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读后感

时间:2021-05-18 19:40:06 名著读后感 我要投稿

出师表读后感(精选13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出师表读后感(精选1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出师表读后感(精选13篇)

  出师表读后感1

  读罢《出师表》,掩卷深思,一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仿佛就站在面前。

  《出师表》是诸葛亮分析时局,把握战机向蜀后主刘禅提出的出师攻魏的意见书。作者在表中反复劝戒刘禅要继承先主遗志,励精图治,严明法纪,以完成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大业,表现了他伟大的抱负和忠于蜀汉的决心。

  诸葛亮知道,奖罚应该一致,否则人心不服。他写道:“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对于蜀国的人才,这位蜀相也很有了解:“侍中侍郎郭攸之……悉以咨之……有所广益”进行了广泛的推荐。这突出表现了他一心为国毫无私心的磊落胸怀。“亲贤臣、远小人……”诸葛亮已经洞察了这一点,力谏君王不要亲近小人,因为亲近小人会给国家带来祸患。联系实际,亲近小人而疏远君子者,仍大有人在。有些单位的领导人喜爱听身边心术不正的下属讲恭维的话,拍他的马屁;面对逆耳忠言,却置之不理,甚至会找莫须有的“罪名”,把讲正气的同志“调离”。我实在想不出他们面对古人“亲贤疏佞”劝戒的心理状态,也许这些所谓的“领导”根本就没有读过《出师表》吧!

  诸葛亮率兵出战,甘愿立下军令状,“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多么豪爽耿直。如今又有多少人,口口声声说什么一定要把“效益搞上去,否则……”“一定要以厂为家”。可是厂子倒闭了,他却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更有甚者用送礼行贿的手段,异地为官,另谋高就,继续挥霍、攫龋这比起蜀相诸葛亮,怎不汗颜?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诸葛亮的高风亮节,至今令人怀念,让人敬仰。我读《出师表》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唯心中装着国家和人民的人,历史才不会忘记他。

  〔简析〕:读诸葛亮的《出师表》,没有不为诸葛亮的诚心而感动的,重读它更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小作者抓住了《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光明磊落与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和当今的部分腐-败现象进行对比,含义深刻。在对诸葛亮赞美的同时,鞭挞了当今某些谋私利者。

  出师表读后感2

  历史上,人们对于诸葛亮都有很高的评价。今天,本人斗胆也来谈谈我对诸葛亮的一些看法。 诸葛亮智。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不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空城计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而他当年那篇肝胆照人、令人读后感觉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更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流传至今。

  实在是智! 诸葛亮神。他虽身在草庐之中 ,但却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对外界的形式了如指掌,且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对当时的时局分析透彻,面面俱到。他甚至还能“呼风唤雨”借东风,仿佛天地万物都为他所用。他用兵如神,运筹帷幄,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实在是神! 诸葛亮义。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效死不渝,“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名人志士的座右铭!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

  实在是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唯一的遗憾恐怕就是没能实现刘备的遗愿了吧。以诸葛亮的才华与聪慧,竟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可悲啊!人无完人,诸葛亮也确实有不足,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他实在是无愧于一个值得千秋赞颂的人

  出师表读后感3

  读过《出师表》的人,无不被诸葛亮的忠诚所感动,那句句肺腑之言是一个臣子对君主的忠言,更似一个长辈对晚辈语重心长的譐譐教诲。

  从“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对国危急存亡的担忧,到“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的规劝,从追念“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遂许先帝以驱驰”、“受命以来,夙夜忧虑”的感恩,足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有德、有能、重情重义之人。可惜,这么一个集智、聪、能于一身的人,竟不得不听命于一个蠢、笨、愚的君主刘禅。

  尽管诸葛亮一生南征北战,戎马倥偬,但最终自己为之而倾尽毕生心血的王朝,还是片片降幡。凭诸葛亮的聪明,难道他不知道所追随的君主是个昏君?难道不知道所效忠的是一个日暮途穷的王朝?否!是他的愚忠思想害了他,他知道所从事的事业成功率几近于零,可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诸葛亮在人格上,是值得敬重的,可是在现实中则是可悲的!

  出师表读后感4

  羽扇纶巾,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运筹帷幄;稳坐战车,用十足的信心与智谋应对挑战。他仿佛就是胜利的代名词,是敌军永远无法跨越的精神门槛。这也许是很多人想起诸葛亮时最直接的印象。然而,一篇《出师表》将其从“神”拉回“人”也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复杂的诸葛亮。

  《出师表》诞生了一个“危急存亡”的时代,“天下三分,益州疲弊”,道出了此时蜀汉内外交困的艰难局面。面对一个年幼无知、易受奸臣控制的庸君,诸葛亮毅然扛起“兴汉”的大梁。对内赏罚分明,对外抚羌联吴,即使明知与曹魏实力悬殊,仍在准备过后进军以图中原。这与深谋远虑的诸葛亮形象大相径庭,好像一个铤而走险的赌徒要做“生死一搏”。然而,却正是这一坚定意志与实现“先帝遗愿”的决心打动无数后来读者。正如《正气歌》所言的“时穷节乃现”,《出师表》“名世”与诸葛亮“鞠躬尽瘁”形象永垂不朽的原因正在于此。

  然而,在率直质朴的行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为人处世的严谨与机敏。他在文中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及陛下,是为了强调其“忠心无取之意”。诸葛亮“夙夜忧叹”我想起所叹的不仅仅是如何实现先主遗愿,还有对于自身名声与道德的担忧,刘备一句“嗣子如不才,君可自立为主”给手握军政大权的诸葛亮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在三国这个混乱的时代,“杀君自取”现象屡见不鲜,后主身边谗臣众多,对诸葛亮的非议也多,诸葛亮深知后主“难辩是非”,故在出师北上之际作此表以忠心,一方面表明自己无意自取立场,一方面也使众臣明白“先帝之臣”的身份,警告他们恪守本分,不可趁国家空虚之际做“大逆”之事,这无不体现其良苦用心。

  同时,文章中以极大篇幅描写了孔明对于后主的期望,但是最后一句“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却很黯然地道出了孔明本人对于这些期望的悲观态度。写此表时孔明已侍后主多年,其“不才”孔明也都谙知,但是,那个封建时代,诸葛亮个人的道德修养却不允许其跨越取位“雷池”一步,取位的高低限制了诸葛亮所能发挥的作用,就好比一个沙漏在不停的漏沙,诸葛亮所做的只是不断向上半部分加入沙子,却没有勇气与意志将沙漏翻过来,拯救这将倾倒的大厦。在封建道德的滤纸中,一代智谋终究无法以个人力量力挽狂澜,这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因而,在当今社会,我们不能做框架、教条束缚下的“单调者”,而要立足实际,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同时,要在正确的价值观下践行正确的道路。

  “出师一表真名士”,每当我读到“临表涕零”这几句时,我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一个佝偻的身影和一双含泪的眼睛,让我掩卷不得不沉思啊!

  出师表读后感5

  《出师表》是一篇好文章,而作者诸葛亮,却不太像一个好人。

  看到这儿,你应该有点儿奇怪吧?诸葛亮不是大忠大贞救蜀救汉的英雄吗?我不反对以上观点,但要加上三个字:对刘备。

  诸葛亮对刘备可谓是毕恭毕敬,对刘禅呢,则是动不动就拿“先帝”出来吓唬人,我仔仔细细地数过了,《出师表》中出现了十二次“先帝”,而“陛下”这个词,只出现了七次。

  《出师表》对封建社会而言,是一篇大逆不道的奏折。什么叫:“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以报之于陛下也。”说穿了也就是这些臣子为什么替你卖命?还不是看在你爹的面子上,只不过是来还人情的。否则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还有这一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无缘无故不阴不阳来这么一句是啥意思?暗喻什么呢?这是说刘禅是亡国之君还是兴国之主?会做阅读题的同学都知道,只要联系上下文,便可以在一秒钟之内完成这道送分题,答案是前者——亡国之君。这就充分说明,诸葛亮是恨不得早点儿让刘禅滚蛋,然后他本人就可以实现一下刘备的遗愿(你诸葛亮可以自己做皇帝)。

  整篇《出师表》我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还是:“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来二十有一年矣。”这,这……背义弃恩,天人共戮!单就“”这一句话,便把关羽、赵云等功臣忘与脑后,将建蜀国,抗击敌军的功劳全揽到自己身上了。而且,还颇为得意,倚老卖老。

  《出师表》虽说在封建社会时期是逆文,但时至今日,大家应该换一个角度去解读这篇文章。

  出师表读后感6

  今天读的是九上的语文课文《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名篇,我想:这既然是“神人”诸葛孔明先生写的,那可真是要好好拜读一番。便认真的读了起来。

  果然是一位大家啊,第一句话里就有我不认识的字,汗……幸好哥哥的书上标有拼音,要不今天可真是要出丑了。

  研究了一会儿后,屋里便传出了我朗朗的读书声,读着读着,我就陶醉在了这精炼、美妙的文字里。

  虽然这只是一次请战书(请求后主同意他去把曹操的大本营包了饺子),但是却写得气势磅礴,诸葛亮为人的大气,豪迈之情不知不觉的便流露在字里行间,使我王某人(嘿嘿,献丑了)不禁深深佩服了一把。

  这篇表里还反映出了许多问题和道理,许多也是我们当代人很需要学习的。比如这一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意思就是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我们要将于君子相交,与君子在一起时间长了,就能收到君子的感染,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成了君子。我们应当远离小人,和小人呆在一起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变的小人。这就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的道理是一样的。

  从这篇表中,也能充分看出诸葛亮的谦虚,如“庶竭驽钝”一句中,驽钝就是诸葛亮的谦辞。这里也充分看出了诸葛亮的大家风范。

  总之,读《出师表》一文,感受颇多。

  出师表读后感7

  《出师表》可谓千古名篇,是诸葛亮北伐之前,写给刘禅的奏章。上学的时候,只是把它当做顺口溜一样来背诵,却从未真正闹懂文章的深意。如今再读《出师表》,才知道为什么它会被千古传诵。文章往往是人的思想与灵魂的写照。细读《出师表》,我才体会到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其用情之深,用心之苦,渗透在字里行间,让人为之动容。读完《出师表》,也让我对诸葛亮其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朝廷政治的担忧,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接下来诸葛亮所做的通盘的安排,详尽周到,可见倾注了很多心血。文中处处流淌着诸葛亮的报国之志,以汉室之隆为己任,希望能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体现着诸葛亮忧国忧民的爱国深情。

  临行前诸葛亮所做的统筹安排,自上而下,从宫中到府中,从军中到营中,细致稳妥,井井有条。规范制度,举荐良才,对刘禅一片赤诚。诸葛亮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用人之道。古来帝王犯错往往不是帝王本人的思想问题,而是因为他们亲近了小人。小人在身边,就会不由自主的走了小人之道,最终招致损失。诸葛亮以史为鉴,尽进忠言,用心良苦。所有这些都辉映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见解和不同凡响的政治才华。

  诸葛亮有着敢于担当重任的英雄气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临终托孤”,所有国家的大事都由诸葛亮一人承担。诸葛亮毫不畏惧,也不退缩,勇挑重担,而且把这些看做是自己的责任。认为“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的忠勇豪情就算是在今天也应被视为楷模。

  诸葛亮不慕荣利,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之所以跟随刘备“以驱驰”,完全是因为刘备“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孙权和曹操当中任何一方都比刘备势力强大。当初刘备没有自己的地盘,没有自己的军队,寄人篱下,落魄不堪。如果孔明想要荣华富贵,高官厚禄,恐怕不会选择刘备。孙权和曹操也都招贤纳士,求才若渴,如果诸葛亮前去投奔,定会受到更多优待。然而,让诸葛亮一生感念的,却是刘备最初的一份知遇之情。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肝胆相照,虽为一介书生,却也堪称为重情重义,侠肝义胆的忠义之士。

  诸葛亮不仅是一个超群的智者,他的无私奉公的高尚品质也令人钦佩。文章之中诸葛亮反复表明自己的报国之志,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只可惜蜀后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即便是诸葛亮再怎么恪尽职守,殚精竭虑,也扶不起那该死的刘阿斗。诸葛亮只能抱恨九泉,留下千古遗憾,令人叹惋。

  出师表读后感8

  无意间看到诸葛亮的<出师表>。本文辞情恳切、感人肺腑。是我最喜欢的文言文之一,看着看着不由的大声诵读。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后人也给了其足够高的评价,我就不在这多说什么了。

  因为喜爱多看了几篇,于是突发奇想。如果我是刘禅,我是不是能驾驭的了诸葛亮这样的强臣。刘备死后当时的蜀国到底是谁说了算!假设最后是蜀国统一了三国,刘禅的帝位是不是能保住?要是保不住帝位那么他还有命活么?

  首先从白帝城托孤开始。刘备说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他的意思就是阁下才干高于曹丕十倍,一定能办成大事,如果刘禅可以帮助就帮助,实在不行,你就作两川之主。“(短短几句,直接给所有在场之人提出并且确定了诸葛亮日后的政治地位问题。”历史上没有一个君王肯将皇位让给一个异姓人来当,哪怕他的儿子是个残疾,他都不会这样干。如果诸葛亮真的要夺权,又有这句话,蜀汉就要灭亡在他的手里)那么刘备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

  首先刘备说这话的意思不是认为他儿子不行,让诸葛亮早早的把刘禅搬开别在那碍手碍脚影响统一大业。那么刘备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弱主强臣。他主要表现在刘备死了以后谁在蜀汉说了算。我们不妨将刘禅与诸葛亮分成两大阵营,看看刘禅集团的人都是谁。蜀汉政权的根基主要是由三个势力集团组成:第一集团占主导地位的刘备嫡系荆楚集团,此前战略要地荆州的丢失,关、张败亡以及夷陵之战,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荆楚集团遭到了重大创伤。而在这个时候刘备又一病不起,眼看占主导地位的第一集团就要土崩瓦解。幼主靠爹没靠上。

  第二集团前益州刺史刘璋时期的东州集团,诸葛亮早在入川前就将起其主要人物纳入囊中。我们的幼主在这是叫不响。不过在这我要提一位重要人物李严,在刘璋时期就是东州集团中的佼佼者。自刘备入主成都以后,他在任上又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的叛乱,充分表现了他的出色军事和政治能力。白帝托孤之时,并非只找了一个诸葛亮,还有一个李严在侧。刘备能把远在成都的诸葛亮召来托孤,说明他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和处理这个问题,因此托孤于诸葛亮、李严二人,并非是仅仅因为李严在身边方便之故,而是应该有其很成熟的考虑的,甚至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的。从上面看刘禅集团的人能管用的就李严一个。也就是说只要把李严摆平,刘禅就不在话下。

  第三集团本地人为主的益州集团。益州集团从刘璋时期开始就没能在政治上占据大的舞台,一直处于一个陪衬的地位,所虑不大,这一点,我们从《三国志》的传记就可以知道,蜀汉就是除去王室成员,列传中本地人士才也十九人,大约只占了三分之一强,而且无一是高层官吏,均为下级官吏和侍郎一类的闲官。因此需要考虑的乃是荆楚、东州集团之间的问题。一个处于弱势的群体,刘幼主在这是叫响叫不响没多大意思。在说了就算你叫了人家还害怕站错队。又有谁会跟一个没有实力的人跑。

  我们回过头再看看诸葛亮集团,诸葛亮在加入刘备军团的初期也没有太大的权力,入蜀后,诸葛亮的地位甚至没有糜竺,孙乾等人高。在刘备伐吴失败后,他马上想到的是现在国力衰败,势必会有人乘虚而入,夺取王位,而诸葛亮就是个最危险的人物,因为他在蜀国的威信太高了,刘备死后荆楚旧部,东州集团佼佼者和益州集团这棵墙上草大多选择诸葛亮。

  可见刘备托孤用意极其深刻,举国上下,除了刘备就是对诸葛亮最敬重了,刘备算出来刘禅集团的李严是斗不过诸葛亮。刘备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将这话明白地说了出来,那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样的态度,来明确地表示他惟有尽忠而死也不会取而代之一途了。不管怎么样,在那个年代里,他是不可能爽快地答应一声“好”的。但是如此一来,倘若日后刘禅昏庸而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要先背上个辅佐不力,背主食言的骂名,在政治、舆论以及民心上都将会面对“不臣不忠不义”的罪名,并因此导致师出无名而居于劣势。所以刘备这话与其说是信任与托孤,不如说是一种先发制人的威胁策略,亦或者是无奈之下欲擒故纵的一种权谋。

  出师表读后感9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天,在阅读陆游的诗集时,我偶然发现了这句诗文。起初有些大惑不解,后来读了《出师表》一文后,我逐渐明白了。

  《出师表》的前五段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第一段中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大事,提出了广开言路这一政策;第二段中,诸葛亮为后主分析对宫中府中赏罚不一,会使朝廷动摇,借此又强调了严明赏法这一内部政策;三到五段中诸葛亮提出了最为重要的建议——亲贤远佞。后部分中他讲述了征战史和对后主的劝谏,表明了自己对汉室复兴的决心。(这是写文章吗?像是总结段意!)

  在此表中,我真正见识到了诸葛亮的才华横溢,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认为三条建议中最好的还是亲贤远佞,它是其他的基础,也是关键部分。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广开言路,接听善意之言;严明赏罚才能真正的做到。

  其实,诸葛亮的这三条建议在实际生活中也十分实用。我们只有广开言路,听从多方面的建议,从中仔细的筛选,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而且如果赏罚不严明,那么不同的人犯下同样的错,受不一样的处罚,大家一定会有意见,弄得大家不和睦;(此处衔接突兀)再者说我们在社会上与一些小混混长期接触,定然会去一些不良的场所,会学许多坏的习惯。

  所以,这篇千古名文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品味,好好的运用!

  出师表读后感10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语文书上的注释是这样写的。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也就是这“卧龙”。

  《三国演义》里是这样写的。

  我曾经像许多人一样,欣赏他的谋略,钦佩他的博学,也感叹于他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诚然,他的功绩是那么显赫,但是写《出师表》的他,在我眼中,与往常有所不同。

  “陛下”,他是这样叫那“扶不起的阿斗”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间,受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这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孔明,为何那样谦虚?或许你是淡泊名利,可却从未“苟全性命于乱世”;或许你是一个布衣,可绝不“卑鄙”;或许你是那样自觉卑微,但你这样一个才子,让任何一个君王“三顾茅庐”都值得!可是,在“皇上”面前,你却是以那样一个平凡、忠诚、卑微的臣子的角色出现。或许对于刘禅,你有些无奈。可更多的却是自责,自责自己没有完成好先帝的使命,那样的你,岂能不让人钦佩。

  刘备死前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可想而知,刘备对他是怎样的看重,怎样的信任。他完全可以在朝中独揽大权,可是他没有,也许这就是他,只要选择了忠诚,那么期限就是永远。那样忠心的臣子,怎能不令人折服。

  青衫玉立,走出《三国演义》里被神话了的他,《出师表》中那个捧着一颗忠诚的心,向君王进谏的他,那个一辈子都尽忠尽职的博学才子——孔明,我对你的钦佩已不止在你的才学之上了。

  出师表读后感1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古心古香的诗句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笔下。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这篇《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呈于后主刘禅的一份奏表。《出师表》

  先讲述了后主刘禅推荐了一些忠心不二的大耳,后讲述了自己为什么如此尽心尽力,以打消皇帝刘禅对自己的顾虑,并决定带兵出征,北定中原,除奸凶,使天下太平。

  读完诗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用心良苦,为了蜀国尽心尽力,拼尽全力辅助刘婵,而刘婵却不积极向上,好坏不分,昏庸无能,听信宦官之言,做了许多错事,而诸葛亮还是尽心尽力地辅助他,把蜀国治理地井井有条,给蜀国在政治经济打下了很好基础。然而,刘婵却在诸葛亮逝世后,不思进取,胆小怕事,而就在投降前夕,蜀国仍有兵力十多万,本可以拼死一战,可刘婵却未做此举,而且朝中的大臣竟无人敢谨言,就这样没有开战,蜀国就投降了。

  刘婵的昏庸无能导致了蜀汉的倾颓,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广泛地听取意见,开战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人际交往中,要选择正人君子,远离小人,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出师表读后感12

  一听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们就会不由自主想起诸葛亮来,诸葛亮的《出师表》更是表达了一对君臣之间的感恩图报之情,《出师表》不知打动了多少志士的心,千百年来一直在他们中间传诵,激励着他们奋发有为……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经艰难坎坷,终于建立了蜀国。两年后,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十六岁。诸葛亮统率蜀军北京,驻军汉中,准备讨伐曹魏,夺取中原,光复汉室。刘禅昏庸懦弱,诸葛亮颇有后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希望刘禅继刘备遗志,振作精神,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尽心国事,匡扶汉室,统一天下。

  文章中有两句,说尽了诸葛亮的一生,“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是蜀国的顶梁柱,他的这番陈词,慷慨而情深,大义而忠烈,表明自己对蜀汉的忠诚,既是报知遇之恩,也是尽为臣之责,意在劝谏刘禅奋发有为,励精图治,严明法纪,已完成刘备的未尽之业,统一中国,可谓用心良苦。

  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更看出的是那份竭尽为蜀汉效忠的心愿,满篇尽是治国之宝鉴,而情牵其文,感人肺腑,动之以深情,晓之其大意,而且反复提到刘备的“遗德”、“遗诏”,陈述自己匡扶汉室的决。我想,诸葛亮能成为我们妇孺皆知的人物,不仅是因他的智慧,更是因为他的忠义啊。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仲伯间?”历来以诗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于历史典册,而且灿烂于文苑,焕发出精神的光芒。这里面的君臣之间的忠义,感人肺腑之情,感染了千秋万代的人民,让这个名臣成为智慧与忠义的化身。

  出师表读后感13

  我在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中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会抽时间把喜欢的文章诵读一遍,希望能从中借词借句、借气借力。读得最多的,一篇是《滕王阁序》,一篇是《出师表》。

  《滕王阁序》将汉语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气韵贯通,可谓天纵之才、神来之笔。相比而言,《出师表》的文采没有那么惊艳,甚至结构和表述上还有点琐碎。但自古文章比高低,不在词句而在立意。诸葛亮在这篇文章里注入了理想信念的力量、留下了慷慨赴死的悲壮、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真情自然流露,无矫揉造作之态,每当读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不禁泪目。

  读《出师表》就不能不读诸葛亮,读诸葛亮就绕不开《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以及各种民间传说、野史等。不同的作者塑造出了不同的诸葛亮,他仿佛身处历史的重重迷雾里。

  一个是被《三国演义》神化的诸葛亮。《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好的三个形象称为“三绝”——奸雄曹操、良将关羽和贤相诸葛亮。其中,曹操和关羽虽然有艺术夸张,但整体上与历史差别不大。唯有诸葛亮,被罗贯中进行了360度无死角地美化和神化,成为彻头彻尾的第一主角。罗贯中一方面从史书中扒拉出诸葛亮为国尽忠的感人事迹,另一方面参考民间传说和杂剧评话,杜撰了大量精彩绝伦的奇谋诡计,从而写出了一个通天彻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力远超《三国志》,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基本上也就成为国人心中形象,甚至浓缩成中华文化中“神人”的代名词。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能”,是一个“状多智而近妖”的半仙。历史上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吗?在他诸多的传奇故事中,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智算华容、三气周瑜、空城计、骂死王朗、禳星延寿、遗计斩魏延、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显神保蜀民等,统统都是虚构的。如果诸葛亮泉下有知,他应该也不希望被强加如此多不合逻辑的事情在自己身上。

  真实的诸葛亮,前期主要负责内政外交,虽是智囊团成员,但直接指挥的战役较少,主要充当“大管家”角色。他也并非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而是在跟随刘备多年征战中逐渐成长,并以其出色的能力、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刘备信任和大家尊重。白帝城托孤后,他成为蜀国丞相,实际上的“一把手”,执政十余年间,基本上把“萧何+张良+韩信”的职责承包了,一辈子都在为兴复汉室努力奋斗,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从最终结果看,他六次北伐均告失败,他的理想抱负最终成为梦幻泡影,他的国家在他死后三十年随即灭亡。从军事能力看,诸葛亮在治军练兵方面颇为擅长,能够训练出行动听指挥的精兵猛士;研制出像诸葛连弩、木牛流马这样厉害的武器和装备;他习惯用稳扎稳打的方式作战,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打无准备之仗。但谨慎有余,果决不足,虽然能避免巨大风险,却也会坐失良机。从政治能力看,诸葛亮的治国理政水平在三国中是首屈一指的,他推行依法治国,奖罚分明,积极发展经济与农耕,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但他“事必躬亲”的作风长期为人诟病。从个人品德看,诸葛亮德才兼备,淡泊宁静,清正廉洁,简直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典范。但他也存在识人用人不明、听不进不同意见的问题。每一方面,他都不是完美无瑕。

  但是当这一切的因素叠加到一个人身上,而这个人又在乱世中死守一片汉室疆土,为理想和大义耗尽毕生精力。对封建统治者而言,有能力又忠心,居高位而不谋私利,简直是梦寐以求的肱骨之臣。康熙皇帝曾说,“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对官员和读书人而言,诸葛亮得明主“三顾茅庐”的极高礼遇,从山野村夫到一国丞相,堪称“学而优则仕”的典范,是为官和读书人的偶像。对老百姓而言,一个为民务实,执法公正,而又两袖清风,为国尽忠的丞相,当然会受百姓爱戴。在三方合力下,诸葛亮的地位越来越高,他的形象也越来越光辉伟大。

  一个是被《三国志》弱化的诸葛亮。现在关于诸葛亮的史料,最主要的来源是西晋陈寿所着《三国志》。《三国志》作为“前四史”之一,是公认水平和价值都很高的史书。需要指出的是,《三国志》是正史,但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尤其不要忘了,《三国志》是在西晋时写的,必须以其前身曹魏作为正统,对蜀汉过度美誉是犯忌讳的。而且陈寿与蜀国渊源颇深,陈寿在蜀汉时曾任主簿、观阁令史等职务,因不肯屈从宦官黄皓专权,所以屡遭遣黜。陈寿的父亲当年是马谡的参谋,失街亭后马谡获罪自杀,陈寿父亲也受到牵连,被处以髡刑(剃光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当朝时一直看不起陈寿,经常给小鞋穿。所以,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写诸葛亮不会打仗,不善于临敌应变,说诸葛瞻只会书法,名过其实。

  事实上,陈寿给予了诸葛亮较高而且是相对客观的评价,“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这不仅仅是肯定他的功绩,赞扬他的人格,更是把他比作管仲、萧何式的贤相。只是在最后,加上了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翻译过来就是:“但是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都没有成功,大概打仗时临阵应变不是他的强项吧! ”很多人就拿这这句话大做文章,说真实的诸葛亮只会治军不会打仗,只有政治才能没有军事才能。

  我一直认为,军事才能也分几个层次,政略高于战略,战略高于策略。正是这个“将略非所长”的诸葛亮,还在高卧隆中时就定下了“三分天下”的大政方针,拿出了“跨有荆、益,东联孙权,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北拒曹操,内修政理”的军事战略,刘备正是这样规划指引下,从一个年近半百且一穷二白的落魄英雄,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也正是这个“将略非所长”的人,帅蜀军平南蛮、擒孟获,以一州之地攻中原数州之兵,以寡击众,夺三郡,斩张颌、王双,逼得司马懿宁愿穿女装也不愿应战,一应战即被打,眼睁睁看着蜀军在自己的土地上垦田屯粮。这也是 《三国志》的记载。反过来分析,如果诸葛亮真不会打仗,司马懿大可出兵将其歼灭,怎么会一直高挂免战牌打消耗战,等到诸葛亮病逝才敢出寨门。而且,诸葛亮着有《兵法二十四篇》,并流传于世。以他的性格,不可能自己不会打仗却写书教别人怎么打仗。

  陈寿把“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归结为诸葛亮“将略非所长”是值得商榷的。应该说北伐失败是综合国力巨大差距导致的必然结果。蜀汉之败从关羽的荆州之败特别是刘备的夷陵之败就已经注定,这两次失败导致蜀国精锐尽失,动摇了国之根本。从当时蜀国的军马钱粮和青黄不接的人才状况来看,就算换韩信来北伐也难以扭转乾坤。诸葛亮以民不到百万,军不过十万的力量去主动攻打五倍于自己人口和军力、八倍于自己地盘的魏国,道阻且长、劳师远征、粮草不济,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诸葛亮还是义无反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希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既是为了自己“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也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

  一个是被网络黑化的诸葛亮。随着出版业发展,思想解放以及网络普及,人们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于是拿着《三国志》批《三国演义》成为一种时尚。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三国演义》上这里也是编的,那里也是假的。再回首自己小时候把《三国演义》当历史,不禁大呼上当受骗,在逆反心理驱动下,便开始揭批《三国演义》中最大的受益者诸葛亮。

  在扒光了“能掐会算”“呼风唤雨”“用兵如神”等技能包装后,大家意犹未尽,遂从多个角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批判。其中,不乏一些吸引眼球甚至是耸人听闻的论断,有人说诸葛亮不但不会打战,简直是嫉贤妒能的草包,把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给废了;有人说,诸葛亮以弱攻强的北伐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错误,只是为了转移内部政治矛盾,最终加速蜀汉灭亡;有人说,诸葛亮穷兵黩武,一将功成万骨枯,让蜀汉百姓受尽苦难;有人说,诸葛亮是封建皇权的卫道士,只有抱残守缺的愚忠,这样的人当然会受到统治者推崇;有人说,诸葛亮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华夏分裂者,阻碍全国大一统,使人民饱受战乱,是历史罪人;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根本不是为了兴复汉室,而是为了自己能手握大权。废黜李严,处死刘封,都是政治斗争的阴谋,他是有自己当皇帝的野心,只是死得早没有得逞而已。面对李严劝他称王受九锡,他回答那句“虽十命可受”就是昭然若揭的证据。

  现在,“把诸葛亮拉下神坛”已然成为主流,站在不同立场,对同一史料用不同的态度进行解读,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是很正常的。逝者已矣,真相留于青史,也存于人心。花了这么多篇幅和笔墨来科普诸葛亮,本就是一种无奈。

  回归主题,再来说说《出师表》。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前给皇帝刘禅的上书表文,洋溢着真挚感情和以身许国的信念。被历代文人奉为经典并给予极高评价,“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诸葛亮以信仰的力量秉笔直书,以满腔的热血挥毫泼墨,以无我的气概镌刻遗训,使得这篇文章流传千古,光照后世。仔细研读,我们可以从这篇表文中,读出丰富内涵。

  可以从“强横”中读出忠诚。作为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开头就对皇帝耳提面命,“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而且还公然宣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意思是皇帝宫中的事,也要按我丞相府的规定来办。这不是有违君臣之礼吗?这不是奴大欺主吗?这恰恰是诸葛亮出自公心的忠谏,而不是仗势欺人的威胁。这份“强硬”体现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进而将这份忠诚延续到他的继任者刘禅身上,更体现了他对政治理想和大汉正统的忠诚,希望刘禅能够“亲贤臣,远小人”,继承先帝遗志,最终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

  可以从“自信”中读出忧叹。诸葛亮回顾当初先帝如何三顾茅庐把他请出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后来又“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怎么听都有点摆老资格的意思;什么“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什么“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好像在讽刺刘禅不作为,自己独木难支。其实,这是一个生命行将走到尽头但使命尚未实现的孤心独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事无巨细,废寝忘食,如履薄冰,诸葛亮48岁写下《出师表》,54岁去世,留给他的时间和机会确实不多了。当然,他完全可以换个活法,凭借“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巩固城池,坚守不出,以诸葛亮的才能守上几十年是没有问题的,还落得一个安逸。但是,选择这条路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希望和前途。蜀汉的经济、耕地、人口和面积较东吴都有很大差距,更别说曹魏。只是因为北方饱经战乱尚未恢复,显得两国实力没有那么悬殊,如果选择闭而不战,现在只是几倍的差距,将来可能就是十几倍的差距,只能坐以待毙。以诸葛亮的性格,他不可能把死路一条的蜀汉交给未来的继任者。因此,他在决定主动出击之前写下了《出师表》。

  可以从“唠叨”中读出关爱。诸葛亮像是一个即将慷慨赴死的统帅告诉皇帝,哪些人是忠臣、良将,应该听他们的话,不听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如果他们不肯进忠言应该如何惩罚;像是一个父亲将要为家庭谋生计而出门打工,临行前对他儿子的谆谆教诲和碎碎念。确实是舐犊情深,诸葛亮对小皇帝刘禅,兼具了君臣、师生乃至父子的情感。正因为诸葛亮关心他、爱护他,所以才会对离开后的事情如此放心不下,一遍一遍回头叮嘱,还生怕他听不进去,怕他有逆反心理。我一直觉得《出师表》更像是给刘禅的遗书。

  据说,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前,又写了另一个表章给刘禅,称为《后出师表》。如果说,前《出师表》主要是对出征后的一应琐事向刘禅做交代,那么《后出师表》里,则是旗帜鲜明地阐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北伐?文章一开始,诸葛亮就说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接下来,诸葛亮从六个方面论证了冒险伐魏的必要性。这一篇文章,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名句。这也是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但是,《后出师表》出自张俨的《默记》,作者是否是诸葛亮本人一直存着争议,也没有《出师表》流传得那么广,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诸葛亮留下的“锦囊妙计”里学习为人处世之道,比如要有“志当存高远”的理想追求,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崇高境界,要有“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的处事原则。

  写诸葛亮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评论《出师表》这样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文章,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来,前人之述备矣;二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部“三国”,都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所以,数次提笔,数次放下,犹豫再三,还是写了。写完之时,我真切体会到“不知所言”的感觉。最后借用钱穆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左岸记:真是懂得越多的人越谦虚,经常读《滕王阁序》和《出师表》,自然甚是喜欢王勃和诸葛亮了,也非常熟悉。现在我们读书,真的很幸福,对每一个比较著名的人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书和资料可以对照,也有很多很有智慧的人的评说。这些是我们能很容易读到的,但要从这些信息当中提炼出自己的观念,而不是偏袒,逞口舌之爽,是需要相当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今天我读到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如饮瑶醉。

【出师表读后感(精选13篇)】相关文章:

出师表读后感500字08-17

《出师表》《后出师表》比较阅读及答案10-12

出师表阅读答案01-21

《出师表》阅读附答案03-29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02-22

三国志《出师表》阅读答案06-12

走进诸葛亮的内心世界-读《出师表》所想到的11-11

《童年》读后感精选06-29

英语的读后感精选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