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

时间:2018-01-04 09:54: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目送》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目送》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目送》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1

如果按一本书的要求来说它,那它可能只是由一篇篇散文组成的。

买回家来,我并不是它的第一个欣赏者。因为它对我而言,只是作业的一部分,以后什么时候看也是一样呗。所以将它放在书架上,不再理会。

没成想过了几天,回到家时,只见这本书已到了母亲手中,而她的眼睛红红的。我十分惊讶,她在我印象中,从不软弱,十分强势才对。她看我回来,对我一笑:“回来了呀!”连忙把眼一擦,我便也不再追问。倒是对这本书好奇起来。心想这本书有什么神奇之处,使我妈妈如此感动?

当我把书翻到最后一页时,我知道了感动她的是作者母亲的那份对女儿朴素的爱与一位母亲的胸怀。

这本书里,最让我心酸的,就是那简单却也残酷的母子关系。是的,就是这样,我的母亲可能看到这一段也非常认同吧!我这个不孝的女儿,是否也让她如此心寒。想着想着,不禁惭愧。我也推走过母亲给我的伞;我也曾以为自己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的照顾了;我也曾认为他们唠叨……

因为我从没想过他们有一天也会老去,有一天有可能连我都不认识……

家是什么?我每听到这个问题,都会想起一个故事:一个富翁醉倒在街边,警察跑了过来恭恭敬敬地说:“先生,我送您回家吧。”富翁问:“家?我哪有家?家在哪?”警察指着一幢大房子说;“那不是吗?”富翁一看:“哦!那只是我的房子。”

有亲人的地方就有幸福,很多人,只有在失去了,没有了,不再回来时;哦!没有了,才知道后悔,珍惜。你可知道最应该珍惜的就是你身边的亲人,你的父母。

可能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子一场或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目送》读后感2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写的,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父亲的去世,母亲的衰老,儿子的成长和离开,以及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兄弟之间的患难与共。她描写了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堕落和失误,生与死和离别,深刻,沧桑,堕落,失落……

  曾经她看着儿子上小学,看着儿子逐渐长大,她舍不得啊!她看着父亲的老去和他的离去,她还是那么舍不得。但有些路只适合一个人走,亲人不可能永远陪伴我们一辈子,他们将不得不离开老去。

  莎士比亚说:“不管多好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失去,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总有一天会离开。即使是最美丽的梦,总有一天也会醒来,应该放弃的永远不要挽留。”这意味着,不管你有多好、多珍贵的东西,总有一天我们会失去它们,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总是不珍惜我所拥有的,因为我认为只要我足够快乐。但我错了,如果我们等到失去了才后悔,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更不用说宝贵的生命了。

  我以前读过一本书,叫做《天蓝色的彼岸》,这本书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珍惜现在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没有珍惜。在天蓝色的彼岸,主人公因为和姐姐吵架而失去了生命,但是当他死的时候,他发现妹妹非常爱他。

  世界上有太多的美丽和不满,但那有什么用处呢?同学们,这本书给了我们太多的人生启迪,我们要珍惜家庭、生命和身边的一切。让我们静下心来,做一个懂得爱、懂得生活的人。

  有些路,真的只有一个人走……

《目送》读后感3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题记

  第一次读《目送》,是在初中时的语文卷子上,似乎给我留下的印象只是那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当时只不过是略有一些伤感,却从未真正的去想过它的含义。

  后来再读《目送》,便多了几分感悟,也多了几分忧伤。

  翻开那本书,我第一眼看到的是扉页“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人生百态,尽在其中吧。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小时候我们总是跟着妈妈的后面,生怕自己被她落下,不知何时开始,妈妈手中的小手开始变得执拗起来,拼命的想逃出去,想长大。渐渐地,我们大了一些,走起路来不想让妈妈牵,走在她的前面,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妈妈是不是在后面,仿佛看一眼便安心了一样。再后来,我们大步流星的往前走,有时分别都忘记回头看一眼,似乎我与母亲的缘分是这背影,而我逐渐长大的背影,也告诉她,不必追。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家,是什么。家是小时候放学心心念念的地方,那里有着数不尽的零食、玩具、和欢笑;家是十几岁年龄时想着外面的世界会更加美好,然后渴望远离的地方;家也是你长大后真正留恋的地方,因为你知道,无论你在外面经历了什么,那里总是有着一桌热气腾腾的饭在等着你回来,还有那一颗颗渴望你归来的心。

  “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父母眼中的家就是我们,我们却慢慢的长大,离这个家渐行渐远,而身后是父母一次次的“目送”,他们渴望着你回头去看上一眼,只需一眼,便可安心。

  家,也会变质。我们一路成长,一路得到,也一路失去着。家里的人会一个个走掉,会走的很远很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想念过去,似乎生活中充满了回忆,却又不得不转过头来独自一人继续前行。成长亦是如此。

  牵挂你的人会慷慨给予你的时光和情感。

  “她穿着黑衣白领,像一个中学的女生。”每次读到这句时,心里总是有一种失落感。“我就是你的雨儿啊”,母亲的记忆越来越差了,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雨儿,母亲还是转瞬就忘。即便记忆不是那么的清晰,她依旧还是心心念着她的雨儿,女儿是她最挂念的人吧。

  有人说《目送》这本书太过零散,堆了73篇散文在里面,可我却认为,这73篇散文缺一不可,是它们零零散散拼成了生活,无法将其中任何一篇抽离。我记得孟买的铁轨边,做手工布风筝的人为死者捐布的善良,也记得金门里遍地都是的地雷,那些可怜的孩子们都没见过球。这些文章都是龙应台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幅画面啊!

  我忽的想起杨绛先生的一本书,《我们仨》,那是一本充满爱的书,杨绛和龙应台笔下的爱略有不同,前者写的是一家三口的点滴,而后者是描述着生活中平平淡淡的事例,有亲情有爱情,还有友情。我以为他们的情感是一样的,可仔细品读后才发觉,杨绛写的是过去和怀念,而龙应台所写的是现在与珍惜。

  时光这台大机器不停地运转,我们却无法让它倒转或停止,所以我们只能做的是活在当下,珍惜好眼前的事物,珍惜对你好的人。

《目送》读后感4

  我在车站等车,身旁是一对等着过马路的母子。母亲在起步的一瞬间握住儿子的手,儿子却不动,转头看她,眉一皱,正要说什么,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亲尽收眼底,儿子转过头,撇撇嘴,轻轻把手从母亲手中挣脱,大步向前。母亲的身躯一怔,随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思绪纷飞。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也像那个儿子一样,不屑父母递过来的关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

  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捧着书跑来跑去问东问西的身影被时光冲淡,支离破碎,渐渐清晰的是一个人翻书上网寻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在商店里一手拿一个颜色的发夹,欢快地跑到母亲身旁询问哪个漂亮的孩子,在母亲给出建议后,仍然犹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张哭丧的脸请求“妈妈,我选不好,两个都要行不行?”而是习惯一个人作出抉择,再一个人承受。也不像儿时受了委屈跑到父亲怀中大声哭泣并且寻求安慰,而是一个人辩解,一个人反击。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前边的孩子转身离开的时候眼中有不舍,有对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惧,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带微笑迈出了第一步,留给母亲一个“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荆棘遍地,被扎得遍体鳞伤,也绝不回头。

  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欣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尽头,也只有在别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

  从读大学到现在工作,离家已有十载,离家远了,自己年龄大了,反倒觉得和父母之间的线越牵越紧了。记得上学的时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刚到家的几天,不管做什么,只要是在父母的视力范围内,那目光必是紧紧追随的,笑着看我吃饭,边说“慢点吃,还有呢”;笑着听我聊校园的趣事,偶尔插一句“是吗?”,常常会被看得不自在,心想“这是肿麽了,不就是半年没回来吗?”;每次开学的前一周,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紧紧追随”,心想“至于吗?半年后不就回来了吗?”那时的我,就像一只小小鸟,只想越飞越高,挣脱那温暖的怀抱!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因为工作在外地,回家的次数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妈妈总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几天?”,满眼关切、恳求。因为要赶火车,每次离家总是清早,爸妈一早起床,把我送到车站,之前很少回头望过。直到有一次,有一个考查顺路回家的机会,父母又一次送我,车子已经开动,只觉得心里沉沉的,回头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里“目送”,看着他们微驼的身影,泪水再也控制不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总有一天,他,她会离开,正如书中写的“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儿女的我们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常回家看看。

  将来,你也会为人父母,看着曾经的“小毛桃”一天天长大,也会“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也会经历父母曾经经历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你说你的眼里只有我,我说我的眼里还有那”广阔的天空“,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为了不留遗憾,这父女母子间的情缘啊,且行且珍惜吧!

《目送》读后感5

  我的脑海中总浮现着这样的场景——那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每一个人都要走过的路。路中,站着一个人,一个母亲。她看着,目送着,凝望着。孩子像迫不及待离开巢穴的雏鸟,义无反顾、毫无留恋地奔向那个他们心中的“远方”,奔向生命的绽放。可他们从没有回过头。

  从没有回过头。

  父母,已经饱尝人间疾苦哀伤,正在渐渐衰老、退化,用他们蹒跚的步伐,一步步走向枯败、死亡。可时光却不让他们回头。

  不让他们回头。

  这也许就是目送。这本书中,作者用深邃的眼光、深情的笔触,缓慢而又忧伤地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既有款款深情,也有绝决冷漠。通过这些文字,我们能体会到人间深情以及离别惆怅。

  其中,我记忆深刻的是《回家》这一篇短小的散文。一个女儿牵着母亲,好不容易才把严重失忆的她拉上了火车,而那母亲却闹着要回家。女儿明白,妈妈要回的“家”是一段时光,那曾经美好、温暖的快乐时光……但她不得不安慰母亲:

  “这班火车会带你回家。”

  看过不由心酸。一个脑萎缩的病人,连最亲最爱的孩子也不记得了,却只记得“回家”。

  在这个时候,面对记忆的失去,生命的流逝,作者也只能看着,目送着凝望着,母亲在“回家”这个信念的支持下,越走越远。她固执得不让你追上。

  人生无非就是这样一场又一场的相送。

  当那英姿勃发的年轻的孩子脚步慢下来,面上沧桑起来,明白过来回头看看时,却只能看见苍老的父母,相扶相依着,蹒跚地走向死亡。

  正如他们的父母中年时的目送一样。

  永远追不上,赶不及。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现在这个节奏快得吓人的世界,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停下来,好好想一想父母的苦心,看一看时光的流逝。当某一天你明白了“停下来”时,其实就已经错过了。

  我不希望之后我的人生会有那么、那么多的后悔、心痛,所以,不能总想着“之后”再去珍惜、去怀念,而应该从“现在”开始,作出一些改变。

  《两本存折》中写道:“‘金钱’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时间’只给温暖心爱的人。”多一点时间的付出,生命中就会有更多的美好和温暖。

  也许,当爱人不得不“远去”时,我们只能看着,目送着,凝望着,但在离别来临之前,我会一直陪着你,走好远好远的路,看好多好多的风景,说好多好多的话。

  就算背道而驰,也请你,回回头。四目相对,相视一笑,足矣。

《目送》读后感6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

  如果你看过《安妮日记》,你就会学会坚强;如果你看过《老人与海》,你就会学会坚持;如果你看过《夏洛的网》,你就会学会真诚;如果你看过《目送》,你就会学会关爱和孝顺。

  是的,关爱和孝顺,这本书里无疑体现出了作者对儿子的慈爱,对母亲的孝顺。从作者的母亲对作者的爱到作者的爱对他儿子的爱。让我们从文章中感受出深深地情谊。龙应台的母亲因为得了老年痴呆症,所以见过的人、见过的事、听说过的,全部都记不住。包括自己的女儿,也就是作者,并未记住,见过就忘。我能理解龙应台的心情,无奈和辛酸,把自己一手抚养大的最亲的挚爱,居然记不住他,虽说在记忆中有雨儿这么个人,却不知道龙应台就是他女儿。如果你的妈妈有一天和你说我不认识你,你是谁?当你在夜晚默默帮他盖被,她拍掉你的手然后说我不认识你不要碰我的话后,你就会体会到这种感觉,那么的难过。作者尽可能的抽出时间看母亲,只为了想让她记起自己而已,这本是每个母亲都会、而且不需要子女去说的事儿,可在作者看来,让母亲记住自己已经是天方夜谭罢了。

  对于儿子,就是你站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对于作者来说,看到儿子发的母亲节礼物,心里有些开心,因为安德烈貌似意识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所以发了这个网站。孩子长大了,独立了,对妈妈的依赖性不大了,什么事都自己去做,可能做事的时候即使有一些小问题也不会想到妈妈这两个字了。

  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希望那些已经成年的人,不管有多忙,都可以陪陪父母。你可以忽视他们在你年少时生病送你去医院,一夜未眠;你可以忽视他们在你的野蛮耍赖下带你去他们可能觉得浪费或者没有钱去的地方;你可以忽视他们从帮你换尿布到送你出国。但是你不可以忘了,他们是你的父母,养了你十几年甚至更久的人,最亲最爱的人。我更希望那些有孩子的在外打工几个月甚至一年不回家看儿女的人,可以抽空回家,尽管你很忙,尽管你可能抽不出身。但是记住,一定要去看他们。他们是孩子,还需要父母的爱。他们不是父母溺爱的,万千宠爱集齐一身的孩子。他们需要关爱。你或许会说他们有叔叔阿姨老师陪着,不会寂寞的,但是你想过么,这些亲人再亲,也亲不过你们,因为你们是生他养他的人。谢谢龙应台的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亲人的可贵。

  父母,亲人无疑是你最亲的人,所以,抽空陪陪她吧。

《目送》读后感7

  《目送》这本书,龙应台用平实的词汇描写出母亲同时也是女儿在面对亲情时的无奈,同时又敢于直面生活带来的无奈。虽然文字朴实无华,但近乎诗句的意景写意,道出了她的人生哲学,有点像《论语》,用对话而且只用对话,只不过龙应台将对话换成了描写,平铺直叙的日常生活的描写。昨天有读者把龙应台与季羡林比较,我更提高到与孔子比较。

  另外,我觉得龙应台的文字不太适合男性阅读,文字太过细腻。我注意到发言的女性产生共鸣的比较多,而男性发言比较少而且感受不深,我觉得这是因为龙应台是女的,这是必然的,我感觉散文是不是会分性别。

  目送这篇文章主要指的是龙送儿子的离别之情,而看似深情的自己与冷漠的儿子形成了对比,深情的“目送”没有换来不舍的“回头”,而作为女儿的她对待父母我个人认为要“更具人情味”得多,因此有了心理误差,我认为这是男女之间的“结构”不同所造成的。儿子可能更喜欢对外界的探索、冒险,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出去看世界。男人更决绝,女人则多愁善感。

  文章描写的龙应台就像现在被人诟病的“直升机妈妈”,整天徘徊在儿子的头顶,其中还涵盖中西之间的文化冲突,因此作为龙应台来说包容的不仅包括男女之间的差别、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别外,而且还中西文化的差别,这就让龙作为跨国母亲付出更多努力。

《目送》读后感8

  在这本书的魅力睿智的文字里,我看见了自己,在叹息作者的哀伤之余,也深深地体会到母亲,我的母亲的那么伤情。我想,许多年之后,等我也是一位母亲的时候,是否也会如此,是否也只是目送?

  珍惜可以挽留,不是吗?也许,我现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问候,一杯清茶,一个拥抱真的可以让那落寂消逝。也许,许多年后,我目送着母亲离去的时候,我仍然会悲伤、难过,但是,至少不会遗憾,不是吗?

  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书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为精彩,文中描写作者目送儿子踏入各种不同的门。儿子的背影,愈来愈高大,但却从来都没有犹豫,没有回头。这种落寞感,使她回忆起当年父亲用廉价的小货车载着她去大学报到。父亲因觉得女儿会嫌弃小货车太穷酸,便在校门口放下她和行李转头就走,留下一团黑烟和背影,多年后慈爱的父亲过世。作者又在细雨中,目送着父亲的灵柩慢慢滑入火葬的妒门,消失在火焰中。

  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

《目送》读后感9

  在早晨浅浅的阳光里,我看见行道树的影儿散落一地,零零点点碎碎。太阳一步一步地升起,懒懒的鸟儿也登上枝头,叽叽喳喳啾啾。树儿披着夕阳的光,像夕阳中的新娘。繁星点点带来夜的光芒。等着时间的推移,你看,夜深了。

  一样的时间模式,重复着每一天,每一年。无言,稍纵,即逝。今天的.阳光,明天便是不一样的,时间在流转,带着世间的万物悄无声息地做着变化,时间会包装一切。以至于让我们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岁月的蹉跎,所以我们被时间迷惑,还是一如既往的挥霍。悄悄,在弹指间溜走,抓不住他,后悔莫及。

  时间让小生命成长,时间又让大生命老去。小弟的长大,祖母的老去,让我往下看,仰望年少的生机;让我往上看,瞻仰生命的高度。最亲爱的人永远是用他们的背影对着她,我的亲人又何尝不是背对着我?我想,母亲有一天或许也会忘记我是谁,也会指着电话机,傻傻地盼望孩子的归来;我想,我也会哼歌轻轻拥她入睡,那么甜美;我也会帮爱美的她化妆,轻轻打扮便把她变做美丽的模样,惊喜地说一声“你多漂亮”;我会环抱她的身躯,在她耍小脾气的时候填颗糖放去她的嘴里。顺便回想,儿时,我怎样在这伟大的女人怀中徜徉。会觉得他更加的美丽,更加的惹人疼爱。

  两个年头之前,最爱的祖母离开了我。悲伤笼罩了心头,看不见乌云缝隙中的太阳。我曾经埋怨时间的无情,掠走我最爱的人。那些天,朝与暮之间,我选择逃避,逃避害人的时间,逃避无情的世界。只想与祖母在一起久一点,不要那样快地消失,不然我的心会疼。越发的想起之前祖母与我在一起玩耍的情景,我想,祖母年轻时候也是个美人呢,芊芊细指撩动诱人的头发,只是时间让她变得不堪一击,一点点的岁月,让她老去。只是默默的泪水,默默地流,我害怕哪一天,我的亲人会像祖母一样无声地离去,那样我的世界里,还会剩下什么?我想快点挣脱悲伤地束缚,我奔跑,满头大汗的时候,太阳一直陪在我的身边,我想,生命或许不完全是永恒的,也会老去,像时间一样,那无言地就这样远离。

  我更加喜欢在家中享受。深深的胡同中,到处洋溢着醉人的芳香,在心中,这是花园,满载儿时的梦。我想留住家中的所有人,拍好多全家福,覆盖家中的每一个角落,不让家变的冷清,不让家变得寂寞。让家被时间破坏的轻一点,存活的更长久一点。

  静静的深夜,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苍穹中还有一弯明月,难以入眠的我总是幻想明天的未来,此时的现在。等待时间的久一点,让我诠释生命的美妙。飒飒的风,总是那么惹人爱,带来清凉,带来时间的安排。风儿,在身边久一点吧,让我感觉到你的存在。

  轻轻的时间,潺潺地漏,一点一点的不停息;生命伴随着时间老去,他们像是一对甜蜜的恋人,一起走向长久。

  我想我没有和时间谈判的资格。我不忍去碰心里最柔弱的地方,是时间,是生命,是悄悄的离开,是努力让他长久一点。

《目送》读后感10

  我是一个爱好文学的小女生,曾经沉迷于沈石溪的动物世界,曾经徜徉于杨红樱的校园生活,也曾为了何马的《藏地密码》手不释卷,但总的来说,我涉猎的图书实在算不上广泛。有一天,我突然觉得如果要实现自己当作家的理想,应该让自己阅读的书籍内容更丰富些、种类更多一些。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决定去书店买几本文学大家的书。

  经过几次筛选,我挑选出了龙应台的《目送》。选择此书的原因,一是龙应台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二是这本书占据了各大销售排行榜的重要位置,我想深入学习文学大家是如何形成的。

  翻开这本书,扉页上一行小小的文字“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一股亲情就这样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觉暖暖的。全书共由74篇散文组成,都是一些情感性、亲情类的文章,书中,龙应台写出对父亲的怜惜和体恤,写出与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出与儿子的离别之情、对朋友的牵挂……最让我记忆深刻、感触良深的就是那篇《目送》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看着这篇文字,我眼前就浮现出这样一些画面,爷爷送我上学校的时候,妈妈会站在阳台上,一直和我招手,直到爷爷背我的车转过拐角,她看不到为止;有时妈妈送我上学的时候,我背着书包下车,她仍然是目送我进校门,直到拐进楼梯口;晚上睡觉的时候,妈妈也总是在我额头亲一下,道声“晚安”才离开我的房间……似乎在我的生活中,每分每秒都离不开妈妈关爱的目光。我上课时,认真听讲,开一次小差耳边就会响起妈妈的叮嘱;做题时,我不畏难题,因为妈妈说过难题就是纸老虎,会者不难;跑步时,我抬头挺胸,妈妈说过女孩重要的是气质……可是,当我时时处处在妈妈的关爱中成长的时候,我却嫌妈妈唠叨,嫌她的嗓门大,嫌她管的事多,可以说我当时看《目送》有多感动,我当时就有多后悔,后悔我的少不更事,后悔我的任性妄为,后悔我对妈妈的爱远没有她对我的爱多……我要大声把对妈妈的爱说出来,更要用实际行动做出来!妈妈,我们之间不会渐行渐远,因为——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目送》,深邃、忧伤、美丽的文字会让你体会到亲情的伟大、人性的真善美,值得静心品味!

【《目送》读后感】相关文章:

1.时间,无言;生命,目送-《目送》读后感

2.目送读后感

3.《目送》读后感

4.《目送》读后感

5.《目送》读后感

6.《目送》读后感

7.目送读后感

8.《目送》读后感

9.《目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