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的阅读答案

时间:2021-04-24 09:45:43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的阅读答案

  ①自然欣赏的关键,是从自然中感受到美好的生活环境;艺术欣赏的关键,是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所有这一切,都不能离欣赏者太远。太远了,与人无关,就无法欣赏。于是,不失去距离,又不能太远,就成了一门关于距离的学问。

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的阅读答案

  ②对此,布洛提出“距离的二律背反”。有两种力出现在审美经验中,一种将人拉向对象,一种将人拉离对象。只有两种力量维持了一种平衡,审美欣赏才有可能。

  ③将人们吸引向对象的一股力量,就是生活的趣味。对自然的爱好,是从中看见生活、生活的真实体验和对生活的向往。对艺术的爱好,是从中体现出生活中的情感、真实的情感和对情感的向往。

  ④但是将人们从对象拉开的那一股力量,则比较难理解。有一种理解,认为过度生活化是危险的。孔夫子提出,君子不党;英国绅士们警告:保持你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过于挤在一起,就激发了低级趣味,滑入到危险的关系之中。还有另一种理解,即认为艺术就是要与生活不一样。纵观文学艺术的历史,有 着大量非现实主义---即不是“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来写作的作品。从神话、童话、民间故事到充满神奇色彩的影视动漫作品,用魔幻手法写作的文学和艺术, 都在有意偏离生活。这时,艺术的力量不是像绳子一样拉着欣赏者,不让欣赏者滑向危险的生活,而是有一种魔力,将欣赏者带入到奇幻世界中。像《聊斋志异》 《西游记》《封神演义》那样的神奇故事,所具有的不是否定性距离,而是具有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所造成的特有的美。

  ⑤距离由此取得了新的含义,有了肯定性的力量。它不仅无害,而且成为了艺术性本身。特别是在艺术这个充满创造性的领域,制造距离又打破距离,从而实现对距离的利用,可以成为一种艺术手段。

  ⑥当然,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并不能设想一下子就能凭空拉开距离。对待大雾,能镇定自若,并欣赏雾中美景,产生诗情画意,是由观看者的艺术修养以及 他的全部教养决定的。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也是同样的道理。艺术教会了我们发现美。过去,这种美的视角被理解成一种态度, 认为摆出一种态度即可。其实,这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能力,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

  ⑦这种发现美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来培养的。这是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艺术家通过风景的描绘,增强了人们对风景欣赏的能力。艺术家也通过对生活的描写,推动着人们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生活。

  ⑧在美学界,朱光潜常举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海边农夫当别人称赞他的门前海景美时,常会羞涩地转过身来指着屋后的菜园说:“门前虽然没有什么可看,屋后这园菜却还不差。”有人以此批评朱光潜鄙视劳动人民,是剥削阶级意识。真的是对朱光潜先生莫大的误解。

  (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3期,有删改)

  1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17.结合文意,说明第⑤段中“它不仅无害,而且成为了艺术性本身”的含义。(6分)

  18.简析文末“海边农夫”例子的内涵和作用。(6分)

  阅读答案

  16.第一层(①):从自然欣赏和艺术欣赏谈到审美中的“中文”问题;

  第二层(②—⑤)由布洛的“距离的二律背反”来谈“距离”的新内涵(新特征);

  第三层(⑥)审美视角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

  第四层(⑦—⑧)从正反两个角度来论证要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生活。

  (第三层和第四层可以合并为一层。)

  17. 在艺术这个充满创造性的领域,审美距离往往具有肯定性的力量(2分),可以成为一种积极的艺术手段(2分)。一是因为艺术本来就需要保持与生活的距离(1 分),二是艺术中的非现实主义将欣赏者带入到奇幻世界中,是艺术作品具有通过拉开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营造出独特的美。(1分)

  18. 朱光潜认为,农夫觉得菜园不差而海的美景没什么可看,是因为,欣赏着要对海景产生诗情画意,是由观看者的艺术修养以及他的全部教养决定的(2分)。这里肌 有一个审美距离的问题,也还有能否从审美视角的角度来欣赏生活的问题(2分)。作者援引这个例子,意在从反面强调人们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生活(或从反 面说明前一段发现美的能力需要艺术教育来培养的观点)。(2分)

【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到海底安居》阅读答案04-15

山就这么高阅读答案04-02

审美标准英语作文:The Standard of Beauty08-27

从?到!作文03-16

怒从黄河来阅读答案03-23

从夏到秋04-05

赠医者汤伯高序 阅读答案04-23

从?到!作文300字05-01

从造脸到修心05-18

《高铁是怎样飞起来的》阅读题及答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