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管晏列传读后感

时间:2017-10-28 12:16:03 初中生作文 我要投稿

史记管晏列传读后感

史记管晏列传读后感

史记这一篇写的很有意思,把管仲和晏子放一个列传里写,应该是将司马迁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臣子的结合吧。管仲自己很富有,辅佐贤君称霸,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于公于私都比较值得人称道。晏子相比要逊色些,但还是有很多特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可以概括这篇列传了。

史记管晏列传读后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史记 管晏列传》

孔子似乎很瞧不起管仲,认为他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违背礼制的,相比之下,管仲的那些功绩倒是次要的。看来孔子真不如齐人,齐人对此尚不以为侈呢。

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自己清廉与否当然重要,但绝不是绝对重要,要知道,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也就是常说的清宣宗道光帝则是一个很勤俭的'皇帝,他穿补丁旧龙袍,还号召他的后宫以及臣子都穿着破旧衣衫。正是在这位勤俭皇帝在位期间,清王朝外国签订了中华民族的首份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近人蔡东藩评价道光帝,“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两相比较,作为政治家,应该以大局为本,国政为重,不应该着意于自己的生活。

愿我们的主席、总理不穿旧羽绒服,不穿补丁衣。

愿国尊其政,常强于列国!

2.

此篇是管仲、晏嬰二人合傳,其皆為齊國政治家,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晏嬰事 靈、莊、景三公以治。

司馬遷撰管仲,首述管鮑之交;再敘管仲處政之方:足衣食,張四維,貴輕重,慎權衡。至於晏嬰,首標其力行節儉,及在朝危言,危行,順命,衡命的從政之道,次述其救贖越石父與推薦御者的事蹟。

史公通篇未舉施政實例,僅用概括性的言語來描述其二人政績;並以為管仲及晏嬰各有《管子》和《晏子春秋》傳世,「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為政治家立傳,不寫其政治經略,卻只論其軼事,怪哉? 其立意另有所屬也!

撰管仲的主旨在管仲自述鮑叔牙的“知我”;「知我貧」、「知我不遭時」、「知我有老母」、「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最後更說出肺脯之言「知我者鮑子也」。 而晏嬰的部份則在越石父的“知己”;「吾聞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于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 司馬遷將管晏兩人合傳,契合點正是在於一個知字。於知者,是知人之明;被知者,是知遇之恩。

昔日小白和公子糾兄弟倆爭奪王位,當是時管仲召忽追隨公子糾,而鮑叔牙隨小白。公子糾戰敗被殺,召忽殉死,管仲被囚。齊桓公為報管仲一箭之仇,欲處死管仲。鮑叔牙素知其賢,力薦管仲於齊桓公以成霸業。鮑叔牙之識管仲,是在管仲最艱困的時後,是在生死關頭。司馬遷當年為李陵鳴不平,不也是自認為李陵有國士之風?後來罹禍入獄,「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不也期盼著有同晏嬰一樣的人出來救贖自己,渴望有鮑叔牙般的人挺身為自己仗義執言嗎?實際上呢?「交遊莫救視,左右親近不為一言」!

司馬遷對人際關係的深痛的體驗,「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更加感慨知己的的可貴。 管晏列傳,司馬遷實在寄意甚遠

【史记管晏列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1.史记刺客列传读后感

2.《史记·循吏列传》阅读附答案

3.《史记·刺客列传》阅读答案

4.《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阅读答案

5.《史记循吏列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6.《史记·魏公子列传》阅读及答案参考

7.《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及答案参考

8.《史记·南越列传》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