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春风里的记忆散文

时间:2021-05-01 20:20:42 散文 我要投稿

消失在春风里的记忆散文

  今天,古老的村庄,青石瓦房,孤藤老树,小桥流水,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已经一去不复返,走在新建的村庄之中,柏油路已不容我留下足迹,春天的风轻拂着我的脸,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那样的刻骨铭心,即将消失在春风里,成为我们一代人的记忆。

消失在春风里的记忆散文

  我的故乡在重庆南川金佛山东面,与贵州道真县紧密相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构成了家乡村落独特的原始风貌和民族风情。

  金佛山山脉一路向东,蜿蜒盘旋延伸至道真境内,站在龙尾城最高峰向东方眺望,好似一条巨龙在山涧狂奔怒吼,又像一匹骏马在草原驰骋嘶鸣,不知是哪位文人雅士或者风水大师送了个雅号“龙马”,其喻意既有龙之风采、马之精神。从此,龙马村儿女肝胆相照,历经风雨,奋发图强,以自强不息的龙马精神时刻鞭策着自己奋勇向前!

  道士先生姓冯,在龙马村建立了一个傩戏班子,自立坛门,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当上掌坛师。

  初见冯先生,那是在2002年的时候,龙马村一家刚过逝老人的葬礼上。只见他,面戴柳木面具,头戴唐玄奘法冠,身穿黑色法衣,一手有节奏地敲打着木鱼,一手翻看着案头上的`文书,声若洪钟地朗诵着经文,虔诚地为逝者超度。

  冯先生做完一坛法事,和徒弟徒孙七人小憩的片刻,我揍上前向冯先生请教,问道:“前辈辛苦了!请问“傩”字怎样读啊?”

  他摘下面具放在案头,一脸慈祥,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他笑呵呵地回答:“读音同‘挪’,拼音是nuo,懂吗?傩戏,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

  冯先生喝了一口茶,吩咐徒弟继续朗诵经文和摘抄文书。我俩继续攀谈,他说傩戏是一种文化传承,绝不是搞封建迷信。据《周礼、夏官》记载:“方相士,狂夫四人。方相士,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枢,及墓,入扩,以戈击四隅,驱魑魅。”

  “想不到,傩戏文化始于数千年的夏、商、周。”我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冯先生感叹道:“是啊!经过数千年傩祭仪式延伸为傩俗,衍生为傩戏,现已扩散到中华文明周边的韩国、日本。傩戏文化的宗旨就是:驱鬼逐疫,纳吉消灾,替人超度,阖家幸福!许多年来,我们为了傩戏传承,只能是招家族弟子,有的只能口头传授。那一年,有人打着破除封建迷信的旗号,砸掉了傩鼓、傩锣,焚烧了傩书,使得龙马村廖廖无几的傩戏班子一度停摆,解散。后来,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政策下,我们又拉起了傩戏队伍,立起坛门。”

  冯先生说完,又和他的徒弟徒孙开始了下一坛法事,即唱傩歌、跳傩舞!

  冯道士先生讲述完了他的伤心过往,为了这一民间傩戏文化的传承所经历了种种磨难,敬佩之情溢于言表,由然而生。

  傩戏,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作为古代原始宗教文化,是世界所有古老民族共生的文化现象。傩戏形成于唐宋,扎根于民间,极具晦涩、神秘的特征。傩戏仪式繁多,器具众多,傩面具是界定傩戏艺术的重要特征。傩戏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的一个中华戏种,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一直在民间传承,成为中国傩文化的璀璨明珠。

  龙马傩戏,经过数千年的传承,融入了诸多的文化艺术因素,包括傩诗、傩歌、傩乐、傩舞、傩戏等,如果将它发扬光大,必將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朵艺术奇葩!

  近年来,有关部门在拯救民间传统文化也投入了相应的资金,但收效甚微。随着时间流逝,冯先生也于前年病故,徒孙们也外出务工,挣更多的钱养家糊口,只有两三个徒弟勉强撑起这个傩戏班子,面临倒闭、失传的机率增大,谁来拯救龙马古村落这个岌岌可危的傩戏?或许有一天,传承了数千年的这个中华戏种,成了消失在春风里的一个记忆!

【消失在春风里的记忆散文】相关文章:

寒风里的小夜曲散文03-20

“蓝天”在消失作文08-12

春的记忆05-07

春的记忆05-07

春的记忆05-07

在风里飘荡作文1500字04-04

故乡的春散文08-26

粉色的记忆散文03-21

故园春散文04-12

消失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