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中的失败案例的教学策略刍议论文

时间:2020-11-07 13:15:57 议论文 我要投稿

公共教育学中的失败案例的教学策略刍议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教学方法提出作者的意见。并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公共教育学中的失败案例的教学策略刍议论文

  关键词:教育学;案例;策略

  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根据教育案例性质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成功教育案例和失败教育案例两种。成功教育案例是指教育者自觉运用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并获得成功的案例,是用来印证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的一种案例。失败教育案例是指教育者违背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而导致失败的案例,是意在从反面佐证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的一种案例。

  失败教育案例能够使“准教师”们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避免类似的失误重现。成功的教育案例,能让学生掌握一个成功教育的范例,将有益于他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模仿与参照;同样,剖析一个失败教育案例,能让他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再犯同种类型的错误,其功效是绝不亚于成功教育案例的。就整个教育环境来说,失败教育案例相对于成功教育案例会更好的帮助准教师们将来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然而,在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中,采用的教育案例几乎都是成功教育案例,鲜见有对失败教育案例的分析与解剖。令人揪心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相似的教育悲剧却不断地重演。

  一天晚上,12岁的梁小梅,独自一人在家里做完作业,刚躺在床上,忽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破窗而入,接着便是翻箱倒柜的声音。黑影临走时还叫了一声“小梅”,小梅闭着眼睛假装睡死。盗贼走后,小梅迅速出去告诉了爸、妈,爸妈又报告了派出所,因小梅认得贼人,当夜就破了案。整个过程,小梅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体现了一个12岁的孩子的聪明伶俐与机智,因为这样既抓住了窃贼,又保护了自己。就是成年人,能做到这一点的也不会太多!显然,小梅在应对小偷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素质。小梅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老师叫小梅讲一讲自己当时的想法。小梅如实地讲了当时自己很害怕,脑子里想起自己看过的一本画书《狐狸妈妈》,才把窃贼蒙骗过去。然而小梅如实的回答却没有让老师感到满意,在一次政治思想素质的教育课上,老师首先讲了黄继光胸口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刘胡兰昂然入铡刀的英雄事迹,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近几年社会上宣传的一些勇斗歹徒的英雄,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后老师说:梁小梅同学虽然很机灵,最后也抓住了罪犯,但是她面对窃贼吓得闭上眼睛的胆怯行为,我们是不能提倡的。我们每一个新中国的少年,都要随时准备着为国家英勇献身,决不能贪生怕死。从此许多同学都耻笑梁小梅贪生怕死,小梅也认为自己做得不对,思想压力大,精神恍惚,在一天中午,她喝下了农药自杀了。(2002《济南时报》4月10 日)

  我在讲授“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德育原则时,将此案例交给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认真辨析和热烈讨论,从而理解了为什么德育的要求、内容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在课堂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实施案例教学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步骤:失败案例的选择、分析与讨论、总结与反思,每一个步骤都应采取相应的策略。

  第一,在选择失败教育案例时,要注意“三性”。 所谓“三性”即真实性、典型性和趣味性。 所谓真实性是指案例应该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或例子,不能是教师凭空杜撰出来的东西。如果是教师编写的案例,也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逼真地反映教育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增强学生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性认识,从而在对案例的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真实的事例才能产生强大的说服力量,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激发起探究的兴趣,并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发挥迁移作用。所谓典型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案例要与其涉及的理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二是指案例不应是特殊情境中的特殊事件,而应在同一类事件中具有代表意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在理论与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一道桥梁,并对以后同类事件的解决产生推广价值。所谓趣味性是指案例的问题情境生动感人,教师的行为选择具有两难性。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教师要经过精心挑选生动感人的富有挑战性的教育案例,要去掉案例中的情感性或暗示性词句,尽量保留事实性的第一手材料和人物的直接对话,这样会使学生主动地展开激烈讨论。

  第二,在分析与讨论案例时,要采用民主教学。所谓民主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见解之间的平等讨论、争鸣,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失败教育案例的教学,只有建立在民主教学基础上才能实施。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教学民主,提倡独立思考。他对学生提出“三个不迷信”、“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开放政策: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这种开放的、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最大限度地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使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敢想、敢问、敢说,从而真正把学生推到教学主体的位置之上。

  在上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一章以后,将下边一个案例交给学生讨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时任四川都江堰市光亚学校老师的范美忠正给国际文凭一年级班上语文课,他丢下学生先行逃生,撤至学校的操场。班上的十几名高中生随后才反应过来,陆续来到操场。5月22日,范美忠在中国大陆著名的天涯社区论坛发表《那一刻地动山摇——5 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记述自己在震中及震后的经历,描述到这一情况。文中写道:“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范美忠说,逃跑是自己瞬间的本能行为,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我与他人生命孰为重的权衡,他并不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有为救学生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义务。

  学生发表了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截然对立的看法。

  学生A说:“我们一直在被谭千秋、瞿万荣这样的老师感动着,因为他们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师德如山’。一个人的思想再活跃,再前卫,可如果连一点点起码的师德都没有,连一丝人情味都没有了,那也只能是一个虚伪的思想家。”

  学生B说:“我扪心自问,如果我处在范美忠的位置上,我会怎么办?我是会像他一样兀自跑掉,还是会和学生生死与共?这个问题在心中被问了无数次,但我始终不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以至现在,我已经拒绝回想和回答这个问题。我的恐惧和勇气一样强大,也一样渺小。”

  学生C说:“房子倒塌时老师丢下学生独自逃生,这可能并非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人在危险降临时一种本能的求生反应——这种本能虽然不道德,但可以原谅,因为每个人身上也许都有这种本能,这种本能只是没有尽自己的道德责任去救助别人,并没有伤害到别人的利益。”

  第三,在总结与反思时,要做到“两个到位”。首先是总结、概括要“到位”。在失败教育案例的讨论、辨析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必然存在种种差异,正确的、片面的以及错误的观点都会同时存在。为此,教师应做出全方位的总结、概括,既肯定那些正确合理的主张,又补充完善不够完整的观点,同时也要指正错误的看法。其次是反思、提升要“到位”。在总结、评析学生讨论过程中的各种观点和主张的基础上,教师要启发学生,进一步抽象概括出在解决某类问题上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原则性、方法性和策略性的结论,从而为学生将来创造性地解决某类新问题打下方法论的基础。

【公共教育学中的失败案例的教学策略刍议论文】相关文章:

失败中的快乐作文08-01

失败中的哲理作文08-25

在失败中收获06-05

在失败中奋起作文07-08

在失败中收获作文12-19

失败中得到的道理作文(精选10篇)03-08

失败的滋味05-21

笑对失败议论文10-20

失败与成功议论文09-16

关于失败的名言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