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清汤胜万钱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时间:2018-03-06 14:25:3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一勺清汤胜万钱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一勺清汤胜万钱

一勺清汤胜万钱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①鲫鱼——中国著名的淡水鱼之一,以肉质细嫩鲜美而位列中国人的食用鱼之前茅。A唐代杨晔《膳夫经手》载说:“脍(鱼)莫先于鲫,鳊、鲂、鲷、鲈次之”,诚非虚言。鲫鱼还因它衍生出许多的有趣民俗以及对人体有多种保健医疗功效,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②鲫鱼之得名,颇耐人寻味。“鲫”字结构中有“即”字,是因鲫鱼流动时往往成群相“即”尾随而进,“即”字含义之一是“靠近”、“达到”,成语“可望不可即”中的“即”正是此意。“即”加上“鱼”字偏旁就成“鲫”了。中国古代,鲫鱼又称为“鲋鱼”,也是因为它们游动时喜相“附”而行,“附”字的“阝”偏旁换为“鱼”字就成为“鲋”了。也正因鲫鱼成群“相即”、“相附”游动的习性,古人据此所造“过江之鲫”一词,形象而有趣地用于形容“众多”。

  ③由于上述特点,中国历史上和鲫鱼相联系的若干有趣民俗,也因之而衍生。

  ④两千年前,B《仪礼.士昏礼》记载:“士昏礼……鱼用鲋,必肴全。”古代,“昏”与“婚”字通用。对上述记载,古代学者解释为:“云鱼用鲋者,义取夫妇相依附也;云肴必全者,义取夫妇全节无亏之理。”也就是说,男女结婚喜宴的食品中,须有鲋(鲫鱼),并且必须用完整未腐坏的烹饪。之所以如此要求,是寓意为夫妇互相依附,婚姻美满。

  ⑤“鲫”谐音“吉”,民间在喜庆时,往往喜采用鲫鱼做菜肴,冀望诸事吉利;有的人家给孕妇、产妇进食鲫鱼菜肴,同样也是冀望吉祥,所以,鲫鱼又有“喜头鱼”、“喜头”之称。而产妇食鲫鱼不仅是补益产妇和婴儿身体,更有意义的是能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一举数得,何乐不为。

  ⑥此外,“鱼”和“余”字读音相同,用鲫鱼做菜肴、做摆设,寓意吉利、吉祥,也寓意“年年有余”。

  ⑦用鲫鱼烹饪之菜肴,无不给食用者以美味之享受,而鲫鱼汤尤为突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画家李觯(zhì)(1686—1762),曾任山东滕县的知县多年,卸职之后,迁居扬州卖画度余年。一日,他应“扬州八怪”另一画家郑板桥(1693—1765)之邀,到其住家餐叙,在品尝其美味鱼汤之后,啧啧称善,即兴赋诗:“作宦山东十一年,不知湖上鲫鱼鲜。今朝尝得君家味,一勺清汤胜万钱。”欣喜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傅维康 文汇报)

  小题1:请分条列出人们喜爱鲫鱼的原因。(3分)

  小题2:分析③---⑥段,填写下面表格内容。(6分)

  与鲫鱼有关的习俗

  寓意

  小题3:将文中画线的A、B两处引用的文字调换位置行吗?为什么?(2分)

  小题4:文章以画家李觯的诗句“一勺清汤胜万钱”为标题有什么好处?(2分)

  小题5:我们学过“汉字”专题,了解了汉字具有表意的特点,请仿照例句,从下面三个字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联想或想象。(2分)

  集(“隹”鸟的变形)、雨、鹊

  例句:一个“鲋”字,让我感受到鱼儿成群相即相附游动的习性。

  参考答案:

  小题1:肉质鲜美;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民俗;对人体有多种保健医疗功效;(各1分,计分)

  小题1:

  与鲫鱼有关的习俗

  寓 意

  男女结婚喜宴的食品中,须有鲋(鲫鱼)

  夫妇互相依附,婚姻美满

  民间在喜庆时,往往喜采用鲫鱼做菜肴

  冀望诸事吉利

  用鲫鱼做菜肴、做摆设

  吉利、吉祥,也寓意“年年有余”

  小题1:不能。第一处引用,是为了说明“鲫鱼位列中国人的食用鱼之前茅”(1分);第二处引用,是为了说明“男女结婚喜宴的食品中,须有鲫鱼”(1分)。

  小题1:内容上,引用画家的诗,引起阅读兴趣,说明鱼汤鲜美,从而突出用鲫鱼做的菜肴给食用者以美味的享受(1分);在结构上有力地收束全文(1分)。

  小题1:一个“集”字让我看到了鸟儿翱翔后悠然栖息于枝头的倩影。一个“雨”字,让我仿佛看到了漫天的`雨丝淅淅沥沥的洒落。一个“鹊”字,让我联想到“明月别枝惊鹊”后敏捷善飞的情景。

  小题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写出本文说明人们喜爱鲫鱼的原因即可。

  小题1:了解文本内容,从文中找出“与鲫鱼有关的习俗”及“寓意”。

  小题1:联系上下文,找出A、B两处引用的文字所说明的对象,阐述其不能互换的原因。

  小题1:说明文的标题往往引起读者的兴趣,点出说明的内容,还有与文中内容照应的效果。

  小题1:只要设计合理,表述正确,书写认真即可。

【一勺清汤胜万钱的阅读理解附答案】相关文章:

1.花事阅读理解附答案

2.盼望阅读理解附答案

3.《战争》阅读理解附答案

4.口技阅读理解附答案

5.轮扁斫轮阅读理解附答案

6.阅读理解《灰鸽》附答案

7.阅读理解训练附答案

8.背影阅读理解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