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时间:2021-06-25 17:50:49 语文阅读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作为主要的三大科目之一,其有着特殊的作用和使命。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很多高中学校并未真正认识到文学名著阅读对于语文整体教学水平及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最终,很多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不高,艺术鉴赏审美素质过低,一些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失衡,授课方式也体现出诸多纰漏。因此,化解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成为高中语文教育版块备受关注的热点,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教学的审美种类

  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文学名著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时代等层面反应了古今社会及人类各种群体的思想意识、生存状态等等,充分了解并理解这些文学名著,可以顯著提升高中学生的文学修养及审美能力,这些文学名著所体现出来的“美”,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解。

  1.社会审美

  社会审美应当以社会生活作为基本的出发点,提倡从社会生活中发现人性美,发现人性的闪光之处,提倡在社会生活中挖掘人性的美好。社会审美往往与人们等价值观念、思想感情形成内在的互动,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感情需要构建在正面的积极的现实基础之上,因此,对于通过社会审美而反映出的与人性美、人性光辉相去甚远的内容则不被人们所接受所认可。社会审美作为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其要求学生善于发现作品当中对人性尊严、道德、正确理念。重视社会审美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自然审美

  自然审美提倡学生在文学名著中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大自然往往是人们的栖息之地,也是人们参与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场所。大自然也为我们寻找和享受心中期待的美景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人们在大自然中所体会到的“美”是一种直观的感受,这种感受往往最真实最直接,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当然,大自然的美各不相同,学生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作品对大自然的美也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通过文字描写去想象大自然现实中的美,这个想象的过程是审美意识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也是学生实现心灵洗涤的过程,会让他们感谢大自然的恩赐,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

  3.艺术审美

  艺术审美就是作者在现实事物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主观想法,继而将结果以艺术形式加以充分的表现。李太白的《将进酒》,十分到位的表达出作者排遣愁绪、自作豁达、豪放乐观的思想性格;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将作者的家国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语言是思想感情的`有效载体,通过语言文字可以让我们去了解理解一个人的心路历程。高中文学名著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文字里体会作者的人生境界,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二、当代社会对审美教育的要求

  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思想境界文化水平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更加强烈的向往精神世界层面的“美”,我国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也是相当重视。但是,反观现在的高中语文教育,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其审美教育落实的效果并不理想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很多青少年怀有玩世不恭的心理,以标榜另类时尚为荣,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频频发生。因此,当代社会格外排斥这些不正确不健康的现象和行为,其要求青少年应当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知道何为美丑,分辨何为是非,知晓应为与不为的范畴。可见,重视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不良心理,促成他们提升审美意识,形成正确健康的思想道德,摒弃浮躁的气息,更加积极向上的面对学习和生活,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

  三、推行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1.提升教师的审美能力

  教师作为知识的直接传播者,其同样肩负着审美教育的职责。因此,教师应当从提升自身审美能力入手,着力完善自身的审美意识,使自己将审美能力更好的传输给学生,更好的感染学生,让他们真正理解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最终,教师才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利于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教师要学会对阅读作品中的美感进行传递,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感悟到文学之美。例如《边城》、《飞鸟集》等文学经典,有的是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情的,有的是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的,在阅读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对文字表象进行分析,而应该深入其中,以《边城》为例,教师自己首先要领悟到《边城》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风情,然后才能对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的时候,从“片段赏析”到“读后随感”,可以采取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到深层领悟,再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写出读后感,实现再创作。

  2.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文学作品是艺术作品,具有艺术之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对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特征等加以全面的阐述,让学生对文学名著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便于更好的了解作品,体会作者的人生,体会作品形成背后的艰辛。最终,有助于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有所触动,更好的投入审美教育活动中。在阅读课堂上,可以采用移情作用的创境法,首先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解步伐进入情境中,对作者相关表达的情感进行体现,进入作者营造的氛围中,产生移情作用,最后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例如《红楼梦》这部传世经典,有很多可以用于教学的素材,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场景进行还原,用艺术形象之美来培养学生的情操。

  3.课外延伸阅读

  文学名著阅读不单单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应当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宽自己的阅读范围,让他们逐渐增多阅读量,从而使文学名著阅读从课堂教学内容变成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不仅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增加文学知识,拓宽文学视野。在课外延伸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累积知识,重视实施的获取和占有,从名著作品中真正领悟到语言之美。

  阅读是一个主动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例如在课后可以给学生多推荐一些与高考相关的名著,例如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都是对学生有很好教育意义的作品,《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典故经常作为高考内容,在阅读时可以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经典片段、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进行阅读和分析,从中学习到更多。《红楼梦》中有很多诗词作品,这些诗词具有语言美感,学生在阅读《红楼梦》时也可以加强对其中的诗词作品的分析,不仅了解了名著作品,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

  四、结语

  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推广审美教育,是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审美教育应有的重视,明细审美教育的层次内容,并回应好当地社会对于审美教育的要求,采取可行的策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

  [2]黄雪艳.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云南师范大学,2015.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探寻意见09-05

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探寻意见06-24

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探寻意见06-18

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1-03

高中语文写作十二字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教育论文12-02

2020中考经典文学名著常识07-18

文学名著的读后感08-19

高中语文活动写作实践分析论文09-15

文学名著读后感作文08-12

“讲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作文3000字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