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在书外散文

时间:2021-04-11 18:27:15 散文 我要投稿

工夫在书外散文

  壬辰仲秋,程先生之状元楼开业,时贤云集,高朋满座。余亦在被邀之列,席间忽闻一君声震云天,人称其“三哥”,其自称乃一瓦匠也。然余听其论及东坡和崔子范等名士,见解每颇不凡,遂想起庄子寓言中《天道》一则尝告诫世人,大意是圣人也好,名家也罢,其书籍作品或其言论,都不能代替我们自己对天道真理的独特实践、体验、探索和感悟。

工夫在书外散文

  对于天道,当然每一个人都应该心怀敬畏,而不是师心自用,不能因为自己饱读诗书就执于成见自以为是固步自封。

  比如余之母亲大人,未读一书一字,然其善良之程度,见解之高远,高我何止万倍。又如斯瓦匠先生,有自己半生亲身实践中得来之独特感悟,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每每语惊四座,令吾感佩未已。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学习和悟道亦无止境也,须时时处处虚心向学。

  古典文学领域泰斗,母校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霍松林先生论及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一诗时尝云:我们祖国堪称伟大的古典诗人,其最高理想都不是做一个诗人而已,而是“余事做诗人”。陆游晚年教导他的儿子说:“汝若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霍松林先生指出,这个“诗外”,不仅仅是指独特的生活阅历,主要是指人应该在做人上下功夫,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人。余引申一下,做一个无愧于家庭和社会,有益于人类和大自然的人,一言以蔽之,天下为公,吾辈当敬畏天道顺应天道也。

  学诗,功夫在诗外;读书,功夫在书外。呵呵,瓦匠“三哥”启迪吾辈匪浅也!

  抬头见冯凭老先生给程先生的题字“中华历代状元记”几个大字高悬於大厅,颇令人感奋!冯先生以一百零五岁之高龄,犹亲身实践,日日挥毫未已,吾辈不当学习之?

  最近重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重读东坡先生的诗词文及书法,于感佩之同时,更加喜欢坡仙了!

  书中一则轶事说,东坡和佛印同游一座寺庙时,看到佛桌上有一本佛经写着一句祷告文,末两句是:存心害人者,自己遭毒毙!东坡便说:这太荒唐了!若真如此,佛便不慈悲了。遂提笔删改如下:

  害人与对方,两家都无事。

  呵呵,即此一端,可见东坡先生之宅心仁厚,可爱可亲也。

  以前读过东坡先生的一句诗“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委实感动!真是接近于佛的大慈悲!千载之下,犹令人感佩未已!

  世人常谓东坡旷达,余偏偏独谓东坡乃悲愤深情之千古真人也!每每吟诵他思念亡妻王弗的《江城子》一词,“不思量,自难忘。……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直是荡气回肠,刻骨铭心,生死不渝也!真千古深情至性之伤心人也!

  东坡之为人,正如先哲所论,情至深,义至重,于宇宙人生万物,感受极敏锐而见理极深透,常以潇洒之笔写出,世人以为旷达,实则苏词中的悲感最深!

  “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东坡确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深情之人!一言以蔽之,东坡先生不独具万世之才,实乃万世真楷模,千古最真人是也!

【工夫在书外散文】相关文章:

龙年金秋谷外谷散文03-23

在路上散文08-22

在爱情之外散文02-14

灵魂在高处散文11-01

心在流泪散文08-18

蒲公英在飞散文07-06

你在北城我在南国散文04-17

工夫的近义词有哪些04-19

做个记号在梦里散文11-04

远山在落雪散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