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论文

时间:2020-11-04 17:16:44 议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关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会计电算化 案例教学

浅谈关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论文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伴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快速发展.社会上迫切需要新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由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使得会计电算化教学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笔者在总结个人多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的相关成功经验.尝试对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提出可行性建议。

  据有关专家预计.到2010年.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要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电算化复合型人才。而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的责任,因此,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会计电算化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目前在本专业的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多弊端.特别是在实验教学方面力度不够大,仍然是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这就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在学习上发挥积极主动性:更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社会会计人才的要求严重脱节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单纯从这个角度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解决这一矛盾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真正掌握电算化初级能力。

  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在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环节的同时.更注重实验教学环节。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具有“实战”的感觉,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变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同时电算化会计案例可让学生同时担任不同的操作员.完成一套账的全部工作。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全面掌握会计流程的各方面工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列入了各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包括会计电算化专业。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笔者基于个人多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吸取国内外的相关成功经验,尝试对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真正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案例

  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具体来说没有确定的形式和内容,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不能干篇一律。具体到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其自身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果课堂上完全由老师讲解相应的操作。那么尽管可能老师已经讲得很详细,但让学生做一些练习时.也有学生还是会感到茫然这时需要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和不理解之处及时记录下来。及时寻找案例,然后再细讲并做深入的练习通过这种方式来讲解会计软件的操作过程及理论方法.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适当增加上机课时的同时督促学生独立操作

  目前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大多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一般只开设一门会计电算化操作教程.且理论课时与上机课时比例为1:I.有些学校的上机课时间甚至会更少.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远远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哈佛商学院为例.除一两门课以外.其他课程都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所占比例高达90%.对于30个学时的课程.一般只有2小时的理论讲授.28个学时用于案例教学,

  因此.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上机课时,为案例教学积极地创造条件。同时.在学生上机操作时.尽量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整、系统地操作一套会计资料,从凭证的输入、过账到报表的产生。通过分层次讲解分层次练习.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强弱,分批让学生完成一整套账目的操作在学生上机时.教师可以通过巡视一方面督促学生上机操作.一方面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全面地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在保证学生有充分锻炼机会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在实施案例教学的同时,可尝试采用“双轨制”的运行模式

  在电算化的发展最初阶段有“双轨”运行的要求.即要求使用会计软件的企业用手工做账和用电脑做账必须同时进行.而且运行的结果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软件的可靠性,最终允许甩账,独立实施电算化。因此,在实际案例教学中也可以尝试采用这种“双轨制”的运行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学习之后,随即开设会计模拟实习的操作课程.让学生进行手工做账的练习.与此同时开设会计电算化上机操作课程。这一做法.已经在很多院校实现。但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安排不同步,两者完全是脱节的。要想实现真正的双轨制.必然涉及有关教学计划的设置.应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四、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案例教学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而案例教学的实施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具有案例教学能力。具体包括3个方面:第一,熟练掌握常用电算化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解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第二.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第三,具有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管理技能。关于这一点.,应加强学校与会计软件公司的合作。可以在学校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把相关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学习.或聘请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经理经常来校给会计学教师举办技术讲座:或者参照软件公司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资格认证办法对相关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认证工作.从而使教师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能力。

  五、为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教材的选择是关键目前市场上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教材虽然版本众多.但却不能真正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多数教材以软件开发为主.重点介绍了从系统分析到运行维护的开发全过程.有的侧重理论.有的侧重编程而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教学则常常以软件自身所带的用户手册为主.这种用户手册对于软件操作和会计知识的内部勾稽关系交代得并不清楚.所以使用起来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在选择教材上,一定要适当。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商品化会计软件,任课教师要本着应用广泛、功能较完善的原则选择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在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财务软件操作之后.尽可能多地让其接触其他版本的财务软件,以取百家之长,促进学生的学习。

  此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由于会计电算化本身实践性很强.着重培养学生有关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是保证授课质量的关键.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应有专业机房和性能稳定的机器设备.使会计软件的运行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

  六、采用案例教学的同时,尝试采用逆向教学法

  目前在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中.主要目标集中于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系统的能力.而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没有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基本没有能力去解决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逆向教学是一种启发智力的方式.它虽有悖于通常人们的习惯.但正是这一特点.使得许多靠顺向思维不能或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正如数学证明中的反证法:在逆向教学法的参与下,过程可以大大简化,效率可以成倍提高。并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能更好地服务于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用逆向法,可以实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业务操作的过程中.在出纳员不能对业务凭证进行出纳签字时,必须考虑为什么不能进行出纳签字?与之有关的初始设置有哪些?这些设置是否正确?怎么检查?如何改正?这些在正常的教学练习中都不能体现.而这恰恰是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逆向教学法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逆向教学法”该在什么时候使用.这当然要依据教学内容而定,一般情况下.它比较适用于学生熟悉财务软件操作以及对财务软件系统的各个应用模块形成定论的理解.还有在会计电算化复习课中也不妨大量使用这种方法。合理运用逆向教学法不但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难点、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很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更好地掌握财务软件各个模块之间以及相关设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电算化操作能力,使得学生真正适应社会岗位需求。

【浅谈关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论文12-04

浅谈小说文体教学内容的确定的论文01-14

会计电算化实训报告07-05

关于升学,我的几点看法05-06

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探寻意见09-05

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探寻意见06-24

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探寻意见06-18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07-19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作文批改11-03

几点感动在心头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