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避酷暑在竹园的散文

时间:2021-04-15 19:55:18 散文 我要投稿

巧避酷暑在竹园的散文

  又是一年暑期到,三伏的大热天,是我们江南一年中最难过的日子,看到小区内放假的孩子多了起来,又听到隔壁的阿婆说:“今年自己的孙女,得了个年级的优秀学习标兵,孙女的父母,已经口头答应,带她去风景清丽有山、有水、有竹园的地方,避暑几天,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农家乐的地方。

巧避酷暑在竹园的散文

  这让秦天想到了自己童年的暑期生活,想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乡下生活的点滴生活经历。

  那时,乡下整个生产队五十多户人家,就一台生产队购买的扬谷电风扇,社员家里根本没有电风扇,更不要说空调了。

  今年暑期又来到,念书的孩子放暑假了,秦天就抽一个星期天,开着自己的电动车,带上自己的孩子,去离县城五里外的乡下,看望自己的父母。

  车子快到家了,秦天在自己老宅后面竹园里,看到几个小孩子,在用绳子做秋千,吊蓝,看到秦天下了车,他们微笑着,依然做他们的秋千与吊蓝。

  触景生情,这不禁让秦天,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乡下的生活片断。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秦天住在浙北平湖南郊横娄浜,这个小队住着约五十户人家,跟秦天差一二岁的小孩子特别多,全浜有二十几个。我们经常在一起上学与玩耍。那时,暑期一到,大人要下地劳动,为了孩子的安全,平时在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孩子是不允许下河浜旅游的。

  那时,暑期一到,也就是一年中高温来到,也是一年中最难过的日子开始。每当高温来临,一个办法是去自己屋子前面的河埠,下河冲凉,只有大人在家,才放心地让孩子们下河冲凉;另一个办法,就是搬着各自家中的长凳子,约上几个同龄的小伙伴,在屋子后面的竹园里乘凉,或者睡觉,或者将草席铺在竹园的空隙内,睡在草席上,或者看从家里带来的小人书……

  几个小孩子在一起,有的用绳子,在竹子之间连接之后,做成了一个可以睡觉的吊蓝,有的小朋友,将绳子的两头,系在两根比人宽的竹子上,做成了一个秋千;有的在青色挺拔的竹子上面,用铁钉或者剪刀,刻字或者刻上各种动物的简单图案;有的时候是比赛爬竹子上下的速度,在此过程中,细心的玩伴,在爬到竹子的上面时,有时会得到意外的惊喜——在竹子顶端,会意外发现上面有个麻雀窠,从中仔细一打量,原来,是鸟留下的几个鸟蛋,于是,这几个鸟蛋,就成为意外收获,放进了小伙伴的口袋,小心地从竹子上面慢慢地滑下来,然后,将鸟蛋放在一个安全地地方,秦天离家最近,就说道:“快把鸟蛋拿来,先放到我家的碗橱内,等一会儿,我们再分开来。”。

  不过,有时也有意外。暑期,天气闷热,蛇也会出来纳凉,透透气。当小伙伴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其实,充满灵性的蛇,也已经好久窥视了这竹子顶上的鸟蛋,竹子顶上的蛇,也久久地凝视麻雀蛋,当蛇与人都悄悄地靠近鸟窝时,蛇的突然出现,往往让小伙伴主生一阵惊吓,吓出一身的冷汗,蛇一看边上的小伙伴拿起了竹子敲打竹子,蛇三十六计,悄然放弃了这一物品的竞争,开溜从竹子的顶上,如有轻功一般,迅速地游掉,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的鸟蛋,被胆子大的同伴拿走,几个小伙伴会相互商量,每一个小孩,各分几个鸟蛋,回家放到煮饭的蒸架上,蒸熟之后的鸟蛋,就成了孩子家晚餐时的一道独特美食。

  吃一堑长一智,后来,同伴学了乖,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防止不速之客蛇的侵害,我们小伙伴相互提醒,往往在攀爬竹子前,先摇一下竹子,将蛇赶跑,我们来了一个先下手为强,给蛇一个信号,聪明的蛇,会非常知趣地走开,不再跟这群小孩子,争抢竹子顶上鸟窝内的鸟蛋。

  小伙伴的有心摇动竹子,既有效防止了蛇的攻击,又可以安全放心地寻找鸟蛋,这也是让秦天难忘的一个小插曲。

  秦天老家后面的竹园,是一个非常大的老竹园,约有半亩的面积,竹园存在的年龄,远远大于秦天家的房子。

  暑期的下午,是气温最高的时节,小伙伴拿着家里的长凳,或者拿着草席,进入竹林的空隙,竹子顶上密密的竹叶,制造了一个个天然的遮阳屏障,让我们农村的孩子,拥有了城市内小朋友没有的特殊场所,这可能也是大自然的一个安排,乡下的竹园,是一个天然的纳凉好去处,城里的孩子,只有进入地下防空洞内,寻找纳凉的地方。

  预先将竹园,用扫帚仔细地清扫一下地上的石子、枯叶及砖头,草席平铺在竹园内的平地上,小朋友坐在铺开的草席上,一时也没有睡意,几个手巧的小伙伴,就采摘既宽又长的.竹叶子,通过小手巧妙折叠,不一会儿功夫,就做成了一个灵巧的滚轮灯,一个小伙伴做成功之后,边上的小伙伴,也会学着,不一会儿,学习的小伙伴,也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

  然后,小伙伴们折一根青竹梢,用砖头敲掉多余的竹梢,寻找到房前屋后的蜘蛛网,一头粘上蜘蛛网上的天然丝线,另一头与竹叶子做成的滚灯系线的地方粘牢,这样,一个随风旋转的竹叶制作的滚轮灯,这算完全做好了。

  伙伴们或提在手上,或挂在竹子边上的风口间,突然一阵风吹来,滚轮灯旋转的速度随风而变化,随风起舞,时高时低,让人有飞起来的感觉,小伙伴们看到如此的作品,也开心地笑了起来。

  秦天依稀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当时的生活水平有限,秦天小小伙伴伤脑筋的铅笔,是用乡下的鸡蛋,上大队的小店调换的。

  为了将一支铅笔用尽,秦天跟伙伴们,想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就是用细的竹梢,截取跟铅笔芯外径差不多的竹梢,然后,将铅笔芯装入竹梢的内径内,外面再用绳子绕牢,一个在竹园内的小发明,就这样诞生了,并在秦天的小学生活中,用这种铅笔,弥补了铅笔数量的不够,这个小小的创新,在大队的小学生中,曾经流行了一段时间,这也是特殊岁月的孩子们,一种独特的构思,引发出了这样一种实用的创新,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穷则思变。

  老宅屋后的竹园,也是大人放工时,暑期中午纳凉休息的理想去处。吃过中饭,男人拿着自己一杯茶,另带一个热水瓶子,自己再拿来一个凳子,也来竹园纳凉,跟邻居聊天,聊聊队里的生产,聊聊家里的情况,聊聊田间的农活,聊聊听到的有关附近的新闻。

  如果是小队放工休息日子,大人中饭后,一般会拿来家中的草席,铺在竹园内的空隙处,席地而睡一个中午觉,虽然外面的阳光非常爆烈,竹园叶子特有的散热、隔热功能,过滤了烈日的高温,让竹园的温度低了几度,让人感觉一个相对地凉快,大人会带来一把扇子,不时会摇动着扇子,让自己身上的热量减少一些。

  在此期间,东家的阿婆,从家里拿来了切好的片子西瓜,放在干净的脸盆内,让竹园内纳凉的邻居分享,西家的张婶,端来了南瓜圆团,有时会放上一点糖精,让竹林间的邻居共享,李家的媳妇,炒来了南瓜子,放在盆子内,让竹园内的叔叔婶婶及孩子们一起吃。

  小小的竹园世界,是一个纳凉的好去处,又是一个相互沟通,和谐共处分享美食的乐园,在秦天的童年记忆中,这种美丽的场景,时常会出现,农村人的朴实与善良,让秦天的童年心灵,拥有了一份美丽的竹园暑期纳凉图。

  当地的土产,热心的邻居,在传递美食的轮回中,融洽了邻里关系,让上世纪七十年代,秦天老宅的竹园,时常发出开心的笑声,一个个难以忘怀的竹园瞬间,时常在秦天的脑海中浮现。

  在这炎夏时节,竹园边上的榆树上,不时会传来知了的叫声,时而又传来鸟的歌唱。小伙伴们,要么睡在草席上,要么睡在吊蓝上,要么摘下竹子上的叶子,做做竹叶的有关玩具,半天时间,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

  乡下童年生活,一些在竹园边上出现的一些东西,比如乡下老人说是鬼蜡烛这个东西,一般在热天的时节出现,上面是暗红色,下面一段是淡红色,让当时念小学的秦天,也觉得有些迷惘,有些用自己的知识,无法解释的现象,让大人说说原因,也是无法说清的一个迷团,往往会带上一些跟迷信有关的名称,让人听到名字,心中就会产生几分恐惧的感觉。

  特别是夏秋之际,在一些老竹园的通道上,出现一些特殊的东西——我们当地的村民叫做“鬼蜡烛”的东西,也在炎炎的夏日,在老宅后面的竹园内,白天没有,过了一个晚上,清晨就会清晰地看到所谓的“鬼蜡烛”。

  我们小时候,也跟着大人一起说这个东西是“鬼蜡烛”,在老竹园内特别多,是上面有点暗红,中间红色,跟泥土往往连着的一种自燃物体,往往清晨一早起来,就可以看到这种自燃产生的所谓“鬼蜡烛”。

  随着秦天小学毕业,进入初中读书,一门特别的化学课,提高了秦天同学的认知水平,这种乡下人称的“鬼蜡烛”,终于,在上初中化学课时,被来自县城的一个戴眼镜的江老师,来了一个彻底的科学解释,这种长期以恐怖名字命名的“鬼蜡烛”,终于,在小伙伴心中,有了一个合理的答案。

  从化学老师的口中得知,所谓的“鬼蜡烛”,其实,它是一种低温自燃的含有白磷化合物,它在40°以上,就会产生自燃。

  以前神秘又让人感觉阴冷恐惧的东西,科学的普及,让人明白其中的化学原理,走过路过看见如此的东西,不再产生异常的惊恐情绪,也不再有恐惧的感觉产生。

  母亲的一声:“秦天,快跟你的孩子,进屋吃饭里哎。”将秦天从回忆的氛围中拉回现实。

  于是,秦天叫唤着自己的孩子,随母亲进入自己的老宅,来到客厅吃饭。

  岁月匆匆,时代巨变,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人们早已摆脱了鸡蛋换铅笔、橡皮的年代,进入了普遍小康的新时期。

  如今夏日纳凉,风扇、空调进入千家万户。

  竹园,是江南自古以来的一个特色,是乡下每一个农村人家,家家拥有的地方。它在春天,可以挖竹园中的竹笋,烹调出各种以竹笋为主的菜肴,让主人家享用。

  炎炎的夏天,可以让人们在暑期,在竹园的空隙内,享受竹园特有的凉爽,来一个好好的休息。

  让小伙伴们,在这个天然的空间,纳凉、看书、做各种与竹子有关的东西。竹园,也是文人墨客乐于画图与写诗的主题之一。竹四季长青,挺拔向上,让人非常敬佩。

  这个上世纪七十年代,给秦天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因为江南城市化的拓展,老宅的地方,已经拆迁,乡下的家人,拆迁进入了市区分配的住处,进入了城市规划的新型小区,成为现代化新城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秦天乡下,已经没有了古宅,没有了江南特有的田园生活的场景:前面是东西流动的小河,中间是一座连接南北的小木桥,屋后是纳凉交流的避暑佳境竹园,唯一留着的是,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依旧遗存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些童年记忆,一幅幅竹园纳凉的场景图腾。

  但永远无法改变的是:贮藏在人们的童年记忆,那老宅后面竹园的故事。虽然,随着人们的年龄的增大,会产生一些模糊的感觉,这些已经逝去了几十年的乡间趣事,在秦天的眼里,依稀就在眼前,依然是那样地清晰,并富有生活的美好愿景。

  那小伙伴们一起在竹园中嬉戏的乐趣,抓鸟蛋的惊恐,“鬼蜡烛”迷信说法,“鬼蜡烛”产生原因的科学解释,是化学老师的分析,让这个谜案,终于得到彻底的剖解,将铅笔笔芯用尽的小发明……这一串串,一幕幕美丽有趣的场景,那乡下邻里间的和睦关系,美食分享的美好记忆,将永远印在秦天的记忆中,或者留在秦天的文字中,留给后代追忆的佐证。

【巧避酷暑在竹园的散文】相关文章:

竹园作文03-12

家乡的竹园作文03-09

酷暑的炎热,假期的无聊02-04

在路上散文08-22

我家乡的竹园作文450字10-28

夏阳酷暑云抚琴作文08-02

心在流泪散文08-18

在爱情之外散文02-14

灵魂在高处散文11-01

蒲公英在飞散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