议。

  李笑来先生在这本书中将自己学的在线课程YC的内容及自己的感想整理归类为九部分,每部分的文章都是围绕着该部分的主题展开的。作为没有多少时间的职场人士来说,本书的很多小建议是值得借鉴的。例如当你看到马云,刘强东等人创业那么成功的时候,你可能也升起一股想创业的念头,那么你到底适合创业不?究竟哪些人适合创业?在本书第四部分“你适合创业吗?——创始人的创业基因”里的文章相信能给我们很多建议。在这部分里有些文章的观点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例如‘创始人可以不懂技术吗’这篇文章讨论的问题估计就争议性极强,记得马云曾经说过他之所以成功米就是因为他不懂什么技术,也就不会对手下的技术人员指手画脚胡乱指挥,反而阿里巴巴成长的非常迅速。而李笑来在文章中却表达了完全相反的观点,究竟作者是如何阐述这一观点的,读者感兴趣的话也可以阅读本书。

  当然本书的文章标题起的相当有吸引力,比如“如何正确地开除一个员工”、“公平永远是奢侈品”等文章的题目本身就足够吸引读者的眼球了,但是具体内容如何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正在阅读本书的你也能在书中得到一点收获。

  读《大学》有感3

  为了明确大学究竟要如何度过,于是我到图书馆翻阅了很多相关书籍。其中有一本书令我如梦初醒,深有感悟。这本书是一个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题名是《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不是一本东平西凑的大学生指南读物,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创书稿,这本书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出了独到的分析,让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开始重新反思。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与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呢?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每天的生活看似枯燥、无聊的学习理论知识,但如何看待与掌握理论知识会让我们成就不同的人生。在大学的课堂上认真听讲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讲已经相当困难了。课堂上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下,更多的学生开始明目张胆的玩手机、听音乐、看小说,上课的黄金时间就这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但很多人却不自知,还为这节课轻松度过暗中窃喜。其实上课开小差让我们错过了很多机会。如果你确实对那堂课不感兴趣,你原本可以利用那节课做其他队你有所提高的事情。反过来你认真听讲,老师可能在不经意间向你传递某个信息,这个信息在你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用得上。而且当你跟随着老师的思维,你可以对课本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这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久而久之,当你独立面对一个陌生的问题时,你可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这也是一个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主要区别。

  我对原本模糊的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比如:我们平时应该看什么类型和谁写的书。读大学,必先读大师。因为大师的思想依然经历了时间的检验,也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相当大的作用。我对于“贫困”这个词也有了更开阔的理解。由于我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因此在学校吃、穿、用度都比较节剩但有的大学生跟条件差不错的,他们就不会想我一样试试以省为原则。对于我的做法就会出言讽刺或者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我自食其力,不铺张浪费,有什么好自卑的呢?和别人攀比那完全是虚荣的表现,就算会被人瞧不起,就算看上去很土气,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学时学知识的地方,又不是比阔气的地方,也不是给皇帝选后宫佳丽的地方。所以在大学我们要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不过分追求金钱,合理利用金钱,做事有分寸,做到“俭以养德”。比尔.盖茨尚且自己开车而没有雇用专门的司机,我们一个毫无收入的大学生还有什么理由摆阔呢?节俭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强烈地感受到,我的内心太脆弱了,我还没有足够强大到面对生活的各种问题,因此我要不断的学习和反剩既要学知识,也要学做人,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学生。

  读《大学》有感4

  《我的大学》是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对自己青年时期和命运描写的自传小说,是世界文学的一个巨大的财富,最近,我阅读了这本精彩的小说,里面的主人公的经历让我唏嘘不已,下面谈下我的读后感。

  书中讲了主人公年少离乡,独自去喀山求学,但是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大的玩笑,他并没有成功,后来只好为了生活努力奔波,但是上学的梦想却从未在他心中破灭,在他卖苦力为生的过程中,他不断与大学生,城市居民结交朋友,他其实进入了一所更广阔的大学—社会,他在这所大学里学会与各种人来往,他在这所大学里学习各种专业,做过流浪汉,做过面包工,做过搬运工,做过杂货店伙计,他在这所大学里接受各种严峻的考验,思想和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他还坚持学习知识,坚持看书,他的人生经历让人敬佩。

  读后感到书中洋溢着一股满满的正能量,是的,命运有时是不可预料的,但是我们经过努力总可以在不可预料的命运中,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我们应该学习主人公那种坚持梦想,不忘初心的品质,即使现实生活看似距离我们的梦想已经太遥远,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自暴自弃,而是应该利用一切机会提高和完善自己,这样,在命运女神向我们招手时,我们才有足够的资本昂首向她走去,这就是我的读后感。

  读《大学》有感5

  少年的高尔基在喀山的那段日子里,做过流浪汉,搬运工,面包工人和杂货店伙计。而在如此生活的艰难困苦之中,他依然能够不断地学习,忘我地看书,怎能不令人敬佩?

  面对一个个好看的电视剧,一个个好耍的游戏,一部部好看的电影……魂都全给了这些琐事,怎么还有时间来博览群书呢?…

  当时在沙俄统治的黑暗时代,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就根本谈不上救国救民。知识文化是革命胜利的保障啊……不然,就像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一个个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农民来主持,肯定会失败的!

  高尔基生活于一个大杂院的那段日子里,就常常看到走狗警察们到这里来找东找西,监视人们的行动。有那么一位老警察还盘问高尔基看过哪些书,并警告他不要看书。但对于青年的高尔基来说,那些所谓的禁(jin)书却正是他的真正所求因为只有它们能真正让人民清醒,让人民明智,让人民有打倒推翻沙俄的信心。

  若真有心读书,书是绝对可以看到的。高尔基的一位朋友就介绍他认识了一个开杂货铺的人,名字叫捷林柯夫。看到他那满密室的藏书,大多都是手抄的珍本和禁(jin)书,高尔基说不出的高兴。也因为经常在这里看书,他结识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物,让他了解了革命的重要,和自己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日记

  在高尔基以后的艰苦岁月之中,他努力革命,有很大的成就。“书”来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让很多的人民有了好生活可以过……可见而知,书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啊!它的确让社会进步了,让人类进步了!

  如今是“科学”第一的时代,书对每个人来说都变得更加的重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征战,也打的是“科技”战,而不是以前的人力战。而打仗的军费开支也要由各国的`科学技术的高低来决定的,科技高的国家,挣的前一定是要比落后的国家多……

  总而言之,现代的一切,都与“科技”密切相关,而要“科技”就得日积月累的慢慢学习,学习的内容都在一本一本的书里面……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永远都会是真理!

  读《大学》有感6

  翻开字典,可以看到字典上是这样解释“诚信”的:诚,即真心,诚实,实在;信,即诚实,不欺骗,信任。古人孔子这样说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鲁迅先生这样说诚信:“诚信为人之本。”可见,从古到今,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做人的道理、准则。

  每年寒假,学校都要组织一次读书活动,今年的推荐书目是《播撒诚信的种子》,全书有十个章节,分别有故事小屋、美文品读、教你一招、活动天地四个栏目,阅读这些内容,真的就像在自己心里播种一颗颗诚信的种子。

  通过仔细阅读,我发现每一个故事都衬托出了诚信的重要性。在众多的故事中,《大学者的真挚情》这篇文章尤其令我感动。

  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刚考入北京大学的新生去学校报到,可是校园太大了,这个新生一头雾水。这时,一位白发老人迎面走来,新生忙问他自己究竟该去哪报到。可是北大实在太大了,老人也不清楚。但老人主动答应为他照看行李。新生谢过老人,轻松地去报到了。九月的天气,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这位高龄的老人身上,而这个时候,新生终于他办完了所有报到手续,并找到了自己的新宿舍。正当他与同学交谈时,他突然想起了交给老者看管的行李。他忙向楼下跑去。这时,他看到了等待了一个上午的老者,依旧在校门口。看到年轻人,老者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说。新生除了说“谢谢”,什么话也说不出了。事后,他终于知道那位老者竟是著名教授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老人助人为乐、信守诺言、宽容待人,真不愧为一代宗师,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

  诚信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不仅包括了信守诺言,还包括了真诚地对待他人。这样才能与别人产生真挚的友情。我的姨妈就是这样一个人。

  1月28日,是我的生日,姨妈本来答应给我买一盒磁带当作生日礼物,但是,在我生日那天,姨妈却没有来,我很失望,开始埋怨起姨妈了。后来,妈妈告我姨妈在我生日这天因为加班而赶不过来了。哦,原来是这样,原来是我错怪了姨妈。令我想不到的是,姨妈在放假的第一天,就特地来接我,冒着雨,带着我去遥远的文二路图书大厦购买磁带。姨妈那样为了自己的一句承诺,想法设法去完成,她也是我做人的榜样。

  不管是季羡林先生,还是我的姨妈,他们都是言而有信的人,如果天下间多一些像他们这样的人,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的美好。

  读《大学》有感7

  这本书是写主人公阿廖沙从童年至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其心路历程,深刻描绘了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画卷。

  这本书我以读过俩遍了,而对我而言,这本书里最吸引我的不是那曲折的故事情节,不是那优美的语句,而是主人公在爱上书之后的一发不可收拾、在艰苦的劳动之余仍阅读大量的书籍,他对书爱的程度只能用一个词,那就是痴迷。

  其实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形就是这本书的作者高尔基本人。他幼时父亲去世,只上过三年学,十一岁就走向社会。在这期间,他当过面包工、守夜人等。十六岁进入社会大学,在于命运的斗争中他深入俄国最底层。

  他曾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书是奇迹,它锁住了作者的灵魂我打开书本,就是解救了这个灵魂。于是,他和我神秘地交谈起来。’

  是啊,书有一种力量,让人着迷。高尔基说的没错;‘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没有书,就好比鸟儿没有翅膀;生活没有书,就好比花儿没有阳光;生活没有书,就好比汽车没有汽油。所以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没有书如何丰富课余生活;如何锻炼文字驾驭能力;如何陶冶情操。

  高尔基只上过三年学就有如此辉煌的成绩,而有的人上的学都有他的五倍甚至六倍,但是他们得到了什么。有的人就这样在学校你虚度光阴不认真学习。所以从这一刻起,我们要向高尔基这样热爱读书,让我们好好学习,以后的路还很长,让书加强我们的修养。书注定是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阳光滋润我们心灵的雨露。

  要牢记知识改变命运,读书美丽人生!!

  读《大学》有感8

  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曾经也拜读过。

  这回,看完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对我这个才从学校毕业,又来到学校的师范生来说,好像又上了一场课。从学校毕业之后,我就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先生”,年轻总是经验不足的,所以在踏上工作岗位的这些日子以来,我依然虚心求教于年长者。对于教学生,我还是觉得自己不行。而校长给我们这次机会,学习这些文章,无形中也给了我们鼓励。我们从书中,就可以看出了校长的良苦用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但是现在,我主要想对陶行知先生关于“师范生”的一些文章,发表一点自己的想法。是的,师范学院的学生,就是要学会改变,在学校里面一直学习的,就是怎样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先生”。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习的,都是教书的方法,都是怎样教别人学习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我们应该先去研究一些学习的方法,先研究一下,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好的学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中《师范生的第一变——变孙悟空》就是这样告诉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培养出来许多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是变成孙悟空呢?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指出,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它是抱着一种目的去拜师的。这无形之中就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好学生,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在老师的心目中,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好学生。校长就经常跟我们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的,我们要根据他的目的,他的性格,来研究对他应该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老师,对于这点都把握得很好,值得我去学习,他们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细心,去研究他们的思想,不仅做他们的师长,更重要的是去做他们的朋友。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对学生爱护有加,他们的这些精神,值得我这个初生之犊好好学习。

  陶行知先生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孩子》一文,正是告诉我,要想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融入这个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一样,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就像林丽敏老师那样,她所教的班级,三年来,没有一个学生掉队,没有一个学生离开。这样的老师,不正是和同学们融入一体,把每一个同学都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记得有次改卷,正好和林老师一组,她一边改卷,一边还在想着该给学生讲些什么,还想着学了这么久了,考了这么久了,再给学生们做什么练习,他们只会更累更辛苦。她正是一个知道如何“变成孩子”的老师。

  这些天来,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徘徊,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他的思想,在我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将会是一份永远无法用尽的财富。

  读《大学》有感9

  《奋斗》里夏琳和陆涛的爱情也许在开始的时候遭很多人的鄙夷,因为现实生活中不会有这样的一见钟情,更不会有这样狂热持久的一见钟情,我们也不喜欢这样无情的横刀夺爱。

  可是后来我们慢慢开始羡慕这样的爱情,因为他们的爱击倒了我们的那不能称之为爱的爱。

  我们的肤浅与现实,在夏琳与陆涛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夏琳,她没有米莱那样的富爸爸,只有夏天挤公交车中暑的单亲妈妈;她没有杨晓芸那样温暖的家庭,只有奔波与父母之间无奈的离异生活。

  可是他比米莱骄傲,比杨晓芸自信,她是学校里人人羡慕的“三好学生”——人好,模样好,运气好。

  她注定什么都要自己努力,注定好强,她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因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拉近与别人的距离,她内心脆弱,喜欢争,她不愿让任何人看不起自己,无论自己的家世如何,无论以前的生活如何,她都相信凭自己努力不会比任何人差,她有自己的理想,并能为之坚持不懈的奋斗。

  在别人看来她总是很容易成功,可成功的背后有多少别人看不到的辛酸与泪水。

  她坚强独立,不会去依靠任何人,她立场坚定,不会小女人的为任何男人,她原则分明,不会做一件有违良心的事。

  可是她偏偏遇见了陆涛,自己最好的朋友的男朋友,她的原则塌陷,做了第三者横刀夺爱;她放弃了去巴黎,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她每天等着那个男人回到那个小屋,让自己彻彻底底的做了小女人;一切只因为那个人是陆涛,那个她一见倾心不能自拔的男人。

  当夏琳遇到了陆涛,夏琳不再是夏琳,她变得疯狂,再无之前的理智与自我,也没有了别人羡慕的那份个性。

  丢掉了理想,扔下了友情,失去了自我,她的生活里只有陆涛,“如果你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那么这个世界无论怎么样,对我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你不在了,无论这个世界多美好,他在我眼里也只是一片荒漠,而我就像一个孤魂野鬼。”

  慢慢的陆涛开始膨胀了,她觉得这个女人已经理所当然的属于自己,他也爱她,可是得到她他觉得理所当然,他甚至忘了她无论怎么爱始终都有自己的思想与世界。

  夏琳理解他,他所有的事情夏琳都可以为他分忧,他所有的快乐,夏琳都陪着他一起分享,他所有的坏脾气夏琳都可以忍受,像哄孩子一样迁就一切,他给夏琳怎么样的委屈夏琳都可以一笑置之,在他面前,夏琳不再心高气傲,哪怕委屈自己卑微的迁就,也是心甘情愿,只因为她爱他,用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去爱他……

  可是陆涛不懂,他从没认真想过夏琳要什么,夏琳说:“如果你一辈子努力,即使穷困我也爱你”,爱情里我们唯一在乎的只是你这个人。

  夏琳可以为他付出一切,可以不在乎得到与付出的不平衡,爱情里的天平永远不会平衡,可是她不能忍受感情上的失衡,无法忍受他的理所当然,他的理所当然让夏琳变得毫无价值,好像自己天生只是来为他把自己掏空的。

  陆涛的狂傲,已经看不见夏琳心底生出的一份悲凉与恐惧,他只是一味的享受着夏琳的爱,却满足不了夏琳想要的安全感,他自私的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还要打着是为夏琳的旗帜,他忽视夏琳为他放弃理想而失去的成就感。

  他也爱夏琳,可是却用错了爱她的方式,他让夏琳自己去买车买房,夏琳怒了:“陆淘,我爱过你,为了你,为了满足你的虚荣心和占有欲,我把我的生活空间压缩的不能再压缩,我的生活中除了你就是你,无论你做什么都是对的,我都会永远的支持你,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你面前,我是自觉自愿的失去自我,因为我爱你。

  但是现在,我不爱你了,你从我面前消失了,当我爱你的时候,不管怎么样,你都是我的一切,我做什么都是心甘情愿的。

  可是现在,对我来说你就是一个陌生人,你想用你的钱和成功,再次让我失去自我。

  哼,真可笑,这事以前不可能,以后更不可能。

  如果我要住四居室开跑车,在你穷的穿假名牌的时候我就已经能够办到了,但我不是那样的人!陆涛,如果不是因为爱上你,我永远都不可能失去自我你明白吗?!”

  夏琳选择了离开,割舍了心里难以放下的爱,她根本不可能不爱陆涛,不可能忘记他。

  可是他再也无法忍受陆涛的幼稚与自私,她不能让自己的爱变得没有价值,不能容忍陆涛的理所当然。

  她再优秀,却始终只是个女人。

  每个女人心里对爱情的渴望总是完美的,容不下一点杂质。

  夏琳是孤傲的,但也至情至深,她在爱情里唯一的要求就是感情上的平衡,她是那种可以把感情当饭吃的女人。

  在爱情里,我们需要彼此的尊重与理解,宽容与疼惜,我们也需要互相学习,互补互足,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谁是欠你的天生该为你付出的,她对你好,只是因为爱你,但是你不能理所当然的觉得她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我爱你时你才那么闪耀,我不爱你时,你什么都不是。

  爱情是需要彼此一起努力才能绽放光彩的钻石,为我戴上钻戒,如果没有爱的光辉,那它还不如一块钱的硬币来的干脆。

  夏琳离开了,让自己成长,也让陆涛成长,她其实知道陆涛不是不爱他,只是爱的有压力,重新找回的自我让她必须自己去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她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活在陆涛的光辉下而掩盖了自己的光芒,走时她对陆涛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心甘情愿的,我从来没有强迫自己去做过什么,因为我爱你,这是我的意愿,也是我的快乐。

  你总是能带回一些与你有关的新鲜事,叫我也手心痒痒,特别想试一试。

  我从心底里羡慕你的机会,嫉妒你的徐志森,恨你的设计图,而我只能自己去创造机会。

  我的机会不在你身上,而在我自己手上。

  你叫我明白了,别人再大的事儿也是别人的,自己再小的事儿也是自己的。

  请不要难过,陆涛,我必须把你当作别人之后我才会长大。

  我现在对自己不满意,我必须像你一样去努力,去奋斗过之后,我才会长大,我才会对自己满意,希望你能理解我,陆涛。

  夏琳走了,因为被忽视了,只能去寻找自己的理想体现自己的价值,让他可以在陆涛面前不再觉得有距离,不再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家庭主妇。

  夏琳走了,不过是想寻回失去的爱情那份平等,两个人惺惺相惜,真心对等的相爱,所以最后她还是会回来,带着成长后的夏琳回来,因为她爱陆涛,比爱自己还要爱,因为陆涛也同样深爱着她。

  陆涛知道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了夏琳还是会要他,当他成为穷光蛋的时候他唯一敢找的那个人就是夏琳。

  陆涛懂得了夏琳的爱是真的爱他这个人,是用感情走进彼此的生活,用感情融入彼此的生命。

  这样的爱情注定有个美好的结局,因为爱的人学会了怎么去爱,尽管之前他们也经历了很多波折,可是最终还是回到了爱情里的幸福。

  可是我再也回不去了,不想回去了,不是每一个陆涛都能遇到一个夏琳,不是每一个夏琳都能遇见属于自己的陆涛。

  读《大学》有感10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每当看到这句话就想起要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所作为的人。最近又读《大学》,对《大学》的感悟更加深刻。

  《大学》给了我们一个做人的目标: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这三个要求每一项都如大山一样让人望尘莫及,把这些大山作为自己的追求也是未尝不可。对于道德的要求,对于自己每天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要求,对于自己不断完善达到完善的要求,都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对于我来说我特别欣赏:《大学》里引用《盘铭》里的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追求,每天的生活都会稍微变化一点,怎么会有年复一年的别来无恙?把每一天的一点点的出新,都当成礼物一样珍惜收藏。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写下来今天要做的事情,每天晚上回顾一下今天的事情完成了吗?这样我就感觉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充实,似乎连以前最喜欢的习惯——喜欢评论是非,得理不饶人等一些爱说闲话的习惯,慢慢的改变。因为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感觉到了说着无意义的话就是浪费生命。我就由此改变了这个习惯,也许就是让自己每一天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同时这句话让我也改变了自己,以前总是害怕接受新的事物,也总害怕去改变自己,遇到问题了总是想着求助于他人。读了这句话以后,我再遇到问题,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解决了,不就是“日日新”了吗?别人能够解决的,为何自己不能想办法解决的。也许这句话背后暗含的就是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面对生活的一切。当我们能够心态愉悦的把每一天遇到的纷纷扰扰的俗事能够以“日日新”的态度去处理,也许就没有了牢骚太盛。

  达到至善也是每天不断的完善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至善的人。到达至善之路坎坎坷坷,需要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也许就逐步达到至善的境界了。也就是需要我们:能够确立目标,坚持不懈,不骄不躁平心静气,随处安稳,深思熟虑,最后就有所得。

  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惭愧,好像以前那个无目标,不能坚持,焦躁不安,心神不定的,不三思而行的我又浮现在我眼前,经过岁月的洗礼,我渐渐明白自己的错失。以后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先从每一天开始,确立目标,坚持一天,不骄不躁,慢慢做好,遇到事情能够深思熟虑,减少冲动的决定。然后逐渐再一个月的要求,再一年的坚持,其中坚持以及平心静气真的很难,但是仍然要克服自己思想中的“小我”,慢慢变成一个“大我”。

  也许在坚持的过程会有懈怠,会有迷茫,会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都仍然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一遍遍提醒自己。

  《大学》里面还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普通的我而言,我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几个方面尤为关注。

  格物致知对于我来说就是对于自己从事的职业要能够专精一样,也能博观约取。这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学习。如何格物致知这需要我用一生来回答,因为活到老学到老,我不知道答案在哪里,用一生来探索,也是其乐无穷。

  我尤其看中的就是“正心”,也许长期以来总感觉心无处安放,总感觉自己的心定不下来,也不知道安放在哪里,没有标准,总是言不由衷或者身不由己,也许就是没有正心。

  如何正心?就是不让一些负面情绪(发怒,恐惧,好恶,忧患)左右你,反观自己也是经常被这些情绪所左右,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是怨天尤人,遇到灾祸临头也总是惶恐不安,遇到自己喜欢别人不喜欢的也不能克制自己等,也许长期以来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心逐渐不正了,逐渐被情绪所控制,渐渐的越来越情绪化。做事情要日日新,同时正心也是如此,逐渐把负面情绪渐渐减少,让正心逐渐显露,或许就少了很少言不由衷或是身不由己。

  同时正心还要明白: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每个人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能够时时刻刻用旁观者的眼光来看当局者的人与事,需要的也是正心。不偏不倚,不偏不废也许就是正心最好的解释。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生活开支以及消费,如何让自己的生活不断活水来。读了《大学》就明白:生之者中,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也。也就是让我们能够生产大于消费,间接告诉我们要勤劳致富,不要妄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

  《大学》里面的精神财富远不止我提到的这些,每个人阅读以后都有不同的体悟,只要能够把这些体悟能够身体力行,让生活日日新,又日新,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更加美好。当我们每天变化,每个月变化,每年都变化,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许我们就逐渐到了至善的地步,就与凡尘俗世一些负面情绪告别,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清净与平淡。

【读《大学》有感】相关文章:

读有感08-18

读有感04-12

读《窃读记》有感01-06

读《匆匆》有感04-01

读《女巫》有感05-19

读挑山工有感05-19

读《简爱》有感12-24

读《海瑞》有感11-05

读《天职》有感10-28

读《史记》有感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