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读书笔记

时间:2017-09-19 12:31:5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税收学读书笔记

  大学毕业就等于待业或者失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此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应用性,对税收学这个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来说更是如此。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税收学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税收学读书笔记

  税收学读书笔记1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在我国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大学生不再像以前那么受追捧,大学毕业就等于待业或者失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此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应用性,对税收学这个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来说更是如此。本文从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以及学校本身的特色方面明确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目前税收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教师、课程设置以及考核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税收学;应用性;人才培养

  一、税收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顺应国家政策的引导

  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培养规模”。2015年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移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服务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能力上来”。为了能够执行国家的政策要求,需要加强税收学专业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

  (二)适应市场需求,行业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财税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相关的涉税业务,与此同时,税收的征管、税收的稽查等也可以通过财税信息系统实施。大量的财务软件、税收软件以及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开发和使用,对未来税收专业人才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熟悉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又要对税收的征管和稽核了如指掌,还要熟悉管理信息系统。这就需要培养的税收专业人才不仅理论基础要扎实,在具体的财会、税务的具体实务方面也要应用自如。

  (三)树立学校品牌,突出教学特色的重要举措

  作为校企合办的独立院校,与一般的普通高校不一样,在学校的历史、师资力量、学校名气等很多方面没有办法与普通的公办高校相比。独立院校的学生找工作没有让人骄傲的高考成绩,也没有名校毕业生的牌子,想要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只能靠自身的能力。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校企合办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目前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理论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长期以来,财政和税收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注重理论课程教学,大学一年级不开设专业课程,全是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大学四年需要修1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62学分,学科共同基础课32学分,专业课36学分,实践环节30学分,其中专业课所占比重不足25%,实践课程所占比重为18.75%。由此可见,专业课程所占比重比较低,即使是专业课也是注重理论的学习,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少,仅大三有实践课程,所占课时较少。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指导实践。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目的,目的是如何让其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课程设置不够系统性、灵活性

  课程的设置不够系统,例如:大学二年级开始学习专业课,这一学期学生既要学习财政学也要学习税收学,财政学属于专业基础课程需要先学,在有一定的财政收税知识的基础上再学习税收学。在课程设置时将两门课程放在同一学期学习,先学税收后学财政学,这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学习欠缺逻辑性,不够系统。很多知识在不同的课程里面都有涉及,存在重复,而有的知识在不同的课程里都有,又会被遗漏,灵活性太差。

  (三)课程设置没有特色,知识结构相对封闭

  税收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几乎每个院校都差不多,都是采取标杆法,比照重点大学设置的,没有自己的特色,在这个凸显个性的社会里,难以具有说服力。目前所学的税收专业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以国内为主,很少涉及国外的税收理论和实践。我国的税收工作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过程中,学到的也是现有的或者是过去的,等工作了也就过时了,所以一直会处在一种相对滞后的追赶过程中,不利于学生应用性的培养。

  (四)专职专任教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新建学校的专职专任教师大部分是年轻教师,年轻教师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就是朝气蓬勃,可以跟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更好地互动,为学校带来“新鲜血液”,在创新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样劣势也很明显,就是90%以上教学岗位上的年轻教师都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就走上三尺讲台,他们的理论水平毋庸置疑,但是他们没有实际的工作经历,自身的实践性不足使得他们难以将理论跟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讲起理论来滔滔不绝,对于实际工作却一无所知。如何提高老师本身的实践性,丰富他们的工作实务性,这是学院面临的重要问题.

  (五)考核方式的不完善

  现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学生的考核仍然采用量化方式,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2∶1∶7。虽然说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完全通过一纸试卷来考核的'方式了,但是这样的考核方式仍然不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率,期末复习的努力程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应用性的提升并无太大作用。

  三、提高税收专业学生应用性的建议措施

  (一)以学生为本,因地制宜

  为了更好地进行应用性教学,对学院财税专业的学生做了一个调查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有91份,女生占81%,男生为19%,学生生源地来源于全国10个省市,主要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专业方向、行业部门等几个问题做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有48%的学生希望在政府机关工作,31%的学生希望在金融机构工作;关于就业行业部门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希望从事与财税、会计有关的工作。根据以往毕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分析,财税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从事财会、财税、金融方面的工作,因此在学生培养方面,要增强其在财会、财税方面的应用能力。

  (二)以应用性为基础的课程调整

  想要培养应用性人才,需要让学生学习更多应用性的知识,让学生多动手,多参加实践学习,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增加专业课程的设置。目前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多,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过多。在不改变总学分的前提下,增加专业课的内容。将专业基础课程,如《财政学》等开设在大一下学期,为大二开设专业课程做好知识准备。2.增加实践课程。除了大三一个学年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外,还需要加强专业性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一是开设《会计电算化》《税务代理实务》以及《税收稽查》等课程,在开设课程的同时分配一定的实践学时,让学生边学边实践,这样有助于他们对课程的深入理解。二是在财税综合模拟实训中,要让学生学习不同的税务主体的实践工作,例如:征税机关和纳税人,以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工作的需要。三是在集中实践学期开设“职业角色综合模拟”,借助于互联网和财税教学软件,让学生模拟涉税的每个角色,系统了解整个税收的征管、筹划、监察和稽核等一系列环节的实施和运行,强化学生整体把握和沟通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未来就业过程中更好地适应自己的角色。3.增设西方税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课程。为了使得税收学的知识结构更加开放,需要增设西方税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课程,例如:介绍西方税赋理论的课程,讲述发达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的课程,必要的话可以实施双语教学。知识结构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吸收不同的税收观念和理论,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执行我国当前的税收政策。

  (三)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和“学”是分不开的,要让学生学的好,也需要从教师的与时俱进。应用型师资队伍就需要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为目标。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鼓励教师到相关的企业或机关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多与企业社会团体合作搞科研,以增进教师与实际业务的认知;二是鼓励教师参加财税领域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如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以及理财规划师等;三是鼓励教师寒暑假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兼职,以便提升其对实际业务的熟悉度和对行业前沿问题的了解和把握,从社会领域引进一些实战经验丰富的人员在校内兼职;四是完善现有的教师评价机制,实施多元化评价机制,除了教学、科研之外还要考虑其所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其社会工作经历等,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四)强化应用性的考核方式的改革

  完善学生的考核方式,改变过去以一纸试卷为主考核学生的方法,实施多方位、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应用性人才培养要以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以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考核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或者有效性单凭试卷成绩是考核不出效果的,因此要实施多方位、过程化考核。多方位,要求不能只看成绩,还要看学生上课的听课状况、提出疑问、回答问题、作业完成状况等,以及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社会实习的状况。

  (五)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合作,举办多种校园税务活动

  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合作,举办多样化的税收知识竞赛,税收知识进校园等,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同时加强学生对税收实际工作的了解。学校税收专业班级不多,可以安排学生到合作的税务机关进行实习。根据学生的工作意愿分类,希望到政府机关工作的与税务机关协商到税务机关实习,希望到企业单位工作的安排到相关的合作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税收学读书笔记2

  税收是国家实现政治和经济职能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税法的影响也无处不在。从本专业的角度来看,税收主要表现在所得税会计的调整方向上。如果很好的了解和运用税法,对企业的成本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税收的不适应性和不完善性也逐渐表现出来,所以学习税法不只在其作用上有必要性,对其的不断变化也应该时刻关注。因为国家通过税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以通过税收的变化可以看出市场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导向。

  经过一年的税收学课程的学习,了解了税收的本质。在税收的变动和对专业的影响方面有些许心得体会。

  税法的发展是多重兼顾的,其立法的基本原则是符合人民意愿,适应多元化社会的规范。税收是工具,不可随意附加职责,所以税法的变更是可以多元化的表现出社会经济状况的。虽然税法有政治趋向性,服从于国家政策的变更,但总体上看,市场经济的影响是主要的因素。自从入世以来,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市场对外资进一步开放,内资企业也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税法在宏观调控中起很大作用,近年来由于市场因素的复杂性,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不容忽视,而且针对各种性质的企业在市场上要求同等地位,税收的变更已经刻不容缓。从会计方面看来,会计是税法影响的反映者,所得税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得税只是针对内资企业而言,由于其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年限、费用划定范围等和会计上相比有所不同,对企业成本控制、利润核算都有很大的影响。国内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不以所得税法核定,所以从会计的反映上面看,企业核算不能统一,在市场的竞争上也有失公平。国际经济市场的税法准则给中国市场带来范本,对中国的宏观调控也有启示作用。所以,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繁荣中国经济,税法的变更也是必然的。这也是税法稳定经济、维护国家利益职能所要求的。时刻关注税法变化是学好税法和应用税法的关键所在。

  今年3月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此法将于08年1月1日实施。这次企业所得税统一是我国整体税制改革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税制建设发展的自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不是税前利润最大化,而是税后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所得税是影响企业税后利润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两税合一”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建立,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完善,这体现了税法配置资源和宏观调控的职能。而且“两税合一”的规定使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份额不断下降。通过适当降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有利于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近阶段的“两税合一”仅仅是税法变动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表性例子。它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法,适当降低了税率。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制度走向成熟、规范的标志性工作之一。从此次税法变革出发,会计的所得税处理方法也将有相应变动,了解税法动向对会计专业的学习有辅助作用。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税务是无处不在的。作为一名公民面对这项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意义的义务时,应该持积极的态度。认真学习税法、时刻关注税法不但可以维护自身的权利、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把握对经济动脉的敏锐度,提高信息利用率。

【税收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关于税收

2.教育学读书笔记

3.《金融学》读书笔记

4.人类学读书笔记

5.税收***工作小结

6.我们与税收

7.税收的力量

8.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