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有文化阅读试题附答案

时间:2018-02-21 09:50:34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重审有文化阅读试题附答案

  当代中国人依然朦朦胧胧地把传统观念中的识文断字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作为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这是古代培养精英的教育方式,确切地讲,是钦定的科举标准,而非判断其他行业人才的标准,但却被毫无怀疑地放之四海,套用到所有职业上。判断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常以能否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落笔成言、著文盈卷来判断,不管是鲁班、庖丁,不管是韩娥、阿炳,只要不识文断字,就统统属于没文化之列。一刀切下去,传统社会中的大部分技艺传承者,即从事以口头传承的行业,农夫商贾、绣工木匠、操弦乐师、戏曲艺人,总之,除了士之外农工商的所有下九流,就都被隶定在没文化之列了。

  把大范围缩小到音乐界,文字上的识文断字与音乐上的通晓音律,确认方式如出一辙。音乐界也有另一翻版,是否认谱无疑是识文断字书面认定的延伸。不识字、不识谱的人,可以背诵大段大段戏文,集唱念做打功夫于一身,连续几个晚上演连台大戏,弹着三弦说数十本平安书,端着唢呐吹每套不少于一小时的八大套,人们还是不认。

  在手工操作中展示出骄人灵性和技艺,一口气唱数千行、上万行叙事诗《玛纳斯》、《格萨尔王》的游吟艺人,用手中剪刀裁出与毕加索图案一般无二剪纸的村妇,制造出精美绝伦的瓷器几乎让世界把瓷器与中国看作一回事的工匠,通过肢体表现不可重复的整套仪式,集巫、舞于一体的傩戏、萨满、释比,全不算数!

  文字如此高贵,音符如此低贱;行文走笔如此高贵,弹琴舞蹈如此低贱;吟诗作赋如此高贵,唱歌表演如此低贱。毫不客气地说,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没有多大改变。面对历史上出现的这类标准,人们常常思索,到底哪种标准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孰优孰劣,似乎不易回答,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做出简单判断。

  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普及和传统价值体系的重新认定,让人跳出了科举式认定模式,看到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优越性。文化人终于开始注重活态传承,知道了一个民间艺人的'身体,就是一个不可重复的文本,如同印度格言所说:一个诗人的死亡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活态储存与书本知识等价等衡,同样重要!尤其在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表演领域、声音空间。既然尊重人的价值,为什么只相信书本而不相信人呢?

  6.下列对传统观念中有文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传统观念中,识文断字饱读诗书是有文化的判断标准。

  B.按照传统观念的标准,传统社会中的技艺传承者,都不在有文化之列。

  C.传统观念认为,出口成章、落笔成言、著文盈卷就是有文化。

  D.按照传统观念的确认方式,在音乐界,认谱就是通晓音律,就是有文化。

  7.下列对有文化的认定模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识文断字来认定一个人有文化,这是封建社会的皇帝定下来的。

  B.技艺传承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认定模式。

  C.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普及告诉我们,活态的传承,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

  D.活态储存与书本知识等价等衡,既要相信书本知识,又要尊重人的价值。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文字上能够识文断字的人,在音乐上就能通晓音律。

  B.行文走笔、吟诗作赋是高贵的,弹琴舞蹈、唱歌表演是低贱的。

  C.在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表演领域、声音空间,活态传承更为重要。

  D.一个民间艺人的死亡,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

  阅读答案:

  6【答案】B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大部分技艺传承者。

  7【答案】A项皇帝没有制订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B项原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是技艺传承,是区别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孰优孰劣的标准;C项没有人说活态的传承就比书本知识更符合技术规律。

  8【答案】A项原文没有这种说法,属于无中生有;B项这是传统观念;D项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民间艺人与图书馆不完全对应,属于过于绝对。

【重审有文化阅读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1.浣溪沙阅读试题附答案

2.雪阅读试题附答案

3.轻放阅读试题附答案

4.女匪阅读试题附答案

5.古藤阅读试题附答案

6.清唱阅读试题附答案参考

7.寻找父亲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

8.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