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时间:2022-04-11 13:52:53 民俗 我要投稿

有关民俗作文精选1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民俗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民俗作文精选15篇

有关民俗作文1

  民族服饰和建筑是民俗中最直观的东西。以服饰和建筑为主营构的民族风情表象,能给初临其境的游客以深刻强烈的印象。因此,要重视民族服饰和建筑的利用和开发。桂境民族服饰多尚朴素雅致,但瑶、苗、侗族妇女服饰颇重装饰。瑶族服饰地域特色浓厚,妇女衣裳色彩斑斓,款式多达百余种。苗族、侗族妇女喜欢穿金戴银,其服饰多为短衣长裙,衣服的各个部位都配上花边和飘带,百褶裙层层叠叠,穿戴起来,显得绮丽多姿。

  壮、侗、苗、瑶等族民居多为干栏式建筑。一般以木为原料,穿桦凿卯,很少用钉,却牢固耐用,对广西这种温热潮湿,山居地斜的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它民族建筑也大多为木结构。侗族的三江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就是这种木结构建筑体系的杰出代表。

有关民俗作文2

  今天我介绍的是家乡的春节,也是小年,更是新的一个开始。

  这天,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也是过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这是要吃水饺了,每一年的这天吃睡觉之前都要放鞭炮,再烧些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干完这些才能吃水饺。这天还要把屋子整理好,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三十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大年了,这天中午十二点,家家户户贴对联。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边包边看,睡觉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才行,吃完水饺以后才能睡。

  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穿上新衣,这时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时要收压岁钱了,收完了压岁钱,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后就在家里等待别人来拜年。

  过完春节后的几天更不能闲着了,还要到别的亲戚家这样子来回走动,晚上还要请在村子里的长辈吃饭。初二晚上包好水饺,凌晨四五点钟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天必须要吃元宵,晚上一起放礼花,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呈现出来,给蔚蓝的天空添上了几笔彩色。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有关民俗作文3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 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有关民俗作文4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炎黄子孙历来都重视。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大家便开始紧落密鼓的筹划准备。

  在着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里,亲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难了,而过年正是天涯海角的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大好时机。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块玩,却也其乐无穷。

  作为小孩子,当然最爱玩了,平日忙于学习,过年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放送了。你们不妨与我分享我得大年吧!

  除夕晚上刚吃完水饺,全家人便迫不及待的等待晚会的开始,尽管每年都有晚会,但每次晚会同样能够被小品、相声逗得捧腹大笑,时而陶醉于美妙的歌声中,时而惊叹于神气的魔术……

  放鞭炮。今年过年,我买了许多鞭炮,除夕夜十二点整时,我点燃了一大串鞭炮,新年的钟声与鞭炮声同时响起,场面十分壮观。闲来无事,还可以与弟弟放些小擦炮。在大人眼中虽无意思,但这些鞭炮声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年时,把长辈给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感觉真不错!今年,我还学会了一项新本事―――包汤圆。吃着自己包的汤圆,真甜!

  过年是热闹的,但姐姐告诉我:“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重的责任,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对新的一年,如何调整自己,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一年。

  我想:这就是过年的意义吧!

有关民俗作文5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家乡有一个持续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

  ……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有关民俗作文6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各个节日的风俗和别的地方有所不同,那么就由我来把家乡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杀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

  我们四川的风俗都很特别,我喜欢我的家乡!

有关民俗作文7

  寒假开始了,转眼间就要过年了,大人们都忙忙碌碌的准备年货,而孩子们也盼望过年。可大家知道过年有哪些习俗吗?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在全国各地,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有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被子等,这种习俗被称为“扫尘”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一幅大红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听说这一习俗从宋代就开始了,一直传到今天。在民间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人们还喜欢在门、墙、窗花等地方倒贴“福”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把“福”字倒着贴吗?因为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了”,“福气倒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过年习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围坐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孩子们最喜欢的习俗就是放礼炮和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孩子们能收到好多的压岁钱,不过在此提醒孩子们:压岁钱可不能乱花哦!要用在学习上!

有关民俗作文8

  我的家乡在山西,我喜欢我的家乡,爷爷和奶奶经常给我讲山西的一些民间风俗和传说,所以我了解一些山西的民间风俗,比如:二月二龙抬头、添仓节、桃花节、寒食节、走麦节、乞巧节、敲锣儿节、中元节、过唱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二是万物复苏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是山西民间普遍流传的节日。在山西,老百姓都习惯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图个吉利的意思,所以一到这个节日奶奶总会让我去理发。

  但我不喜欢理发,小时候总担心剃头刀子伤到我,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就嚎淘大哭,几个人都按不住,妈妈和奶奶为了让我顺利理完发,会答应我一些平时不能满足的要求。在二月二时,家乡的人总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饺子,吃麻花,吃煎饼。我特别喜欢吃饺子,奶奶包的饺子好吃极了!每到这个时候,我还会和奶奶和妈妈一起包饺子,我喜欢帮妈妈擀饺子皮,还会包象包子一样大的饺子。所以每到这一天,我很开心,我喜欢这个节日。

  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山西做客!

有关民俗作文9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张海霞。最近,我特别喜欢收集一些民俗节日的资料。看得我真是心里痒痒,想要与大家好好的分享。这不,我已经都整理好,做成“大盘点”了。什么?你们不服气?好,那我现在就给你们好好地介绍一下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拥有了特殊的节日。在德*族,这些特殊的节日不足为奇,竟然在特殊的节日中还包含着更加特殊的民风民俗呢!

  历史悠久的德*族,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风俗,不论酒席上菜肴有多少,都要用新鲜的蔬菜做一碗没有味道的素菜,然后再端一小蝶辣椒水,蘸着辣椒水吃。听着听着,爱吃辣的我,口水都流下来了。这样吃,别具风味,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又热情的民族。彝族的火把节也在全国颇负盛名,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它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连白族、纳*族、基*族等都过火把节呢!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当我想象起彝族火把节的热闹,不由充满了憧憬……

  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使我领略了许多民族气息,也让我更加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有关民俗作文10

  俗雨有五;“百里不同风,千里不俗。”每个家乡都有着不月的风俗,我的家乡的风俗就是: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生、舞狮舞龙、挂灯笼等活动和习俗。

  在往年的春节中要出门拜访亲朋好友,还要守多、舞狮舞龙等活动。”可是今年只能在家吃清四溢的年夜饭。”

  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就去买了许蔬菜及一些肉。”到大年三十的晚上了,每家每户都吃上了香气扑鼻的年夜饭了,我们一家也坐在桌上吃年夜饭了,桌子上有香甜软糯的年糕,还有油而不腻的窝窝肉、咸钳适中的腊肠香嫩爽滑的排骨、鲜美多汁的荔技肉等。”都坐上桌了,一边吃着色香味俱全的满满一大桌子菜,一边欢声笑语的讲讲一些有趣的事。大年初一了,就是开始穿新衣服的一天了。”每家每户大的小的都穿起了在年前买的新衣服了。

  新年中有逛庙会、拜访亲朋好友,守岁、舞狮舞龙等各种有趣的活动。”

有关民俗作文11

  北京四合院作是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什么叫四合院呢?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

  许同是北京街巷的地方特色。胡同形成于元朝,是随着忽必烈建元大都城时开始形成的。元大都城始建于1267年,其规划整齐的建筑格局造就了胡同。通俗地说,胡同就是北京街巷的总称。它之所以成为代表性名词,正在于它拥有相当的规模,以及作为群体而集中展现出的地方特色。常言道:"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北京的胡同名称各异,每一个名称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来历。而且,胡同之间也是大不相同的,如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胡同中间最窄处只有40厘米。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最宽处32.18米,拐弯最多的胡同九湾胡同,最古老的胡同是元朝就有的砖塔胡同等。

有关民俗作文12

  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知道的书法、对联、灯谜、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都属于传统文化。中国也有许多传统佳节,在我们黄冈,十分重视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答。我们就说说春节吧!

  先说贴春联。新年伊始,人们为了表达对生活的一种期待,往往把一些祝福语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两侧,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再说说团年饭吧。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有香喷喷的烤鸡,甜甜的年糕,可美味了。其实,听老人们说,每种菜还有它特殊的意义呢!比方说,吃肉丸子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吃豆腐代表来年生活富裕,吃鱼则代表年年有余。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义?吃完团年饭,就该放鞭炮了,为什么呢?原来,放鞭炮不仅可以驱赶不吉利,还能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

  每年春节的时候,放烟花是小孩子必不可少的节目。仙女棒、巨无霸、天女散花、火树银花,都是我喜欢的。吃过晚饭,我总是吵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陪我一起去玩。我们先点着一个仙女棒,在天空中“画画”、“写字”然后点燃一个巨无霸,听它的隆隆巨响,接着再点上一个火树银花,看它在地面开花。哇!真是五颜六色,漂亮极了。瞧,美丽的焰火冲上了天,变成一棵“大树”,我高兴得又拍手又跳。

  春节还有好多好多习俗呢,比如说拜年、收红包。我很喜欢过年,你呢?

有关民俗作文13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应该是京剧。京剧主要的特色常被称为综合戏剧,因为京剧的创作是完全地揉合了舞蹈、歌曲、话剧、默剧、武术及诗词的艺术精品。它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了风格化及强烈节奏感的动作、简洁而精确的曲谱、想象力丰富的情节及引人入性的角色人物。唱功、节奏、及旋律也随角色的思想感情的差异而转变。京剧独特地融合了现实性和抽象性手法,创出一种精妙的、充满浓厚戏剧意念的方程式。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精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有关民俗作文14

  从小我就喜欢各地的民俗风情,那好像是清明节过后的几天,爸爸带我去了那里——西双版纳。

  我和爸爸下车,看到傣族人正坐在河边独木桥上,欢迎各地来访的游客,再看看喝道路两旁的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摊位:有卖凉鸡的,有卖蔬菜的,有卖水果的……。这些摊位排成了一字形,热闹而又整齐有序。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赶摆,而泼水节期间的赶摆是最热闹的,而泼水节增添了斑斓的色彩。你瞧那位少女,身着质地考究的筒裙:红红的,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蝉翅,又像彩蝶的翅膀,轻柔而美丽,简直跟舞台上的少女没有什么两样,粉红的……一个天地,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

  说起西双版纳,不由得让人想起傣族自治州,那天正好赶上傣族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大的节日,为此许多游客专程赶来。

  在泼水节期间,虽然大家都不相识,但都互相尽情的泼撒着,如果有人把水破到你身上,不要着急,那是他送给你的美好祝福,听傣族人讲,泼水是帮你洗去你去年一年的不顺,重新迎接新的美好的一年,爸爸也赶忙拿来两个大水盆,我也紧紧尾随着,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可还没等我开机,就被其他的游客浇了个透。

  这次履行不仅从我从玩耍中获得知识,还是得我感受到傣族热的好客!

有关民俗作文15

  每个人的家乡的风俗都不同,我的家乡也有很多有趣的风俗,想不想知道?如果想的话就继续看下去吧!

  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说到风俗,我们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争先恐后的赶在第一时间去社庙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不一会儿,村子里、镇子上,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怎么样,我家乡的风俗挺有意思的吧!如果你有机会过来我的家乡玩,我一定会给你介绍更多有趣的风俗哦!

【有关民俗作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有关民俗作文04-08

有关民俗作文(15篇)04-09

有关民俗作文15篇04-09

有关民风民俗作文15篇02-23

有关民俗民风的作文8篇03-02

有关民俗民风的作文3篇02-28

有关民俗民风的作文八篇02-27

有关民俗民风的作文三篇02-26

有关民俗民风的作文四篇02-26

有关民俗民风的作文4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