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不能只有一个-观《三傻大闹宝来坞》有感

时间:2017-07-13 11:13:4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伯乐”不能只有一个-观《三傻大闹宝来坞》有感

看完《三傻大闹宝来坞》这部堪称经典的影片,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与其说这是一部搞笑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反映现实社会的励志电影,一个关于友情、亲情与友情的故事。

“伯乐”不能只有一个-观《三傻大闹宝来坞》有感

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在表达一个主题——创新与突破。

影片中的印度帝国理工学院是一个极为优秀的大学,但自杀率却居高不下——这大部分缘于那严历的校规与竞争的压力。学生们都在竞争着,他们身上背负了太多他人的期望,这期望使他们不敢失败,所以选择了最保守的路来走,即“随大流”。于是创新便愈来愈少。不得不说,今天的中国与影片中的印度十分相像,填鸭式教育使学生们的思维僵硬化,不去探究与创新。书本上的定义是专家研究好的,资料上的公式是拿来应付作业的`,还会有谁去关心为什么?大部分学生没心思更没时间。因为他们的手中正翻着老师替他们画好的考试重点,因为他们放学后要去补习班!

这部影片让我对当今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韩愈曾在《马说》中写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不同领域的“千里马”,应用不同的“伯乐”来饲养。而“马场主”却只拥有一种“伯乐”,干脆让所有的马都供这一位“伯乐”挑选。适合这位“伯乐”要求的被挑走,不适合的便留在原地成了“常马”。这造成大量好马“死于糟枥”。或许这头马善长作画,或许那头马体力不凡……以前,我们没有伯乐,整日说:“天下无马!”如今,我们只拥有了一位“伯乐”,便整日沾沾自喜,还请出这位伯乐向他人炫耀:“对!就是他!培育了那么多好马!”孰不知当今社会,需要的“伯乐”不止一位,还需要千千万万看重其它才能的“伯乐”,才能让每匹“马”都“日行千里”!

整部影片围绕着两名学生的竞争展开——一个坚持老师讲过的路,一个善于创新,常常与院长作对。两人约定,十年后见面,看谁更成功。有意思的是,这不仅仅是两个人的较量,还是两种教育制度的较量。竞争结果以善长创新的人的胜利而告终。可见,只有敢想敢做,才能与众不同。

如果你还在死背着资料书上的古文赏析,如果你还因物理抽象的定义而苦恼。倒不如试着放下书本,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刻记着,你是为了幸福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财富而学习!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可以在学校内看到“烹饪班”“绘画班”之类的字眼,我可以看到学生们欢声笑语,而不是面对试卷眉头紧锁。在个性与共性之间,我更愿意选择前者。

【“伯乐”不能只有一个-观《三傻大闹宝来坞》有感】相关文章:

1.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2.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3.“All is well!”-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750字

4.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5.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6.《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7.《三傻大闹宝菜坞》观后感

8.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