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诗歌

时间:2017-08-26 18:57:35 诗歌 我要投稿

《泊》诗歌

《泊》诗歌1

你说

《泊》诗歌

.

我像一朵云彩

.

背着沉重的包裹

.

四处飘荡不为了那吹拂的风

.

看啊看着

.

那有着三千尘缘的人间

.

却找不到一个去处

.

累了坠了

.

打在你眼角晕开了那妆

.

缓缓滑落的

.

是我狼狈的心

《泊》诗歌2

  怀念以往离家的日子,母亲总是不舍地千咛万嘱。在为生活打拼的岁月,与母亲的相见总是那样的匆匆与短暂;一切只有失去后,方知珍重,但失去了,也就永远失去了,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道一声珍重,

  九月晚些时候的汽车,

  逐渐消失在母亲的眼中。

  母亲眼中的形象是灰尘中消失的儿子。

  她的儿子从此开始漂泊,

  于九月的晚些时候。

  那时候,

  母亲眼中的儿子就已是

  尘土满面。

  漂泊的儿子很思念母亲。

  自他踏上乡村土路上的车门,

  他就想到今生,

  他只能以信的形式,

  抚摸于母亲的掌心。

  阳光很好,

  稻子在田里的声音骄傲而温柔。

  母亲在这样的日子里,

  送走了儿子;

  她知道季节在土里拨节的声音,

  她要在严寒到来之前,

  平整好土地

  并为冬日储存粮食。

  在白天,母亲与土地相依为命,

  夜晚以针线缝补着希望与温柔。

  儿子至今依然漂泊,

  并且把它作为一种职业。

  儿子现在已经成家并已有了

  自己的孩子;

  但儿子总怀念一些往事,

  这令他温暖并时常

  泪湿衣衫;

  儿子知道这将是他一生,

  改不掉的毛病。

《泊》诗歌3

  那是一座旧痕班驳的桥

  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也没有人知道它经过了多少岁月,

  脱落了的木屑证明了它的古老,残破的木板证实了它的衰朽。

  我又回到了这座桥,我遥遥渡河而来,就是想回到我曾经生长过的地方,

  如今,那地方,就在那桥的彼岸。

  黑夜渺茫,桥是那么的长,我极目远望,依旧望不到桥的尽头,依旧望不到那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桥,还是原来那座桥,还是那么旧,那么破。经过多少风吹雨打,经过多少时间的冲刷,仍然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流过一滴泪,没有说过一句话。

  桥啊,你为什么不会流泪,你为什么不会说话,你有家吗,你家在哪?或许这里就是你的家吧,所以你从来不会想家,也从来不会牵挂。

  是谁撩开了夜的幽情,那浓浓的拂郁,在一抹月色间,一弯古桥间,散开。

  是谁体会到了流水的用意,繁华三千,付诸流水。那被风捻落的花瓣,随波逐流,不知归往何处,最终,迷失了家的方向。

  站在那桥边,,默默思念,彼岸那边是否有人候我,是否会有人守我?

  昔日,踏上离家的桥,满怀信心,潇洒的挥一挥衣袖,去吧,去吧。

  如今,踏往回家的桥,多少失意,在走在回家的桥上飘散。只听见有个声音在心里说,归来吧,归来吧。

  那个夜晚,我流了好多的泪,醒来时,发现它已浸湿睡枕。

《泊》诗歌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唐张继

  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三个意境的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组合,“月落”“乌啼”和“霜满天”,因为这三个意境不可能同时和同空间地存在。意境一:皎洁的月光西落,意境二:乌啼一声划破寂寥的长空,意境三: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弥漫一天的白色秋霜。

  “月落”和“霜满天”不可能同时空存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境;而“乌啼”和“霜满天”也是虚写,我们试想,在漫天一片银白色秋霜的眼前,作者是怎么能亲眼看到那“啼”的是“乌”呢?最多是凭经验判定而已,作者能断定和亲耳所听是实的是“啼”。这一组意境有声有色,以动写静,跨越时空。是环境的渲染和铺垫。最可感的是“啼”和“霜满天”,令诗人情绪无处着落和凭寄,只能面对一天秋霜,听心灵的孤魂在横无际涯的弥漫秋霜中追寻和游弋。

  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一句的“眼”是“愁”。此句可谓是写“愁”的千古佳句。诗人在愁什么呢?诗人是位抱负远大的才子,其时已得进士功名,也许是忧国忧民?也许是怀才不遇?也许是仕途艰难?我们不得而知。

  “江枫”是寒山寺山门外的“江村桥”和“枫桥”。其间约150米。鱼舟依桥而泊,点点渔火仍然在霜天里朦胧可辨。诗人独在羁旅,栖身滞舟之中,夜泊枫桥,长夜难以入眠。故托物言志,因心生境,怎一个“愁”字了得!

  而水上之舟多与愁结缘,正如清代词人李清照所言:“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词《武陵春》)”唐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而水,自然引发“愁”绪。南唐后主李煜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我们注意到“桥”这个意象,多有横跨、承载的象征意义,横跨在舟和水之上,恰巧与愁绪构成相逆的意象反差,达到欲罢不能的艺术效果。“对愁眠”是本句的落脚点,也是重心之所在。尤其是“对”字,抒写出诗人难以入眠,愁绪难以排解,在如“火”的愁绪中的煎熬与无奈,只能在愁之中渴望入眠。这里我想到李白的:“众鸟高飞去,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独坐》)。”其中的“相看两不厌”和“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相”和“对”有着相同的字意,而两人的境界和诗绪却天攘之别。

  江村桥,《苏州市志》载:“建于唐代,清康熙四十五年由当地人程文焕发起募捐重建。”《江村桥重修记》载:“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后因乏于修护,拱券松动,桥面、桥台及栏杆多有损毁,1983年8月再次整修。1984年6月竣工,共用一万四千余元。”王昶《袁又恺渔隐小圃记》:“枫桥之水从梁溪(即无锡)来,过桥分支西南流,别为西塘。又有桥,名江村,其南则袁子又恺渔隐小圃在焉。”江村桥位于寒山寺照壁前偏南,东西向跨古运河,跨度9。8米,为石砌单孔拱桥。东堍有南北侧引桥,南侧9级石级,北侧10级石级,宽2。1米,向上25级石级到顶,长38。7米;桥面3条竖石,中间宽大,两侧对称,桥面宽2。4米,长2。88米;北堍直接33级石级,底宽3米。石桥栏间用砖封砌。(《寒山寺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xx年版)

  “枫桥”,“在阊门外九里,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吴郡志》)明高启《泊枫桥》诗:“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诗名涉及枫桥的有范成大、陆游、程师孟、沈周、曹仁虎诸名家,与张继《枫桥夜泊》诗同名的有朱彝尊、董灵顶、毛大瀛、李绳诸诗人。诗里枫桥不下百首。

  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即苏州城外的寒山寺。

  这一句是诗人思绪的回环跌荡,思绪收放自如,语句平白如话,毫无雕琢的边痕。既由远到近地点明了寒山寺的地理位置,也表明了作者愁绪的心情在恍惚迷离之中无所着落,让读者跟着诗人到“姑苏城外”一游,由“姑苏”到“城外”再到“寒山寺”,让驿动的心找到归依之处、栖息之所。这就印证和表明了众生本具佛性、皆倾心向佛的本性。为了说明钟声的来源,这首短短的四句诗,诗人却用了一个整句,来说寒山寺。可见“钟声”在诗人心中的份量。

  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句也是三个意象的主观组合。在这里我不想过多辩解“夜半钟声”是实写还是虚写,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全句乃至全诗的谐和而美妙的意境。

  夜半时分,从寒山寺,有钟声飘进了客船。语句同样平白如话。这钟声荡开了诗人的愁绪、警醒了诗人告别徘徊无依的苦楚、唤醒了诗人昂扬奋进的斗志和积极进取的愿心,这和谐悦耳的钟声也把诗人送入到甜美的梦乡。

  让我们在这和谐的钟声里,体验这美妙的意境。钟声起落,“咚”一声,这声音从空中传来,在空中消失。如微风吹过海面,风平而后浪静,夜又归于平静。这是空的妙用,动静相生。如唐王维《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声音振动耳鼓,从空中穿越,无影无形而无踪迹,看不见摸不着,跨越时空,乃至于到今天我们还在回味张继如歌的钟声。如破冰的船、似降魔的剑,振聋发聩,让人了知世事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没有永久不变的拥有。人如过客,在此暂住。惟有勇猛精进,倾心向佛,自净其意,众善奉行。正所谓“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钟声佛声唤回苦海迷路人。”

  到此,张继在寒山寺的钟声中得到了解脱和平静。张继留传的诗不多,惟有该诗穿越千年的时空,在人们心中回荡。首先这先是一首诗,是一首关于寒山寺的诗,关于寒山寺钟声的诗,一首平白如话朗朗上口、为大众乐于吟咏的好懂的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看似平铺直叙,实更具神韵。诗人完美地运用了诗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为后人创造了一个好想亲临其的意境。寒山寺因为张继这一声钟声,千年传扬,钟声诗韵,日久弥新。文人以诗与佛门结缘,该诗堪为典范。

  唐代怀海禅师所制《百丈清规》称:寺院“晓二时鸣大钟一百零八声,以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芸芸众生,“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增。”

  综观全诗,“月落”为纵向从上到下,“乌啼”为一声点,而“霜满天”为生发,好似轰然炸开的背景氛围。

  “江枫渔火对愁眠”为局部的特写,“愁”是“钟”的铺垫,也是一厚一重之笔。

  “姑苏城外寒山寺”是驰骋之笔,夺势。

  “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全诗的灵魂。与开头的“乌啼”遥相呼应,回环往复,浑然一体。全诗只有“乌啼”和“钟声”是写声的,首尾衔接。如长空之闪电,平地之雷声,在一天秋霜的客子渔火之中回荡不息。有着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至今,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去游览寒山寺,一方面是为了从实地去观景,更重要的是为了去体验唐人张继在诗歌中所描绘的优美的诗歌意境。

《泊》诗歌5

  出自唐代诗人骆宾王的《晚泊江镇》

  四运移阴律,三翼泛阳侯。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夜乌喧粉堞,宿雁下芦洲。

  海雾笼边徼,江风绕戍楼。

  转蓬惊别渚,徙橘怆离忧。

  魂飞灞陵岸,泪尽洞庭流。

  振影希鸿陆,逃名谢蚁丘。

  还嗟帝乡远,空望白云浮。

  赏析

  在一个早秋的傍晚,诗人泊舟于长江边的一个江镇,看见了朝廷的船队。这一境况的基本要素直接反映于诗题《晚泊江镇》上,词语朴素,语序恰当。但是当他开始写诗篇正文时,就不由自主地热心于高雅的变形、复杂化及取代:四运移阴律,三翼泛阳侯。受过教育的同时代读者肯定知道,四运指的是季节的循环,阴律与秋天相联系,阳侯是代表长江的波神。但要记起三翼指三种等级的战船就较费心思了。很可能有些人会赞赏诗人的对偶技巧,能够在第二句诗中找到三和阳与第一句诗的四和阴相配。但是这里缺乏宫廷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精妙语词,人们很容易可以看出,诗人用的是极端高雅的语言,说明的却是极其平常的事物。

  《晚泊江镇》从整体上来看,是一首比首联好得多的诗。诗中写景的部分显示了才气,但并不特别出色,在扩大了的反应部分,读者已经看到复杂论辩的倾向。

  此诗多用典故,最后八句需要加以释义。这八句诗的具体意思是:我是一个如同飞转的蓬草一样的漂泊者,那些提醒我离家远别的事物使我触目惊心;同样地,我就像是坚定而纯洁的桔树,只生长于南方,当被移植至北方时就变成另一种树。由于我的身体无法前去,我的灵魂飞往靠近长安的灞陵,那是我所向往的地方;也由于我无法去那里,我的眼泪在南方流尽。在《易经》中,我们读到:鸿渐于陆,夫征不复。我的行动的最直观证据是我的影子,所以我振动影子以模仿鸿雁和归家。为逃避政治功名,我将如同那位楚国蚁丘的馆舍主人,离开馆舍而避免与孔子会面。但是,尽管一方面我想要返家和抛弃世俗荣华,另一方面我仍然忍不住向往遥远的京城和世俗的成功。这样,当我遥望京城而视线被白云遮住,我就想起那些将我和皇上的恩宠分隔的人,以及我的`愿望如同白云般的虚幻。

  骆宾王善于运用新的、深奥的典故,往往将同一典故反复运用,显露了极端隐晦及炫耀学问的倾向。骆宾王擅长骈文,这种构筑于众多典故之上的论述,正是骈文的特色。

《泊》诗歌6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

  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

  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

  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

  枫叶落纷纷。

  【李白诗鉴赏】

  牛渚,是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诗题下有原注说: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据《晋书·文苑传》记载:

  袁宏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宏过船倾谈,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声名大著。题中所谓怀古,就是指这件事。诗人借此诗表达渴求知音的心情。

  牛渚西江夜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首句开门见山,点题夜泊牛渚。

  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青天无片云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溶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油然而生的悠然神远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身处空凋渺远之境,最易生出对古今之事的联想,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与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

  相一致,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包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直接阐明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暗引下文。

  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 贵贱的悬殊,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爱才之心,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

  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得的。诗人的思绪,从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意思是说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只可惜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自己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仿佛是无言地送别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传达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

  清代主神韵的王士禛将这首诗和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作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型,认为诗至于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自然清新,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

  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这首诗无一句属对,而调则无一字不律(王琦注引赵宦光评),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造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也得益于这一点。

《泊》诗歌7

  总有一个故事

  不好编排最后的剧情

  总有一次默对

  不好猜透心里的活动

  伫立离别的码头

  只能倾听海水的深情

  天空缓缓拉上幕布

  悱恻还在经营

  启航的笛声嘶哑

  告别黄昏,奔向远处的黎明

  沙砾堆起的造型

  战胜不了时间的钟

  一只远泊的船

  成为记忆的帆影

  留下绵延的诗情

  告别的话语简短

  霜已冻成冰

  背转过身送行

  一任目光打湿

  升起的疼痛

  经历无数次跌宕

  才会理解平静

  感受海的呼吸和体温

  伸出粗大的须茎

  以攀援的姿势

  随浪而颠,波波未平

《泊》诗歌8

  作者:阮泊人

  走出山底家乡的,

  60后70后都认识他。

  他娶妻是上方的,

  花名曰“贵州婆”。

  她姓何,嫁了他。

  阿生和阿妹是她和他所生的儿女。

  他是湿地蛮挖姜{指生命透支}。

  没寿够二万一千九百日{60岁}。

  是谁要了他年轻的生命?

  是穷且益坚,坚而脆断。

  是积劳成疾,缺钱缺粮。

  他的名字叫阮梦全。

  残梦不全,空悲切。

  与家亲人,阴阳隔。

  老农的脚印,

  矿工的步蹈,

  屋崩雨漏溶。

  妻儿改了嫁,

  户籍无影踪。

  人命真如草,

  死后无人颂。

  笔者悯其苦,

  家散全魄空。

  追忆过往梦,

  全在阴间懵。

  寄托活雷锋,

  活人多珍重。

  掩绢凄泪下,

  留诗拜翁风。

  做死你冤否?

  阎罗殿慰忠。

  呜呼梦全叔,

  天堂尽欢容!

《泊》诗歌9

  阮泊人诗歌

  中国的云南昆明是四季如春,

  萌发了多少游人的仰慕与向往!

  就在这西南方向,

  此省济南奇景趵突泉成就了千古泉灵!

  脑的策划,心的飞腾来到此乡,

  顶礼膜拜,三跪九鞠躬!

  泉灵!泉城!春城!

  你神圣的名字,烙入人们的想象!

  作为文明、圣洁、肃穆、庄重的层面,

  昆明就如鯤鹏展翅九万里!

  市民、游客、平民、公民,

  官方媒体,网络平台共同打造望乡!

  寰宇留香,我心中的理想!

  决意用生命的全部,

  构筑中国文化复兴的城墙!

  愿我们四季如春的心境如镜子,

  在冰与火,清与浊的日子里,

  我和网友同志一如既往!

  共同一起,歌颂真善美,

  抨击假恶丑,扬帆远航,放飞梦想!

  在忍辱负重,渴望美好与自由的日子里,

  我和网友一样关注着南海与母亲!

  只要中国永远的捍卫,

  领土就不会惊怕一切贪婪列强!

  在绞尽脑汁,构思未来,

  我就有了很多灵感活跃网上!

  东的一枪,西的一炮,

  我的文字,就如打临时工!

  有的放矢,见鸟撒鹰,

  锤炼多层次的文彩!

  付出汗水,打造精品,

  耗尽热血与青春!

  文字见证为生之艰辛,

  诗篇见证景界更换!

  焕然一新的思维,

  索寻著作真宗!

  乐观、坦然面对一切的苦难,

  在凼杂的氛围中,

  超越自我,圆好梦!

  诚挈的感谢本站的网友同志,

  路上的共勉将是我的激情!

  凤凰涅槃就是诺奖曙光,

  匆匆的来,忙忙的去!

  来去一趟红尘,爽。

  |

《泊》诗歌10

  旺荐是我家乡的村名

  名符其实的是个旺相旺角旺叉点

  叉点中心在旺荐

  东北交界的是平塘村

  东面交界是旺同村

  我脑中有这样的烙印

  旺同碗厂和平塘碗厂曾经有过风光

  缸瓦窑和硫铁矿是旺荐的牌坊

  平塘亦有此牌坊

  林业、果山、建筑、农耕和种养

  构筑旺荐的经济堡垒

  造福村民梦想腾飞

  电影文化、采茶剧和木偶戏丰富村民生活

  青山绿水,集体农庄见於白石田和龙湾

  四季有丹竹、青皮竹、木柴

  源远流长的活跃的河段

  翠绿、清幽、纯洁

  河床的地方,栽种白萝卜和薯藤

  村路蜿蜒、龙湾队连通四片和虎头山

  在白二队和立新夹着山坡上

  建起了一所“三村共用的初中”

  历史不算悠久、而将近百年

  百年初中叫旺荐初中

  偏僻的山村里

  有青年人志向与梦想

  寂活着的一代代人

  在不断地建设着美好的家乡

【《泊》诗歌】相关文章:

1.阮泊人诗歌之半百又二说中秋

2.《泊》阅读答案

3.罗布泊

4.泊阅读答案

5.枫桥夜泊

6.春游岩泊渡

7.枫桥夜泊作文

8.泊扬子津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