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修辞手法

时间:2021-08-19 15:39:49 比喻句 我要投稿

比喻句修辞手法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那么你知道比喻句的修辞法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比喻

  1、定义

  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分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⑴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⑵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

  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老王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⑶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⑷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作用

  ⑴化平淡为生动;⑵化深奥为浅显;⑶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⑴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⑵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⑶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6、常用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⑴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例句:

  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朱自清

  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杜甫

  ⒊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

  ⑵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例句:

  ⒈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⒉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⒈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⒉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夸张

  1、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

  ⑴扩大夸张。故意把食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⑵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⑶超前夸张。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3、用法

  鲜明地表达诗人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4、运用时注意问题

  ⑴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⑵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⑶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告 、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

  的.修辞。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增强语势,突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⒈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⒉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反问 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比喻句修辞手法】相关文章:

修辞手法的句子02-01

怎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1-02

怎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1-02

对偶句的修辞手法及作用05-02

八大修辞手法的好处与作用11-02

八大修辞手法的好处与作用11-02

青春比喻句02-16

春天比喻句01-15

经典比喻句12-23

比喻句赏析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