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1-06-30 18:46:2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7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7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

  《开学第一课》让我深刻理解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按照老师的要求,2016年9月1日晚上8点钟,我在家里收看了中央一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了解到红军长征的伟大,感受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共经过11个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是伟大的壮举,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因此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以长征为内容。《开学第一课》邀请红军老战士或他们的后代为我们讲长征故事,教育我们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缅怀红军事迹,发扬长征精神。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感受到,我们应该学习红军的精神,做到克服困难、百折不挠。

  99岁的老红军胡正先,给我们讲了“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在长征途中,他背着电报机过江时,电池掉了,他用手去摸,摸到钱他不要,摸到粮食也不要,最终,摸到了电池,特别激动。他说:“电报机就是我的生命。”他还说,电台发电要用汽油、柴油,在当年没有的情况下,就用猪油、牛油。我想,他们的工作多么重要啊,与在远处的部队通信真不容易呀,为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他们想尽了办法。所以,我要向他们学习,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学习取的好成绩。

  更让我感动的是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红军入川来到他的家乡,他就参加了红军,进了“移动的通信学校”。秦华礼老爷爷说,这是三无学校,没有教室,没有书本,没有黑板,他们就在地上用树枝画电路图,写英文。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老爷爷成长为红军的通讯人才。和他们相比,我们今天的学习条件简直太好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学习,所以,我要在他的精神鼓励下加倍努力。

  课堂上还请来了94岁的老红军梁天文、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等人。他们的精神都令我感动,都给了我力量和信心。特别是航天员王亚平讲述的故事,让我知道航天员的训练很辛苦,也让我明白了火箭为什么用“长征”命名。

  《开学第一课》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作为一个小学生,我要珍惜每一天,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2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我们的祖先代代相传的美德。信用即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还是连接友谊的无形纽带。一个诚实的人,不论他有多少缺点,同他接触时,心神会感到清爽。这样的人,一定能找到幸福,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是因为以诚待人的人,别人也会以诚相见。

  我的父亲,就是一个很讲诚信的人。他从小就教育我要诚实守信。做人不能有半点虚假,要脚踏实地的过日子。而在平常生活中,我的父亲也是以身作则。是我学习的一个榜样。

  大家知道东方绿舟吗?现在的我已经不知去那里多少次了。可是我仍然很喜欢它。你知道为什么吗?记得那时我还小。我常常听伙伴们谈起“东方绿舟”那个少儿活动基地。他们谈得有滋有味。他们说:那里时孩子的乐园,那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这句话竟令我羡慕了半天。从此,那儿竟然成为了我梦寐以求想去的地方。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了以后竟想都没想的就告诉我:没问题。老爸一定带你去。这样,就这个双休日,好吗?这句话,让我兴奋的'要命。于是,我天天期盼着双休日的快点到来。可是,到了星期六晚上。我睡在床上,迷迷糊糊的听见爸爸妈妈在厨房对话,妈妈说:“算了吧,明天别带孩子去了,你的脚后跟都红肿了,明天还怎么开车啊?”“哎,这怎么行,你知不知道,孩子多么想去那里啊,更何况我已经答应她了。”爸爸说。“那你可以下次带她去嘛……”妈妈嘟囔着。爸爸又告诉妈妈:“唉,我常常告诉孩子,做人要有诚信,如今,连我自己都做不到,还怎么教育孩子呢?好了,你也不要劝我了,赶紧睡觉吧。明天还要去东方绿舟呢。我没事,只要涂点药就好了。”“可…。”妈妈觉得还是不妥当。“好了,孩子睡觉呢!别吵醒她…。走吧。”爸爸拉着妈妈回房间睡觉了。此时的我,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了,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我觉得爸爸真的对我很好。他是一个“会”教育的人!

  第二天,爸爸一点没有受伤的样子,仍然高高兴兴的。后来,我实在忍不住问爸爸为什么受伤还带我去玩,因为这明明比起爸爸的脚来说,这时微不足道的呀。爸爸笑笑对我说:“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讲诚信呀。现在你虽然还小,可是你也要学会诚信。只要你诚信待人,别人也会以诚相见的。”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虽然我还是不懂深层的含义,可是起码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诚信,我们人人都应该学会诚信待人……

  诚信像土,一亩心灵之土,为无数幼苗提供营养,使它们开出美丽的鲜花。诚信像水,万物生长的生命之水,滋润着小树舒枝展叶,天天向上。诚信是人之本,民之基,国之根。

  同学们,拾起诚信的“背囊”吧!用你的诚信战胜风浪,以你的诚信来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3

  今天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紧紧围绕着爱国,家风的传承这两个主题。每个故事都扣人心弦,让我们感触颇深。

  一开头便是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家书映入眼帘,每一个字都包含着对儿子爱,和毅然决然参军入伍的不悔。遥想当年,赵一曼把对民族的大爱展现得淋漓,将自己伟大的母爱藏在心底。1982年赵一曼成为了一位母亲,但赵一曼要在民族和儿子中做选择,为了民族存亡,赵一曼只能奋不顾身的投入事业中,但作为母亲,母爱永远没有消亡和减少。她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写下了这封热血家书,似乎在告诉儿子,不要为母亲的牺牲而善感,要快快长大,把国时刻放在心中!

  再来说说家风,杨启发老人一家三代都在艺术画画方面进行工作,这不就是家风传承,这不就是艺术接力吗!

  家风靠我们传承,时代靠我们接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4

  今天,我按照学校的要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

  到了八点半,我打开了电视机调到CCTV1频道,“欧耶!正好开始!”我看见三位主持人走到台前来,说了句话:“由请宇航员王亚平上台。”镜头对准了大屏幕。从大屏幕上看,“神十”的三位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之后,就看见神十和天宫交会对接完的场面。从天宫中放下了一个楼梯,王亚平从“楼梯”上走了下来。主持人问她:“你感觉你训练的时候什么是最苦的?”“离心机训练。”“因为一般人可以承受自己的身体的两倍重量。而我们宇航员要承受自己重量的八到九倍,相当于800公斤的东西压在你身上。”王亚平说。

  这让我知道了:当宇航员很不容易,要承受自己重量的八到九倍。我一定好好学习,当一名宇航员,完成自己的梦想:飞向太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5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本期的主题是美在你身边,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美,只是因为你还没有发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人,他们抱怨在生活中找不到美,其实,美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黎明,当我们还在酣睡时,母亲早已悄悄起身,在厨房为我们准备早餐,等我们起床,热气腾腾的早餐摆在桌上。

  匆匆地走在去往学校的路上,脚下的路也在匆匆后退着,心里想着该如何渡过这漫长的一天。却不曾留意到,这时的路已经变得十分干净,远处还有清洁工那忙碌的身影。

  母亲为了让孩子的早餐有营养,便不惜昨日工作的辛苦,早早起床准备早餐。清洁工为了让我市能在第一时间变得干净,在人们都酣睡时,已经开始工作了,难道这不是重活动中的?

  走进校园,看到同学们在校园里读书的身影与老师往返于教学楼与办公楼之间的身影,不觉的感受到这也是一种美。

  在街上,你有时也许会发现,有人在把自己手中的食品袋扔手垃圾箱的同时,也会将桶外的垃圾随手扔进去。

  在公交车上,有人给老人让座;走在校园里,有向老师问好的声音,这也是美。

  身边美好的事处处存在,只是我们缺乏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当我们合家团聚,欢度佳节的时候,我们祖国最可爱的人,他们还在守边疆,我们的监护人员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忙碌着。他们总是这样年复一日的继续着,这不禁使我们赞叹他们的美。

  除夕之夜,当一家人聚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春晚的工作人员们还在为带给更多人欢笑而忙碌着,他们也应该是美的拥有者。

  其实,生活中的美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去体会,就会发现,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

  美来源于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得到启示,你会感到生活中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就在你身边,你会觉得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就我们而言吧,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作文进步了,这就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也应该把它归于美。

  只要你拥有善于发现的双眼,生活就会给你真实,去读它吧,用心的去读吧,你会发现,“美”就在你的身边!“美”就在我们身边。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6

  看了2016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后,那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跳跃在我眼前。

  在战争中,一双双扯着亲人衣襟的手,一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睛,一声声哭泣号啕,一次次惨痛失败,都向人们告戒着战争的危险性,战争好象是一包炸药,随时都可以爆发,可战士门义无返顾地冲向沙场,因为,如果战士门退却了,他们的父母、兄弟、孩子、村民将陷入更深的苦难,如果他们退却了,他们的饿同志已经流过的血就白流了,如果退却了,他们刚刚燃烧起的理想将随着生命消失而破灭。

  当年长征,条件极其艰苦,爬雪山,过草地,遇沼泽,还有敌人的阻击,都危及着红军战士的生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最后,红军战士终于战胜了难以想象的险阻,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党全民的坚强团结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靠的是红军战士不屈不饶,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

  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宁可牺牲自我,也要去保全集体的团结精神!

  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历史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这一代少年的肩上,作为21世纪的我,一个小学生,深深的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祖国的繁荣昌盛,都是无数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这份精神,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登高峰,使祖国更加强盛,才能无愧于革命先烈!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7

  观看了2016年《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之后,我对长征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邀请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讲述了长征中的故事,第一堂课“信念不移”中,99岁老红军胡正先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在长征过程中,胡正先经历背靠背的小伙伴被敌军击中牺牲、突围时吞吃密码本保护部队机密、雪山上忍饥挨饿激战48天等惊心动魄的瞬间,展现了红军战士“跟着走”和“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他还告诉大家,当年在没有汽油、柴油维持电台发电的极端条件下,曾经用提炼的猪油和牛油维持发电机运转。随后,94岁老红军梁天文回忆了长征途中与政委杨朝礼相依为命,同吃一碗饭、同盖一床被的情谊,讲述了杨政委危急关头牺牲自己、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革命信念。

  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巍巍丰碑。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军为了北上抗日,踏遍了千山万水。红军长征转战11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险,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1936年长征结束,历经两年。

  如今,我们更应该延续长征精神,学习那种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小孩受尽了家庭的宠爱,家长的过于溺爱使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与长征时的生活比可是翻了一番,那时缺乏粮食,红军战士们吃草根、煮皮带,口渴了没水喝马尿,而今天的孩子们哪个懂得珍惜粮食呢?又有谁做到了?时间在流逝,祖国在飞腾,从当时的贫穷走向现在的繁荣昌盛,中国强大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使我感慨万千。长征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克服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我们生活在他们为我们创造的和平年代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把长征的精神用到学习、生活中,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奋斗。

【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7篇)】相关文章:

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18

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17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17

感悟长征-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00字10-22

长征精神-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10-20

断臂英雄-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10-20

先辈的精神-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10-23

长征路上-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00字10-22

长征,仍在继续-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