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味道回味无穷的抒情散文

时间:2022-02-25 15:43:49 散文 我要投稿

年糕味道回味无穷的抒情散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糕味道回味无穷的抒情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糕味道回味无穷的抒情散文

  年糕味道回味无穷的抒情散文 篇1

  俗话说:“吃了年糕,步步登高”……每逢过年的时候,妈妈都要蒸年糕吃的,那份十分香甜、十分筋道的口感,那种浓浓的过年味道,总是在不经意的瞬间,慢慢地爬上心头……

  二0一五年的春节,笔者正值休假七天,又可以回到新疆奎屯市的母亲家中,吃上妈妈亲手制作的的年糕,细细咀嚼,回味无穷……

  一场久违多时的冬雨,终将盘桓多日的严寒驱走,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温温暖暖的年味,在家中弥漫开来……

  小的时候,年糕多半是过年过节时,才能尽情享受的美味……那个时候,奎屯市街市上大清早时,最多只有一两处卖手工年糕的的摊子……笔者曾经很多次无比贪恋的看着那一幕,卖年糕的师傅,从遮着白布的米粉团中扯下一块,然后在光滑的木板上,用手反复压和揉,把米粉团揉捏成光滑、白嫩的年糕块……接着把年糕块摊开,中间夹入一个香喷喷的油饼,再把年糕团密封起来,笑呵呵地递给一直等在前面与笔者差不多大小的小孩,这是那个幸福小孩的美味早餐……

  过年吃年糕、豆包,作为一种民俗,早已是深入人心……那个时候,忙乎了一年,唯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几顿细粮……那个年代,大米、白面,都是稀罕物,年糕与豆包,便常常成为细粮的替代品……所以每到这个时候,都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来人往……有的家庭,还要备上酒菜,邀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来庆祝一番……

  而笔者最喜欢看见的,却是妈妈过年忙前忙后,精心制作年糕的情景,家中的小巧玲珑的石磨,花样不凡别致的模板,还是妈妈从山东曹县老家带来的。

  蒸年糕的程序,是相当复杂的。先把米清洗干净,米要用温火炒,炒到有米香的时候,再用石磨碾成细粉,拌上白芝麻粉或者是黑芝麻粉,与此同时加入糖稀,再把混合米粉与水和一和,揉捏揉捏成合适的干湿状态,搓揉完成以后,开始一个关键性的程序,就是蒸米粉,这也是笔者最为期待的一个环节……

  因为在年糕米粉被蒸熟后,还未被整压成一条条砖块模样的年糕条前,需要倒在刚才的大簸箕中晾凉下,这时候被蒸熟的米粉,妈妈称之为糕花,那可是十分的好吃……笔者拉着弟弟兴奋地跟着爸妈,在一旁拨拉着糕花,一边拉扯一块块糕花,塞进嘴里嚼着,越嚼越甜,越嚼越香……糕花晾的差不多了,也该轮到年糕定型了,这是最后一个程序,把蒸熟的糕花,拨拉到各种模板里,在模版里面年糕,将会被压模定型,最后就是一条条、一块块模样各异的年糕……

  有的`加工点的模板普通些,压制出来的年糕上面,只是非常简单的花色……有的加工点的模板高级些,压制出来的年糕上面,就会有类似“花”、“草”、“虫”、“鱼”、“喜”、“福”、“寿”、“禄”的吉祥花样……

  随着时代的变化,妈妈制作年糕的手艺,也在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高……不仅可以制作白色年糕,也可以制作红枣年糕,还可以制作白果年糕;不仅会做南方的年糕,突出甜咸兼备,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者是煮汤……还可以制作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可以干脆沾糖吃……

  妈妈还用“荷叶、苇叶”,包装过年的年糕,制作花样品种繁多,多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先把糯米粉加适当水和好,分捏成形状各异的薄块,然后投进煮着糖水的锅里,搅拌成均匀的糊状,放进锅里用高温蒸饮一两个钟头而成,带着“荷叶、粽叶”清香的甜甜味儿,在家中四溢飘荡……

  妈妈制作的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馋的笔者与弟弟,两眼瞪大,口水直流……妈妈制作的年糕,不仅香甜可口,形态生动有趣,吃起来自然也多了一些味觉……

  妈妈制作的年糕,造型美妙,口味独特,晶莹剔透,颇能引起食欲,每每都令笔者垂涎欲滴……白白的年糕,口感劲道,很有嚼劲,浓郁鲜明……溜溜的年糕,吃到嘴里,滑嫩爽口,绵软甜酸,不忍下咽……滋润的年糕,荸荠入口,津津有味,雅俗共赏,为人乐道……

  妈妈的年糕,宛如一轮金色的月亮,静静地躺在桌子上,上下两层沾满红色的豆子,简直就是一件十分完美的工艺品,连看着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妈妈的年糕,传承着祖辈的习俗,不仅成了邻居喜爱的佳肴,也成为街坊待客的特色食品,不仅在不同部位需不同的火候,而且分寸拿捏得十分准确,才能制作出与别人不同年糕,这就是妈妈年糕手艺的精湛之处……

  妈妈的年糕,是一道丰盛的年夜饭,是一桌和睦的团圆饭,洋溢着岁岁平安兴旺的吉祥祝福……一家老小,相聚一起,年老的享天伦之乐,中年的财源茂盛、事业有成,年少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家人把一年来的烦恼和愁绪卸下了心头……

  妈妈的年糕,是一年中最开心愉悦的日子,一种芳香的年味弥漫在五脏六腑,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血缘在流淌,年糕是家的温暖,年糕是母亲爱恋……

  妈妈的年糕,是爆竹欢腾升起的时节,是礼花尽情微笑的时节,是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的凸显,用时代的和弦撞响了涌动幸福的春韵,是一道醇香美味的精神大餐……

  妈妈的年糕,从腊月开始忙活,一直延续到元宵闹花灯,年年岁岁如约而至,笔者勤劳忙碌在外,回到妈妈的身边,感受家中的亲,过愉悦开心年,品味浓浓的情……

  妈妈的年糕,不缺少聪明的智慧,不断提高制作手艺,不但精工而且细作,年糕做得越来越有新意,甚至让品尝者叫绝,吃着尽兴,可见一斑,成为一种灿烂的文化……

  品尝着妈妈亲身制作的充满浓郁香味的年糕时,软糯韧性,嚼劲十足,满口余香,幸福无比……此时此刻,亲情乡情,渗透神经,浸润全身,岁岁年年,欢聚酣饮,恭贺新喜,其乐融融……

  年糕味道回味无穷的抒情散文 篇2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年味特别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展现着春节的风貌。我们这儿的春节有我们这儿的风俗习惯,接下来,我就带大家品尝一下我们这儿春节的味道吧!

  年味儿最浓的当然就数年糕啦!

  在我们村上,廿五那天,大伙儿就忙着准备打年糕。小叔找了砖头砌了一个小灶,蒸笼早早地在水缸里头浸着了。

  到了廿六这天,太阳才露出一小点,我便跟着爸爸起床吃完早饭,就赶忙到打年糕的地方去了。奶奶们在搓粉,等粉搓好了,就要上蒸笼蒸了。在蒸笼上铺好一块布,再把粉倒进蒸笼里,然后就可以生火蒸了。蒸好了,白白的粉变成了一个大米团,把它放进石臼里,就要打年糕啦!

  爸爸作为这个村的一分子,当然要出一份力啦!他拿起大木槌,举过头顶,狠狠地往下砸。“啪”的一声,年糕在石臼里头挨了一砸,又举起木槌往下砸,打了那么三四下,李爷爷舀了一瓢水,把水洒在年糕上,爸爸再一次用力地打呀打。很快,爸爸就满头大汗了,换了另外一位叔叔来打。

  年糕打好了,该切年糕了。李爷爷可是老手啊,前几年,切年糕这事儿也都是他负责的。爸爸把年糕从石臼里搬到木板上,然后用手把年糕往两边推,年糕被推得长长的。他又抬起年糕的一端,李爷爷从水中取出一根细绳子,他马上从年糕下面拉过来,然后一手一根绳,左手向右拉,右手向左拉。没啥声音,年糕就切断了。一位张奶奶把切断了的年糕捧到竹匾里,由一个小孩子来点花。小孩子从一个盛满红色水的盅子里拿出一个用稻草扎的小帚,轻轻地在年糕两端点了一下,每块年糕都如此。等点花都点好了,年糕就可以运到各家各户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这儿都吃年糕。这年糕是刚打好没几天的,吃起来味道好极了!虽然只是放点水烧烧软,没放什么调味料,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这年糕啊,特别黏,把嘴都黏得张不开了。我们都“呵呵”地笑着,因为我们尝出了年糕幸福的味道。

  你喜欢吃这年糕吗?喜欢就快快来我们这儿——桐乡石门过春节吧!

  年糕味道回味无穷的抒情散文 篇3

  腊月尾,整条村子都正准备迎接新年,老老少少,大大小小,都一起忙碌起来。贴春联、大扫除、放鞭炮、张灯结彩,满街都是鲜艳的大红色,处处彰显过年的喜庆。

  腊月二十八那天,奶奶也随着忙碌起来。一早下楼出门,就看见奶奶把刚洗干净的圆竹笼和棕榈叶靠在院子里的墙角根儿下,懒洋洋的享受清早带来的日光浴。

  刚回来,就看见她坐在把小木椅上,脚边摆着几个铁盆,其中一盆装着她手中一直掰着的花生仁。

  “妈妈,做咸贻笼啊。”

  “是啊!快,快过来,去厅里拿椅子,帮忙干活。”她见我刚锻炼回来,急忙朝我招着手说。

  我乖乖坐在她身旁。奶奶从身后拎出两把装有一些白色粉状物的塑料袋来,解开袋子,分别洒进几个竹笼里。她的神情是那么严肃,两边眉头紧得几乎挨着一起,手每抖一下都仿佛经过严密的计算似。

  “这个是按照一定比例掺兑的,要做出来的贻笼既蓬松,又有嚼劲。”她边撒边得意洋洋地说。

  接着奶奶拿出几罐调料粉,她手中的小铁勺抖得是那样有劲儿,均匀地撒在竹笼上:“这些是玉香粉,白砂糖,盐……”

  奶奶叫我在竹笼上浇点冷水,被浇上冷水的贻笼迅速凝固,与平时的豆腐渣一般无二。奶奶伸出她满是皱纹的手,在竹笼里揉搓着,她的手法是那样熟练,搓一搓,揉一揉,捏一捏,时而有力,又时而轻柔,时而顺时针转,又时而逆时针转。竹笼里的粉团逐渐变得光滑、细腻、浑圆、粘稠……奶奶拔出她的手,手心手背上都沾满粉团留下的结晶。她在铁盆里抓上一把花生和刚切好的腊肉粒,轻悄悄地在面团的面儿上点上些,犹如工匠在精美的刺绣工艺品上的收尾工作——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次日,同样是个响晴的早晨,阳光打在我通红的脸颊上。奶奶又要使唤我干活了。来到院子,她正蹲在水龙头旁,用废稻谷做成的刷子,轻刷着铁锅。我抓住锅边儿的两只耳朵,大摇大摆的端在火灶上。火灶里的熊熊火焰迅速将锅里的水沸腾起来,不计其数的小气泡顽皮地从锅底直往水面上窜。奶奶叫我放竹笼,盖锅。之后,一个上午,她便坐在这扇风掌火。

  过了好一阵子,奶奶叫我下来,贻笼蒸好了。来到院子,顿时间让人眼前一亮:蒸汽不断的从锅盖边儿的缝隙冒出来,墙角的木材也全部烧完,香味与蒸气混杂在一起,香喷喷的涌进鼻子。我赶快从厨房拿来两块湿布。揭开锅蒸如同船舰上的大炮,冲着天空发射,实在呛鼻。油黄的花生仁儿,乌黑的腊肉粒,还有焦糖色的贻笼。湘味愈来愈浓了,我小心翼翼的抓住竹笼的两边柄,马上往厨房奔去,头顶迅速形成好长一条白色的蒸汽。端在饭桌上,我早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拿把锋利的刀来切了,我根本顾不上干净,直接用手抓起一块鱼笼吃起来。“喔!实在是美……美味极了,果然蓬松,又有嚼劲儿,咸度适中,甜而不腻!不行,再……再来一块!”我激动且口齿不清地说。

  全村人都在等待除夕的到来。年三十的年夜饭,鸡鸭鱼肉,色香俱全。吃过大餐,孩子们喜滋滋地收好长辈的压岁钱包,人们互相祝福:“过年好!”鞭炮声连绵不断,夜空中也开满缤纷的烟花,直到深夜十一二点,年三十才疲惫落幕,倦倦地收场。

  年味儿?——年味当然不仅是长辈们煮的美味,也不仅仅是放鞭炮、贴春联的喜庆,更重要的,当然是属听见家乡地道的口音,吸口家乡纯净的空气,与家人们围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哪怕旧的一年,过得多么艰辛,多么不易,听见家人们说:“没事儿,回家过年!”,或许都是中国人一种幸福美满的事。

  年糕味道回味无穷的抒情散文 篇4

  从我记事开始,年味对我来说就是挂春联,贴福字,放烟花,吃年夜饭,然后亲朋好友欢聚在一起吃喝玩乐。可妈妈却说,她记忆中的年味是从打年糕开始的。虽然每年过年我都会吃到外公亲手做的年糕,但我还是不明白妈妈说的年糕里的年味是什么。于是听说这个春节,外公要打年糕了,我就让舅妈带我回乡下。我要亲自去体会妈妈口中的年糕里的年味。

  这天起了个大早,我可不想错过打年糕的任何一个细节。到了楼下,外公正挑着箩筐进来,我立马迎上去,用手掀开盖着箩筐的布,里面是白白的糯米粉。外婆告诉我,打年糕需要提早一天将糯米浸泡好,沥干,然后第二天将米磨成粉,接下来就是我盼望已久的打年糕环节了。

  在外婆的指导下,我先将一块洗干净的纱布放入蒸笼,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米粉放在纱布上,均匀铺满厚厚一层,接着将蒸笼放到灶上蒸。过了一会儿,灶上开始不停地冒白气。外公掀开蒸盖,整个厨房都弥漫着一股米香。外公紧紧拽住纱布的四个角,用力拎出,迅速反扣在事先抹好黄油的桌子上。他两手沾了一点凉水,开始揉粉团。滚烫的粉团把外公的手都烫红了,他一边不停地哈气,一边用力揉搓,在一揉一搓中,粉团变得越来越有弹性。最后,米粉在外公手下变成了一个个长方形,如玉器般晶莹剔透的年糕。

  最后一个步骤了,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点花”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用外婆准备好的稻草束,蘸上碗里的红颜料,轻轻地往年糕上点,年糕上就留下了似梅花又似小猫脚印的印记。我兴奋地点着,看着匾里一排排整齐的年糕,别提有多高兴了。过年了,它们成了我家过年祭桌上的贡品,为我们带来一年的福气。

  年糕,自古就有着“年年高”的美好寓意。打年糕时,年味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弥漫;过年了,年味在放着年糕的祭祀桌上弥漫;春节里,年味在锅里香甜软糯的菜年糕里弥漫……我终于体会到了妈妈口中年糕里的年味啦!

【年糕味道回味无穷的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用回味无穷造句11-23

打年糕07-13

家乡的年糕作文09-24

外婆的年糕作文09-10

友情让我回味无穷06-08

母爱让我回味无穷06-08

国学让我回味无穷05-28

星光下的感悟让我回味无穷06-08

大自然让我回味无穷06-08

母爱让我回味无穷作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