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作文1300字

时间:2020-10-21 12:02:11 冬至 我要投稿

【精选】冬至的作文1300字四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至的作文1300字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冬至的作文1300字四篇

冬至的作文1300字 篇1

  要说做饭,最爱的是包饺子;要讲吃饭,最爱的是吃饺子,而且是家里包的那种形状的饺子。

  关于包饺子的时机,我给自己总结了一下。当心情好时,包饺子,因为开心,要慰劳自己;当心情不好时,也包饺子,改善心情,让自己感觉能坐在一个屋子里静静地包饺子,说明生活还没有坏到什么样子,没什么过不去的;当不知道该做什么吃的时候,还是包饺子,饭菜一并解决,何乐而不为?当在电视或杂志上看到饺子时,又要包饺子,因为馋了;还有每逢传统吃饺子的日子,必包无疑,因为名正言顺,比如今天的冬至。但是这一切,都是在老闺儿不在家时才能实现,因为她几乎拒绝吃饺子,还编什么“难吃不如饺子”,影响我的兴致,诋毁饺子的神圣。

  人说,最爱吃的东西,往往是小时候喜欢吃而没有吃够的那些东西。我想我对饺子的至高无上的热爱应该就是源于此。记忆中的饺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跟这种食物有关的一系列过程和感受。小时候吃饺子,一般来说不会是一个平常日子,至少是一个小节日或者是有客人来。记得那梆梆剁菜的声音,记得拌饺馅儿发出的香味儿,记得全家齐上阵包饺子摆饺子的过程,记得那大锅里上下翻腾的饺子和那满厨房热腾腾的气,以及摆在圆桌上的好几大盘饺子。如果哪天放学回来,看到家里正在包饺子,那心情,天仙一般。而且那时家里都还有个习惯,冬天的时候,往往晚上包好一大帘饺子,第二天早上再吃,这就近距离也更真切地让你感受对饺子的向往。弟弟曾经实在禁不住诱惑,在炉子上先烙一个吃了,成为家里的千古笑料。过年前,家里有一项活动,就是提前剁饺馅儿冻起来,正月里包饺子用,这时往往我和姐姐、弟弟会轮流上阵,白菜、酸菜,一会儿就是一大盆,比起其他家务,为饺子而奋斗还是比较情愿的。年后的某一天,要是看到妈妈拿几团饺子馅儿,放在炕上来热时,就知道要有饺子吃了,很美的一种感觉。记得当年班里有个同学,她妈妈是我们学校老师,一家人都很胖,穿得也很破,但据说她家每周吃饺子,一次去她家写作业,真碰到她家包荞面饺子,同学们说起来都羡慕死了。后来也曾问过妈妈,不用肉也可以包饺子啊,当年为什么咱家平时从不包饺子,是因为嫌麻烦吗?妈妈说,包一顿饺子的油够吃一个星期了。唉,那时的生活,爱吃还不能成为选择食物的理由。

  家里包的饺子, 其实就是经典的几种馅,酸菜、白菜、大头菜、芹菜、韭菜、青椒,跟现在各类特色饺子无法媲美。可就是这几种馅儿的饺子,印在了我的骨子里,其它馅儿吃过即忘,过眼烟云。妈妈包的饺子,很少能直接感受到肉,一是因为瘦肉少,二是因为剁得碎,整个饺馅儿从不会抱团,很散的那种,但是油多,很香很香。以至于到现在,我还是喜欢菜多油多肉少的饺子。这些年,家人集体吃的多是姐姐家的饺子,姐姐也自称是“饺子一绝”,常常打击我包的饺子,其实水平不分雌雄,没人正面评判而已。但因为现在包饺子是小规模,吃饺子又频繁化,有关饺子的总体感觉跟当年不一样了。

  儿时爱吃的东西还有很多,但到现在还保持兴致不减的只有饺子了。出去和别人一起吃饭时,只要点主食征求我意见时,如果服务员说有水饺,我接下来的话就是“都什么馅儿的”,然后选上一两种。水饺上来了,我就几乎不再吃菜及其他东西了; 出去吃自助餐的时候,不论哪种自助,我总是去找水饺,也属于被嘲笑的份儿;甚至到美食城吃小吃,转来转去最后也选了盘饺子;有时出差,宾馆早餐有现煮水饺,那我就责无旁贷,连吃几天,其它的概不考虑。还好,也曾遇到过知音,我们每早一起去约煮水饺,在别人的不理解中畅享我们的美食。说起这些,总遭到老闺儿的嘲笑,“好好的东西,非得剁碎混到一块儿,有什么好吃呢?” 唉,道不同不相为谋。

  外面的饺子花样口味新鲜,但是那形状以及端上来时的状态,总是和家里的饺子感觉不同。有的人说,家里包饺子太麻烦;有的人说,不会和面,不会擀皮,不会包饺子,结婚几十年,从没自己包过饺子。很是为他们遗憾,没有饺子的生活,怎么能叫生活?不会包饺子的人生,怎么好意思叫人生呢?

冬至的作文1300字 篇2

  又是一年冬至节,今年的冬至似乎比以往的冬至来得寒冷,更加勾起了我对儿时般过冬至时的怀念,一幕幕快乐的场景,一个个伤心的往事,就像被这股肃杀的寒风带回了童年。

  那时,冬至在我们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又叫“冬节”、“长至节”、“亚岁”,每到这一天来临时,村民们都要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每当与家人坐在餐桌上吃着可口香甜的赤豆糯米饭,就有一种家的温馨和爱的苛护,每年我们家都要有这位我的好友参与。

  这位好友叫长寿,跟我同一个村又是同一个班的同学,因为小时候得过一场病,变成了智障儿童,所以在一年级连续上了3年就退学了,后来就以东游西荡和混吃混喝为谋生,然而每年冬至这天晚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我们家,母亲会习惯性地为他留足赤豆糯米饭,等待他的光临。在聚会之余,他无疑会成为人们所关注的对象,也成为冬至夜里最闪亮的主角,面对你父母亲身体怎么样,哥哥嫂嫂对你好不好,最近又到过哪些地方干过哪些事,将来要不要娶媳妇等话题,他会不加思索的回答,有时会像孔乙己一样妄自尊大,有时又会像小孩子一样幼稚可爱,有时大家会很友善的去调侃他一下,引起全场欢笑,他似乎也感受到了大家的好意,会表现出被认可的兴奋,做出一些滑稽的动作来博得大家一笑,把冬至夜的节日氛围推向了高潮,最终大家带着彼此间的祝福和欢声笑语,消失在那喜庆的冬至夜色之中。

  随着年龄增长,我入伍参军,因为工作繁忙和异乡习俗,冬至节几乎都是在执勤岗位上度过,久而久知冬至节也就被推到了一个遗忘角落,直到我从军校毕业后分配到苏州工作时,才意识到已有多年没有过冬至节了。那天,我拨通了老家的电话,想了解一下母亲这几年的冬至节是如何度过的。母亲讲,家乡过冬至也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父母亲辈的人们都在忙着工作,忙着在外打工挣钱,根本没有时间去过冬至节了,而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追求外国的圣诞节,冬至在老家已经越来越陌生了。冬至节的变化,也引起了好友长寿的变化,一直喜欢奏热闹的他见没有热闹可去,没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也就不抱着冬至日饱吃一顿赤豆糯米饭的希望了,已有好多年没有来我们家了,也许他又找到一处过冬至的热闹地方,在那个舞台上正尽情表演着自己的拿手好戏。后来,听母亲讲,她曾见过一次长寿,可差一点没认不出来,因为长期在外风吹日晒,他的头发脏乱,身体瘦弱,衣服破烂,病情也似乎加重了,有时连母亲都不认识。最可怜的是,在前几年的一个冬至夜,他的.父亲又不幸在一次车祸中身亡,母亲不久也离开了人世,长寿被他哥哥带出去打工,却在车站中意外走失,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听着好友长寿的曲折人生经历,我禁不住流下了热泪,没想到多年后第一次过冬至,却让我带着如此悲伤的心情,这种悲伤的感怀既有对好友长寿的思念和担扰,也有着中国传统的冬至节逐渐地被人们所淡化的绞痛。

  不知什么原因,我忽然想到了老杜的《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在冬至即将到来之际,很多感怀触伤我的心灵,我应该如何去度过今年的冬至,我的好友长寿是否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许他已经离开人世,也许他正在某城市的角落乞讨,也许他被好心的人收留,在某个智障学校接受着良好教育,与更多智障人士正享受着祖国的阳光雨露,正高高兴兴准备着冬至节的宴会美食。看着苏城美丽的夜色,人们正在飘香可口的餐桌前愉快地过着冬至夜,我忽然想起这首“几多相思凝怅然,不知何处是乡关,今将至爱托与云,捎我祝福度关山”的诗句,希望远方的好友长寿能感受到我对他的思念和祝福。

冬至的作文1300字 篇3

  冬天的冷,冷得刺骨,像芒针一样狠狠地扎进皮肤,深深地刺入血肉。忘了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我迷恋上了黑色,只是迷糊记住了有人对我说过,很多有伤口的人,只穿黑色的衣服,因为这样不容易让别人看到疼痛。伪装吧,喜欢黑色的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吧。

  这个冬天,自己的神经开始变得越来越衰弱,越来越敏感,心仿佛被掏空了一块,四个胸腔空洞得苍凉,灵魂好像游离了我的身体,我突然有种感觉,自己是不是快死了?

  朋友说:我大概是病了吧!

  病了?噢,也对吧,心口上的那道伤,总会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微微地作痛,那痛一丝一丝地缠绕着我的神经久久不肯散去。伤口,隐隐作痛,折磨着我,麻木着我的思绪。从身体里流淌着一股寒意,那些寒气从骨子里面一丝一丝地渗出,连血液也是冰冷的,我想我的血液应该是冰蓝色的,因为冰蓝色的血液,最寂寞。

  冬至已久,自己的脑子一片空白,理想,目标,连寻找希望的念头也被那巨大的空洞吞噬了,自己犹如一个破旧的布娃娃独自一人躺在茫茫的雪地里,天空是灰白色的,地面是灰白色的,全世界的色彩只是遗留下一片死灰的白。而我,眼神空洞,无助地静静躺着,躺着,任凭巨大的寂寞和冰冷包围着自己。

  想逃的感觉像洪水涌现,无法寻知恐惧的根源,只是拼命想逃离那无尽的伤痛,只想窝在被窝里狠狠地睡个天昏地暗,也许睡觉是逃避的最好办法。我能感觉到一样无形的东西紧紧地压迫着我,连呼吸都显得如此的力不从心。总会莫名地伤感,却始终找不到哭的理由,不愿压抑眼腺渴望能大哭一场,而眼泪却倔强地在眼眶里打转,最终也不肯滑落下来。

  每当灯火阑珊的时候,所谓蔚蓝的天际扯上了黑幕,在固定的那条走廊上,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位置,总会有那抹娇小落寞的身影,看着匆匆的人群,夜是如此的繁华,自己只是一个尘世的旁观者,城市的繁华是别人的热闹,而我就像受伤的小狗躲在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里独自舔着那些流血的伤口。总爱把回忆撕碎,总爱在某段时间再将那零零碎碎的回忆再拼凑起来,看着那些支离破碎的画面,然后触动那些伤口,慢慢流泪。

  忘记了是谁告诉过我,上帝会在他的子民出生的那刻为他送上的专属于他的天使。那么我的天使呢?是因为我不乖,上帝才没收了我的天使吗?我的沉默,我的失落,我的忧伤,只有那些早已结痂的伤口懂得。如果某天你在某个角落看到一个脸上总是挂着呆气的笑脸,却习惯在热闹中沉默的孩子,请在意一下她的眼皮底下是否闪过一抹忧伤。因为这,或许是一个习惯回忆过去,沉醉在伤痛中的倔强孩子。

  有人告诉我,在孤单的日子里用力呼吸,因为用力呼吸就能看见奇迹,然而我这么用力的呼吸,奇迹又在哪里?

  在孤单的日子里,想起满目苍凉的忧伤,总会有一种预感:爱将消散,所有的回忆会像玻璃被撞碎的那刻一样,在瞬间碎成无数的小块!是谁改变了原来的结局?或者,从一开始结果早已注定,只是途中出现了太多的意外,到最后,结局还会是原来的结局,只是涂添了更多的回忆和心痛罢了。

  原来一切都未曾改变,只是走了太多的分岔路才到达最终的尽头,曾以为努力了就会有所变化,可是最后无止境的失落和沮丧,无休止的无奈和心痛,一遍遍提醒着我,我的努力只是徒劳。

  无条件的付出,无条件地为你,到最后收获的只有那一句:对不起!,我还是要听着心臟慢慢裂开的声音,还是要假装坚强地转身背离你,还是要忍着眼泪学着淡泊你的一切。从今以后,我会离你远一点,再远一点,远到你那么明亮的眼睛那么好的视力也看不到。那样,我也就再不会看到你了。那样,就真的,在你的世界里,销声匿迹。那些伤痛,我自己承受,你就继续在你的世界里快活吧。

  既然注定做不了你的天使,不如早些在你的世界里,消失了踪迹。

  从今天开始,你就真的是我心里面的少年了。不在眼前,只在心里。

冬至的作文1300字 篇4

  每年冬至到来之前,我的家乡——大别山北麓的光山县,人们喜欢打糍粑。这是一种为过年准备的食物,用糯米制作而成,有的地方叫年糕。据史料记载,它的创始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吴国名臣伍子胥。

  在我看来,年糕与糍粑是有区别的,糍粑应是纯糯米制作,不加入任何材料,而年糕则不同,加进了一些东西,或咸或甜,不那么纯粹。打糍粑是一项需要协作的活。过去,由村里德高望重者统一安排日期,排定顺序,互助进行。活动必须赶在冬至之前完成,据说冬至这天将做好的糍粑用水漂起来,可保存到来年的春天都不会变质。

  想制作出质量上乘的糍粑,需要从糯稻收割前就上心,将夹杂在糯稻田里的稗子、籼稻等拣干净。糯稻收割后,放在远离其他谷物的稻场上脱粒,晾干晒透,妥善保管备用。糯稻去壳成米,最好赶在秋末冬初,盛入透气的陶缸。临近打糍粑时,将糯米用筛子筛除其中的细米,再挑拣出其中的小石子、籼米等。挑拣后的糯米,粒粒饱满圆润,白亮如珠,这便是上好的糯米了。将上好的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夜,捞出滤干,倒进架在锅上的木甑大火蒸熟,然后扣入石臼内,用木棒反复杵捣和搅拌,或用木棰轮番击打,前者四人,后者两人即可,一对一下地捶打。在反复杵捣、击打和搅拌下,米粒相互交融,黏性逐步显现,能将木棒或木棰紧紧黏住,难以拽脱,拉成长长的丝带,有如白色的绸缎,所以,干这种活都是年轻力壮的男人。待臼中之物成泥状后,用蘸水的干净毛巾把黏在木棒或木棰上的全部扒下,然后紧贴臼壁擦一圈,使糍粑与石臼脱离,最后整体托起,放在事先铺了面粉的桌案上,擀成一厘米左右的薄片,切成大致均匀的方块,晾凉变硬后,以清水浸泡存储。

  在这项活动中,主角是那位拿着湿毛巾者,糯米是否蒸熟、何时出锅,石臼中的糍粑何时打成取出,皆由他掌握定夺。哪位搬笼屉,谁人上场挥汗捶打,何人铺面粉擀糍粑,完全听由他一人指挥。不过,他也十分辛苦,要在制作过程中,给糍粑翻身,给黏着糍粑的工具卸套,给如胶似漆的糍粑和石臼分离,最后要将沉重的大块糍粑搬上桌案,这些都是很费力气的。在当年吃不饱的日子,他在孩子们眼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手中的湿毛巾就是印把子,给与不给,给多给少,全在于他的心情了。时值寒冷季节,围观的孩子们冻得吸溜着鼻涕,对温暖和热闹有趋向性,笼屉上热气蒸腾,石臼里白雾萦绕,糍粑的香味激发出他们的唾液,眼神就难免流露出渴望和期待。要是每个孩子都给,主家心疼舍不得,给一个不给另一个,又怕得罪人,索性都交由拿毛巾者全权处理。围观中,有的孩子很快得到一坨,欢天喜地地跑了;有的知道等也没用,识趣地走开了;有的从头到尾干等着也没结果,最后也只能失望地离开了。人生亦是如此,我们对某人某事有所期盼、抱有幻想,但结果往往并不遂愿。到底值不值得等待和追求,需要理性判断和智慧分析,明知得不到,不如及早放弃,放下心里的包袱。果真如此,心情自然轻松。

  糍粑可用笼蒸、油炸、火烤、水煮、煎炒、煨炖,其味细腻香甜、柔韧软糯,是招待客人、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正月串亲拜年,糍粑成为家家户户的主食,油炸糍粑外焦里软,甜酒糍粑醉人心脾,肉汤糍粑香糯绵长,幼时的我总也吃不够。

  我偏爱糍粑,热衷于去干有关糍粑的活儿,比如给糍粑缸换水,所以我家的糍粑能放到来年插秧时节。母亲用火钳在灶膛里烤出一块焦黄的糍粑,舍不得吃一口,全分给我们,谁能得到,是对谁最大的奖赏。冬天早晨的被窝令人留恋,母亲叫起床的方式不是吆喝,而是将烤好的糍粑放在枕头边,热气和焦香把我们从被窝里拽起。捧着热乎乎的糍粑,心中充满温暖与幸福,咬住两面的焦壳,不要急于切齿,慢慢拉扯,能牵出长长的丝来。

  那长长的糍粑丝啊,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汗水与心血的凝结,更是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精选】冬至的作文1300字四篇】相关文章:

精选冬至的作文六篇02-28

精选冬至的作文三篇02-28

【精选】冬至的作文三篇02-27

精选冬至的作文八篇02-27

【精选】冬至的作文7篇02-26

精选冬至的作文8篇02-26

精选冬至的作文3篇02-26

冬至的作文(精选15篇)02-20

冬至的作文精选15篇04-22

关于冬至的作文(精选15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