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

时间:2018-04-15 10:49:20 散文精选 我要投稿

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1

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

董思喆

当你仰望天空,

你会看到一幅美丽的星图。

小时候,你会想象:

----那黑夜中的亮点上有些什么。

长大了,才知道:

----那是星星,是地球外的星体。

星星,那上面有些什么?

它们看起来很渺小,

就像萤火虫,

在黑夜里闪来闪去。

在这么小的东西上,

会有什么呢?

我只好自己幻想……

上了小学,我又发现:

----它们离我们好远好远,

尽管有人能上去,

但不是我。

有限的世界待久了,

也会感到无聊。

而此时,

外面的云朵或星星,

却笑着向你眨眼。

那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

毕竟,它太过神秘了。

那闪耀的河外星系,

究竟有些什么,

这需要你来解答。

因为,

这不是你怎么想,

而是你怎么做,

看,外面的世界在呼唤你。

外面的世界2

  带着对外面的世界的无限憧憬,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我终于从合肥来到了上海。

  南京路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一家家商场、超市、精品屋带给人们时尚的信息,而街头巷角一家家的咖啡厅送给人们的是一份恬静的心情。街上的行人个个面带微笑,匆匆而过,显得是那么快乐。

  黄昏将至,天色已晚,外滩上的华灯又亮了起来。闪烁的霓虹灯像火焰,像星星,像宝石,光彩夺目。黄浦江上轮船的汽笛声伴着两岸传来的歌声成为一支和谐的乐曲。在外滩,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明珠塔了。在夜幕的笼罩下,由三个球体与一根圆柱构成的塔身显得那样优美,塔上的灯火通明,人们的欢歌笑语更是为东方明珠塔增添了几分生机。夜深了,一阵雾霭降了下爱,为银白的塔身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外婆指着东方明珠塔对我说:“这东方明珠塔可是世界第三高塔呢!”我听了外婆的话,站在江边,遥望着这座美丽的塔,不禁为上海的繁华感到惊叹!

  经过这次上海之游,使我更加明白了: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3

  现在的小孩都在爸爸妈妈的温罐蜜床当中成长,你是否有到外面的世界去瞧瞧。

  星期天我满怀着好心情出来玩,过斑马线时,只见一位年迈的老奶奶也要过斑马线。正在这时,一位叔叔路过,见老奶奶要过斑马线,就对老奶奶说:“大妈,我扶您过去吧!”于是,叔叔就扶着老奶奶过斑马线。到了对边,老奶奶伸出手握住叔叔说:“谢谢你,小伙子。”见此情景,我羞愧不已。

  我接着走着,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我赶紧到避雨处,避雨处人山人海,一只蚂蚁都挤不进去。这时,迎面走来一位阿姨,拿着雨伞亲切地对我说:“小朋友,淋到雨了吧!”说完,她拿着雨伞为我遮雨,我连忙道谢。

  过了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好像为我们人类有这样美好的心灵所打动而高兴。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你只要到外面的世界,就能感受到。

外面的世界4

  一、周学习内容:《大海》、《外面的世界》

  二、周学习重难点:

  生字:

  1.生字:

  (1)、重视在语境中识字。认识“住、亮、湾”等19个汉字。

  (2)、认识笔画“提”和偏旁“提手旁” “横撇”、“ 竖弯钩”。会写“住”、“打”等12个字。

  积累: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作文:

  三:周学科融合:学唱一首和大海有关的歌〈〈小螺号〉〉.

  四:周学情分析:

  1、《大海》这个单元以“大海”为主题,编排了《我家住在大海边》《海水》两篇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本单元的“金钥匙”标志着学习听读识字方法的收尾,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并在以后自觉运用这种识字方法。

  2、《外面的世界》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注重了从课本到生活、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的延伸,围绕主题“外面的世界”,开展开 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并对“外面的世界”发生兴趣与乐与观察。

  课题课题〈〈我家住在大海边〉〉 授课时间:周﹍﹍

  分析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积累目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生字目标:认识“住、亮、湾”等10个汉字,认识笔画“提”和偏旁“替手旁”。会写“住”、“打”等5个字。

  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听歌曲,齐朗读。

  2.细读感悟点: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2)、同桌合作,检查课文。

  (3)、指导观察课文中插图

  (4)、学习生字。

  (5)、抽读字卡。

  3.能力训练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

  4.拓展延伸点:把大海的美景画下来

  板书设计 我家住在大海边

  月亮湾 ———— 住

  打鱼船—————打

  老爷爷————位

外面的世界5

  教学目标

  1.感情、状态、观念:对生活的热爱,想了解周围生活自己对环境的兴趣,注意周围的人和事。

  2.识字:﹡识读14个生字;加强复习学过的生字;要以15个为底限。

  3.写字:﹡学写12个字;﹡认识笔画:卧钩;运用学过的笔顺写生字。

  4.口语交际:﹡要多向陌生的人和身边熟悉的人请教。

  5.学法和习惯:(1)多培养观察细心的好习惯,体会从多种渠道认字的技巧和乐趣。(2)阶段自我检查,互检。

  (注:前面有﹡号的为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时数

  3-4课时。[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观察"外面的世界"图(第58、59页)并讲述;讲解第60页的课文;教生字;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为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投入学习之中,通过复习旧知识,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渗透学习要求,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新知的学习。]

  1.(出示插图)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丁丁带我们去了什么地方吗?

  2.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把课文复习一下。(学生读课文)

  投影 学生齐读 谁愿意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

  谈话激qing

  国庆节放假一周,你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能告诉大家你去过什么地方吗?

  看到哪些有趣的事情啊?

  (评价:同学们在玩的时候还能注意观察周围的世界,真是一群爱学习的孩子。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丁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希望同学们能继续留心观察。)

  二、指导看图。

  [在新课导入时,有目的地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受到熟悉的情景气氛的感染,产生快乐、兴奋的情绪状态,激发识字欲望,愉快地进行学习。]

  录象:1.哪个地方是你最熟悉、每周五天都要去的地方啊?(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说说你怎么知道这是我们的学校?

  2、同学们每天上学,对我们学校周围一定很熟悉。老师把学校周围的环境录下来了,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根据图上箭号指的方向按顺序带大家参观一下学校周围的地方。你熟悉哪个地方就介绍哪个地方,不认识的地方可不说。 3.(学生观察图,按顺序说图上的内容。)

  同桌互说,指名上台说。

  三、认识电视节目。

  1、除了从路边建筑物上可以认字,小朋友还可以从什么地方认字?(字典、电视……)

  2、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看电视。看,今天都有哪些电视节目到咱们班做客来了。

  (出示电视节目名称)会认的同学就大声地读出来。

  3、 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你认识哪个教哪个。

  4、你还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学生说,教师写。)

  看电视也可以识字,看来只要留心,随时随地都可以识字的。

  四、自我检查识字情况。

  1、打开课本,读读金话筒中的生字,把自己认识的字圈出来,数数自己认识了多少字。

  2、把认识的字读给你的同为听。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好,经过请教老师和同学看看你又认识哪些字了。

  3、开火车

  评选最佳列车。

  五、游戏。

  小小邮递员,了解认字情况。[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在课堂上注意力极易分散,课堂教学如增加一些游戏或创设一些情景,可以启发学生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增长知识。]

  1.导入游戏,提出要求。

  每封信的背面写有一个字,请坐的最端正的同学做邮递员把信送到每个小组。小组成员为字组词、用词语说话。越多越好。

  2.邮递员发信。

  3.用字组词,并用这些词各说一句话。 (1)小组讨论 (2)指名上台说(台下本组成员可以补充)

  六、展示课外认字情况。

  [《课标》十分强调学生知识的积累,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这就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以课内促课外,激发学生识字欲望。]

  1.除了认识书上的这些字,有些同学还通过看报纸、广告认识了很多字。现在,有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

  2.指名上台展示、认读。

  七、总结。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有趣,如果大家象今天这样,在外边玩的时候不忘记留心观察,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别人,,或者读拼音识字,一定还会认识更多的字,学到更多的知识。

外面的世界6

  今天,我参加了一次剪纸展览会。里面的剪纸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记得其中有一幅剪纸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镇聚精会神的看着一本书,书中的内容把她深深吸引了。瞧,她似乎发现了什么,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呢!这幅剪纸不禁让我浮想联翩……

  在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有一个女孩叫蒙檬。蒙檬的家十分富有,但是她并不满足,因为她的父母有很浓的封建思想,不让蒙檬和别的小朋友玩,不让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为此她很苦恼,经常把自己关在蒙古包里不出来。

  这天,一个朋友送了蒙檬一本书,刚读了几行她就已经爱不释手了,原来这是一本《百科全书》,里面讲了世界上的各种动物植物。例如,北极熊、小白兔、兰花、蝴蝶,都是蒙檬没见过的东西,她高兴极了,嘴角露出了恬静的微笑。正当蒙檬漫游在书海当中的时候,她的妈妈也看到了这一幕,妈妈明白了蒙檬为什么总是闷闷不乐,问什么那样叛逆,她立即去和蒙檬的父亲商量。第二天一大早,蒙檬的父母就带着蒙檬去骑马、挤奶、放羊,还带她去了植物园和动物园等地,让她大饱眼福。从此,蒙檬的父母不再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了,带着蒙檬周游世界。最后,蒙檬成为了一位家喻户晓的旅行家,她的父母感慨道:“没想到‘外面的世界’也可以让她成才!”

  看来,我们也不能成天呆在家里看书,应适当的去户外活动活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仅能开阔眼界,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我仍在想着,妈妈的一声叫喊把我拉回了现实的世界,我这才醒悟过来。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剪纸,包含了千千万万的故事,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思……

外面的世界7

  暑假里,我读了《井底之蛙》这篇寓言故事,使我印象很深,收益匪浅。

  故事叙述了一只常年生活在井底的青蛙,遇到从东海来的一只大鳖后各自谈论的自己的生存环境。谈论中,青蛙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很满意,并向大鳖大肆炫耀,殊不知大鳖的生存环境——大海比它的一口枯井要好上多少倍呢!

  也许,青蛙不曾想过,这口令它自豪的枯井其实是那么地渺小,也不曾想到在自己的这块“小天地”外还有那一望无际的大海,辽阔无边的天空……青蛙不知道自己的眼光是那么狭窄,心态是那么自满,只会满足与自己的那块“小天地”的它是永远不会明白外面世界的精彩与美好的。

  《井底之蛙》的故事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记得读三年级时,我的字写得很不错。既美观又整齐,不但赢得许多老师的好评,还让同学投来羡慕的目光。渐渐地,我便飘飘然起来。对待同学也目中无人,自以为自己比他们高出一筹,连好朋友也悄悄离我而去了。后来,妈妈带我去少年宫练硬笔书法,在那里,我发现那些同学的字写得比我更好,而我只是学了一点皮毛而已。读了《井底之蛙》这篇寓言故事,我觉得我就是这只目光短浅的青蛙,夜郎自大。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同学。

  其实,我们身边就有一些认为学好书上的知识就足够了的同学。可是,他们错了,光学好课内的一些“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多读一些对我们有益的课外书籍、刊物,这对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是很有帮助的。而多翻阅一些报纸、杂志也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量,让我们了解当前的热门话题……如果我们只学好了课内的知识,那我们的目光就太浅短了,那不就是一只真正的“井底之蛙”了吗?

  这就正如顾宪成先生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学们,与其望着镜里的,不如把握手里的。让我们跳出井底,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真正成为21世纪的小主人。

外面的世界8

  我是一个乡村女孩,从小在乡村长大。我有着山里女娃的野蛮,有着山里女娃的热情,有着山里女娃的梦幻。

  今天是邬老师的大喜日子,她当妈妈了。听说要热烈的庆祝一番,她城里的同学要来我们这小山村里。我盼了很久,我多想见识一下城里女娃的魅力。

  她们终于来了,我呆呆的站在人群中,一动不动的盯着她们。她们好漂亮哟!如果我是男生,一定追她们到天涯海角。个个都穿着时髦的大衣,天蓝色的牛仔裤,白白的长筒鞋,最让人羡慕的是她们魔鬼般的身材,迷人的笑脸。

  她们的见识很广,一来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钻到房里去听歌,她们的胆子很大,面对众目睽睽大展歌喉。她们很疯狂,高放劲歌音乐——“的士高”,在人群中热烈的欢跳。她们居然发现了我,并主动与我交流,请我唱歌,教我跳舞,还给我讲述她们读书时的一些趣事。我深深的被感动了,以前总认为城里人装大,特别是少女,可她们不一样,我不得不承认她们的疯狂,但我也不得不喜欢她们的亲切。她们对我这个穷女孩很友好。我不羡慕她们的打扮,不羡慕她们的疯狂,我喜欢她们的自然。

  我没有到外面的世界去过,但我却从她们身上了解到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外面的世界是靠朋友支撑起来的。在外面,不能没有朋友。

外面的世界9

  每个人都会面临失败,可能是事业哭闹时爱情,哭闹是友情,哭闹是你想做的某一件事,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去面对失败,接受失败。

  幼儿园里选了几个葫芦丝吹得不错的孩子参加一场演出,女儿放学时很开心地告诉我,她被选中了。

  我自然也很替她高兴,但我隐隐担忧。

  她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能脚踏实地按照老师的要求走。她虽然聪慧灵巧,但生性好动。感兴趣的事儿特别认真,不感兴趣的事儿便吊儿郎当。恰巧碰到喜欢且了解她的班主任,懂得引导她,所以各方面发展都不错。

  但这一次,负责表演排练的杨老师并不是平时所接触的,据说要求苛刻且严厉,而且性子急。能不能成功地磨合下来,是个问题。

  而且,就在前阵子班主任还跟我反映,这学期女儿的葫芦丝学得不太认真,有点儿油。

  一个在班主任盯着的情况下还有点油的孩子,还能指望她转了性子忽然认真起来吗?老实说,我对她没什么信心。

  果不其然。

  昨天,她被杨老师淘汰了。班主任有点不好意思,安慰我:杨老师只是不了解她,其实慢慢来,耐心教,她可以的。

  我点点头。我也知道给她一点时间,她的表现会好起来。但我实在不能替她找借口。

  我见过太多的孩子活在家长的'庇护之中,为他们的失败搪塞着,为他们所做的错事找借口。但,淘汰总有理由,不够好是最直接的。

  我认识的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非常平庸,但她时常跟人抱怨他其实很不赖只是时运不佳。

  比如:高考的时候,他不小心填错了答题卡,明明有希望考重点却只好混迹一个三等学校。面试的时候,他过于紧张表现不够出彩错过了自己热衷的工作。

  恋爱的时候,心仪的姑娘嫌他总是因为工作的事儿忽略她而提出分手。

  时间久了,她的儿子也是这种心态,自怨自艾,感叹命运不公。

  终于有一天,有个直心肠的人忍不住地吐槽他们母子:你明明可以更仔细一点检查答题卡,也可以在面试时准备更充分点,你还可以更好地把握约会的时间。但是你统统没有,却要怪自己运气不好,却不肯承认这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所以,你一辈子就只好这样了。

  老太太听了,气得直跺脚,母子两人一起跟人吵起来。

  你们瞧,这就是家庭环境给孩子一生的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在包容孩子,反倒阻滞他的进步。

  就好像我一直了解女儿的性格,怀着侥幸的心理想她会一直遇到认可她的伯乐老师。可事实上呢,现实是残酷的,你不能要求每个老师都有耐心去对待一个有潜力的孩子,如果有更好更适合的孩子,何必浪费时间呢?

  我们哪里能让老师去适应孩子,我们只能让孩子努力去适应老师啊!

  她被淘汰,只能说明她还不够好,而不能怪这个老师要求高,没耐心,不给她机会对不对?

  这就是现实。这世界不会听你过多解释。

  所谓的出色,不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结论,而是一目了然的成绩。

  我们总爱替孩子解释,她只是调皮了点儿,她只是小还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也许真的是这样,但是别人不会在意,世人只看结果,而并无耐心等你成长。

  只有父母才会呵护你的点点滴滴,所以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够独立和勇敢。

  而上了幼儿园之后,孩子才能懂得外面的世界有多平等。

  无论你在家里是怎样被宠上天,在学校里,你必须自己穿衣服吃饭上厕所喝水。你也只能和别的孩子一起共享玩具和食物,当然,就算你被欺负了也只能自己解决。因为父母没有在身边,谁都庇护不了你。

  没错,离开了温暖的小家,在幼儿园里,在外面所有的世界里都相对公平。机会也总是给优秀而努力的人。找不了借口,也无人听你解释。

  所以,我们只能试着让孩子强大起来,学会自己走自己的路,而不是愚昧地想着为她规避一切不利的因素,让她永远活在自我的世界。

  关于这次淘汰,我所遗憾的是,明明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你已经抓住却没有好好把握。

  而我所庆幸的是,女儿嘴里说着不在乎,却在回家之后,拿起葫芦丝便苦练起来。

  她说,虽然演出机会没有了,但班里的葫芦丝还是要好好学。

  嗯,是啊,虽然有点儿遗憾,但吸取了教训得到了成长也是值得了。

外面的世界10

  我们省的教育质量不怎么样,且人人都是“家乡宝”,总觉得外省不如本省好,进而觉得出省读了书也一定得回来工作才行,又进而觉得既然如此还不如在本省读呢,更有甚者索性一副看破了红尘的样子,“在外省书读得越多越耽搁时间,还不如早早出来工作挣钱的好。”

  于是,在我刚开始念大学的时候,同龄的小伙伴已经有人开始工作,有人结婚成家。在我纠结究竟是该考研还是出国的时候,同龄的小伙伴已经做了父母,或是以“社会人”的身份混得风生水起,就连还在读书的几个好友,大多也是在本省念的大学,并且坚定地认为本科毕业就要开始工作,毕竟“再继续读下去也没什么作用,不如早早挣钱”。

  假期相聚,聊起以前认识的某某。A同学嫁了一个很爱她的高富帅,生了一对儿女,做了家庭主妇,幸福得很。B同学没上大学,跟着父母做生意,身价已然不低。C同学竟然去新东方学了烹饪——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俞敏洪的新东方呢。D同学念的虽然是三本,但作为官二代,家里人早早就给安排好了工作。

  每次聚会回来颇为唏嘘地跟七大姑八大姨聊起这一切,总会遭到吐槽——“你书念的比A好,但人家不用工作,老公每月给的钱都比你以后一年挣得多。”、“B虽然不会读书,但已经比你早四五年开始挣钱了。”、“你别看不起C,以后他开了饭馆,收入肯定也不少。”、“D……总之也比你强!”。最后肯定有一句总结,“你说,你成绩好考到了外省的大学,比别人多读了四五年的书,接受的是更好的教育,但往后十年二十年,你和他们的区别在哪儿?”

  是呀,又有么区别呢?

  我念全国顶尖的大学,却总被别人问“毕业后挣的钱能有多少?”。我参加各种比赛,连续一两个月通宵准备,却总有人质疑“奖金那么少,意义何在”。我因为学业太忙而无法像三流大学的同学一样花更多的时间打扮自己,却被吐槽“女人最重要的还是长相,何必为了莫须有的成绩作贱自己”。我在聚会时提起自己想攒钱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却有人毫不留情地嗤笑,“浪费那么多钱,去了做什么用”。我想要考研或者出国,站出来表示不理解甚至反对的人,比撒了瓶蜂蜜在地上引来的蚂蚁都多。

  所以我特别感谢自己的父母,在明知学历和收入也许并不成正比的情况下,还一如既往地坚持让我学更多的东西,遵从自己的本心一直往前走。

  也被很多人问过为什么那么执着地想离开家乡想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一些可能根本不会有用的东西,我始终坚持一个回答,“为了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从南方到北方念书,因为距离太远而只能寒暑假才能回家。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特别羡慕那些黄金周甚至周末就能回家的旧友,也曾在夜晚缩在被窝里想家想到噬骨。可是如果不离开家,又怎么能明白自己一个人在外生活的不易,怎么能懂生了重病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都只能打碎了牙和血吞的无助,怎么能在dependence的前面加上一个小小的前缀in。更重要的是,怎么能真正懂得外面的世界?

  家乡虽好,可毕竟是太小了呀。

  就像我明知旅行是花钱买罪受,却也还是愿意去听一听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去看一看白云镀了夕阳时的情景,去嗅一嗅不同的空气,品一品不同的日出啊。

  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去开阔眼界而变成更好的自己,说起来俗套,但确确实实就是这样。

  对,我花再多的钱念再多的书,可能最后也不会有那些早早工作早早结婚的人过得好。可是人这一生,难道就仅仅是以过得好不好、挣的钱多不多就能衡量的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更有价值的东西啊。再过十年二十年,我即便一无所有贫穷度日,也不会只是单纯的抱怨每天早上拥挤的交通——我知道这用博弈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我不会喝了酒后在饭桌上高声笑谈“我把这瓶酒用十亿转让给你,你再以十亿转给我,我们都没损失,GDP却上升了二十亿”—我知道国内生产总值不是这么个算法。等到以后我有了孩子,我可以亲自教他英语而不是非得为他请补习老师。聊起某个著名的景点时,我不会只用“听说”这样的字眼开头,而是会翻出旧日的照片告诉他我恰好去过。

  甚至到我老去时,回忆起这匆匆一生,我不必因为自己虚度了光阴而苦恼,反而能一一列举出自己做过的有意义的事。到那时,形容这百年时光,不会是用“出生、长大、工作、结婚、生子、老去”就能简简单单概括,反而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东西。比如北方的雪,南方的海,西边的山与东边的云。比如我遇见的人和事,从中体悟到的痛楚和欣喜。比如这一路走来的空虚、失落、茫然、紧张、恐惧。它们与金钱无关,却关乎理想与信念,关乎于井底之蛙而言的,外面的世界。

  至于早早远离了学业、始终只愿生活在这个小小城市的ABCD,他们也没有错,只不过是价值观的不同罢了。绝不会去嘲笑他们的人生观,也只能在他们质疑我的同时,拼命朝前走,朝外面的世界走,走得离他们远一些,再远一些。

  天地太宽阔,宇宙太宽阔,我只不过如蜉蝣般渺小,想要用自己这短暂的一生去丈量外面的世界。明知如飞蛾扑火,可只要有过梦,有过这一段路,就是不同的人生了呀。

  年轻时若能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勇气,老时求个“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是颇有情调的啊。

  人这一生不能只为金钱而活,不能只在同一个地方而活,不能只为生计、婚姻和孩子而活。它们并非不重要,但——还是王小波的话,他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外面的世界】相关文章:

1.外面的世界

2.外面的世界

3.外面的世界

4.外面的世界

5.井外的世界

6.外面的世界美吗?

7.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8.井外的世界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