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时间:2021-04-05 20:28:29 重阳节 我要投稿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6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600字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6篇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1

  我最喜欢在家乡过重阳节了。重阳节前一天,孩子们都会闹着父母亲或奶奶做桐叶粑吃。从山上摘来新鲜的梧桐树叶,洗净备用,把花生米、腊肉、香肠等各种配料炒得香喷喷的,捣碎后和上一点野菜、红糖,裹上面粉,捏成糍粑形状,放入桐叶中包好,捆实,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绵软,香气扑鼻,叫人难忘。

  过去我的家乡很穷,桐叶粑要在过节过年时才能吃上一回两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个小孩运气好吃到了包肉的桐叶粑,别的小孩准得羡慕死。记得有一次过重阳节,奶奶用野菜活着一点面粉做了些桐叶粑,特意把其中唯一一个裹有鸡蛋的桐叶粑留给了我。我捧在手中,尽管心里馋得要命,却舍不得一口吃完,生怕这次吃完了,下次就没有了,想留着慢慢品尝。谁知就在这时,家里的狗窜出来一口就把桐叶粑叼了去。奶奶安慰我说再给我包一个有鸡蛋的桐叶粑,可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没能再找出一个鸡蛋来。那一年的重阳节,我眼泪汪汪地坐在桌边,和大人们一起吃着粗糙而难以下咽的野菜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可现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几年,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电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昼;修路了,家乡不再贫穷闭塞。为通电通路这事,乡亲们可乐坏了!专门在宽敞的柏油马路上敲锣打鼓地庆贺了一天。现在过重阳节,桌上不但有鸡鸭鱼肉,连“百事可乐”等时髦的饮料也上了桌。桐叶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现在的桐叶粑不再只有难嚼的野菜,而是各种里馅,各种样子应有尽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为了读书求学,我已离开家乡来到了吉首。可每当我吟到王维写的这首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乡的重阳节,想到重阳节那令人回味的桐叶粑。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2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汉代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

  到了魏晋时代,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千金月令》也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菊以畅秋志。”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的方便,还自制了一种前后装有铁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在唐代,一些著名诗人都以诗篇记载了重阳节的活动。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中说;“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杜甫《九日》诗中也写道:“去年登高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等等。在宋代,登高之风依然风行。《东京梦华录》载:“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在南宋,据《武林旧事》载,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清代,皇宫御花园内设有供皇帝重阳登高的假山。在民间,早期以登阜城门外五塔寺和左安门内法藏寺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蓟门烟树(德外土城)、八大处等为多。据《燕京岁时记》载:凡登高,必“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

  重阳节时,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之际,宜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在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形成此节。到汉代,逐渐盛行。《西京杂记》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死后,她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逐出宫,嫁给平民为妻。一次她谈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事情。《续齐谐纪》则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唐代则正式由朝廷批准民间以中和、上巳、重阳为节令。明代皇宫初一吃花糕,九月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此风一直流传到近世。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3

  金黄的枯叶离开了树梢,在空中如蝴蝶样飞舞,最后以悠柔的弧度悄无声息地降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黄,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点缀,渐渐的,秋的韵味浓了起来。秋天,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佳节到。我登上了故乡的山。往日,崎岖的乱石小路,如今还十分亲切,路旁的景物依旧,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因为,睹物思人,而物事人非。是的,重阳节,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过往的一切,更难免让人触景伤情。不经意间,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亲爱的大伯。往日与大伯的欢声笑语,又在我难中浮现,让我对他的思念,在秋风中更加浓烈。

  去年的重阳节,过去了不久但又似乎很漫长。那时,大伯还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很活泼可爱的老人,因为他有一颗常青的新,又宽厚的胸怀。他的笑,是那么的爽朗,清澈又慈祥,不禁让我想起“绝类弥勒”。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边的日呢。

  可是,生老病死——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终究让大伯从此成为过去,只给我们留下似枫叶般的片片回忆,簌簌的落下,沉甸甸的压在我们心头。那爽朗的笑容从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长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欢离合,明白到何谓亲情,明白到在世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

  如今的重阳节,我站在山上,习习秋风,

  夹杂着思念,吹乱了我的思绪,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悲秋,又值重阳,我终于明白,这“悲”从何而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我反复咀嚼这句诗的韵味,尝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我于这迷离的秋色中,试图寻找昨日那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滑到了山间,像一个泛黄的大石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心里默念着,踏向了归途……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4

  翻开日历,才知道到今天已经是10月22日,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我应该给爷爷奶奶做些什么呢?忽然厨房间飘出一阵香味,原来是奶奶正在做我最喜欢的——红烧鱼。呵!对呀,要不就给爷爷奶奶做一道可口的菜吧。可是,我又不会做菜,怎么办呢?

  趁着奶奶正在烧菜,我溜进了厨房,仔细观察着奶奶是怎么烧的。原来做一道菜这么简单呀!一会儿,奶奶就烧完了。我对奶奶说:“下面让我做两道菜,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奶奶高兴地答应了。

  我学着奶奶做菜时候的样子开始行动了。我准备先做一碗鸡蛋汤,再做一盘麻辣豆腐。我先把鸡蛋敲碎把蛋清蛋黄倒入碗中,然后搅拌一下,再撒上一点盐,一些葱,接着继续搅拌均匀。我又在锅中倒入一些水,等水烧开后,把搅拌好的鸡蛋倒入锅中。等3、4分钟后,滴入几滴麻油,香喷喷的鸡蛋汤就做好了。

  紧接着,我准备做麻辣豆腐。我先在锅中倒入一些水,等水烧开后再放入少许盐。这时,锅中发出了“兹兹”的声音。趁着这时候,我就把豆腐切好,然后等锅中的声音变轻以后就把豆腐倒入锅中,用铲子轻轻翻个身。等过了约3分钟,再浇上一点辣油把锅盖盖上,差不多再过5分钟,麻辣豆腐就好了。

  我把做好的两道菜放在桌上,累得我手脚有点发麻了。我望着自己亲手做的菜,心想:原来做几道菜并不是那么简单,自己做两道菜就已经累成这样了,那爷爷奶奶呢,他们平日里都做这么一大桌菜,他们也没喊过一声累啊。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要深深地感谢他们。

  要吃晚饭了,老爸老妈也下班回来了。我自豪地对老爸老妈说:“这两道菜菜都是我做的,这是我送给爷爷奶奶的重阳节礼物。”爷爷奶奶、老爸老妈品尝着我做的菜,不停地夸我。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5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正值中秋之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最佳时机。诗人杨衡赞道:“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斯。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诗题为《重阳》的诗中也有这么九句:“菊并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如暮节,不比惜残春”是的,重阳节很美好。

  那我又能在这大好时光做些什么呢?赏菊。品茶。放风筝。荡秋千……思来想去,我郑重其事决定为年过七旬的爷爷洗一次脚——过一个重阳节。

  放学回到家,我将书包放到一边,一蹦一跳地来到爷爷的房间。“爷爷……”望着爷爷那瘦骨如柴的身体,又联想起爸爸口中年轻时身强力壮的大汉爷爷,一个鲜明的对比啊!我张口结舌,感到一股泪涌又在眼眶里打转儿了,心里也酸溜溜,难过极了,也许女孩子就是这样多愁善感一些吧。“什么事啊?”耳边又传来了爷爷声如洪钟又坚定有力的话语。“我……暂时保密。”我调皮的一笑。“小滑头!”爷爷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我跑出房间,拿了一个洗脚盆,放了点水,试了试温度,笨手笨脚地端起来,也许是因为水太重,我走起来简直像个摇摇摆摆的企鹅,还泼一地的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爷爷的'房间,爷爷拍了拍我这只“落汤鸡”不禁哈哈大“又有什么鬼注意啦?咳,咳……”我知道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喉咙里像个风箱,呼哧呼哧地响,便轻轻地拍了拍爷爷那像弓似的背,有礼貌的说:“请。”爷爷瞪大了眼睛,愣了愣,我呢,将计就计,帮爷爷脱了那破烂不甚的布鞋,将他早已干燥的脚挪到盆里,搓了搓,又为爷爷敲了敲腿。这时,我偷偷地看了看爷爷,爷爷脸上笑开了花,意味深长地说:“长大啦!懂事啦!小宝贝亲一个!”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推辞,而是轻轻地吻了吻爷爷的脸颊,爷爷也吻了吻我额头,顿时我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一股温暖从心底发出,“我爱您,爷爷,我这辈子一定要对爷爷好!”我闭上眼睛许了个愿。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老人,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在这重阳节里,我要祝他们身体健康,天天开心,晚年幸福!愿我祝福他们一生。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篇6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我所在的城市——上海,这里没有山,仅有的也只是小山丘,即使登上去,也无法感受“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的意境,可这丝毫没有减退我们上海人对重阳节的兴致。在大大小小的糕点店里,都摆满了插着彩色旗子的重阳糕。社区里也组织开展重阳节的活动。这次,我校欢乐团队的主题也是重阳节。在我乡下的外婆家,那儿的重阳节才叫热闹呢!到那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到大山下,开始登高。这么多人一起爬山,别提多有趣呢!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每当此时,我都要打个电话给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祝他们节日快乐,因为这是他们的节日,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明遗产,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重阳节的作文600字6篇】相关文章:

重阳节的感恩作文10-18

我的重阳节作文09-05

【精】重阳节的作文09-03

【热】重阳节的作文09-03

重阳节的作文【热】08-20

重阳节的意义作文08-19

重阳节的节日作文02-22

重阳节的小学作文09-05

重阳节关爱老人的作文09-23

重阳节的作文800字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