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的散文

时间:2021-08-07 20:30:00 书信 我要投稿

有关于书信的散文(精选14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散文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于书信的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于书信的散文(精选14篇)

  书信的散文 篇1

  十几年前我很喜欢写信。上学时候最快乐的一件事莫过于收到信笺。记忆中,至今没有一封信笺让我不快。信笺带来的快乐足以让我的学生生涯中所有的压抑和忐忑都抛到九霄云外,而且直到现在回忆起来,暖流还会时时涌上心头。

  所以求学时候跑的最勤的地方就是传达室或者我们班的信箱处。如果看到同伴拿着厚厚的一沓信喜出望外往回走而没有我的只言片语,心中的失落便会久久盘旋不去,有无可名状的凄凉,仿佛自己是一个弃儿。

  西方人认为信笺是最温柔的艺术。确是!翻看那些名家信札,仿佛和作者对面交流,不,其实还要亲密。我们能从文字中感受对方的温度和情意。其实信和日记很相似。信笺最能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平时难以启齿的话题,不能开口的为难在字里行间找到落脚的地点,情深深,意切切的文字可以消释一切前嫌。

  嘴巴上的笨拙让我不能完整,详实地抒怀,我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上学时候,我把所有的浪漫都装进薄薄的信封中。那窄窄的空间装下花儿的妩媚,蝉儿的焦躁,池水的清凉和阳光的温暖。含泪的微笑让素净的信纸有了可感的厚度,直至多年以后,我仿佛依然能够触摸到写信人那颗跳动着的温热的心和凝眸的眼角。

  晚自习课上,我们或练习书法,揣摩心得“颜真卿的楷书雄秀端庄,具筋骨,敛锋芒……”或看名著“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或偷偷写家书“亲爱的爸爸妈妈……”,大部分同学则乘静谧的夜晚,给远方的好友絮叨着生活中的点滴。几年的求学生活,我的小抽屉中装了满满的信笺。十几岁花一样的年龄,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搅和成惊天动地的波澜,写出的信笺也伤感,幽怨,凄清,婉转。真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无聊而孤独的日子里,那些信笺就是我最好的陪伴。可惜的是,后来“重色轻友”,所有的信全被我毁了,至今想来仍让我痛心不已。

  长大了看徐志摩给陆小曼的信札,那些温柔的文字足以抵挡所有的严寒,在心中沉淀再沉淀,酿制成满湖清茗,清香逸远,袅袅愁思翩翩。崇拜徐志摩的情愫由此洪泻而下,顶礼膜拜的胸膛除了唏嘘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再也装不下现实的愁肠。那些热烈的真情告白文字曾让年少的心狂跳,遐想,一举手一投足都满含诗意,情意绵绵了。对照着徐志摩的诗文,看徐志摩《爱眉小札》,觉得他既天真又痴情,隐隐绰绰的爱恋在信札中表现得很无奈,很痛苦。直到最后知道徐志摩真的成了“飞扬的雪花”,回想他的书信,才更能理解他的理想,他的笃定。回头再看《爱眉小札》方能明白“我的胸膛并不大,决计装不下整个或是甚至部分的宇宙;我的心河也不够深,常常有露底的忧愁”是何等的深刻。

  当然,徐志摩本来就是一个痴情的人,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爱的勇士。他的人生观,他对待爱情的执着让徐志摩的书信比起别人更多了天真与浪漫。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傅雷家书》。全书充满着一个父亲的期望。傅雷教育子女的苦心,可谓是呕心沥血。傅雷在写给傅聪的信中说,借写信练习傅聪的文笔和和明晰傅聪的思想。也是,思想是需要不停地梳理的。如果表达不妥,非但自己觉得混乱,别人也不知所以然。所以,父子之间的沟通,在那个时候,书信是唯一最好的交流方式。而且,定期梳理自己的思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也是一件颇有意义之事。我写信大多一部分也是受到《傅雷家书》的影响。傅雷不仅在教育傅聪如何做人,如何写文,连我也跟着学会了不少。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我学着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随性妄为。我一直牢记傅雷的话: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感情太强烈了,也会灼伤自己。我未免会这样加上末了一句。

  十几年前读《傅雷家书》并不能深切体会到傅雷的殷殷教子之心,体会不到拳拳爱心。有心将《傅雷家书》回头再看,也有待另寻时间了。

  最动人心魄的书信要算是庐隐给李唯建的情书了。《云鸥情书选》中,我看到一只鸟儿飞翔,一朵花儿绽放,一颗星星闪烁,一阵风儿拂过。

  从前我一直以为书信传达的是窃窃私语的小儿女情态,是家长里短的琐碎。看过《傅雷家书》,《爱眉小札》,看过《云鸥情书选》才知,其实书信可以包容更为宽广的内容。世界观,人生观都可以在喁喁私语中表现。所有大小事情,民族的,国家的,个人的无不可以在书信中详尽叙述。家人,朋友之间的聚散匆匆,全都凝聚在一袋袋的邮件之中了。如今,清丽可诵的文字已一去不复还,取而代之的是简短的问候,快餐式的复制。那些长久萦绕心头,久久不去的纯真情愫随风飘远。古老的书信只能存封在箱底,任由岁月摩挲而慢慢变黄,憔悴,一如人的感情……

  书信的散文 篇2

  今天,我终于抽出了空闲,给您写上这封特别的书信。此刻,我的心情是非常沉痛的,对您更是加倍的思念。我也不知道,这封信您能不能收到,但是我知道我必须写这封信,因为,我好久没有和您诉说心里话。

  ——题记

  亲爱的爷爷,您在天堂还好吗?在那里生活得还习惯吗?您那双忙碌的手是否依然停歇不下来?您知道吗?自从您走后,我们都很思念您。

  二零一四年三月十一日,是一个永远值得怀念的日子。那天,天空像是往常般的晴朗,我早早地来到教室,随意地翻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旧时的课桌上,显得格外的温馨。突然,我口袋的手机震动了几下,顿时,划破了这原本宁静的气息。当我拿出手机,看到这晴天霹雳的短信,我的天空瞬间布满了阴云,一股悲伤的强流逆袭在心底,化为热泉,久久徘徊在眼角。

  “小龙,我发给你的短信收到了吗?爷爷现在躺在重症室,突发性脑溢血,赶紧回来。”姐姐在电话里急切地说道,言语中带着几丝悲伤。

  “好,我待会打电话给老师请假,下午就直接去医院,你把医院地址告诉我。”说完,我便挂了电话,呆呆地望着窗外,脑海不停地浮现出和爷爷生活的情景。

  爷爷,您知道吗?当我赶到医院的时候,医生是不让我进去看望您的,说是怕我进去了会给重症室带去细菌。我好说歹说,差点给那位主治医生跪下来了,她才同意让我进去的。也许,那位医生是看我可怜,亦或许,是被我的一再央求感动了。毕竟,真挚的感情,往往能触碰到心灵最柔弱的地方。

  于是,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被护士引领到你的病床前。当我看到您粗燥的手背扎着输液的针头,一直靠着氧气呼吸器来维持着生命,我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泪水一下子涌上眼角,滑向了脸颊。我不停地呼喊着:“爷爷!爷爷!我是小龙!”尽管我不停地呼喊着您,答复我的只是自己的回音,那一刻,我开始害怕了,害怕着您随时都会离我而去。

  爷爷,您知道吗?您住院的第一天,天空下起了大雨,如颗颗珍珠般似的,打落在我们的心间,是那麽的疼痛,那麽的心腹沉甸。那一天,我悄悄地走向了雨中,想在雨中追寻你慈祥的笑容,想让雨点麻痹那颗沉痛的心。当雨水浸透了我的衣裳,凌乱了我的头发,我身心的颤抖,惊醒了那颗沉痛的心。我多想,多想您能出现在雨中,像儿时那般,为我撑起一片晴朗;我多想,多想您能出现在雨中,像儿时那般,做我倚靠的肩膀;我多想,多想您能出现在雨中,像儿时那般,是我避雨的港湾。

  您走的那一天,奶奶哭的好伤心,任凭我们怎么慰藉,也无济于事。家中的大人们都在为您守七,我们几兄妹一直陪伴在奶奶的身边,担心她一个人独处会默默伤心,悄悄流泪。在您下葬的那一天,我们没有让奶奶送您最后一程,我们都担心她控制不住情绪,会情不自禁地嚎嚎大哭。爷爷,您会怪我们没有让奶奶送完您最后一程吗?我知道您不会的,因为,您是最疼爱奶奶的。

  爷爷,您知道吗?家里的老房子已经没有人住了,是我们央求奶奶搬到大伯家里来住的。因为,我们担心奶奶一个人住在老房子,又会想起生前和你生活的情景,这样的话,她一个人又会悄悄地难过。奶奶虽然没有住在老房子,但是每天会去打扫,她把自己所有的衣物都放在老家的柜子里。其实,我们都知道,奶奶把衣服放在老房子里,是别有用意,她只是想多去看上您几眼,毕竟,老房子里有你们太多的回忆。你们在一起生活了六十多年,走过了多少风雨,历经了多少挫折,这一份难舍的回忆,虽未提及,但奶奶也不会那么容易忘记。

  爷爷,您知道吗?随着您的离去,家里那头老牛儿也卖了,跟随您十几年的牛儿啊,最终被它的新主人牵走了。临行的时候,它的眼角湿润了,身子一直僵硬在牛棚,任凭它的新主人怎么拉扯都无济于事。或许,因为多年追随在您的身影下,已经和您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了。亦或许,它舍不得离开这个暖馨的牛棚,只想静静地守在这个熟悉的地方,等待着主人的归来,等待着生命的尾年。终于,它还是被奶奶赶出来了。奶奶拿着细小的竹鞭,狠狠地甩在它的身上,瞬间,它的肌肤绽露出鲜红的血肉,嘴里不断的发出“哞哞”的呻吟声。我知道,家中的老牛儿是舍不得离开它旧时的主人,就好比我们离不开您一样。尽管,人生离别是寻常事,可是真到告别时,却又难说再见,人间有情,人与动物之间亦有情。爷爷,家里的芝麻奶奶一个人收割完了,还有那些母鸡都一一分给大家了,还有……您终于可以停下忙碌的双手了,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回了。

  我深深记得,以前在收割稻谷的时候,您总是趁我们在忙碌的时候,躺在旧式的长椅上休息。当我向奶奶问起您的时候,奶奶说您头痛,那时候,我天真的以为您在偷懒,以为您是铁打的巨汉,怎么会轻易就躺在长椅上休息呢?如今,我真的明白了,您确实是累了,太累了。爷爷,您还记得那次屋檐下我们的对话吗?淡淡的月光洒在我稚嫩的脸庞上,满天的繁星交织在夜的天空,您问起我长大后想做什么,我不停地眨着眼皮,说是想像您一样,做一名书记。您微微一笑,将我揽在怀里,和我诉说着您曾经的故事。

  爷爷,您知道吗?将您的后事料理完,我们又纷纷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去了。我重新回到了学校,爸妈还是守着那几亩田地为生,大伯也去了北京。大家都知道您这一走,最放不下的就是奶奶,经过您几个儿女一起商量,决定让您的儿子们轮年带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是跟着伯母去的北京,因为奶奶想收割完家里的芝麻再走,不然就得荒废在田地里。那时,伯母的母亲也是病入膏肓,生命垂危,自然她也就留在家中尽孝了,所以她们两个是五月份去的北京。

  今年的暑假,我没有回家,而是径直向陌生的城市奔去,寻找一份短期工,体验一下社会。当我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一种无助感油然而出,眼前的困惑,让我极度渴望想有一个倚靠的肩膀。身上的钱能维持几天生活?我工作的落脚点又在哪里?五八同城网招聘的工作是不是一个骗局?当各种问题涌上了心头,我的心里一阵烦恼,我终于明白您曾经为什么会苦口婆心地要我好好读书。

  也许,老天在眷顾着我,终究还是让我找到了暑假工。每天熬着夜上班,瞌瞌睡睡,还得遭受无情的训骂,我自己心里也不清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是怎么度过的,只知道那会儿时间很漫长,睡眠很短暂。即便这份暑假工做的很辛酸,我还是熬过来了,因为,我始终记得您和说的那句话: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别人家的钱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赚取到的。

  爷爷,您知道吗?奶奶在北京呆到八月底就回家了,她说那里好孤独,大家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业去了,很少时间陪她说话。其实,我心里知道,奶奶心里是为我们几个在外上学的兄妹着想。曾经,您在的时候,我们放假就可以高高兴兴地回家。随着奶奶去了北京后,我们所有的假期都在学校度过,以至于暑假我们找不到落脚的归巢。如今,奶奶回来了,我们相聚在一个欢乐而又悲伤的的中秋佳节。您知道吗?奶奶回家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去老家打扫,老家的房子一下被她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不知道奶奶在您的遗像面前诉说了多久,但是我能感觉到她对您特别的想念。

  奶奶还是一样地喜欢忙碌着,每天早早地起床,到河边洗衣,到菜地浇水。没事的时候,她总会拿起蛇皮袋到田间拾捡那些残留的稻穗,直到黄昏的时候,她又跨着蹒跚的步履,提着满满的一袋麦穗,满意地回家了。

  爷爷,您知道吗?奶奶瘦了,整个人看起来显得格外瘦小,看着很让人心疼。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您的离去,她茶饭不思,还是由于过度伤心导致整个人看着非常憔悴。爷爷,您别担心,我们都会好好照顾奶奶的。

  这次国庆回家,我给奶奶买了一件很厚的外套,奶奶穿着很合适。爷爷,您知道吗?奶奶试穿衣服的时候笑得很舒心,就像儿时的我每逢春节那般,都会绽放出很开心的笑容。爷爷,我们会想尽办法让奶奶开心,把我们亏欠您的一起补偿给奶奶。

  爷爷,借着这封特别的书信,我给您说声“对不起”!即便这声对不起弥补不了什么,更改变不了什么,但却是我心底最想说的话。在您的有生之年,我没有给您买任何吃的,更没有给您买任何穿的衣物,却一直让您为我费劲心思。此刻,即便我心底再怎么愧疚,再怎么痛恨自己,也是徒劳的。

  爷爷,您知道吗?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时候,我都会意犹未尽的想起您。夜深人静的时候,遥望天空,我多想在满天的繁星中,能苦寻到属于您的那颗星座。我多想托于月光,将心中的思念捎去遥远的天堂。爷爷,我时常在梦中梦到您,即便有时候自己知道是梦,也情愿在梦乡多停留会儿。因为,梦里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快乐。

  爷爷,我们都很想念您,很想念您,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我不知道何时您才能收到这封信,也许是,一年后,两年后,若干年后,亦或许是永远。

  书信的散文 篇3

  读萧乾书信感人肺腑。那种精神,就象清泉,濯洗人的心灵;也象火种,照亮人心灵的误区,生命的错位;更象星光,照亮我们人生的征程、照亮我们回家的路,让我们不至于混沌、也不至于迷途。

  年近古稀的萧老,躺在病床上也没有忘记写作,他术后身上只剩下一个肾,身体状况极端恶劣,还坚持写作,而且还写信鼓励巴金,既使生命再老,也不要放弃这余生的文学创作!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的精神呵?!这是一种难得可贵让人敬仰的坚持;这是一种意志,一种让人崇敬,永远不朽的意志。这些现实里抽象的东西,而经过这些伟人们的演绎,却一下变得形象、变得鲜活、变得立体!在这喧嚣的世界、在这浮躁的空间,在这金钱充斥弥漫的时代,文字的意义仿佛已经在退化,如同绿洲变沙漠,沃土变戈壁。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荒谬地变迁,这人的灵魂已经开始堕落退化。

  在古时唐朝有这样一则故事:在大街上,有两个古惑仔在纠缠打架,打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有人拉都拉不开、劝也劝不住。此时,走过来一个读书人,在这两人面前,大喝一声:我是诗人,请两位立刻住手,别再打了!两人一看是一个有学问的读书人,出于尊敬与敬仰,马上停止纠缠,且握手言和。一起向这位文人先生行礼致谢。若是在今天,这位仁兄若再这样劝架,我估计这两人会把他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横飞。那时的文人是受人尊崇敬仰的,地位也是很高的,说出话来也是具有权威性的。若当今这位先生再这样去劝阻,除了被打,还会被指着鼻子臭骂:再在老子面前晃来晃去、大呼小叫,老子用钱砸死你!

  是的,在这媒体为王,闷骚文化成主流的时代,文化或许真的已经退却它的许多经典意义。许它再也不能指点江山!许再也不能激扬文字!我就在怀疑,当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是不是精神文明却是在退化?从原始森林走出的人类,是不是还要重新返古,步入那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蛮荒年代,最好是退化到将衣着也剥落吧!最好是将那片遮羞的树叶也不知廉耻地扯下,回到死不要脸的境界!

  臧克家的诗句:有人的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它还活着……

  为人类做出贡献,推动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进步的人,人间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勋。那是一种不朽的精神、不灭的灵魂!

  在这喧嚣浮躁连上帝都禁不住诱惑的年代,伟人们留给我们的确是一种心灵的图腾、一种精神的信仰,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年代这种精神带给人间的仿佛一枚青青永远新鲜的橄榄,入口苦涩而回味甜美、幽幽长长。在冰冷的世界却是一袭温存、脉脉温暖。

  在这全人类都疯狂了的喧嚣年代,有谁还能静下心来、不为名、不为利,独守清灯、伏案写作。是的,这世界真的有点乱。看看这荒谬的时代;不会写作的成作家了,不会唱歌的成歌星了,不会演戏的成演员了,在文坛上就连那不会写诗的居然也变成诗人了。这个时代不仅仅是荒谬,甚至是有点变态,疯狂地变态!也许再呆段时间这些伟大的作家也许我们已经淡忘了。而这些崇高的精神我们应该永远留驻,永远守望!

  是的,也许我们言不由衷;是的,也许我们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在这种复杂的环境里我们可能再也不能返朴归真,再回到那闲云野鹤般的田园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极度的奢望。但我们应该不能完全地随波逐流,彻底的行尸走肉。请允许给我们心灵留守一方沃土,请允许给我们的精神保留一分静寂。无论我们身处的环境如何,请不要忘却:你就是你自己的拐杖,你拄着自己向前!

  书信的散文 篇4

  人在漫长的一生中,总会有些遗憾,倾其余生的时光,也不能弥补。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在你临终前见你一面。

  外公离开我们,转眼快一年了,你在天堂过得可好?去年的那个冬天异常的冷,因为冷冽的寒风把你带走了。那时的我,还在和同学欢欣鼓舞地逛街,浑然不知厄运的魔掌已经向你伸来。我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外公的病危了,已经到了食不下咽,呼吸困难的地步。我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心像是被猛石砸了一下,突然开始害怕起来,怕外公脆弱的生命逃不过死神的魔爪。母亲带着疲惫的声音说:“你叫一下外公吧!”我叫了你一声后,心里想说的话哽在咽喉里,最后变成了哭声。电话那端的你急坏了,大口揣着气说:“幺儿(长辈对晚辈的昵称),你别担心,我没事。你在学校要好好读书,放假了就回来看我。”我捂着嘴巴,不让哭声传进你的耳朵里,等母亲拿过电话时,我毫无顾忌地放声哭了,母亲也抽泣着。我的期末考试还有两天才结束,母亲说你能坚持两天的,便要我考完试再回家。我带着担忧的心情完成了考试,匆匆收拾行李赶回家,希望还能见你最后一面。从来没有感觉回家的路那么遥远,尽管车子在高速路上飞奔。那天晚上,天黑才到县城,我只得在朋友家住下。

  第二天凌晨六点,母亲来电说你走了,母亲说完这话,我不敢言语一句,我怕我任何一句单薄的语言都会戳痛她流血的心。我不知道她心里是怎样的一种痛,但换个角度想,如果将来有一天,母亲离我而去,我不敢想象自己该以怎样的方式去接受这种生死离别。或许是我没有亲眼目睹外公的离去,这种悲伤因距离而减轻了。窗外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我别了同学,去车站等了许久,才等到回家的车。

  等我到你家时,你被停放在大舅家的平房里,木板上的你一动不动,我拿开盖在你脸上的火纸(家乡的习俗,人死之后,要用火纸把脸盖上),你的面容安详,像是不曾受过病痛的折磨。我拉着你的手,那一丝刺骨的冰凉告诉我,你真的离开了,去了一个再也回不来的地方。我双腿一软,膝盖重重地落在地上,我后悔,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回去看你,在你这一生最后的宴会上,我成了永远的缺席者。我的举动超出了母亲的想象,她把我从你身边拉开,然后喊着泪告诉我说,“你外公被病魔折磨的样子,我们看着都心疼,可生病不像肩上的担子,别人可以帮他分担。如今他走了,算是一种解脱吧!”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生离死别这种事,谁又能在片刻间就能放下悲痛呢!

  外公,您真的走了吗?在这一世,我们做亲人的缘分就此结束了吗?以后的日子,我去你家时,再也看不到你笑着站在门口迎接我的样子,再也听不到你用温和的声音亲切地叫着我名字,再也吃不到你做的可口的饭菜……

  外公,您知道吗?你还停放在家里的那几天,外婆不吃不喝,还在你堂前哭晕过好几次,人瘦了一大圈。在你下葬之后,外婆天天去你坟前坐着,和你唠叨那些陈年旧事,一坐就是一天。五十多年的相濡以沫,你们早已成为彼此的亲人,外婆一时难以接受你的离去,是人之常情。外嫁的小姨十几年了,你和外婆没有去过她的家,你在世时常念叨小姨,担心她在外面过的不好。小姨家是三个女儿,你怕她婆家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怕他们对小姨不好。在你临终之时,最放不下的,还是小姨。小姨为了弥补敬自己的孝心,要把外婆接去她家。

  外婆听到小姨的话,高兴得像个孩子。她说虽然你不在了,但在她有生之年,她还能去完成你们共同的愿望,还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经过母亲五兄妹的商量,决定春节过后,由我送外婆去小姨家,然后再去上学。外婆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上车就开始晕车,在车上的两天两夜她滴水未沾。外婆年纪大了,我真怕她折腾个好歹来。一路上,我让外婆靠着我的肩膀,靠得她不舒服了,就把自己的位子让给她,让她躺着。想尽办法,最后把她安然无恙地送达目的地,我那颗悬着的心也落下了。

  在农村里生活了一辈子,外婆养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她不能适应城市里的生活。我们读理解外婆,她每天都与黄土地为伴,每天心里装的是柴米油盐和四季的农活,突然要她融入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确实为难她了。繁华热闹的城市,给不了一个老人家一份安宁,才过一个月的时间,外婆就要求回家,但为了成全小姨的孝心,又不得不继续住下去。在春节的时候,她随着外打工的表弟回家了。时间是解救痛苦的良药,经过一年时间的冲刷,外婆对你的故去释怀了。

  人老了,越来越喜欢走亲访友,外婆时常去几个女儿家走走,每一家对她都很好,可能是你的逝去,让我们更加懂得孝敬外婆,更加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日子。国庆放假的时候,我刚到家就接到舅妈来电说,舅舅病了。我和母亲顾不上吃饭,急匆匆那个赶去舅舅家,因为路途遥远,我和母亲到的时候,舅舅已被送往县城医院。外婆一个人在家,她不知道用手机,只能焦急地等着,我给舅妈打了电话,知道舅舅病情稳定,她才松了一口气。外婆得知从学校回来,还没吃饭,她便急急忙忙地开始做饭。外婆真的老了,她做好了菜,去盛饭的时候才发现电饭锅还没插线。她尴尬地说“人一老,总是忘东往西的。”我笑着说:“外婆,没事,我先尝尝您做的菜,看看是不是和以前一样好吃。”我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着桌上的菜,土豆丝没放盐,扁豆盐放多了,可我还是一股劲地说好吃。外婆宠溺的看着我笑,说好吃就多吃点,吃完了再做。她不停地忙着,瘦骨嶙峋的影子,在暗淡的灯光显得越发的小,看得久了,就会朦胧了视线。我转过头看了看身旁的母亲,母亲那稀疏的头发里的银丝,格外刺眼。我就想被时光打了一棒,心变得慌乱,我怕一不小心,外婆无声无息就被带走,怕母亲突然老去,怕我来不及为她们做点什么……

  外公,你知道吗?就在舅舅生病的前几天,她和母亲还吵了一架,当时的他们还扬言说老死不相往来。可是在危难时刻,母亲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买牲畜的钱,借给舅舅去治病。“亲兄弟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亲人始终是亲人,这种血脉亲情是割不断的。

  外公,我想和您说,您放心吧!我们会好好对外婆的,您的几个孩子也会相亲相爱,虽然他们之间偶尔会有些磕磕碰碰。

  在这深秋的夜里,我执笔落一纸惦念,遥寄给天堂的你,愿在天堂的你安好,愿我们下辈子还能继续做亲人。

  书信的散文 篇5

  这个时代许多东西都变了,变得没有铺垫,没有距离,没有等待。就拿鸿雁传书的书信来说吧,自从电话、手机和电脑铺天盖地的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大概有三年光景没有收到亲友的来信了。偶尔收到一张单薄的贺年片,就会高兴的叫出声来。可是看着上面电报般干巴巴的文字,我很快就陷入了失望和惆怅的'泥潭。

  给远方一位十分要好的朋友挂电话,我说你能否给我写一封信来?我好久好久没有收到你的来信了!朋友在电话那端“咯咯”的笑出声来,她说你神经啊?都什么年代了,谁还有闲情逸致写信呀……撂下话筒,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朋友说得对,都什么年代了,谁还有闲功夫铺开纸张一笔一划的写信呢?在信息爆炸沟通如此便捷的年代,各种通讯工具已经拆解了铺垫、距离和等待的桥梁。只要你轻轻的拿起电话、手机,或在电脑上随意的QQ那么一下,一切就会在瞬间完成。纵使彼此远隔千山万水,只要在电脑上来个视频,你渴望见到的那个身影就近在眼前了。只是我感到隐隐的失落和惆怅,那些洋溢着淡淡心香和春天温暖气息的书信呢?它们该不是变成了玲珑剔透的六瓣雪花,在时光的暖风中溶化消失了吧?

  曾经是那样如饥似渴的喜欢伏案写信,温暖的家书和甜蜜的情书,还有凝聚着友情的书信;曾经是那样幸福而焦灼的等待,等待得仿佛望眼欲穿或望穿秋水,渴望远方的书信如玲珑剔透的雪花一路飞来,飞过万水千山,抵达我惊喜的视野和摊开的掌心……然而这幸福、神秘和焦灼的等待,现在却成了昨日飞雪或黄花。似乎很久很久都没有亲友给我写信了,就连我钟情写信的老父亲,现在也疏于动笔了,老家偶尔有个大事小情,挂个电话两下半就说清楚了。现在我挂在窗外墙壁上的信箱里,已经躺不下一封小小的亲友们寄来的书信了。走进信箱里面的,是编辑邮寄过来的傻大傻大的样刊。寂寞的绿色信箱,就如同我一颗空荡失落的心。

  于是又想起古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曼妙的景致了,于是又情不自禁的想起年轻时鸿雁传书那甜蜜而快乐的时光了,于是一双激动不安的手,就不知不觉的打开了那个暗红陈旧的书柜了。里面装满了过去岁月里亲朋好友们一封封热情洋溢或感伤怅惘的书信。我轻轻弹落上面的灰尘,愉快的手指和目光不停的在旧日的书信上游走。每每从信封里抽出一个信瓤,就仿佛抖落出一个尘封的秘密或一段温馨沉醉的往事……我惆怅的心在这微寒的冬夜里,就渐渐的温暖和明亮起来。

  在一声长长的浩叹里,等待从天而降的书信,已经是一个无比奢侈和飘渺的愿望了。今夜,就在今夜吧,我将在如昼的灯光下铺开素洁的纸张,我要给远方的每一位亲人和要好的朋友,认认真真的挥写一封封情谊浓浓的书信。我要在信封里装进阳光和月光,装进我的思念和祝福……说白了,我在殷殷期待着他们的回信,就像期待一朵朵轻盈的雪花,柔润的洒落在我干涸的心田——但愿我这简单的愿望不会落空!1500字

  书信的散文 篇6

  见信安好。原谅我这么叫你,因为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你和我一样,在施工单位,为自己的生活画着一张又一张蓝图。出门不是商场超市,抑或是我们女孩子最喜欢逛的步行街,放眼望去是青山蓝天,是山村里的炊烟。重峦叠嶂的山峰像是阻断了我们对城市的向往,也似乎在替我们对生活提出疑问。

  可是毋庸置疑的是,我们热爱着自己的生命,更珍惜着自己的时光。哪怕终日里听到的莺莺燕燕的鸟儿鸣唱,也只是在为工地轰隆隆的施工伴奏,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首别样的进行曲。

  我知道,你们一定和我一样,在内心的深处,有最柔软不可轻碰的地方,是什么呢?于我而言,是我的梦想。大山里潺潺溪流想要流入海洋,而我,也想要有一双翅膀,飞上蓝天,好好看看我呆的这片土地,像我一样的更多的建设者们,千山万水,只为用铁轨勾画出他清晰的脉络。我是真想好好看看这片大地啊,你呢?

  而今天的这封信,再也不想说女性的伟大及光辉了,我想简简单单的说说你,说说我,说说这个行业的我们,只为让你在见信时能够感动深受的轻微点头。

  我知道在深山里和机械物资打交道的铁娘子,为人谦和,白皙的脸庞上已经有皱纹了,这是岁月对她矜矜业业的肯定,也是时光帮她一笔一笔的记载着无数个日夜深山里的微光,照着她完成一件件工作,也帮她一遍一遍的思念家乡。

  我知道和业主,和分包老板周旋的铁娘子,一双眼睛深邃凌厉似乎能看穿人心,说起话来温柔细绵可却透着不容任何人质疑的果断。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让她从容自信,也让她活的更清楚深刻,翻来翻去的资料,簌簌的纸声,一定是在给她加油打气吧,毕竟谁也看不见这个英勇的女侠,除了果敢,还有脆弱。

  我知道还有更多的,为了生计,和男性一样,背着镐,扛着铁锹在现场里挥汗如雨的劳作的铁娘子,这些在生活面前从不计较却分秒必争的人啊,这些挑起家庭重担朝气的眼眸变成哀伤的铁娘子们,弱小的身板变成了对抗糟糕生活强大的武器,只为保护自己家人和孩童。

  能理解为什么我叫你女侠了吗?小说里的女侠,来来去去从不需要人同情,更不会向任何人解释,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她自己的理由,受的每一次苦都是她铭心刻骨完成真我的动力,总能厚积薄发,更是从来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为之疯狂,为之努力。

  我们都一样,是女侠。在这个施工单位里,不需要同情,更需要理解,不期盼安慰,只渴望支持。

  希望你安好。

  我也是女侠

  书信的散文 篇7

  今天早晨,我一起床就打开电脑,准备写点东西,却看到前段时间写给小妹的一封还没有发出去的信,又勾起了我对书信的记忆。也想起了小妹,和小妹喜欢的一些歌曲。我一边放歌曲《橄榄树》和《青春舞曲》,一边将书信的记忆写下来。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为工作的调动,我与小妹异地而处,那时候,我们就开始了书信的交流,几乎一周一封信,或者更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精力,一切又都无所顾忌,想说便说,所以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整天起来就是写信、盼信、收信、读信、回信,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偶尔外出,也记挂着小妹的信,不知来了没有。每次到了假期,学校放假以后,收发室的人也就不来了,开学了,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收发室收信,这时候已经是攒了两三封信了,拿到信不顾及旁人的存在,拆开就读,一封一封的读,那种激动和喜悦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有一次,一个多月没有收到小妹的信件,一开始心里怅然若失,魂不守舍,百思不得其解,再后来就有些紧张着急了,总是胡思乱想,害怕小妹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不知道小妹怎么样了,一切都还好吗。我正想着要去看看小妹,结果就在一个周末,我们学校要求带学生义务植树,我是班主任,早早的来到学校,收发员递给我一封厚厚的超重信件,正是小妹寄来的!是我近日昼夜渴盼的信啊,我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赶紧拆开来一遍又一遍地读,甚至忘了集合学生了。那天在山上植树,风很大,很快大家就累了,老师们要求休息一会儿,中途休息的时候,我又拿出信件反复的读,在别人已经又开始劳动的时候,我尽然忘了。事后校长狠批了我一顿。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觉得失笑,甚至有些丢人,在全校师生的众目睽睽之下,自己竟然独自沉静在小妹的书信中,不管不顾,忘了别人的存在和自己的植树任务。

  其实,小妹的那封信也没说什么,就是告诉我说自己突然接到下乡通知,当时就走了,一连去了黄河畔上的几个公社,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乡下不好寄信,回来后看到我的几封信,知道我着急了,才觉得自己太粗心了,没有想办法在乡下给我寄封信。便赶紧写信告罪。另外,还一并寄来了小妹在石盘公社的一个黄河边上的村庄里,独自在夕阳西下时坐在黄河岸边,想像我当年在那里生活的情景,以及对我的思念的一篇文章。还有小妹下乡时身边带着我抄写的一本子冰心翻译的《泰戈尔诗选》,阅读的时候灵感闪现,随即写下的一些“心灵碎片”……,读着小妹的信、文章、短诗,我完全沉浸在愉快和甜美当中了,小妹的文笔简直太美了,内容又韵味十足,饱含感情,我完全忘了天地世界的存在,也忘了自己的存在。

  小妹的笔迹很有个性,仿佛是一堆随意丢在一起的干柴棍子,总是无端的向四周辐射,张力十足,骨力十足,刚性十足,而缺乏柔性,韧性,筋力。因此,小妹的来信别人一看就认出笔迹了,知道我的信件都是来自同一个人。因为小妹的信来得太频繁,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猜疑,好事者还以为我恋爱了,因此,很多次小妹的来信就被别人偷得拆看了,使我收信的喜悦大打折扣,甚至对那些偷看信件的人感到无比憎恨。但当我想到有很大一部分国人最喜欢偷窥别人的隐私和议论别人的隐私,这种嗜好不仅早已经养成癖了,也都养成精了,这种劣根性,是由来已久,难以根除,谁也没办法扭转的,我又能怎么样呢?鲁迅那样大张旗鼓地呼吁国人早日从麻木的丑恶的人性中觉醒,呐喊国人要丢掉本质中的劣根性,都没有结果,我又能奈之若何呢!只能忍了。愤愤地忍了!还好,因为那些偷看信件的人的猜想心理和掠奇心理都没能从那些信件中得到满足,也就对我的信件不再感兴趣了。其实,那时候我们疯狂的写信,没有任何缘由,就是喜欢那种交流方式,喜欢写信,喜欢享受那种写信、读信时的幸福快乐的心里体验和书写时内心微妙的感受,以及等信盼信时的心理过程,喜欢把自己内心的一切寄给对方,彼此共享。更重要的是把那些信件当作一种精神营养供应站,从中吸取养分,涵养自己的心灵,给生命的带来生机,给生活带来动力,给精神带来春光,鼓起我们追求美好人生的风帆。

  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都觉得奇怪,为什么当时那么喜爱写信呢!那里来的那么大的劲头!那时候,我们真的太年轻了!刚刚二十岁出头,从学校门里走出来,觉得一切都那么新鲜,初生的牛犊不怕虎,既没有生活经验,又没有积累多少知识,却肆无忌惮的在信里大谈特谈什么文学、音乐、书法,谈友情,叙相思,讲故事,写秘密,诉心思,说生活、婚姻、爱情……简直无所不谈,无所不写,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彼此温暖,彼此鼓励,好不快乐,好似生命美好的意义尽在其中了。就这样,我们整整通了十几年的书信,到了九十年代,小妹结婚以后就中断了。后来,我们又都调整了新的工作单位,孩子也要开始上学了,忙乱的生活填满了我们的空间,也挤走了我们通信的快乐和幸福。

  跨世纪以后,我们都有了电子信箱,偶尔发封电子邮件,但在读信件的时候总是感觉到缺少点什么,也许是缺乏握在手里的那种可触摸的温馨,也许是看不到本人笔迹所含的亲和力,和饱含情感的瞬间书写,总之读电子邮件没有温度,没有灵性,……给人的感觉,尤其是给我们这代人的感觉总是有种难言的怅然若失、陌生和疏离的感觉……所以,也就写的更少了。唉——

  行文至此,我这才注意到自己放的音乐,听到“流浪远方,流浪……”和“美丽小鸟一去无踪影,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心里涌起别样的滋味……

  书信的散文 篇8

  闲来无事的时候,整理书橱,发现一摞已经有些泛黄的书信。我一封封地打开,轻轻抚摸着这些温暖的纸张,有缤纷的感觉幻化成彩蝶,在眼前翻飞。突然在那一刻,很想感谢这些信件,是它们将永远还原成花开,在这个季节,缤纷绽放,在我的眼前,爱意重生。

  曾经是多么爱写信的人啊,柔亮的灯光下,铺开洁白的信纸,将心里所有的惦念和爱,用文字表达在纸上。那个时候,脸上的表情是柔和的,写信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心里惦念的那个人收到信时的欢欣。信是最美妙的诗意表达,小小的信封里有爱、有希望、有惦念,也有承诺。

  也曾经是多么幸福的人啊,夜深人静时,把揣在口袋里的信轻轻打开,读着美妙的文字,虽然不甚工整、不很华丽,但我触摸到的是一颗鲜活跳动的心。读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是快乐的,因为有爱,在打开信封的那一刻,爱扑面而来,弥漫整个房间。信是最贴心的问候,薄薄的信纸上写着满满的温暖和美好。

  可是,我已经远离这种幸福多久了呢?真的是太忙了,忙着工作,忙着照顾孩子,忙着收拾家务,忙着照顾父母,忙得连抬头看云、举首望月的空闲都没有,哪里还有时间去铺纸握笔、买信封贴邮票、去查对方的邮政编码呢?也常去邮局,但不是去汇款就是去取钱,从来没有买过信封,好像信已成了蝴蝶标本,只能摆放在我记忆的橱窗里了。

  我因为身体不适,想退出网校的学习时,总觉得写信是最虔诚的方式,终于写了一封信,想要跟老师解释一下,写了满满5页纸。问老师地址和邮编的时候却遭到拒绝,老师说,发E-mail吧,方便。我有些伤感,原来信已寄不出去了,即便我有心要写,寄信也已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方式了。

  姐姐出新书的时候,曾经想写一封信好好祝贺一下,但信纸铺开无数次,总是写不下去,我僵硬的手指已经习惯了敲击键盘和拨通电话号码,对信实在是疏远了。

  得到网上一位朋友的贴心呵护和真诚帮助时,也曾经想写一封信表达一下感激,可是我握笔无数次,除了写下抬头的称呼,笔尖再也落不到纸上。我不知道以写字为生的他,看到我拙劣的言语、笨拙的笔迹,会有怎样的感觉。

  钱钟书先生说:“电话是吝啬人的通信、偷懒人的拜访,最不够朋友。”是的,接了电话,也常常是如风过耳、云飘荷塘,留不下深刻的印象,可写信这样美好的享受,仍然渐行渐远。

  书信的散文 篇9

  现今生活中的人,已难感受到书信的那种情结了。

  生活的时尚,让今天的人们再也不必去关注书信它是否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因为现代文明的来到,让我们早已远离了信件,也不识她的面目,更难以自书写文字的快感中,去寻找出书信的那种亲切和它曾经留给人们的情感。

  当我们沉浸在敲打键盘的网络时代时,曾经固有的生活,已严然被E时尚的生活颠覆。那些高科技文明所带来的生活享受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显然让人放弃了用书信去书写内心想要诉说的东西,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几乎都不知道书信是什么,它是用来作什么用的,这E时代的生活,它最终终止了书信的使命。

  八十年代时期,书信是我们这些远离亲人,人在他乡的人用来传递情感、化解思念的惟一寄托。虽然那个年代离现在已很久远,书信如今也自我们的生活里淡去,但是书信这个曾经岁月里的美丽使者,今天仍让人怀念,勾起我许多的温馨记忆。

  在过去的久远岁月中,我曾经一直依赖着写信的方式维持着与亲朋之间的联系。那段岁月,信是我远离故乡后单纯日子里稀有的欢乐和渴望。信中的每一个字都会被我贪婪的嚼碎,然后小心咽下,最后一字不漏地输入记忆珍藏。收信读信复信,那是一种情感的聚焦和回暖,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生活时空的对接与相叠。每当收到家中的来信,我总能从字里行间看到父母的笑容,知晓道亲人们的健康平安,好像信里的每个文字都是那家乡跳跃的音符,总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和温暖的韵味。透过文字,那个思念里的故乡她就浮现眼前,仍是那么地熟悉而真实贴切。而在我书写的一封封家书里,落笔处是我对亲人的想念,是我向他们汇报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叙说,是我感受外面精彩世界的尾尾道来。那种年月,小小的书信承载着我与亲朋间最大的情感空间。书信也是我温意生活里惟一的温暖和慰籍通道,是我们这些远离家乡之人的情感守望,也是我们生活里不可缺少的调味汁和精神养份。它支撑着我们度过了一程美好的人生时光。

  记得那段在军营的日子,每天的训练结束后,我们总是很自然地就往连部跑,把个通信员团团围住,在期待里询问有没有自己家乡的来信。在抢到自己的信后,就会高兴地跑到僻静处细读起来,这时的耳旁只听到处都是翻动纸页的响声和人们兴奋的轻轻阅读声。夜里,每当哪思念的种子发芽时,我总会枕着父母和友人的来信,在心里一遍遍背诵着信上的每一句话,那种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如今想起来,信上讲的其实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那种远离亲人的惦念,信中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会使自己兴奋不已。

  这段温馨的岁月,许多个午夜,我听着夜莺在月色下轻轻吟唱,耳边回响起军号滑过树梢的声响,仿佛夜色从眼前的信纸上一行行移动,带着我梦回故乡......

  这是我收看书信的有关记忆,也是一个远离故乡之人对信的情感依恋写照。

  我想,假如没有书信,我们那种想念亲人的思愁就会被压迫得狂躁不安,而让情感无处释放。

  小小的信封,薄薄的信纸,真的就是有这么大的魔力。

  到了盼望情书的年龄,书信就成了我生命及爱人的一部分。

  我们会像蜜蜂一样辛勤地收发信,像警觉的兔子一般时刻关注着对方的来信。也总想把心中的那份炽热情感全部倾注在纸上,而很不得一切的迷醉都昭然若揭,让人一览无余。有时,明明算准该明天收到来信,可还是会身不由己地去收发室打听一次,问一下。那种等待来信的渴望,那种望穿秋水盼信的心情,真是一言难尽。而当收到信时,总是怀着一颗激动的心,颤抖着一双手把那小小的信封拆开,恨不得让每个字都在心尖上跳舞,每一句话都在血管里穿梭,仿佛那信就是架起的彩桥,美丽又迷幻,它使得两颗相撞的心变遥远为咫尺,又那么飘飘欲仙。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惟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封小小的书信,寄托了多少情思,托梦了多少人的内心情感。曾几何时又带去了多少思念,捎去了多少祝贺,传递了多少的忧伤与安慰?

  有书信的年代,我们活在文字里,那文字充满了善意和美好,虽有时有点夸张和自欺欺人,却助我们度过了精神饥荒,人生里的一程情感成长。其实每一封书信都代表着真实和唯美,它总与心情相宜,而那些更多的感人故事也都是源于书信而产生。只是信它充当着这么个过渡的桥梁,而让很多人默默地痴心不变。我想,信就是那个年代连通人心情感的幸福通道,是真正惟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无论是盼信拆信回信寄信,每一个琐碎的过程,都让人愿意豁出去抛洒所有的废话和激情。

  如今,我们已不再等待书信,也不愿以内在的情感作笔去写下内心想要诉说的东西,若是有送报的邮差捎来几封信,倒会让你觉得稀奇,拆开看,信封里除了广告,便会是一些收费通知或对账单什么的。而我们想要同另一个人私下说的话,莫非都已用电话和E-mail说完?信的时代终结后,我不知道自己还能盼望什么。偶尔我会下意识地用笔去写些东西,也仅仅是为了寄托对书信的怀念而已。

  书信的散文 篇10

  随着通讯工具的日益发达与完善,短信、彩信、微信、E-mail、QQ、Skype等网络通讯已逐渐取代了传统而古老的书信往来,书信已逐渐成为了我们的一种记忆。现在偶尔如能收到一封来自远方亲朋好友的书信,反而多了一份惊喜与亲切。惊喜于当下还有人保持着这样一种传统的往来,亲切于那“见信如晤”的真实与诚意。

  书信对于我们这一群“80后”而言,并非陌生。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特别是在农村,如哪家有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那是很风光的一件事了,更别说什么楼房、电视、冰箱、电话了。记忆中,儿时的我们,家境贫寒,父母为了生活,多半外出务工干活,父亲外出干活,母亲在家务农,相隔两地,也许这就是“打工”的雏形。此时的书信成了父母之间最重要的联系工具。

  每当身着绿色制服的邮差,骑着那辆绿色的自行车,“丁铃铃”“丁铃铃”的朝家门走来时,母亲就很激动,当邮差从那绿色的邮包拿出一封来自远方父亲的来信或者汇款单时,母亲的眼神总是充满了一种喜悦与期待,当母亲拆开信封,总有一口气要读完的冲动,当得知父亲在外一切安好的信息后,总有如释重负之感,特别是面对儿时的我们,母亲总归笑眯眯地对我们说,你爸爸又在问你们长高了没,饭量增大了没,或者就说年底回来给你们一人买一件衣服,带一些吃的回来之类的话语,每当听到这些,我们都很开心,就盼望着过年赶快到来,这样父亲就会回来,给我们带好吃的,给我们买新衣服,这样的期待就是通过一封封的书信发出去,邮回来。

  对于儿时的我们,最开心莫过于母亲在回信中提起我们,每次母亲在回复父亲来信之时,总会希望父亲在外多保重身体,干活别太累,注意休息及饮食,特别会提到孩子们在家都好,请勿挂念,而那时候,我们就会争着和母亲说,希望母亲在回信里告诉父亲我又长高多少,我又帮母亲做了多少家务农活等等,那是一种炫耀,也是一种期待,炫耀是为了得到父亲更多的奖励,期待的是父亲早日归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长,而我们也由儿时慢慢转进了中学,高中乃至大学,农村的生活此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上楼下,电视电话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此时的父亲也已回到了家乡,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也能将整个家庭支撑起来。当我们离家求学,也是偶然一个电话,报个平安,家书已慢慢变成了一种回忆。但由于当时的通讯还没现今这么发达,同学之间的交流多半还是靠着书信维系着,特别是刚上大学那会,由于我们都是贫困生,自然没有更多的资金花费于电话聊天中,和高中同学间的联系还是靠着最基本的书信。每当夜深人静,当自己在新的环境遇到新的问题,或者是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想赶快告诉远方的发小或伙伴,就会拿起信纸,轻轻展开,开头永远是那么的传统:XXX您好,见信如晤……如同真的面对发小或伙伴,倾诉着内心的喜怒哀乐。每当将信封塞进那绿色的邮筒时,总是多了一份期待与思念,而那种期待在信笺发出后一至两个星期最强烈,每当路过学校门卫那边,总要翻一翻那一叠信件,看有没有我收的,如有,那种兴奋,喜上眉梢;如无,那种失落,一落千丈,也许这就是传统书信的魔力,让人“喜怒无常”。

  社会一天天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天天在提高,而我们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手机、电脑已成为我们的必需品时,书信似乎也就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了,有事情打个电话,发个邮件,传个短信,QQ留言,也许也就解决了,电讯的发达逐渐替代了传统而古老的邮差,这貌似社会的进步,却又多少让人感觉少了些什么。

  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到了大学一位历史学教授,他自称为一介书生,以甘做冷板凳之精神,钻研史学,出版了一本又一本著作,而我与他的相识纯属偶然,也就是这次的相识,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亦师亦友,受益匪浅,而他日常生活中就有坚持书信往来之习惯,用先生话说,那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坚守,那是一种文字馨香的坚守,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坚守。偶尔收到先生来信,总是激动万分,来信中不但有先生日常的问候与关切,更有对后辈的殷切鼓励与关怀,每次读到先生来信,如同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让我备受感动。据悉,先生与他在外求学的爱女一直保持着传统书信的往来,在他们的对话中包含了对学术,对人生,对社会,对生命的思考,而这样的对话往往又是一种学人的讨论,在思想上产生更多的共鸣与碰撞。有很多次,在先生的书房里,翻阅当代文坛、学界前辈与先生间的书信往来,在泛黄的信笺纸上,那优雅的文字,行云流水之潇洒一展无余,看似一封普通的书信,却包含了一种文化气息,甚是一种历史沉淀之载体,那种书信带来之平静与馨香,让人陶醉,让人感动。

  也许是受先生的影响,我也尝试着再次以书信之方式与远方的亲朋好友交流,虽然他们不理解,甚有笑话者,但在这样的方式中,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真诚,每当夜深人静,翻开信笺,想了很久的话语流露于笔端,行云流水般的书写下来,内心总是充满了一种满足,一种欣喜,那种久违的感觉仿佛把我带回到了儿时时代,带回到了母亲油灯之下回复父亲信的情景,甚是温暖。

  今天,当我们如果再次以书信的往来去和别人交流,我相信有很多人会嘲笑或讥讽我们,说故作清高,其实那不是清高,那只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当然了,今非昔比,以改革的眼光看问题,传统的邮政已越来越不适应当下快节奏人们的生活,但如何让传统的邮政在新世纪更好的发展下去,在下以为唯有持之以恒,坚守本色,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与拓宽,传统而古老的传承方有机会改变。比如邮政开通了EMS的快递业务,也就拓宽业务渠道,使得绿色的制服永不褪色,发挥其更大更强更快之效用。

  今天,我国的邮政业务已取得不错的收益,如何在国家调整的转型期间,把握机遇,当物流产业迅猛发达的今天,普通邮政也不断改革与创新,比如邮政大网传统上的三流合一,三流是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充分适应时代发展之需要,形成更加强大的传输网络,方便千家万户。当然,在这些眼花缭乱之快递服务业务中,我还是钟情于那普通的书信,虽如片片飞雪,却承载着万千的情感传播远方,让相隔远方的情侣,感受到了甜言蜜语;让远在异乡的游子,承载着对故乡及父母的遥望;让异国他乡的朋友,倾诉着彼此的关切。这也许就是那片片书信带给人们生活永远无法改变的快乐与寄托,而这样的快乐与寄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再坚持与传承呢?

  书信印象,心中所想,展开那久违的信纸,拿起那久违的钢笔,真诚的书写下那再普通不过的开头:XXX您好,见信如晤……

  书信的散文 篇11

  “你还写信吗?”这个久违的话题,让我亲近又陌生,像见了多年离别的战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却一时又想不起他的名字。是啊!好长时间没有给人写信了,连客套话也不会说了。

  今年阳春三月,女儿考研报考的学校复试分数线,远远高于国家公布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无奈进入调剂阶段。因女儿报考专业的限制,选择心仪的调剂院校难上加难。何况女儿今年考研又是“二战”,内心焦虑程度可想而知。一连几天,我和妻子对女儿说了不少宽心的话,她仍是闷闷不乐,愁眉不展。为缓解她的压力,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到兖州二姐家串门,路途有三十多公里。我提议,我骑自行车去,妻子和女儿开车去,比赛一下谁先到达。我先走了一步,比她们提前半小时从家里出发。结果,我比她们早两分钟到达二姐楼下。女儿从车上下来,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自豪地对她们说:“虽然我们出行的方式不一样,但我们的目标都实现了,可是我比你们多了一份收获啊!”我的收获就是后来发表在《文化周末》上的那篇《找个机会骑自行车赶路》的散文。

  我把一路的风景和感想记录下来:“人生的路也是如此。有的人,捷足先登,已搭上生活条件优越的快车;有的人,犹豫徘徊,还在等待改变命运机遇的便车;有的人,靠自食其力,疾步奋进;有的人,独撑天地,偏安一方。然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致的,只是追求的方式和实现的途径不一样而已。但只要方向正确,信念坚定,脚踏实地,锲而不舍,不管速度快慢、时间早晚,美好生活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我回首看了一眼还在等待公交车的人们,路在前方,路还很远,让他们等吧,我还要前行。因为骑自行车出行是我自己的选择,唯有奋力,才能向前……”我写完后,送给正在看书的女儿,她作为第一读者认真地读起来。她也许读懂了我的用心,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眼睛里有了自信的光芒。她重新振作,调整心态,调剂选报了一所东北的大学。她4月份单刀赴会复试成功,6月份收到入学通知书,9月初成为一名在校研究生。

  我想,那篇散文也许起到了书信的作用。女儿看后,我说要向《文化周末》投稿。未料想,竟然当月给刊登出来了。我把那天的报纸送给女儿,她看到那篇散文会心地笑了,对我说,“这是给我的一封公开信啊!”

  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人们多以电话、短信、微博和微信沟通,静下心来写信的时空压缩成了一条手机微信,“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渐渐进入记忆。但在人生紧要处,人们相互牵挂的至爱亲情永远不会变,将随着不同的“书信”方式传递下去。

  书信的散文 篇12

  今年的早春,犹如往年冬季的尾巴久挥之不去。三九四九天不冷,五九六九不出手,可见几十年来气候的极反常。 人们诅咒加无奈地仍蜷缩在屋子里,门窗不敢打开,身上厚厚的包裹不能卸去,仿佛严寒的赖性有些不知好歹一样。无奈之下,只能让心中的急火慢慢地往下压,令自己一颗平缓的心在等待中重燃希望之火。

  然而,寒冷终究是会过去的,你不觉得每日的天气预报里在说低温正在回升么?低温的回升,在说明着冬季既使想赖着不走也是不行的,这就如同世间的人和动物,岁月打磨下却是正一茬茬地离去,又一拨拨地诞生,所以说等待,就是让时间来催促吧。不过,在外表看似依然还坚冰阻隔的河面下,我却分明听到哗啦啦的潜流声;光秃枝丫上的颜色在变异;枯黄草团的缝隙也在变大;还有鸟儿们在飞来飞去时的喜兴劲儿......这不都说明:春来总是挡不住的? 只要有了春的信息,我便有了再也不会更改的向往和期盼。绿叶、红花,这些让人感觉久违了似的朋友,它们会跟着接踵而来,会让你饱个眼福。而催生这万物的正是寒冷与冰雪。不要说我们的耐心等待是徒劳的,其实在这看似等待的岁月里,我们人类的心房也在悄悄地开放着心灵之花。尽管那是一种希望和打算,抑或一份孤苦伶仃的追求,但保不齐她就是独特的一种惊喜和幸福呢! 已见了地上有慢慢爬行的小虫子了,它们的出行也是一种试探与希冀吧?春来的早晨,或许还依然寒冷,可随着白天太阳的渐渐升高,大地上是感觉到有了暖意的,太阳的脸也显出红红的样子啦,不再像数九里那么面色苍白。更有村里那些赋闲的老人们也第次地钻出自己家的屋门来,聚拢在一个朝阳的地方晒暖并聊天。一冬的不相见,各自心里都有些想念,就欢喜地、尽兴地多在一起说啊笑的,好不让人羡慕。或许这些老人们,也给我带来了春回的迹象,不然他们可都是一些怕冷的人物。他们中有的本久病缠身,有的也弱不禁风,冬天呆在屋子里不是觉得不合适,就是一个劲儿地喊冷哩,外面温度不适,你请都不见得能请出他们来哪。 不过说来归去,春天已经在向我们走来了!任谁想阻拦也是在做无益的事。年过了,我们等待的便是春天。

  这里,寄一封信给你: 朋友你好!世界你好!愿我们一生都唱“好了”歌。

  书信的散文 篇13

  书信,人类情感交流的载体,在几千年的文化演义中,总是给人以温暖的眷恋和感动。从汉字出现之前的远古到口信传播,人类情感的交流止于近距离的肢体语言和口语。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信息的传送与情感的交流空前活跃。简牍、尺素、手讯……书信一路走来,带着青竹的冷峻和绢绸的柔润,带着油墨的清香和先人的情怀,在人类情感的时空辗转流连,相映成趣。于是,飞鸽从烽火狼烟中翩然而至,鸿雁从碧宇苍穹破空而来,骏马从驿站边关上奔驰往返,透着几分神秘,几多庄重,几许牵挂,几丝哀愁。

  “家书抵万金”。在铁马金戈的边陲,家书是戍边将士心中永不湮灭的灯盏。父母的叮嘱,妻儿的思念,让身处险境的灵魂有了情的抚慰和爱的回应。

  “苍雁锦鲤,时传尺素,清风朗月,但寄相思”。情书是爱情的信物,它闪耀着青春男女对爱情的顾盼与憧憬,因而成为书信世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情书中的恋人,在淡淡的月光下呢喃,在稀疏的花影里相拥,在天涯海角间盟誓着爱情的坚贞与忠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需要交流。天各一方的朋友,在往来的书信中,话新叙旧,传递着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欣赏、敬重、感激和惺惺相惜。即便不能促膝长谈抑或对酒当歌,时空的阻隔已难以肢解友谊的稳固。友情像陈酒佳酿,在字里行间散发出温馨、醉人的醇香。

  在古文人眼中,书信是思想、文学、政治、友情交流互动的平台。“或因事物之纷缠,或因精力之就衰,或因性情之疏懒,以致总角知交,全无音书。兴言及此,不觉怆然”,可见书信以怎样的魔力植入古人的骨髓,又是以怎样的魅力激荡着他们的精神?

  还记得初恋时光的朦胧与青涩。情窦初开的我,怀着怎样的忐忑和羞怯寄出了第一封情书。尔后五天的等待犹如漫长的世纪宣判。当她应允的音书传来,巨大的幸福包围了我。从此,就有了恋信盼信的感觉。空闲时候,我会拿出她寄来的信件,一一展读。信笺里淡淡的幽香和浓浓的爱意,足以让我打发一个上午的时光。后来在懵懂中劳燕分飞,我如约烧毁了她写给我所有的情书。当时在决绝的心态下,我写出了“焚信是一个美丽的过程”的诗句,可现却懊悔不已。

  当问候在电话末端结束,当祝福在网络世界漫游,当思念在手机短信里停留,书信渐渐淡出了人们情感交流的舞台。

  羡慕至今还拥有并珍藏书信的朋友!

  突然间就有了怀念书信的感觉。怀念沉浸在灯辉里写信的坦然,怀念寄信后的期盼,怀念来信时的喜悦,怀念读信时的温情……

  书信成为我的一种文化情结,一种精神归依,一种怀旧情愫。

  书信的散文 篇14

  岳父生病住院,妻时常回家照顾他老人家。

  白天还好,吃喝都在学校,倒是无所谓,还暗想,这样也好,岂不乐得个清闲自在!再说了,小别胜新婚嘛!可是到了晚上,我就耐不住寂寞和空虚,常常是自己呼呼大睡了,电视却一直辛苦到天明。

  上周末,几位朋友一起喝了点酒,半夜到家后却没有了一丝睡意,于是就走进书房想看书上网,也许是酒精的作用,折腾了半个多小时,什么名堂也没搞出,却发现久违的书房里乱七八糟,桌上堆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上面的书报、光盘丢得到处都是,犹如天女散花;书橱里的书也参差不齐。趁着酒劲儿,我脱去外衣,决定把我的书房好好清理一番。

  整着整着,在书橱第二层的柜子里,我意外地发现了三个苹果盒子,取下来一看,原来是多年前的书信和贺卡。这意外的收获使我惊恐万分,慌忙丢掉手中活,将这满满三盒子信件搬到我的卧室,脱鞋上床上把过去的情感重新温习了一遍。

  这一温故,竟让我感动到今天!

  我的书信是分为三类保存的,家信、与妻恋爱时的信和同学、朋友及他关系之间的信件,每类装了一盒子。

  八五年,十七岁的我只身告别父母来到南京求学,在南京呆了三年,三年间,爸爸总共给我写过近百封信,还有十几张节日贺卡。爸爸是名扬当地的文化人,一直坚持用每周给我写封信的方式同我交流,他每封信的结尾都是千篇一律地写着“祝我儿天天快乐!天天阳光!!盼儿珍重!!!”这十四个字,一直陪伴我学满而归,虽然都是这样雷同的结尾,但我每次看的心境都在不断地升华,在爸爸给我写的这些信中,大多数是和我探讨人生价值、沟通父子情感的,还有的写些家庭琐事,这中间有封特殊的信,爸爸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我家母猪下崽的全过程,最后他还联想到世上所有的母爱,还说不仅动物如此,连植物也有爱,最后还联系到整个社会更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有机体,让我深深感受到爸爸对我的关怀尤其是思想灵魂的影响。如今,爸爸已离我而去了,我依然能从这些封封信里清晰地沐浴到爸爸那慈祥的面容和执着的眼神。

  和爱人恋爱时的情书总是火辣而富有激情的,婚后的日子,妻经常调侃我说:“你呀!最不值得,一辈子就和我一人真正谈过恋爱,缺少风趣浪漫的恋爱生活。”其实,她真的不明白,在今天看来,我的恋爱生活是最富有的,也正是这些信为我如今的创作生涯保存了一大笔最宝贵的财富。几年的马拉松爱情,我们彼此共写了几百封信,我和她通信的比例大致是5:3。这里面,留下了我们无数的相思和牵挂;留下了我们无数缠绵的情和爱;留下了我们无数的苦痛和甜蜜;更留下了我们无数的罗曼蒂克。其中也有一封很别致的信,一九九零年的中秋 ,我和妻相隔千里,那天晚上,我在灯光下用毛笔给她写了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凤,您好吗?今晚的月光格外圆,只可惜缺少与我共同赏月之佳人,惟有独坐小屋,再次想您!!今晚,我之所以改用毛笔给您写信,是因为想占用更多的时间来思念我远方的亲人……”直到今天,妻还说正是那封与众不同的毛笔信坚定了她下嫁于我的决心。

  在我的学生时代和工作后,总共和我的朋友、同学、师长也写了上百封信,品味我的这些信件,我觉得是我的人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到南京求学后,和班上一位叫王志兵的同学关系最铁,我们吃喝玩睡在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三年。毕业后,我们通的信数量最多,质量也最好,当时我们就相互约定:每次写信,必须在信封背面写上“心,永存”三个字。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彼此保持纯洁、高尚、亲密无间的情感。

  书信,据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最早的书信是古波斯帝国国王居鲁士二世在公元前550年开始所有的。如今,这种通讯方式正在逐渐被电话、传真、电子邮件、QQ、微信等高科技所代替。我总觉得:用双手亲自写信,更加具备了亲情力和说服力,更容易把彼此和世界融会在一起,有时候还能发挥现代通讯所发挥不了的作用,我姐夫的堂哥因为叔叔的遗产问题曾经闹得不可开交,行同陌路,我作为小弟不知如何当面劝解他们,于是,就花了四天时间,给他们每人情真意切地写了上万言的信,在信中我向他们流露的只是个人的家庭观、亲情观和人生观,没有一句劝解的成分,妻拜读时一次又一次地以泪洗面,她的两位堂哥看了信后,更是心怀愧疚,大为感动,不仅重归于好,还一道来我家登门致谢。

  写到这儿,我突发奇想,何不把这些书信重新整理一下,再给凡是和我通过信的人每人回复一封信?当然,首先是写给我那已去世的爸爸和我现在亲密的爱人!(作者简介:黄宏宣,男,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三级创作员,在各类刊物、网站上发表作品千余篇,十多篇散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并出版散文集《我这十年》和长篇小说《深深叹息》)

【有关于书信的散文(精选14篇)】相关文章:

关于书信作文(精选14篇)09-30

种菜有妙趣散文08-18

有你足矣的废话散文12-27

关于春天的散文精选4篇12-04

关于书信的作文九篇05-28

关于书信的作文7篇05-08

关于书信的作文8篇04-18

关于书信的作文6篇03-01

关于书信的作文4篇02-27

关于书信的作文3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