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时间:2021-05-30 13:45:44 初中生作文 我要投稿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通用16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目送母亲节读后感(通用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通用16篇)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1

  假期读了龙应台的《目送》,书中写尽了作为女儿、母亲、姐妹的她与自己的父亲,儿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离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浓淡,一次次的目送讲述了多少沧桑巨变。

  新学期伊始,我和爸爸离开了我们一直生活的营口,来到了大连。爸爸来这里工作,而我也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突然的离别让我感到兴奋和恐惧,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摆脱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恐惧的是我面临的陌生环境常常让我感到离开了母亲的孤独。

  曾几何时,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长不大的小小鸟,可是现在我要一个人来面对以前从来不用费心的日常生活,尽管还有爸爸,可他是个工作狂,忙的时候常常自己的顾不得吃饭。临行前妈妈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该带走的东西,但我们踏上月台,例行挥挥手的一刹那,满载着行将远行的兴奋的我突然发现母亲眼角的泪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还是我太不在意了,我还没有能力去体会她此时此刻的感受。当列车渐行渐远,我依稀能感觉到妈妈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风中,列车,也许是我的身影,像一块吸力巨大磁铁,牵引着她的目光,就那样,她会一直望着远方。

  这种经历让我想起《目送》一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作者的儿子安德烈,他在妈妈的心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从小对母亲的依赖,“直到学校门口也不肯松开紧抓着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学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头,与我四目相对,跨越一切。”可是当他一天天长大,渐渐对母亲不解,不屑,甚至反感,当他终于有一天远赴异国求学,临上飞机之前,“我们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够到他的胸口,很明显,他在极力忍受着这种告别”“在他等待检查护照的过程中,我一直站在那里,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这次,他没有,他没有回头,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动作,自动门‘咻’地关闭了,再开门时,人影全无,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样伫立,静默着……”仔细想想,我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没有象安德烈那样对母亲“抵触”,但我以后不会吗?我永远不会吗?我不敢答应自己虽然我现在每天都乐此不疲第和妈妈电话汇报、滔滔不绝讲我的新生活,但我会不会有一天面对着她却默默无言吗?我不敢肯定。

  时常想起和妈妈一起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看到我中意的东西,无论多么贵妈妈都会捡到篮子里,而有一次她选了一包自己喜欢的饼干,我竟然说“妈妈,这种口味的饼干最难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里,妈妈只对那些被我吃腻了而丢到一边的食品感兴趣,而且那样津津有味。当年的妈妈身后的跟屁虫现在已经自己单飞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样经历着无数次的彼此的目送,当她过来陪我度过每个周末返回营口,当我每次从营口返回大连,看着列车远去,看着彼此的身影从对方的视线中变小变孝直到消失,我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她在变老,而我,在长大。

  没错,就象龙应台在书中所写:“我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与他的缘分是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小路的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处,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2

  一直很爱看书。

  得一本好书,如遇一知己。为它,可不食、不睡,不理世事,只想找一个角落静静地与它相伴。

  曾有几次,睡前开始看一本新书,入了迷,索性熬个通宵读个痛快!待到东方既白,鸟儿欢唱之时,书看完了,人却垮了!

  这样的看书方式,心灵得到了滋养,身体却遭了殃。不可取也!

  后来决定改变阅读方式,睡前尽量只看散文或杂志。

  说到散文,在此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龙应台的《目送》。

  一直不太关注畅销书,因为我自认是个守旧的人,新东西往往不合我的胃口。那日上当当为孩子购书,不知怎么就进入了畅销书推销页面,看这本书评价极好,鼠标一点,就把它买下了。

  过两天书到货,打开,在扉页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突然就怔住了!一种道不清的忧伤从心底漫漶开来,眼眶渐渐湿润了……

  这是一本描写亲情的书,一本温暖的小书。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描写了她作为女儿、作为母亲的幸福、困惑、无奈……

  从这本书里,你再也看不到那个笔锋犀利的女子,她变得温婉、柔情。

  作者在书中写到了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写孩子对自己由依赖到独立,写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目送》中处处是我们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感人肺腑。

  亲情常常是平凡的、琐碎的,有时甚至是令人厌烦的。但当风雨来临的时候,它却总是你最强有力的支撑。亲情,虽不如爱情绽放时那般热烈,却更持久、更无私。

  无力抓住、无法回报的亲情,会成为永远的痛。

  你离爱你的父母越来越远,你爱的孩子也离你越来越远……看着你最爱的人渐去渐远的背影,你只能在背后默默地目送。有些心酸,有些无奈,却难以改变。

  有多久没给父母打电话了?那么,马上行动,打一个吧!告诉他们,你有多爱他(她)!

  有多久没好好陪子女玩一玩了?那么,放下工作,陪他(她)好好过一个周末吧!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3

  《目送》这是一本奇妙的书。淡雅的文字,平淡的语调,细腻的感受,让人能够很认真地读下去,在无意识间,净化了我们那被尘埃腐蚀的心灵。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写出脆弱和失落。由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不舍和虚无。

  她的文字,包含晨曦沾满露珠的青草,夹杂着轻微的潮气与清新,扑面而来。富含黑暗的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着光茫与明亮,温暖心房。从她的文字中,能读到一个矛盾的双面的她,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

  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那么的动人。

  她也在书中写战争的残酷,写贫穷的无奈,写在陌生的小巷见到的年幼的童工,还有她在一天天的生活中,渐渐黯淡下来的激情和慢慢平和下来的心境,还有那曾经相信或是不相信的东西,一点一滴细微的触动……

  看似犀利的一支笔,却也写出了最柔软的一笔。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职,抛开博士高官的美丽光环,毅然离开,只因为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的忧伤与日俱增,她重归作家学者的生活,也仅仅因为她突然之间的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著,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著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明白,我们都只是别人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不断地在目送一些事一些人罢了。

  目送,其含义为眼睛注视着离开的人或载人的车、船等。可又怎能少了不舍和哀伤呢?人的一生中少不了目送,外公的离世,带给我无线伤痛。我能更真切的体会到作者情感的细腻,更深刻地认为那是到作者文字中的真谛。

  她有她的文字。记录了她作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心温柔的守候;记录了她作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她作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闻杜鹃时感受到的那份凄楚和伤痛。

  放下书,闭上眼睛,思维是那么的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在苦涩的眼泪中,更多的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无法忍受却要面对。

  我觉得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应该用感恩的心来对待自己的父母,应该对对渐渐老去的祖辈、父辈对往事的遍遍唠叨多一份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亲人在的时候总是不够珍惜,而在她们忽然离去之后,或许我们才明白,这个世界上也许再也没有人像家人一样无私无悔地爱着我们,就像歌曲《常回家看看》那样,父母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只要儿女在身边多陪陪他们多照顾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很开心。感谢龙应台的这篇散文,是她让我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应该怎样去对待我的亲人,怎样让我们的人生少一些不必要的遗憾!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4

  随着气温骤降,双节临近,我又翻开了龙应台大师笔下的《目送》,不一样的情景,不一样的时光深邃,酝酿着不一样的情愫,而今,我最终也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游子,一种浓浓的异乡他客人的“乡情”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字里行间沉沉睡去,久久不愿醒来。

  记得上一次读龙应台的《目送》还是两年前,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儿女,而今我已是一个母亲,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在心底油然而生;那时每逢春节过后离别,父亲和家人总会千叮万嘱,总要送到车站或者机场的安检口,我们只顾着自己远行的方向,偌大的车站,人来人往,我们时长会忽略那个渐渐消失在人海的身影,故乡的路越来越远,但那份思念一定是越来越来浓,牵挂也一定是越来越长。

  现在每天看自己的宝贝一颦一笑,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像极了那个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地方的步履蹒跚的身影,但在这一点上,我不如自己的宝贝做的好,因为宝宝每次只要一看见妈妈出门上班,就会盯着门口伸手,哭闹挽留,或者是爬到门口目送我离开;而我常常给父亲电话,“只要你好好照顾自己就好了”。在忙碌中常常会忽略那份没有被表达出来的牵肠挂肚的思念。深深的忆起龙应台在目送中最深的感慨:“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项目部刚烧烤完的炊烟还在半空缥缈,后面公园那边的高楼上的灯火,就像许多眼睛在眺望园内一片镇静的,夜色包围了全城,昏黄的路灯,无力地照着沉寂的项目部,我送爱人到地铁站去赶最后一趟地铁,几句寒暄过后,他不得不离开,我默默的站在地铁站,看着那个高大的身影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电梯镜头,这个场景在以往的'生活中上映过无数次,在校门口、公交站、火车站、机场,或许在某一条曲径通幽处的尽头,但每一次的心绪波澜都不尽相同,或许你在那些个场景目送我离开时的心境也是复杂却不惊的吧。

  夜色开始加浓,举目向前,随眼可见那寥寥无几的几个匆匆忙忙的身影在斑马线上穿行,再抬头望着这城市里被灯光渲染得五颜六色的天幕,没有星星,也没有明月,比起这绚丽华贵的天幕,我还是留恋那个小县城里帆布一般质朴的天空,纯净无暇,虽然没有华贵的颜色,却有着最可爱的星星,最纯净的明月,还有那个最牵挂的人。苦涩的思念从平静的心底奋勇而出,漫过心头,浸湿眼角。泪眼朦胧中,浮现出青石小路尽头处的那个期盼的身影,在我们离别时,默默的跟在身后,不语,静静地把我们的成长映入眼帘,把他们的喜悦和欣慰不露声色地埋藏在心底。隔着时空,我仿佛听见了书中那位母亲深情的呼唤。

  时光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就物走星移。但有的时候真的是这样,有的泪,只能一个人流;有的委屈,只能一个人说;有的痛苦,只能一个人承担;有的事只能一个人做;有的关,只能一个人过。而有的路则只能一个人走。我们只能按生命的轨迹去执行,经历人世间的大起大落,看尽庭前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错错落落的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的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起,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默然而果决,我们踩着前人的步伐,目送着他们默然离开,又跟随他们的身影,在时光的长河上小心翼翼的前行。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我们也成为那个默默凝望背影的人时,我们才能体会到父母当时的心痛与沉默,在这种沉默下往往更多的是苦楚与无奈吧。生命的无言,时间的目送,目送过去,回忆中总会沉淀出晶莹的泪花。如果有一天,我们站在落日的余晖下,望着远处那个被夕阳拉长了的背影,或许等到那个时候,我们才会整正体会到目送的真谛吧。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5

  离家时,你是否会回眸?

  背影,

  是离别,是开始,是伤感,是不舍,

  但是,

  我们又毫无可能的避免那一次一次的离别,

  只能徒留他人目送。

  《目送》包含了73篇散文,整本书由“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和“满山遍野茶树开花”三部分组成,描绘平凡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幸福,是牵挂,是精神上的感动与震撼。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目送》牵系着三代人的生活,在文中,作者为人母,为人女,她的每一次目送,都是悲伤的。一次次的目送,失去了孩子对她的依赖,失去了父亲对她的关爱。我想,这部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作者希望能通过她的经历,指点我们繁忙之际抽空陪陪父母,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生命里有多少个渐远的背影,有多少次不舍的目送。也许我们会低落,会惆怅。但这就是生命,无数的背影与目送串成了我们生命的起止轮回。”我们的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自己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我们很难回头去张望,只因那份爱一直存在着。《目送》篇中,在儿子赴美学习的机场,“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不禁让我们想到自己,每次离家,父母是否同样期待过我们能够回头看一眼?读书时期,按每年假期回家2次,每次30天,再计算和父母真正呆在一起的时间,又剩下多少?或许有人会说,我现在离家远,以后工作了肯定常常回家,可你是否考虑过工作以后哪里来的假期?工作后你人又在哪里?别等了,常回家看看,或者带父母来你在的城市玩,珍惜相处的每一天。

  文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浓,足以让每一个读者都热泪盈眶,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伤,却是深深的情。小时候,我们依恋父母,他们是我们的唯一;长大时,我们不由自主的远离他们;年老时,即使深爱孩子,却希望不被顾念。当子女能懂得这份最深的亲情时,父母却在岁月流逝中慢慢老去,正所谓不懂时拥有,懂得时失去,于是,出现感悟:“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你不敢去注视。”我们必须学会珍惜这份情。

  母亲的爱就像空气,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当我们终于长大,离乡求学,在忙碌的生活里,总会有一瞬间想起她。爱,就是夜里突然饿了想起的味道,就是天冷时来自远方喊你加衣的话语。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如作者所言“再多的遗憾都只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不管我们在哪里,试着做做拨通电话,定束花,买盒点心,哪怕一个微信红包,都能让她知道,我们是关心她的,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都做不了,时光从来不会优待每一个人,别等到来不及才去说我爱你。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6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摘自《目送》

  对于父母,总是觉得那是自己坚强的后盾,是自己的避风港,从未想着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他们的依靠。因为初中就开始住校,所以对于家的眷恋也逐渐减少。毕业后,最终也是选择远离家乡的城市工作,过着一年回家两三次的生活。对于这样的生活自己并没有觉得不好,甚至是觉得充满了自由。与家人的联系更多的是电话,可是就是电话联系也是老妈打电话居多。每次与老妈打电话,总觉得老妈很罗嗦,大大小小的琐碎事都要一一报告,自己心情好的时候,或许能静下心听。

  可是,对此,老妈却乐此不疲。有时候,老妈打电话过来也会哭诉一番,大约是工作的不顺心或者其他一些不开心的事。又或者,老妈打电话过来就一些事情慎重的问我的意见甚至有时希望我能做决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来我们的位置已经“互换”了。

  小的时候,每次放学回家吃饭,我总是饭桌上最后一个吃完的,因为总是在饭桌上不停的说着学校发生的事情,全家只有老妈一个人有耐心听我讲完。遇到委屈也是一样边哭边倾诉。现在的老妈所扮演的角色多么像当年的自己。原来父母也不是一直很强大的,他们也有老去的一天,也有需要向我们倾诉的时候,也有需要依赖我们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好这样的转换,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可是,我希望能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7

  上井归来在家时,偶然在妻子的书桌上发现了一本书——《目送》,信手翻阅书序《你来看此花时》,一段契合心境的文字顿时跃入眼帘,让我难以释手。

  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作者叙写自己送儿子去上学,幼时手牵着手穿过几条街,母亲看着儿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儿子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待到儿子十六岁赴美去做交换生,却已是很明显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作者一直等候儿子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没有,一次都没有;再往后,儿子就读她任教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乘母亲的车。此种落寞,让她回忆起自己当年由父亲送去任教大学报到,直到小货车转弯不见,她还站在原地。

  或许是自己还年轻,作者传达出的某些情感我尚不能彻底体悟,但我在心底早已深深地感激龙应台能用冷静、隐忍的笔触,以真挚、朴素的方式,展现自己曲折的心路,分享并表达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感情、最刻骨铭心的伤痛。即使龙应台说了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但我依然感激于他的分享。

  《目送》关注的是作者自己的人生亲情感悟,收录的73篇散文,写父亲的离逝、母亲的衰老、儿子的成长、朋友的牵挂、兄弟的同行、失败与脆弱、失落和放手,不见刀光剑影,唯感清风拂面、动人心弦,处处都有我们

  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皆是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书中还插有作者“走在路上凝望时间”的自拍照片,温馨有味,情趣盎然。

  文章两次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及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让身为子女的我们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

  “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即将成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龙应台告诉我们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是啊,在这世上,路终归要一个人走,只是希望我们今世的缘分能

  够更长一些、希望我们此生的凝望能再久一点……谁也赢不了和时间的比赛,谁也输不掉曾经付出过的爱,再多的“伤逝”与“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在幻变的岁月中我们唯有心怀感恩坚定前行,学会懂得花满春枝的悲

  欢,学会珍惜身边至亲的眷念,学会目送自己的时光和故事,学会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8

  薄雾散尽,眼前的迷茫也将尽;梦醒时分,更多份坦然和珍惜。淡墨暮色,一条小路通向微光稀疏,转角,一个背影伫立片刻,在微光朦胧中离去,不及片刻告别。柔光和眼前的泪交融,景像就像颜料盘里混合的颜料般晕开,那是淡黄而灰蒙的。剩一个背影,伫立原地,却无法追上前,身旁的指示牌,示意你向反方向去。他说,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

  在上帝的神奇画板中,人的一生不过出生、活着、死亡这几个场景。但是光有这么几个历程还称不上是人生,可爱的上帝喜欢用不同的手法和色彩为每个人添彩,为其塑造拥有美感的人生。他想说,生离死别其实都是一抹独特的风景。

  在龙应台的生命画板中,父亲的去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构成了她生命的几大寂寞又感人的色调。在殡仪馆的时候,她望着黑色的棺材希望那是她最后一次的目送,在熊熊炉火的暗色调中她肯定不会忘记她毕业后就职时父亲的小心翼翼和关心陪伴。在明暗交杂的色调中,寂寞而温暖,却不忘告诉她,一个人也要坚强。在每次打起电话遇见一个忘记了自己的母亲时,她脑海中的那个母亲还是可爱微笑着看着她的吧。这幅画里,电风扇还在吹,一张铺着凉席的双人床还有面向大海的阳台,就像她书中所写,“夕阳正在下沉,海水如万片碎金动荡闪烁。”一派岁月静长、人间美好的气氛。为这幅画上色,那是淡绿色的风扇、咖啡色的凉席、金灿的海面、暖橙色的阳光,对了,照在床头的湘绣上,温暖而闪耀。

  雨天,她给自己的小儿子递过一把预备准备好的雨伞,被果断拒绝,她顿时失神回想十七岁的她也曾是多么憎恶妈妈坚持递过的伞,这景是淡蓝色的。在机场送别儿子,“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勉强在忍受母亲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面对长大的儿子,他们已不再是上学前依赖自己的那个样子,那个背着书包在人群中不断回头的孩子已经长大,做到了离开时头也不回。这幅画是灰蓝的冷色调吧,但母亲的牵挂和爱却为其加了一层淡淡的暖滤镜。而在最后父亲的葬礼上,“满山遍野的茶树,盛开着花,满山遍野一片白花。”兄弟们扶着母亲走下山,风吹乱她的头发,她折一枝茶花,用手帕包起,泥土路上一只蜥蜴爬过,背上的蓝色火焰是画里的小点缀。漫山的白,纯洁而清雅,泥土的褐黄,是质朴的归宿。母亲望向远处祝融山峰的眼光,不仅有忧伤,我能看到淡然还有珍惜,画面大片的白,寂寞而不乏美感

  “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

  每个人都会在成长中收获感动和幸福,也逃不过生离死别的忧伤和痛苦。在深夜里神色匆匆的赶往机场,在关心的人面前得不到回应,在曾经最爱你的人说不记得你是谁,最亲的人不免永远离去,只留你一人时,一切看起来糟糕透顶,巨大的孤独和寂寞包围着你。然而,你难道就此停滞不前了吗?我们都要经历从安德烈、菲利普到龙应台,再从龙应台到她母亲的时候,从不理解到甘愿付出,从牵挂不舍到坦然向前。此时阴雨绵绵,一张倔强的脸浮现眼前,他身后空无一人,前方如何更是茫然。

  “但雨伞终究已备好在背包里,见过几番决堤和眼角的淅沥,仍要孤勇徒行,等放晴的消息,最后,晴空万里。”

  从接受别人给的伞到给予别人伞,最后在自己的背包里备好伞,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9

  下班路上,忽来大雨,匆忙赶路之际,手机声响,原先是父亲来电,“你带了伞了吗?要不要给你送一把过来?”寻常的问题,却轻轻易易地击中内心的一隅。

  初为人母,相比小女儿时更能体会家庭、父母、孩子、朋友之于人生的好处,愈加变得害怕“断、舍、离”,拜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竟生出强烈的代入感,一路跟着游走在女儿和母亲双重主角间,经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一次又一次目送的“背影”直戳内心的痛点,然后读罢全书最后《魂归》一文时泪已满了面。

  龙应台说,此书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然后不明白什么时候父母走路的步子开始慢了,不明白什么时候呀呀学语的小儿有了自己的主张,从被目送到目送,人生何尝不是一场轮回,然后在时间面前,我们在原地等

  待目送,还是在彼此拥有的当下做该做、能做、想做的事,已近花甲之年的龙应台为我们上了一堂“最基本、最重大的课”。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10

  这个暑假,我读了龙应台的《目送》。《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读完这本书,我感受颇深,尤其是《目送》《母亲节》这两篇文章,读完后更是让我印象深刻。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这些话出自《目送》,读来既令人心酸又无奈。不知从何时起,我们逐渐长大了,也慢慢独立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那个向妈妈撒娇,动不动就问为什么的身影已逐渐远去,换来的是独自寻找答案,一个人作出抉择的背影。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我们承受父母不舍和不放心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在《母亲节》中,龙应台写到“在他们广阔的、全球覆盖的交友网络里,‘母亲’是被他们归入垃圾或‘资源回收筒’那个类别里去的。”更有安德烈发了一篇“与母亲的经典对话”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看完后,我深深地责备安德烈,怎么可以这样伤母亲的心,但同时,我也反思。自己有时也对母亲的关心和唠叨产生厌倦,虽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有点讨厌,觉得怎么老是说一样的话,重复又重复。也会有跟安德烈一样的心理,但事后想一想,这是为我们好啊!

  14岁的我读这本书或许还不能真正领悟、体会,但我知道,我总会经历的,随着我一次次的蜕变和成长,我会慢慢理解父母的不易和亲人的目送。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11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龙应台的《目送》,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这一评价确实很贴切。

  中学读朱自清的《背影》并没有什么太深的感受,可能是那时年纪太小,也可能和朱自清生活的时代隔的太远,总之,朱对父亲的那种感情,在当时的我的心中没有产生太大的共鸣。

  可《目送》不同,因为80后的我们开始准备成家立业,准备担起责任,父母能为我们做的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开始思考怎么让他们安度晚年。所以,读她的故事仿佛可以看到10年后的自己。

  龙应台,从她的文字中感受到这是个坚强的女人。精通英法德多国语言,在政坛中叱诧,可光鲜的背后她也是个普通人,为人子,为人母。面对中风最后离她而去的父亲,面对老年痴呆的母亲,面对在法国的孩子,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这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辛酸和温情。

  当把整本书都读完,回头才开始明白《目送》这个名字的意义。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目送。小时候,总是父母目送我们离开,那种目光出现在学校校门口前,出现火车月台上,出现在机场安检口,我们总是高高兴兴地离开了,他们不能挽留,只希望自己的目光能在孩子的背影上多停留一秒。

  现在,当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了,才发现父母正在渐渐走远,在我们的生命中。

  想带着她看电影,电影院里的只有武打,恐怖,悬疑,充斥着荒唐的喜剧,适合老年人的柔和的电影少的可怜;劝她买几件新衣服,她说没有合适的,我不相信,拉着她走进百货商店,琳琅满目的服装,淑女装,男士专柜,儿童天地,唯独没有老年人。“老”,意味着不被关注,从人们的心中消失。

  想为他们做很多事情,想留他们在身边,可每次回家看到他们变白的头发;看到忙碌的厨房里少了以前利落的身影,多了一些凌乱;看到手上的老年斑,心里就是一阵阵酸楚。岁月正清楚地告诉你,他们在离你远去,而你无能为力,唯有目送。这种折磨,是一种痛。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12

  老实说,《目送》是我这个理工男第一本看的有人文请调的书,初次翻阅这类型的书,不免有代沟的感觉。以前有听闻龙应台,说她是文坛的斗士,敢于跟社会的黑暗腐败做斗争,拿到这本书以为又是激情飞扬的文字,不过有些意外。

  篇幅最大的莫过于子女与父母,开篇有句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从小到大,每次父母送到学校,都是一股劲,不回头地跑进学校,都是父母在目送。我好像很少目送父母的背影的消失。应该说,父母在雨天目送,是为了确认倔强的少年有没带到伞。在晴天,为了确认有没带帽子,生怕有疏漏。

  父母终究会由年富力强到步履蹒跚,那我们这时就应该成为他们的拄杖。父母终究会由做得一手好菜到夹菜艰难,我们这时就应成为他们双手。有一天,他们什么都记不得了,那我们就是他们用时光写下的日记。

  文中提到许多生活的片影,海伦帮作者煮广东粥,而当作者也想照猫画虎,搞一锅时,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米什么时候放,干贝怎么处理,米袋放一颗水仙根就不会进虫。我们总把日常生活看做只是人生一小部分,跟工作比起来,仿佛它没什么地位。但其实,生活充满着学问与哲理。比如,能否在种类繁多的烹饪任务中,达到不慌不乱,直接考验一个人对事物能否合理安排。生活一些小技巧,也直接影响到生活的质量与舒适。

  生活是一出戏,但演好绝不容易。

  曾几何时,我们仰望星空,不必忧虑明天。在草丛尽情地野,在泥土上打野战,脸上有泥巴也是光荣的象征。但随着城市的扩张,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我们不止是失去了欢乐的场地,同时也是去了淡然面对生活的心态。仿佛一切事物处于高速运作时才是正常状态。贵州人抽着烟,悠然看着田地,我们仿佛不可理解他们的“无所事事”,非洲人无法理解为什么欧洲人跑步是为了健身。因为我们用本应悠闲的时刻去换取物质,而当发觉自己想用物质换取安逸时却发现自己早已停不下来,也没了那份心静。物质越丰富,越蒙蔽我们发现真正的价值与追求。

  目送了许多事物的离去,我们是否学会了目迎美好,别一瞥而过,任由它离开。

  “我自己肯定要出去有你在是最好,你要是不在,我就自己去。”

  文化浓厚是否等同于高低?深入香港,发现它没有充满谈资的茶馆,没云圈雾绕的仙山,以世俗的标准,香港文化的传承家底薄。与大陆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比,既无古迹又无时尚超前的建筑。但仔细看看,香港的文化是独特的,不能以标准衡量。井井有条的房屋,即使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依旧能井然有序,对每位市民公开的“三公消费”。这在大陆是不可想象的。香港的古文化氛围不厚,但其具有高度,在于它卓尔不群,廉洁与精干。我觉得文化要以能否对国家人民是否有积极效益为评判标准,而不是以祖宗的遗留的文化多少作为夸夸其谈的资本,要不断地更新,改进。这样文化才有新的高度。

  现在人们的欣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中提到作者去金门一趟旅游要3999元,金门在两岸对峙中首当其冲,1天内承受了4万多枚炮弹,埋在地下的地雷数不胜数。有大量的将士和民众牺牲,但过去的流血反而成了旅游卖点。“战地风光余韵犹存”“炮弹做成菜刀,非买不可”战争的伤痛变了成了娱乐游玩,这是在亵渎。怀着不敬畏的心态来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这仿佛就像欧美游客指明要到印度的贫民窟一饱眼福,在那拍照留念,满足自己的猎奇与优越,而对他们的疾苦视而不见。

  人往往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狼因为狰狞的面貌获得了千古骂名,什么狼心狗肺,引狼入室。狼在人类文化中唾弃,相反,外表纯白可爱的鸽子却深受人们喜爱,纽约的鸽子数量比人还多,它们传播着疾病,污染环境,但人们依旧喜爱它们,因为它们可爱。其实鸽子也在损害着人的利益,但不像狼直接而凶残的损害,因而鸽子们得到了宠溺,错误被美化。狼就被赶尽杀绝,结果造成了生态失衡,人类总是自已为是,在酿成大错时才后悔莫及。

  目送了美好的失去,我们要有长进。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13

  《目送》是一本美丽,忧伤,深邃的书,里面收录了七十三篇散文,写了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儿子的离、母亲的老、父亲的逝、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脆弱、失落,犹豫和放手,坚强和通达……这些在龙应台的笔下都用最朴素的方式绽放出了最动人的诗意。也像作者所言“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书中一共写了六次“目送”,每次“目送”都是一次意味深长的离别。龙应台把这场离别安放在儿子背着书包远去的背影里,安放在母亲失忆后把“女儿”叫作“雨儿”的声音里,安放在父亲安眠的那个雨天中响起的楚歌里……而这些片段正是我们每个人情感共鸣的基石。那牵念的目光,连接着生命的起点和终点。生命在这一程又一程的目送里,成长、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由此产生的阵痛也让我们和作者的心灵相近相通,因为这温馨的日常、感伤的离别和悲切的失去是龙应台的人生,同样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龙应台最终将对子女和父母的全部感情都凝结在“不必追”三个字上,这是最真实的无奈,也是最超然的领悟。

  在《寂寞》一文中,龙应台说当她一个人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写的《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于是,龙应台感悟到“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我想也许正是这种一个人的寂寞,使她开始了人生终极的思考,“面死而思”让她对生命的寂寞和短暂抱有一种“向死而生”的积极。

  《山路》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在我看来,这就是她给我们上的一次“人生大课”。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于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孤独面对,素颜修行”,要懂得珍惜当下,尊重生命。

  如何尊重生命呢?这是普世的关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思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龙应台也有悲悯天下的情怀。在《目送》中的第二部分留下了那些关切世界的文字。在《跌倒》中,作者记述了一名十五岁的学生在学校的厕所里,用一个塑料袋套在自己的头上自杀的事。对此,她伤痛地写道:“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中,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这样的文字怎能不让我们心灵震颤,掩卷沉思?

  除了关注“人”的生命,龙应台的目光也关照到了那被变成测雷器的小草“阿拉伯芥”;她宽容地让浣熊一家在她的厨房里嬉戏;她为“狼来了”拍手称快……因为悲悯,她的文字中也就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书中也收录了她捕捉的各种风景和日常,这些照片不得不说也是她对人生的一种驻足凝视和对生命的关照尊重。

  我为龙应台朴实细腻的文字而沉醉,我为龙应台“素养修行”的领悟而感慨,我为龙应台普世的人文关怀而感动。她的诗意的生命情怀,是广博的,也是丰厚的。

  当我们逐渐长大,离开父母去求学去工作的时候,我们当然能深刻地体会“不必追”的坚决和苦涩;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父母不再有力气为我们遮风挡雨,最终要去应对困难的只能是自己。因为我们终究是在过自己的人生,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去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去闯。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尊重生命,像史铁生一样“好好活”,像海伦·凯勒一样勇敢坚强,像朱自清笔下的“春”一样明媚灿烂。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爱自己身边的花鸟鱼虫,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生命中的每一天。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14

  文/潘俊宏。在一个惬意的午后,我走进了龙应台的《目送》,书里每一个不同人的故事、每一个不同人的感悟,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目光看向已近黄昏的窗外,我却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荡。书里讲述的关于父女间的离别、亲人的逝去、长大成人的故事,我不禁陷入沉思:什么情形时要一个人走呢?是爸爸抱歉只能用面包车送孩子上学吗?是父亲用背影告诉孩子不必追吗?还是妈妈却永远只记得当年的女儿呢?

  人啊,永远是孤独的。人的一生中总会遭遇很多,我们会面临生死离别,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上,我们要学会一个人走。

  回忆翻到青涩的小学时光,依稀记得被撕坏的日记本,被翻乱的书包,风把书页吹得沙沙作响,它们跳跃着好像在开着玩笑。妈妈依旧只关心我的学校犯的错误,那时没有人知道我怎么想,没有人知道我有多难过。我内心的呐喊是:一点儿也不想长大,想要一切都如意,没有难题和烦心事,想要妈妈温柔的安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上天像作弄一般,硬是和我反着来。老师的有色眼镜、与同学相处的不愉快,一时之间都让我束手无策。还记得妈妈当时耐心地开导我:“要学着长大,即使不喜欢也要学会面对,成长这条路只能靠你自己走。”

  学会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离别,学会如何为人处世,学会冷静面对每一件事情,学会受到委屈勉励自己,也许在安静的夜晚会流泪,但在一个人的道路上一定会越挫越勇。挫折,困难,总有不能与朋友分享的东西,只能靠自己。

  不仅仅是成长,人生这条路也是要自己走。即使是全世界都在对立面,所有的不平等和委屈都对着你,你只有一个人,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15

  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次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这是《目送》中给我印象很深的句子。

  其实我们都知道时光不可以停留,无论我们想不想,都不会因我们的想法而改变。由此我想到了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代,那些曾经无话不说的小伙伴现在却是各奔东西,只因为我们踏入了不同的学校,有了不同的圈子,可能还因为学校的质量不同而有了些许的不同。

  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我想我们都是一群下面的人,因此我们什么也可以没有,可以没有朋友,衡水中学的学霸们通常是认不得自己同窗三年的同学,我们只要一心学习,不用干活,不用洗衣做饭,每天只有假装正经的学习,所以我认为学习应该成为中学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应该好好静下心来欣赏路边的风景,个三差五的约同学出去游玩,学会愉快的生活。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 篇16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是龙应台在《目送》中已为人母的感受到当看到这一句感伤无奈却充满深情的话语时,我那颗有些叛逆、不理解父母的心得到了抚慰,决定将人生三书之三——《目送》读完,想深入了解一个母亲的感受。

  初为人母,难掩喜悦,却也忧心忡忡。龙应台三十四岁才当上母亲,当看到还睁不开眼睛的宝宝,她是激动的;当他上小学的第一天,能和他手牵手,穿过街道到达学校,她是喜悦的;但当儿子才十六岁就到美国做交换生,在机场深情的拥抱住已经比她高一个头的儿子,她是不舍的;知道儿子在国外遭遇挫折时,她是担忧的……和多数母亲一样,龙应台也要经历孩子从无知到叛逆,再到成熟的过程,她也试着不与孩子产生隔阂,但代沟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再看看我们的生活中,父母逼迫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给孩子施加太多压力,以至于隔阂加深。又或者对孩子过度顺从、溺爱,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至于上大学时连衣服都不会洗。对待早恋问题,有些父母不是找孩子好好谈谈,而且采取极端的方式勒令禁止,以至于孩子离家出走甚至以死相逼。导致这种矛盾加深的原因,大多是缺少交流,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应该像龙应台一样细心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理解对方的心情,也许我们不能逾越代沟,但我们能尽量减小代沟。

  身为女儿,感受母爱,却也操碎了心。龙应台虽已为人母,但在她的母亲面前,她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当看到龙应台写自己的母亲时,能看到她母亲对女儿满满的爱,也看到龙应台对母亲的孝道。“我每天打一通电话,不管在世界上哪个角落。电话接通,第一句话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儿。’如果是越洋长途,讲完我就等,等那六个字穿越渺渺大气层进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点时间。然后她说:‘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对,那就是我。’”每每看到这,我的内心是被触动的。每天打电话给一个患了老年痴呆的母亲,讲几句话她又问“你是哪一位”,龙应台却毫不厌烦,每天如此,又有几个子女能做到这样?

  现今当“啃老族”的年轻人不少,还有父母把不赡养自己的子女给给告上法庭,竟还有因为父母不给钱而把父母给刺杀的新闻。如此触目惊心,“孝”是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即使不能像龙应台那样每天都关心自己的母亲,也不能如此不孝啊!父母不能给予我们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也每天累死累活的努力着。就像龙应台的母亲一样,她患了老年痴呆而不记得很多事,但她永远记得女儿的名字。天底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无条件爱自己的孩子。

  “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床下”这是龙应台对幸福的诠释,简简单单便是幸福,有家便是幸福,家人都健康便是幸福……是啊,我们不奢求什么,有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读《目送》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还有对人生深刻的理解。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到自己的父母是否也如此细腻,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目送母亲节读后感(通用16篇)】相关文章:

目送读后感08-19

《目送》读后感01-04

《目送》读后感04-05

目送读后感03-20

目送读后感500字(通用24篇)05-20

目送读后感1000字(通用26篇)07-31

目送1000读后感08-16

目送读后感10008-16

目送读后感50008-17

目送读后感80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