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赏析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1-08-07 20:24:50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阅读赏析习题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阅读赏析习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赏析习题及答案

  阅读赏析习题及答案1

  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益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难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1、第一段中“埋头苦干”用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开头两个破折号改用_____号而用法相同。

  3、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作用:

  A、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B、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办法。()

  4、“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的原因是()

  A、人类不断地埋头苦干

  B、人类能够创造财富

  C、人类不断想办法提高效率

  D、人类能够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参考答案:

  1、强调

  2、括号

  3、A、“固然”表示不完全否定,“只”突出这种现象走向极端。B、“不断”说明动脑筋是人在劳动中持续行为,“渐渐”说明办法是逐步想出来的。

  阅读赏析习题及答案2

  题奉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翻译:

  时已晚春,花儿纷纷飘落,有的还扬进了门内,把夕阳的余晖挡在门外。

  苍茫暮色中,可以看到几只黄昏时的乌鸦,紧挨着林子飞着。

  诗人吟罢诗句在栏杆外放目远望,

  望见樵夫渔子,担柴提鱼,一路归来。

  简析

  首句花落写暮春之晚,昏鸦数点写乌鸦绕林,距离较远,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诗描写诗人读书吟诗后傍晚稍立门外所观之景,外出打渔的人们也相跟着回到村子,村野薄暮时分和谐、静谧。

  诗描写诗人读书吟诗后傍晚稍立门外所观之景,村野薄暮时分和谐、静谧。但是,不显得清冷、空寂。因为花在落,鸦在飞,人在归,三个动词化寂为动,富有生机。

  阅读答案: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答:吟余小立闲干外。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3)本诗的题目为题春晚,请分析诗句是怎样紧扣诗题的。(3分)

  答:首句花落写暮春之晚,昏鸦数点写乌鸦绕林,距离较远,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樵渔归家也是写日之晚。(对每一句的解说正确给1分)

  (4)为什么说本诗的意境是静而不寂?(3分)

  答:本诗描写诗人读书吟诗后傍晚稍立门外所观之景,村野薄暮时分和谐、静谧。但是,不显得清冷、空寂。因为花在落,鸦在飞,人在归,三个动词化寂为动,富有生机(分析静,得1分;分析不寂,得2分。)

【阅读赏析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阅读习题及答案11-19

歇后语的练习题及答案07-13

谜语及答案07-03

字谜及答案07-03

谜语及答案07-03

谜语及答案05-12

谜语及答案05-18

文言文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06-14

猜灯谜及答案12-11

地名谜语及答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