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后感1200字

编辑: 荀老师   时间:2017-03-20   阅读量:189 手机版

【史记读后感1200字】
暑假,总比平时多了一点空闲,想读一读书柜中平时无暇顾及的书,一本《史记》映入眼帘,那是爸爸以前带回来的。
赤足踩在历史松软的沙滩上,俯身拾起一个散发着智慧光芒的五颜六色的贝壳,细细的把玩,心中一片感慨。历史是一座巨大的宝藏,智慧之人善于从中挖掘经验和长处,以便借鉴和学习。历史是一为和爱又不是为威严的老人,他的口袋里装着无数无价的珍宝,那是智慧和思想的产物,了得到这些珍宝就必须翻开历史的长卷孜孜不倦的学习学习。
这本《史记》是已经译成白话文的。原着是司马迁,对于历史,我兴趣不浓,对于此书,我却一改往日,兴致勃勃地翻阅起来。
虽然是译文,但里面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故事繁多,古典成语还是让我读起来颇费劲的,但越读你就越感到,《史记》是一部巨大的历史画卷,在这部画卷中,看到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明史。
《史记》是一部历史词典,从中我知道了中华民族的创建者——黄帝,他使中国从野蛮的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然后才出现了“尧”“舜”“禹”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回的动人故事。在这部画卷上我了解了从商国到春秋战,直到秦始皇统一了全国,漫长的历史,每个细节,司马迁竟写的如此详细,真让我最佩服。我不国禁对司马迁肃然起敬,这么一部巨作,没有一点文字动底,没有对祖国历史的负责精神,是不可能写出这一部千秋不朽的巨着的。
《史记》是一部历史词典,我从这本书里获取了很多名人故事和成语古典。从“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让我了解了蔺相如的历史故事。读了此书我还知道了“一鸣惊人”“指鹿为马”“管鲍之交”“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些成语的来源,《史记》也更详细的记载了孔子的一生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对中国文化所起的作用。
《史记》是一部历史词典,在这部巨作中我知道了中华民族音乐的起源,也知道了音乐能与天地相和,音乐能与国家安定想和,音乐能展示一个民族的文明史,这时我联想到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张艺谋导演的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盛典,中国音乐能让人惊叹,2008名演员为奥运而歌,让世界瞩目,音乐的魅力之大,打响之歌,让世人明白这悠久的文明历史。
《史记》是一部历史词典。里面的内容太丰富,读一读只能了解它的大意对于我来说,以后要读上几遍或几十遍,才能真正了解它才能真正了解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历
史,而读了后记,更是对作者司马迁的佩服,司马迁身陷监狱,还在研究历史,出狱后继续编写史记,直到五十岁,才基本编成,可见他的敬业精神。
《史记》的前言中是这样评价《史记》的,“《史记》有史鉴的明智,诗歌的颖慧,数学的精神,博物的深沉,伦理的庄重,逻辑与修辞的善变”。做为一个初中生的
我,平时喜欢读小说,欣赏散文,但自从初读《史记》,让我又一次感受,我们读一些古书,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那也是受益匪浅啊。

【史记读后感1200字】
对于古代流传的文化财富,自古就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对于史记,也有历代学人的考证诠释。有趣的是,历代学人出于个人的兴趣,对流传下来的“古语”又往往生出毛病来,其一是泥古,拘泥于古人的一字一语,旁征博引,一定要找出个“典”才罢休;其二是篡古,大概出于心术不端的人喜为此事,借古人之权威和名义而捞取些利益;其三是疑古,这是晚清学者最大的弊端了。这三种毛病各有源由,也不可一概否定。泥古出发于遵古,结果是弄得逐字究句,适得其反;篡古者不能无故成风,还是寻找些根据,实际上也挖掘了些淹没的古文;疑古出于求真,只不知已逝之古不可求“真”,就落得了一片狐疑,而失却了最宝贵的“信”。但还是考证、考订出些真知灼见,还原了些古人古事的真实面目。知道这些,对于我们认知古史古事是必要的。
如果对比西方19世纪以来的历史认知,我们会发现西方人在历史探究和诠释方面的优缺点来。说到优点,我们首先要提及西方文化学者对古代历史的“时代性诠释”——这促进了后人对古人古事的理解、传播了历史故事。譬如“荷马史诗”或“希腊神话”,以前只是断章片语,又是一般人读不通的古文,西方学者大胆地进行了链接,并用当代文字进行了“再诠释”。这可能被遵古者视为不齿,却将死尸般的古人古事激活成可供时代汲取的营养;其次是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研究在方法论领域更为突出,除了已形成独立学科的考古学之外,还“发明”了一系列所谓新方法、新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虽不代表历史本身的内涵创造,确是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些许新的途径和思路。这是需要我们借鉴的。然而,我们同样正视这样一个可悲的结局:历史研究或狭义而言学术研究正陷入方法论的误区,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些本末倒置,这是西方历史研究日益突显的弊端。
就史记而言,历代学人所做的考究已是非常丰富了,例如中华书局的史记选本,里面所附的“正义”、“集解”等诸家诠释远超过史记本身的信息量。通过这些历代学人的努力为我们通读史记给了莫大的帮助,我们首先应该感谢他们。白话文发明以来,也有不少学者对史记等古籍进行了白话文的诠释,然而却总不如乡里的老人们在传述自古以来的故事那般生动鲜活。对史籍的现代性诠释涉及“遵古”和“今用”的两难,这便是信、达、雅的问题。对此,我采取了“朴求”的原则——以心比心、以事比事、以今法古,至于语言上的字斟句酌,却不是我这种情性的人能做得到的。最近又看到本台湾出版号称“台静农主编”白话史记,读时总觉得缺点什么,——诠释史记简单地将它转换为当代人可读的“白话文”并不是主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读者能从史记中汲取太史公要表达的“通天人之际,明善恶是非”之大义,这才是我做史记的根本,仅仅了解太史公描述的历史、事件、人物只是环节。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一些“中西贯通”的史者对太史公的评价一样

【扩展阅读:什么是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www.t262.com)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读后感的题目怎么写?一般情况下,是:感想类标题,或对小说的总结,——读《***》有感,如果实在想不出来什么有涵养的标题,就直接读《***》有感就好了。

  写读后感,重在于“感”,而不是在于“读”,这点必须注意。其次先把读的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下来,然后重点写自己读后的感受,最好是要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或者别人的同样经历。这就是一般写读后感的步骤。

版权说明

作文标题:史记读后感1200字

作文地址:https://www.t262.com/zuowen/469571.html

1、中小学生优秀原创《史记读后感1200字》一文由天天作文网(www.t262.com)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本文已影响189
  • 史记读后感5000字
  • 史记五帝本纪读后感
  • 读史记之项羽本纪有感
  • 史记刺客列传读后感
  • 史记读后感2000字
  • 史记读后感100字
  • 史记读后感400字
  • 史记陈涉世家读后感
  • 史记读后感300字
  • 史记读后感700字
  • 史记的读后感1000字
  • 史记读后感600字
  • 热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