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心得体会

时间:2018-05-01 16:44:4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青少年犯罪心得体会

青少年犯罪心得体会

青少年犯罪是一般是指二十五岁以下的人犯罪。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其手段恶劣,社会危害性较大,其特点呈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今天人们已将青少年犯罪、吸毒和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他们能否健康,良好的成长就决定了祖国的未来。所以说,预防青少年犯罪对是我国的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就目前的情况看来,青少年犯罪逐渐向一定的趋势发展:一是违法犯罪趋于低龄化。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样,食品营养成分的提高,青少年的发育也提前,智商相对提高,同时也伴随着犯罪年龄的提早,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十四五岁就违法犯罪,有的甚至做出大案要案。二是犯罪类型越来越多,现已从过去的简单型犯罪转向多样化发展,涉案罪种多,且有交叉性,以侵财性犯罪为主,如盗窃、抢劫、敲诈等。此外伤害、杀人、绑架、强奸等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三是是犯罪动机简单,大多没有明确作案目的,一般没有事先预谋,多属一时感情冲动,有的出于好奇,自我表现和要求偏激,常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四是犯罪组织团伙化。团伙作案尤其体现在抢劫、寻衅滋事犯罪中,多数是3人以上作案,侵害对象多半是中小学生、他校生或偏僻单身人员。团伙作案究其原因是作案时存有恐惧心理,依仗人多势众、相互壮胆;依仗人多点子多、力量大、野性足的特点,胆大妄为,不计后果。往往是一人先动手群起而攻之,达到目的后有迅速逃离现场,共同作案,共同受益。危害性广,且有发展趋势。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如此严重,令人担忧。如果我们再不进行分析和预防,那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而我们要预防这种犯罪,首先要对这种犯罪有一定的理解,要做到对症下药就要先知道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青少年被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逐渐增多,青少年违法犯罪亦日渐突出,其原因何在呢?一.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教师。而大量事实表明,恶劣的家庭环境和不称职的父母是导致孩子犯罪的直接原因:1.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一味娇惯,使子女的欲望不断升级。计划生育使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父辈大多都经历过苦日子,所以现在吃过苦的他们总是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子女百依百顺,是他们成了家庭的“小皇帝”。在家庭无来源或不充足时,那些被娇惯的孩子便以非法手段在外“捞”钱,满足自己的心理上的.“不平衡”。2.家庭教育的错误引导。有的父母一贯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表现出举止不端,品行不正,客观上不能为孩子当好“第一教师”,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不良品行的影响。如有的家长经常搓麻将,不仅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无精力管教孩子,导致子女放任自流,是非不辩,美丑不分,最终由“小皇帝”沦落为“小囚犯”。3.父母管教方法粗暴,动辄打骂训斥,严重地挫伤了孩子的上进心,这些父母认定“棍棒底下出好人”的歪理,对待子女的态度粗暴,看到子女不顺眼就拳脚相加。4.不健康的家庭(包括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子女得不到应有的父母之爱,有的夫妻感情不和,有的把孩子当“出气筒”开口就骂,动手则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对子女缺少爱抚和管教,使孩子产生自卑和怨恨心,或自暴自弃,逐步走上犯罪道路。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青少年犯罪思想上存在偏差。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并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这样一方面造成学校过分的重视学习成绩,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滞后,使得学生的道德水平跟不上,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认识不清。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也往往侧重于学生的考分成绩。这就在学校中造成了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十分喜欢和关心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不关注。再者其管教的方法简单、粗暴。学校和老师对“双差生”不是以正面加强教育、劝说、为其分析利害关系,而是打骂、体罚,不让上课,结果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与教师的对抗心理和情绪。有的学校对“双差生”随意开除,把他们推向社会,使之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后备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严重脱节,使本来就薄弱的思想政治法纪教育形式更单调,效果更淡化。

青少年犯罪心得体会

【青少年犯罪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On Juvenile Crime-青少年犯罪

2.职责与犯罪心得体会

3.职务犯罪的心得体会

4.溺爱与犯罪

5.别让无知犯罪

6.无犯罪证明

7.犯罪的小猴

8.违法犯罪报告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