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籍读后感

时间:2021-07-31 16:20:44 800字 我要投稿

历史书籍读后感(通用11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书籍读后感(通用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书籍读后感(通用11篇)

  历史书籍读后感1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

  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历史书籍读后感2

  《中国大历史》是历史学家黄仁宇体现其“大历史观”的一部专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内容,分析中国历朝发展的问题,从欧洲的历史,到经济学都有利用。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提起中国历史,对我而言只是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层面上,自己知道的只是一些朝代和历史重大事件,有的还对不上时间,总的来说都是零零碎碎的。读了此书才系统的了解中国历史的独特与辉煌,这些使我受益匪浅。

  很多关于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大都是以历史朝代为时间顺序,以史料为借鉴内容。但从《中国大历史》我感受到的是跨越性与总体性。书中著眼于历史大局、中国,从宏观角度阐述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与外国历史进行对比。中国历史的经济、政治、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独特性。我深深体会到历史中蕴含的价值。

  一般的历史著作将中国历史看成帝王家史。先秦时代,中国实行世卿世禄的制度,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这种世袭的次数理论上是无限的,直到更朝换代活占据这个爵位、官职的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为止。在此书中,作者向读者传达出鲜明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历史,是一种道德的指引下运行。帝王要有所作为,也必然依著道德轨迹,否则便得不到万民的支持,俗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

  在经济上,书中阐述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从古至今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体制的变化往往对应著社会体制的改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历史的作用下中国逐渐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制度。

  在政治上,中国历史走过了古代的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到今天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经历了历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蜕变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总结历史经验,以史为借鉴才能维持祖国的繁荣与统一。

  历史发展乃上下两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要维持整个国家稳定,上下必须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在古代正是道德。作为古代经济基础,正是“农业”与“商业”。古代繁荣时期,都有解决土地问题的良策,如果农业凋敝,国家自然混乱了。

  这种历史著述,固然没有引经据典满篇考证那样的学理感,没有继承传统史学用以佐政或臧否人物的用途,但是却可以使我们免除习史的价值负累。因此,我们不必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应当如是”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习史对历史“何以如是”的因果关系的好奇心。

  历史书籍读后感3

  浩瀚的宇宙空间,神秘的微观世界都是散放着那么迷人的色彩,是那么的引人入胜,使我不得不遐思,若干世纪后的人类科技到了何种程度,生物进化到了何种地步,时空旅行者能否从漫画中一跃而出?

  这些好奇使我不得不想要一探究竟,无意之中,在书店遇到了一本书,其貌不扬,但凑近一看,黑底上赫然写着四个字“时间简史”!我如获至宝,它的鼎鼎大名早已耳闻,只是一直没有中文版本出版,只能苦苦叹息,但不知何时这本书悄悄走上了书架,我赶紧买来读了读。

  初读此书,不得不赞叹史蒂芬教授那如丝般缜密的逻辑性,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出他过人的才智,他可以把相对论当做孩子手中的乒乓球来形象地描述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是无法分离的这一物理规则。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章节莫过于时间旅行。比如这一段:

  再重复一下,由于时间和空间是相关的,一个和逆时旅行紧密相关的问题是你能否进行得比光还快,这一点也许不会使你惊讶。很容易看出,时间旅行意味着超光速旅行,在你旅程的最后阶段做逆时旅行,就能够使你的整个旅行,在你希望的时间内完成,而这样你就能以不受限制的速度行进!但是,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倒过来也是成立的,如果你能以不受限制的速度前进,你也就能够逆时旅行。其中一者成立而另一种不成立是不可能的。

  无可挑剔的逻辑在字里行间展露锋芒,无死角的思维在史蒂芬的笔下尽情跃动,让人无法相信这本书竟然是由只有三根手指能活动的残疾人霍金教授写出的呢?

  没错,作者虽然几乎全身残疾,但在思想和学的领域上,着实是一名伟人!

  一本好书不仅能交给别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感。《时间简史》就是这样一本的书。

  我深深地了解到了科学上有许多重大的进展都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们不盲目地追求权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提出自己的理论,种种事例不胜枚举。

  当今社会,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无论是对开阔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眼界,活跃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能力都大有裨益,但是,我们绝不因此满足,让这些好处成为绊住我们探索发现的脚步的锁链,而是要仍要保持前人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见解,不盲目相信现有知识的品质,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科技事业,为人类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历史书籍读后感4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这本书,《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书中的故事也是久久流传,不仅是这样,它的每一个故事中如果你细细的读,你会发现好多的道理。那么《三国演义》一书中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在这个寒假,我就借着这个理由,勾起了我对三国演义的兴趣。

  三顾茅庐不仅是个成语,还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一书中:诸葛亮是一个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能人,刘备便带上张飞、关羽去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结果第一次没遇见;第二次不顾张、关二人的阻拦冒着大雪去的,还是没见着;第三次等诸葛亮睡醒了才见到。故事的过程,说明了刘备是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来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而且第二次还下着大雪,张飞还阻拦道:“现在就是军队在打仗,这时也会停下来的。”第三次关羽等人见刘备又要去拜见诸葛亮,怒气冲冲声称要用一条麻麻绳把诸葛亮捆过来,刘备狠狠地斥责他们,这表明刘备以诚待人。

  三顾茅庐的故事告诉我们:管理者要礼贤下士、知人善用。比如:商汤任用伊尹等人作为大臣,商朝很快强大起来。还有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国力才逐步强大。这都是礼贤下士、知人善用的表现。

  不仅是这个道理,三顾茅庐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刘备就是这样,一次去了没有找到诸葛亮,第二次去还是没有,可他的心向着国家富强,又第三次去了诸葛亮家,在第三次终于请到了。这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心想着蜀国的未来的精神,不就是我们在学习上所缺少的吗?如果我们在学习上再用一点耐心和努力,我相信没有我们不能面对的学习难关,就没有在学习上的那一声声叹气。

  在这个寒假,读的历史书籍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有了读书的兴趣,我会继续从书籍中发现在生活中发现不了的东西。

  历史书籍读后感5

  说实话,那本书我并没有完全理解,有些字词都会不理解,但我不喜欢在读一个故事中停顿,然后去找难题,我觉得这样会打断我的思路把前面的故事都忘掉。

  有些同学说,《中国历史故事》就像一杯淡淡的白开水,没有什么闪亮之处,但我觉得并非如此。每一篇小小的故事都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读故事的时候我就可以自我陶醉在其中,想象当时的画面,想象那些人的说话的语气,总感觉的读这本书就像在看电影,甚至比看电影更有趣,因为读这本书还可以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读这样的一本书,何乐而不为呢?

  这本书让我着迷了,就在昨天,我在看书,妈妈说:“题目不会做啊?”我就大声说:“别吵,我在看书!”其实有时候我也挺暴力的,虽然知道这是不对的行为。我确实有些怪,别人如果爱看书都是显得很安静,好像听不见别人说的话,陶醉进去了,可我却在看书的时候显得特别烦躁,特别不喜欢在看书的时候打扰我。我妈妈知道我在看书,也就应了一句:“哦哦。”一篇看完之后我又忍不住去看另一篇,有一次居然把一个时期快看完了,谁叫我看得慢,我都是一字字在心里读过来的,看完一个时期已经很厉害了。

  其实我更觉得这本书就是一条大河,一会平静,一会儿波涛汹涌,我特别喜欢这本书,读这本书让我很舒服。

  历史书籍读后感6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是罗贯中写的,它说的是魏国、吴国、蜀国这三个国家争霸天下的故事。

  蜀国的人有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诸葛亮、徐庶、庞统等。吴国的人有孙权、周瑜、鲁肃、黄盖等。魏国的有曹操、夏侯渊、夏侯惇、司马懿等。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和赵云。诸葛亮非常聪明,蜀国就是靠诸葛亮才打了很多场胜仗;刘备非常爱护百姓;关羽很勇敢,有一次他中了毒箭,请华佗来治病,华佗说要刮骨疗毒,结果关羽还笑着下棋;张飞很勇猛,他在长坂坡大喊一声:“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把曹操的军队吓的连连后退好几里;赵云非常厉害,赵云在长坂坡被曹操围攻的时候,他把曹操的五十员大将杀了,杀出了一条血路冲了出去。

  三国演义有一百二十回,我最喜欢草船借箭那一回,草船借箭讲的是蜀国和吴国联合,派诸葛亮当使者,周瑜很嫉妒诸葛亮,就想难倒他。于是,周瑜就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回答说:“用弓箭。”周瑜说:“好,那你十日之内帮我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不用十天,三天就够了,我愿意立下军令状。”第一天过去了,诸葛亮没有动静。第二天过了,诸葛亮还是没有动静。第三天夜里,诸葛亮请鲁肃一起上船,诸葛亮让士兵在船的两侧插上草把子,向曹营前进,曹营的将领叫士兵射箭,结果船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让船开回去,周瑜正好派士兵来搬箭,鲁肃见到周瑜,就把经过告诉了他。周瑜想: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呀。

  三国演义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非常喜欢它。

  历史书籍读后感7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册书,名字叫《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辉煌成就。读它的时候的我仿佛穿梭时光隧道,看到了饮毛如血的远古时代和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我被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深深地吸引和感动。我清晰地记得“神农氏勇尝百草”这个故事,远古时代,人们只食用动物,不吃植物,饮食单一,结果病魔肆虐侵袭人们的身体。神农氏看到这种情况,就想着要改变人们的这种状况,他看到山上长满的草,忽然想到:为什么人们不试着吃植物呢?

  于是神农氏鼓起勇气,尝遍了山上所有的植物,边品尝边记录边总结:发现有些植物味道甜美,非常好吃;有些植物味道不错,但吃后呕吐腹泻,身体有不适反应;而有些又难以下咽。他把这些都一一记下来并告诉大家。他又想:“为什么大家要大老远的去采集食物呢?而不在家门口种植呢?于是他又摸索总结植物的生长规律,教人们种地种庄稼,开辟了中华农耕文化的源头。从此,人们的食物更加丰富了,生活也更稳定了。神农氏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会取得新发现。运用到生活中,小则帮助家庭,大则帮助社会进步。

  历史书籍读后感8

  在我们初中学语文的时候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给我们强调,史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叫通史即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另一类叫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这段话被我奉为真理,为此形成了我基本的历史观。直到我看到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

  在书中描绘了以万历在他的即为的第十五年为起点描绘了万历、张居正(虽然张首辅已经驾鹤西游5年有余了)、申时行、戚继光和海瑞在这一年前前后后的人生变化,描绘了一幅帝国黄昏的众生相。如果说以往的史书都是宏观历史的化,那么这本书应该可以叫微观历史了。

  在万历十五年年发生了以下事件。这些事情之间究竟有没有什么因果关系,我也不知道,我想可能是历史大轮回的神秘力量在安排这一切吧。事件一:戚继光死了。就像黄仁宇先生的评价,戚继光的死,我们失去了使军事在世界上保持领先的机会,而军备的张弛,立即影响一国的国运。32年后,大明的军队与努尔哈赤所部交锋,没有戚将军所强调的纪律及苦心拟定的战术的明军众不敌寡,一举丧失了明金对峙时期大明的优势,而后八旗军作为新生力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最终取代大明王朝,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事件二:海瑞死了。一个人民的偶像,中华民族的门神走了,虽然海瑞不是一个会办事能办事的官员,但我认为他的存在是一种象征,象征吏治的清廉,象征百姓的福音,然而他去了,并且终大明王朝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高级官员;事件三:一直勤政的万历突然在这一年开始了长达32年的怠政工,我认为这是三件事里最严重的一件,从此君王不早朝,32年中,前5年有申时行撑着,大明的国力还不至于江河日下,申退休后可以说明白人都死光了,从此大明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看完此书我不经想,假如戚继光多活几年,能和孙承宗并肩剿灭大明的内忧外患吗?如果海瑞多活几年,那么一个清廉的偶像,一个顽固的斗士依旧会同官场上的黑战斗到底,大明还会死鱼内忧外患的国库空虚吗?假如万历依旧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那么万历年间中华大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还会迅速发展,中国会是世界第一强国吗?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有很多缺憾,没有假如。所以我说,自755年繁荣的中华谢幕后,1587年昌盛的中华又一次凋谢!这一年是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可以说是中帝国由盛及衰的一个标志性的年份,一些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联系起来便注定了历史的滚滚洪流。

  历史就是一个滚雪球的进程,好的积累就能及盛,反之则衰。结合我们工作,我们有了这么多的基础数据,如果能好好利用,例如分析好缺陷发生的设备类型,部件类型,发生的条件等等运行人员能分析出缺陷是怎么来的,而检修人员能研究出缺陷应该怎么送走,通过一点一点的数据积累,那么我们的缺陷率肯定会降低,缺陷消除率也会提高,不也就提升了我们的工作质量?当然说比做来得容易。企业的兴衰和王朝的盛亡一样,匹夫有责!

  历史书籍读后感9

  作为一个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的兴趣爱好者,我前段时间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全册(上下册),其中有大概六分之一的阅读时间都花在了查阅文中繁体字上。好在自认为读的还算认真,于是就想写点读后感作为对自己初读此著作后的一个小结。当然,钱穆先生的这套书值得再次精读,我保证再读的时候如果不看注释,很多字和词我仍不知如何发音,作何解释。

  《国史大纲》是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全书在内容取材上详述汉、唐时期而略写辽、金、元、清,详写中原地区而略写周边少数民族,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而略于具体的人与事,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

  就个人整体的观感而言,首先非常佩服大师们视野之广阔、学识之丰富,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都有信手拈来之感。历史如同一张刻在他们脑中的画卷,似乎每一个细节他们都熟谙于心,对每一历史事件得失总结、评论观点独到而犀利。这也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大家的大师之作,尽管读起来略微吃力,但正因吃力才读的慢且细,细细品读让人受益匪浅的一点在于,不但开拓视野,更重要是启发思考。

  其次,当我读到那些描述浩瀚如烟的历史进程的文字时,过往时空中一些片段就会如电影桥段般跃然眼前。我知道它们并不是电影桥段,它们有的也许曾真实发生,过程被亲历者拿笔记下而流传下来;有的也许只是来自历代人们的口口相传,真相在传播过程中经或多或少的加工而变得模糊不清;有的来自于今人通过学术研究及科技手段,对历史进行还原、推断或假设。

  无论如何,历史本来的面目对于我们来讲,只能是一种隔着时空之窗的遥望。但我认为,我们仍要多读历史,不仅是因为通过这扇窗,我们可以在历史浩瀚的遗物中尽可能寻找线索,对于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以及我们自身进行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有趣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置身其中的每个人,对于自身与过去,自身与当下,自身与未来这三层关系将会有更多的思考。因为只读了一遍,我可能还做不到就书中内容的解读或延伸来分享自己的拙见,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大事与小事

  在历史整个语境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这个需要从不同维度来看。对于君民二元关系来讲,皇帝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制定的一条国家政策,任命一个地方官员,在天下黎民百姓看来是事关自身命运的大事。开明的统治者能明察秋毫,感受到社会中变化,民情的动向,他们不是不犯错,只是能掌控事态,在小事演变成大事之前及时解决。所以历史上那些所谓“盛世”,都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所绝对领导。相反,那些亡国的君主既看不到这些变化,又掌控不了局势。秦二世制定《七科谪》与《闾左戍》时,陈胜、吴广只是千万劳役中不起眼的角色,履行着在皇帝看来为民者天生的义务。最终他们不堪忍受徭役,燎起了社会反抗革命的星星之火,导致了一个大帝国的灭亡。

  细细想来,那些决定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并非突然爆发出来,追根刨底可能都是由各种小矛盾聚合而成的。如果其中的一些小矛盾能被及时处理,这些大的事件就可能不会发生。那历史是不是该是另外一番模样?从这个意义讲,历史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决定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面貌的因素之一。尽管,只有那些大事件能被记住。

  许多人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是国家的大事件,这大概就是“民心”的含义。

  多数与少数

  《国史大纲》里有相当的篇幅都在讲民族关系,也就是华夏民族与 “蛮狄戎夷”的关系。“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春秋》)大概就是“中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总指导思想。在中原华夏文化语境中,我们华夏民族不但人数比少数民族多,文明程度还比他们高,于是我们就跟他们取一些特难听的名字恶心他们。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鄙视,更多是一种防卫的心理,从一开始就说明你跟我不一样。但是,当低文明程度的少数民族通过武力征服取得高文明程度地区的统治权之后,如何维持统治就成了统治阶层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少数统治多数,光靠武力显然不行,吸收、融入中原文化,然后尽量把自己变得和华夏民族一样,所谓“同化”,是必由之路。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不言而喻,不但是民族间融合的矛盾,更有本民族内各势力间关于“汉化”的分歧而导致的矛盾。对于数量占有、文化占优的华夏民族来讲,被异族统治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开始的反抗很激烈,反抗不过就慢慢妥协,最后从文化上同化异族,能被同化的最后都变成了华夏的一部分,不能被同化的统治也维持不了多久(比如元朝)。

  总之,从历史上看,民问题背后都是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伴随着大规模人口减少,甚至有些民族被灭亡。但同时,民族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而正是因为融合多于冲突,才能让我们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完整与断裂

  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大概是说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朝代吧。以前也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比如五胡乱华时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过其疆域只是局部,远不比元朝统治全境。关于元朝算不算中国这个问题我暂且不做谈论,我想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链条,中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历史,更像是一次次链条节点的断裂,然后又组成新的链条的过程。历史上各个朝代更替,新的当朝者在执政中既会学习前朝,也有自己创新,但这些创新不足以推动社会发生根本性的跨时代的变革,顶多算是前朝的'plus版。如果对比唐代和清代两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做一个全面对比,相隔几百年的两个朝代,不过是同处在农业社会的不同阶段而已。看看从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现在信息时代,如果19世纪以前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这些巨变,现在的中国又是何种面貌?

  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社会之所以几千年历经各种变乱而文化不断的原因,也许就是太过于稳定,我们的文化一脉传承,导致社会变革的结果只是后来者沿着前人的方向和脚步在走。社会变乱只是打断了原来生锈的链条,社会思想和文化让链条重新连接,于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又重新开始工作,社会又按照原来的轨迹在运行。如此循环,直到近代才被打破。

  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的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当我们读到史书里每一段寥寥数语的记载,更应该透过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和文字,看到它们背后可能是一大群人的故事,有生有死,有血有泪,有痛苦欢笑,有喜乐哀伤。厚厚的历史卷本,记录的那些征战杀伐中的善恶选择,艰难岁月里的人性光辉,至今读来仍震撼和敬佩的人生故事,以及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它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跳过冰冷的文字,直抵我们脑海,让我们有感受到历史中的不同一面。

  还有一些人,我们读他们的故事时可能不那么欣赏,甚至有些厌恶。面对他们,我们不妨少些痛斥和辱骂,多些批判和反思。如果我们是他们,我们在面对他们遇到的那些状况时又将如何选择?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也没有毫无污点的历史,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选择。

  古代与当今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如果用当今的价值取向去判断古代人们的一些选择,也许会觉得古人有时难以理喻。可是,当我们以当时的视角,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如果可以的话)来看待那些事情,也许会对他们那些选择一些保留态度和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如同我们人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我们长大了看小时候的事,有多少是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在我们当时做那些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不妥。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历史中的是非曲直自有后人的定论,我们当然也有权力去评判我们先民的一些做法。只是,以史为鉴,过去的事情不正是我们当下所作所为的一个参照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抬头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时候,是否也曾想过,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人是否会记得我们?将以何提起我们?该如何评价我们?

  历史书籍读后感10

  最近研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了解了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并且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做一点总结,也是做些读书笔记。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两个要点,使用价值与价值,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即一种物品不用于交换,那么它并不是商品,如空气。但是一种物品有价值,就一定有使用价值,因为只有拥有使用价值,物品才有交换的价值,成为商品。也就是说,在市场上,买者付出货币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卖者放弃使用价值而获得货币,价值在交换的瞬间得以形成。马克思坚持劳动价值论,即劳动创造价值,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价值量的货币表现,但是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在价值附近上下波动。

  在资本市场中,股票也是一种商品,但是这种商品比较特殊。股票的使用价值是法律赋予的,正如空气是由自然界赋予的。股票的使用价值就是持有者可以以股东身份获得分红,或者将股票高价卖出获得收益。但此时的股票并不是商品,而股票的价值又从哪里来呢?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股票的价值是什么样的劳动创造的呢?答案是,当投资者认购上市公司股票时,所付出的货币就是间接的劳动,这些特殊的劳动间接创造了股票的价值。但是股票在二级市场交换时,并不创造价值,投资者只是在买卖中获得了差价收益。

  今天刚刚发布的消息,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让叱诧风云上百年的知名企业即是成为了经济危机下的牺牲品。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角度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需求下降。需求下降是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而资本在W—G’的过程,也就是包含剩余价值的产品被出卖转化为增值的货币资本的过程无法顺利进行,剩余价值得不到体现。这对于以赚取剩余价值为根本目标的资本主义企业来讲是很大的打击;第二,竞争压力。国际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导致汽车行业的竞争压力巨大,欧洲、日本,包括中国的汽车行业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以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的。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其他企业的不断竞争,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短,此时依靠进一步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已经十分困难,剩余价值的生产无法提高,企业利润得不到保障;第三,劳动力支付压力过大。通用汽车公司拥有上万名职工,他们的工资待遇不断增加,导致企业可变资本(即支付劳动力的资本)增大,相对来讲增大的速度大于不变资本(即支付生产资料的资本)的增长速度,相对剩余价值也得不到体现。

  综合上述原因,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也就容易理解了。

  马克思认为,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而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称为剩余价值。这里有问题值得探索。为什么工人的劳动会创造那么多的价值?

  原因有几个,第一,工人通过学习,掌握了生产方法,比起原始社会人类还在摸索如何生产产品的时代,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但是,这种学习是要有投入的,劳动者自己负责这部分投入,通过社会上的学校获得劳动基本技能(义务教育出外);第二,需要生产资料的完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讲生产资料的重要性。生产资料的源头是自然物质,从古至今可以看作不变的资本投入。假设对生产资料的投入资本为30;第三,生产工具的使用。如今的教材已经不提生产工具了,很多人把生产工具算作生产资料的一部分,它区别于生产资料的特点是,它的损耗是逐渐的,而生产资料的损耗是一次性的。假设这些资本要50,因此,不变资本此时是30+50=80a;

  于是,在剩余价值率为100%的情况下,资本家投入30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投入50用于购买生产工具,给工人支付的工资(可变资本)为20,那么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为20,总价值为80a+20v+20m=120。但是剩余价值率为什么这么高呢?其实将三个原因价值化相加,即学习的投入+生产资料投入30+生产工具投入50,而产生剩余价值。其中学习的投入是不需要资本家进行的,但投入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越多,剩余价值率就越高,而工人的劳动不会因为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投入加大而增加,反而会减少,假设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因此不变。如果此时支付工人的工资不变,就会给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可以说,剩余价值的增加是和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的投入增加有直接关系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增加,原因也在此。所以,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增多,是要补偿一部分生产资料的投入,并不能说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加剧。

  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很可以理解马克思的重要思想。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研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预言。但是从字里行间可以读出,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的时候,马克思并没有一味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而是在某些情况下肯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比如,自由竞争市场的存在,使得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这一点,在公有制的情况下很难改善。可以说,马克思自己也从哲学角度分析问题,存在即是合理。资本主义的存在必然有其历史原因,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资本主义的矛盾也十分严重。比如,由于自由竞争导致的过度生产,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引起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些问题,西方经济学家也用了很长时间探索研究,希望能够加以解决。其中有些解决办法,如增加政府在经济方面的投入,加强监管职能等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所有西方经济学家只愿意治标,即是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使经济稳定发展。马克思则认为,要彻底解决经济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就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改变现有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

  其实笔者认为,首先,西方经济学家努力想出的解决办法,有些往往已经触及到了社会主义的影子。比如,有人提出股份制的概念,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股份制公司掌握在少数一群人的手中,如果将这一群人扩大,变成全民,那就是公有制。其次,马克思的观点也有一定问题。社会变革需要十分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当然,如果不计后果,以暴力推翻现有的经济体制,建立一个新的经济体制也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这种改变必然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逐渐改革和发展才应该是综合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优势的正确方向。

  以上的一点,其实与我国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状不谋而合。中国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就是为了在不断改革创新的基础上,逐渐迈步进入社会主义时代,而又不会采取过于激烈的手段达到这个目的。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相信在中国的带领下,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会逐步进入新时代,开创人类文明的又一先河。

  历史书籍读后感11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只是依稀记得他的“大历史观”。由于孤陋寡闻,不能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大历史观”。最初我觉得历史是由一个个事件组成,既然是发生过的事实,那么历史书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历史事件罗列出来告诉人们过去曾经发生过些什么。人们掌握的史料越详细,就越接近历史"真相"。后来才知道书写历史时还有所谓的"历史观"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对历史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眼中的史实是不同的。大概这也就是方法论上的差别。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中很明白地指出他所持的是大历史观。所谓的大历史观就是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大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而不纠缠于具体的人人事事,因为所有人物的"贤愚得失不足以更改上述历史发展的程序"。

  以前,屡次在书摊上和那本书擦肩而过,直觉固执地认为《万历十五年》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其实该书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

  书,特别是一本沉淀了历史精髓的书,是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解读。拿到书的时候,装帧显得很朴素。相对其他小说类读物,淡淡的封面不禁渗透出深邃的历史。于是就一天看一点,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到活祖宗万历皇帝,无不叙述了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饱受煎熬,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这些人最终都没有功德圆满,甚至身败名裂。张居正最终被查没,万历自己死后也无法同最爱的郑氏同陵,海瑞则在大家的摒弃中挣扎……“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引自书中的话。

【历史书籍读后感(通用11篇)】相关文章:

过年小学作文(通用15篇)02-01

小学春游作文(通用15篇)01-08

过年小学作文通用15篇02-01

春节小学作文(通用15篇)01-05

春天小学作文(通用15篇)09-22

爱心小学作文通用15篇09-12

太阳小学作文通用15篇09-02

我的奶奶作文(通用6篇)10-15

社会公德作文(通用15篇)09-16

社会公德作文通用15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