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

时间:2021-02-03 16:40:1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精选10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1

  小小的,也不算厚的,一个手掌就能覆盖大半的《查令十字街84号》竟能在英国如此风靡,似乎令人难以想象。但了解书信的由来之后,想来总会对这萍水未相逢的缘分感叹,而若是生性充满浪漫主义的英格兰读者更是会亲自来84号走一走吧。一个地方,要么有想要欣赏的风景,要么有想要见证的缘情,要么有令人神往的风俗,才能吸引人们去触摸这座城市。查令十字街84号和贝克街221号B座大概就是这样在人们心头挠痒痒的存在吧,如果我来到伦敦这座城市的话,一定要去84号看一看,不为别的,心之所向而已。

  书信这种形式,实在是又令人欣喜又折磨人的存在。收不到的时候是痛苦的却又满怀期待的,就像快递一样,拆开前等待的时光是最幸福的,到手了以后反而没有了太多的悬念。对此,真的是深有体会。

  从前几封书信来看,汉芙小姐和德尔先生画风迥然。德尔先生一如既往地英国绅士腔调,最调侃的一次都在20多封之后了,也不过是对于自己许久未曾回信的解释。汉芙小姐虽然困窘,但在书信里根本看不出来心态的变化,一如既往地活泼,甚至还慷慨寄去肉食、鸡蛋。活得很洒脱,是我对于汉芙小姐的第一印象。

  书缘、情缘都是浪漫主义者心里追求的东西吧,想一想都会露出微笑。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2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份不可多得的书缘。男主角是英国人,一位书店的店员。女主角是美国一位酷爱读书的作家。因为想要读到珍藏本的好书,女主角偶然看到英国这家书店的广告,开始写信给书店。这一封书信,揭开了一段美好故事的序幕,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书信往来。弗兰克认真为女作家海伦寻找她喜欢的书,双方通过书信不仅交流书籍的出售买进,还温情脉脉地谈到读书的心得。甚至当远在美国的海伦了解到英国的物质配给很困难时,开始给弗兰克以及他的同事邮寄火腿,鸡蛋等之类的食物。舒心的往来使二人成为精神至交。但是,由于金钱的缺乏,女作家始终没有能力亲自去书店看一看,没有来得及和弗兰克见上一面,就收到弗兰克去世的消息。尽管后来她有幸得到资助来到书店,却已经物是人非,书店也面临倒闭。

  这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遗憾的故事。

  其实,缺憾更能够让人回味曾经的美好,并且让这美好亘古绵长,留下更多的遐想。

  本书以书信体形式撰写,确切地说,就是人物真实的信编辑而成。自由散漫,却又极具魅力,这魅力就来自于真实。它让我们看到书籍的巨大力量,因为书,因为对书的热爱,海伦才有机会发出那一封求购书籍的信,因为对事情的认真态度,弗兰克也一封又一封地给海伦回信。这是书籍搭建的桥梁,他在桥的那头,她在桥的这头,隔着桥传递着人间的美好。人的心是一座孤独的岛屿,因为有了书籍的存在,生活才不至于那么单调乏味,徜徉在书籍的海洋,让海伦的心灵无比富足,无比丰满。海伦说,她从不买没有读过的书,这一点倒让我耳目一新,因为我读书买书,都是永远在追逐没有读过的。她的观点也许是对的,因为真正的好书是不厌百回读的。我也会把一本书读上一次又一次,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书架上摆放的书籍,读过之后,就很少再去翻阅了,海伦的读书观点引起我的反思: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阅读书籍?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很简单的,也就是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信里不只有商业往来,更多的还有精神的交流。只要有一个媒介,不管相隔多远,心与心的距离马上拉近。而书,使得海伦的生活立体起来,活跃起来,同时也给弗兰克以及同事们的生活增加了一份快乐,一份渴望,一份期盼,一份神秘。

  不相见,使双方都充满了神秘感,这种感情最吸引人。更何况那带着远方温度的文字呢?唉,文字真的是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有些话,一说出口,就成了另外一种样子。但是,文字,却总是具有无穷的韵味,常读常新。我想象他们的生活,他们在我眼中是活在书中的人物,但是在彼此心中,各自又独立成为一本耐读的书,你读我,我读你,永不厌烦,永不满足。因为在彼此的文字里,还有一种没有言说的意蕴,那就是一种对同类的亲切的感情,我们权且可以称之为爱。

  现在的人极少有书信的往来了,也就体会不到书信带给人的那一种独特的感情。当你面对一张张漂亮的信纸,饱含感情地写下一个个方块字,那奇妙的组合,把你内心的秘密毫不保留的展示给收信人。小小的信件在路上漂泊,漂泊,最终到了对方手中,听到人喊自己的信到了,那种瞬间袭来的狂喜,那种无法言说的甜蜜,给了人多少精神的慰藉!迫不及待的阅读,文字带来的想象空间,以及体谅到对方的心情,殷勤的回信,都是现在发达的科技工具给不了的精神享受。我很幸运,曾经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笔友,心灵的契合带给我们彼此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我非常了解海伦和弗兰克的信件来往的意义,海伦没有钱,无法实现自己以及英国那家小书店的人们的热切的期望,但是她却用自己微薄的金钱,为那些极度缺乏物质的人儿带去最基本的满足——肉体的需要。

  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才配这样美好的故事。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会创造出这样美好的故事。他们的一切都藏在这本小小的书里,文字是无声的,写下这些文字的人却是无与伦比的。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3

  那天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2》后,脑子里充斥的全部都是“查令十字街84号”我想迫不及待的了解在那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海莲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子?那个与她书信20年的人又是谁?

  刚刚读完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晚,我几乎一夜没睡,我激动、兴奋又夹杂着伤感、忐忑……总之那心情实在太复杂了,我想这感觉应该只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才能体会。

  我应该算是个怀旧的人吧,尤其对于“邮寄”这件事,情有独钟。好友出去旅行都会记得寄张明信片给我。而我也会把这些明信片都好好珍藏起来。看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小卡片,仿佛自己也随它们经历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明信片偶尔还会写一写,但是说到写信,确是多年未曾提笔了。

  如今,在很多人看来,写信甚至变成一种另类的行为,让我十分费解。如果此刻有个男孩以写信的方式向我表白,无论喜欢与否我都会万分感激,并好好将之珍藏。毕竟在这样一个人人wechat的世界里,能有一个人愿意放下手中的手机,拿出纸笔,在上面书写文字,并且所有的内容都只关乎于你,这难道不值得欣喜和感激吗?

  正如本书的译者陈建铭所说“其中的奥义便在于“距离”——或者说是“等待”等待对方的信件寄达;也等待自己的信件送达对方手中。”这微妙的时间差,让等待都变成一件美好的事。

  从1949到1969年,二十年的光景,住在纽约的女剧作家海莲与远在英国“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及其家人以及全体职员一直通过书信去维系着一份美好的情谊。尽管海莲的朋友都先后造访了“她的书店”,最令人遗憾的反倒是海莲本人从未踏上过那片让她魂牵梦绕的土地。直至1968年弗兰克生病去世,也能未能见他一面。海莲的一生是贫穷的,但她的精神城堡确是那样的充实,完美。就像E。B怀特所说“对我来说,一件尚未实现的事,就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鞭策。”查令十字街84号,是她终究未能实现的遗憾,“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待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拜海莲所赐,“查令十字街84号”几乎快要与伦敦市的另一个地址“贝克街221号B座”齐名了。不得不承认,我从查令十字街开始爱上了伦敦这座城市,有生之年,我定要亲自去看看这片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4

  乍读这本书稿时,我一直努力在回想,查令十字街84号这家小书店究竟是长什么个模样 (我坚信写书的海莲·汉芙不是胡诌的,在现实世界中必然有这么一家“坚实”存在的书店),我一定不止一次从这家书店门口走过,甚至进去过,还取下架上的书翻阅过——《查令十字街84号》书中,通过一封1951年9月10日海莲·汉芙友人玛克辛的书店寻访后的信,我们看到它是“一间活脱从狄更斯书里头蹦出来的可爱铺子”,店门口陈列了几架书(一定是较廉价的),店内则放眼全是直抵天花板的老橡木书架,扑鼻而来全是古书的气味,那是“混杂着霉味儿、长年积尘的气息,加上墙壁、地板散发的木头香……”当然,还有一位五十开外年纪、以老英国腔老英国礼仪淡淡招呼你的男士(称店员好像不礼貌也不适切)。

  但这不也就是半世纪之后今天、查令十字街上一堆老书店的依然长相吗?——如此悬念,让我再次鼓起余勇、生出远志,很想再去查令十字街仔细查看一次,对一个有抽烟习性又加上轻微幽闭恐惧毛病如我者,这长达二十小时的飞行之旅,我自以为是个很大的冲动而且很英勇的企图不是吗?

  然而,不真的只是84号书店的诱引,我真正想说的是,如果说从事出版工作的人,或仅仅只是喜爱书籍、乐于阅读的人得有一处圣地,正如同麦加城之于穆斯林那样,短短人生说什么也都得想法子至少去它个一次,那我个人以为必定就是查令十字街,英国伦敦这道无与伦比的老书街,全世界书籍暨阅读地图最熠熠发光的一处所在,舍此不应该有第二个答案。

  至少,本书的译者一定会支持我的武断——陈建铭,就我个人的认识,正是书籍阅读世界的此道中人。一般,社会对他的粗浅身分辨识,是个优美、老英国典雅风味却内向不擅长议价的绝佳书版美术设计者,但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充分暴露了他的原形,他跳出来翻译了此书,而且还在没跟任何出版社联系且尚未跟国外购买版权的情况下就先译出了全书(因此,陈建铭其实正是本书的选书人),以他对出版作业程序的理解,不可能不晓得其后只要一个环节没配合上,所有的心血当场成为白工,但安静有条理的陈建铭就可以因为查令十字街忽然疯狂起来。

  这是我熟悉、喜欢、也经常心生感激的疯子,在书籍和阅读的世界中,他们人数不多但代代有人,是这些人的持续存在,且持续进行他们一己“哈萨克人式的小小游击战”(借用赫尔岑的自况之言),才让强大到几近无坚不摧的市场法则,始终无法放心地遂行其专制统治,从而让书籍和阅读的世界,如汉娜·鄂兰谈本雅明时说的,总是在最边缘最异质的人身上,才得到自身最清晰的印记。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5

  《查令十字街84号》这部美好的书,系以1949年至1969年长达廿年流光,往复于美国纽约和这家小书店的来往信函交织而成——住纽约的女剧作家买书,任职“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德尔负责寻书寄书,原本是再乏味不过的商业往来,但很快的,书籍击败了商业,如约翰·房龙说“一个马槽击败了一个帝国”(当然,在书籍堆栈的基础之上,一开始是汉芙以她莽撞如火的白羊座人热情凿开缺口,尤其她不断寄送鸡蛋、火腿等食物包裹给彼时因战争物资短缺、仰赖配给和黑市的可怜英国人),人的情感、心思乃至于咫尺天涯的友谊开始自由流窜漫溢开来。查令十字街那头,他们全体职员陆续加入(共六名),然后是德尔自己的家人(妻子诺拉和两个女儿),再来还有邻居的刺绣老太太玛丽·伯尔顿;至于纽约这边,则先后有舞台剧女演员玛克辛、友人金妮和埃德替代汉芙实地造访 “她的书店”,惟遗憾且稍稍戏剧性的是,反倒汉芙本人终究没能在一切落幕之前踩上英国,实践她念念不忘的查令十字街之旅。全书结束于1969年10月德尔大女儿替代父亲的一封回信,德尔本人已于1968年底腹膜炎病逝。

  一样产自英国的了不起小说家格林,在他的《哈瓦那特派员》中这么说:“人口研究报告可以印出各种统计数值、计算城市人口,借以描绘一个城市,但对城里的每个人而言,一个城市不过是几条巷道、几间房子和几个人的组合。没有了这些,一个城市如同陨落,只剩下悲凉的记忆。”——是的,1969年之后,对海莲·汉芙来说,这家书店、这道书街已不可能再一样了,如同陨落,只因为“卖这些好书给我的好心人已在数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不在人间”,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于是是一本哀悼伤逝的书,纪念人心在二十年书籍时光中的一场奇遇。

  但海莲·汉芙把这一场写成书,这一切便不容易再失去一次了,甚至自此比她自身的生命有了更坚强抵御时间冲刷的力量——人类发明了文字,懂得写成并印制成书籍,我们便不再徒然无策地只受时间的摆弄宰制,我们甚至可以局部地、甚富意义地击败时间。

  书籍,确实是人类所成功拥有最好的记忆存留形式,记忆从此可置放于我们的身体之外,不随我们肉身朽坏。

  也因此,那家书店,当然更重要是用一本一本书铺起来的查令十字街便不会因这场人的奇遇戛然中止而跟着消失,事实上,它还会因多纳入海莲·汉芙的美好记忆而更添一分光晕色泽,就像它从不间断纳入所有思维者、纪念者、张望者、梦想者的书写一般,所以哀伤的汉芙仍能鼓起余勇地说:“但是,书店还是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这是不会错的,今天,包括我个人在内,很多人都可以证实,查令十字街的确还在那儿,我是又过了十多年之后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去的,即便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很遗憾如书末注释说的,没再撑下去,而成为“柯芬园唱片行”,但查令十字街的确还好好在那里。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6

  去过伦敦两次,但是没去查令十字街,因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距离泰晤士河不远。

  也算是爱书之人,钟芳玲的《书天堂》曾在十年前读过,但是不认真,翻前翻后,潦草地看过,也辜负了送书给我的那个朋友,他觉得我那时一定会懂书天堂里的爱书之人的戚戚之心。

  然而,我没有。

  自然,我就在十年前错过了了解查令十字街84号的故事,所以,去伦敦闲逛,懂得去看诺丁山,却错过全世界爱书之人的圣地。

  一任自己附庸风雅地、以为自己是爱书之人,今日却在读了2016版的《查令十字街84号》之后,懵然地、撕下了自己也算是爱书之人的脸面。

  错过的,不止是在伦敦,前往那个已不是书店之地的拜谒;错过的应该是早应懂得因书而有缘的人间情谊,那种温暖,已不在世间。

  今天,已无书信已无店,有多少错过还可以重来?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7

  《哈瓦那特派员》中这么说:“人口研究报告可以印出各种统计数值,计算城市人口,借以描绘一个城市,但对城里的每个人而言,一个城市不过是几条街巷,几间房子和几个人的组合,没有了这些,一个城市如同陨落,只剩下悲凉的记忆。”对于1969年的汉芙来说,这家书店,这条街就是这样的,于是这本书是一本悼念逝去的书,纪念二十年年间人心的一场奇遇。

  初识此书,是在一部电影里,买来看看,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读后却久久忘怀不了、唏嘘不已。

  据说这是一部爱书人的《圣经》,不算是爱书人,但也囫囵吞枣的看过许多书,尤其喜欢这一本。毫无疑问,汉芙爱书,她付钱买书,自付腰包寄食物托朋友送丝袜,但仍觉得自己占了好大便宜。她说:我打心里头认为这实在是一桩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着还能指望过年;但你们送我的礼物,却可以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可以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九泉。甚至到最后仍然得出我亏欠他良多的结论。

  这似乎和我喜欢书信的理由不谋而合,喜欢寄出那一刻的欣喜,后来收到信的开心以及没有等到时的失落。以及寄信人的等待和收信人的等待,这期间错过的时间差就像天然酵母滋生了更绵长的感情。

  汉芙喜欢弗兰克,这应该不足以形容她对他的感情,这是一场20年的精神之爱,看到最后他,他们仍然没有见过面,而是弗兰克的妻子写来信告诉他弗兰克逝世的消息。我想弗兰克和汉芙确实是精神相通的,不然他妻子不会在信中说,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都您的信,而你们俩似乎有许多相同之处……她最后说了一句像我这样一辈子孤寂以终的人想必大有人在吧。读到心酸。

  汉芙最后说如果你正巧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能否为我吻它?我欠她的实在是太多了。

  海莲·汉芙,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五日出生,一九九七年四月九日去世。终生未嫁。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8

  读书这件事本身就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无论是与书中的人物相遇还是与此书的某一任读者相遇,都是令人向往的事情,尤其是后者,更是许多文学作品中浪漫故事的开端。

  记得在叙事奇特的《寒冬夜行人》里,卡尔维诺就以一对男女读者从相遇相知到最后结婚的故事作为主线,尽管在其中负责牵线的是一本印刷“错误百出”的书。同样,《查令十字街84号》也承载着一段与书有关的情缘,作为一部现实存在的书信集,它是一位热情开朗、终身未嫁、嗜读经典旧书却穷困潦倒的美国女编剧海莲·汉芙和一位严谨礼貌而不失诙谐、终身奉献于古书事业且已成家的英国绅士弗兰克·德尔二十多年来的书缘与情缘的见证者。

  “查令十字街84号”是英国伦敦一家旧书店“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地址,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嗜爱旧书的海莲看到了这家书店的旧书出售宣传单,她便试着寄了一份想买的书单过去,而德尔先生就在这家书店负责收发信件与搜罗旧书,于是一段长达二十年的却始终未曾谋面的交流就这样开始了……

  怀着对书名的好奇开始阅读,慢慢发现,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的这本书信集,有着穿越时空召唤人心的魔力。随着信件上时间的推移,你可以看到他们之间有某种东西在慢慢变化:女主人公以自己特有的热情活泼叩击着大洋彼岸一个严肃认真、彬彬有礼的英国绅士的心,而那位先生也以自己的幽默恰到好处地回应;他们对对方的称呼也越来越温和,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一般;一个欣喜地接纳一本又一本喜欢的书,一个默默地搜集对方喜欢的书……这个故事像每个爱书人想象中的那样,穿过承载前人思想的书本,与冥冥之中的另一个人相识,相知,然而,最终却没有像每个人都盼望的圆满结局那样,甚至一生都未能相见。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一贫如洗的海莲是不幸的,她甚至由于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凑齐去一趟魂牵梦萦的英国的钱,直到最后得知德尔先生去世的消息以后,仍然没能成行,只是拜托朋友,“若你们恰好途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读来令人心酸不已。然而,那样纯粹、隐秘而又会心的一段感情,又是多少人可遇不可求的啊。就像柏拉图说的那个寓言:每个人生来都是被劈成两半的,世界之大,人海茫茫,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遇到自己的另一半,能遇到另一半的那些为数不多的人大概都是最幸运的'。海莲能够在一次偶然的买书活动中遇到真正懂自己的知音——德尔先生,这样的幸运大概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吧。

  读一本书就像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而这次的世界,没有私欲,没有占有,没有贫穷的悲苦,没有困境下的苟且,有的只是阅读好书的欣喜,一丝不苟的纯粹,心与心的交流以及跨越大西洋的温暖。

  有生之年,愿你我都能遇到自己的“查令十字街84号”,找到那个似曾相识的老友。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9

  之前看了部电影,叫《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自从看了上一部之后我就对汤唯和吴秀波的戏产生了浓浓的喜爱之情。这部片子也让我很喜欢,里面有个重要的剧情线索——《查令十字街84号》,看完片子后就买了这本书。不得不说,电影的力量是强大的,这本小小的书在这部电影热映后,价格是35元,七本青年文摘的价啊。今天终于用四十分钟看完了这本书,真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从小到大,我只有在小学作文里写过信,重点也不在信,而在分数,当然我更没有收过信了。真的会有人就那么一直写信吗,给一个从来都没有见过听过的人。我不是很喜欢用q q等软件来沟通,因为那会给我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哪怕明明是和熟人。可写信是很妙的,可以看到对方的字,而纸质感也更能传递情绪。

  在书中,海莲汉芙就一直通过信件和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家书店联系,买书,寄送礼品。通过信件,双方也对对方有那么点点的了解,这样一直持续到弗兰克德尔去世。海莲当然也曾收到过书店其他人的来信,甚至有弗兰克的家人、邻居的,不过主要是弗兰克的信。他们到底算是什么关系呢?朋友?可是他们从没见过面,海莲一直都希望自己能亲自去看看,但一直都没有成行,一直到书店里的其他人都已经失去消息,到弗兰克和店长都去世,海莲都没能见一眼这些人、 这家店。客户关系?海莲在这二十年中买了无数本书,不仅如此,海莲还从美国给在英国的他们寄去了鸡蛋火腿等物资,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让英国的人们物资匮乏,海莲甚至托朋友带去三双丝袜给女店员和弗兰克的妻子,弗兰克也送了海莲一张由邻居奶奶绣的精美的桌布。也许,没见过面的人也可以是朋友;也许,一直惦念着的才是最珍贵的;也许,大家只是彼此精神上的慰藉;也许,那让人心痒的朦胧感最令人着迷。

  书中有几个点让我感触颇深。第一个是海莲一直未成行估计永远也不会成行的旅行。当海莲给书店寄去物资后,书店里的人就一直很好奇海莲,海莲也很想去英国。所以海莲“嫉妒”自己的朋友可以去看“她的书店”,在她另一个朋友去英国之前说“真希望你也可以一起去”时,海莲难受万分。查令十字街84号就在那,可是她去不了。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说走就走的旅行,有的人也许真的就在一个地方从生到死。有的时候我们唾弃现实,可我们都逃不开现实,我们也许没有能力支付自己的愿望。书店里的人也真心希望海莲来。开始弗兰克想让海莲来了之后住在邻居奶奶家里,邻居奶奶后来去了老人之家;十几年过后,弗兰克的两个孩子都在外读书时,弗兰克说海莲来了之后有两个房间可以挑选。没有结果的准备在以后看来是那么凄凉。

  第二个是书店里散去了的人。塞西莉法尔是书店的女员工,曾经在信中教海莲如何做约克郡布丁,后来需要和丈夫一起去阿富汗待一年,可一年后,便毫无消息了。塞西莉在辞职后曾写信告诉海莲可以把信寄给她的母亲,由她的母亲转交。然而没有联系就是没有联系了,看起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将来实行起来时我们才会发现那有多行不通。总说萍水相逢便是缘,那么散了的时候又该被称作什么呢?海莲多年之后依然会在给弗兰克的信中问起塞西莉的消息,也许塞西莉也会在兵荒马乱之后偶然想起她曾和一位叫海莲的女子通过信,但她应该只会回忆而不会再提笔了吧。

  第三个是书店店长和弗兰克的死。新的员工继任后在整理旧物时看见了海莲的信,便回信询问海莲是否仍需要书以及告诉她弗兰克去世的消息。书店店长和弗兰克应该是一直坚守在这家书店的人,书店里的书变来变去,但他们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有多少人会坚持做一件事情一辈子直到死?我就向来是一个没什么耐心的人,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做不好时还会变得狂躁。我很难想象自己一辈子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样子,尽管我知道应该是会这样的。我没有那么深的热爱,所以自然就会厌倦。而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人也总是会有贪心的,得到了一点点就会开始想要更多,会想往上爬,有多少人会像店长和弗兰克一样就甘于自己的普通平凡呢?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书的结尾没有说海莲是否继续在那家书店买书,但是作者还是给了读者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弗兰克的女儿希拉写信给海莲表明想和她继续通信,也许希拉想传承那份纯粹的关系。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10

  海莲有个颇为别(独)致(特)的购书习惯,就是她所购买的图书都是她以前已经读过了的书。她说她的购书原则是:“我从来不买没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和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同样下场吗?”海莲的厉害之处在于,她清清楚楚地知道她要买的书应有的内容。在《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里,是有几封海莲指责书店所寄图书内容缺失的回信的。人们都是买书来看的,有几个买书是为再看一遍的呢,真是厉害。

  此外,海莲有扔书的习惯。每年开春,她就会来个书库大清仓。旁人不解,她自潇洒。相比那些买书不读只为充门面者,那些囫囵吞枣式地看新版畅销书者,那些看完一本就永将此书束之高阁者,海莲是极为挑书的,好的书,她买来重读,不好的,买了也要扔了,她坚信“一本不好的书——哪怕它只是不够好,弃之好不足惜!”她是真正的爱书之人。

【《查令十字街84号》读书笔记(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柳永《采莲令》11-03

梦幻查干湖07-13

飞花令游戏作文08-19

赵令畤《蝶恋花》11-03

晏几道《生查子》11-03

调查令申请书01-27

张先:《一丛花令》11-03

周邦彦:《关河令》11-03

周邦彦:《关河令》11-02

改写《如梦令》作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