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化的阅读答案

时间:2018-06-09 08:04:23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有关于文化的阅读答案

  篇一:文化时间阅读答案

  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向,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九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没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玛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有关于文化的阅读答案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的,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公园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他们将再有同样的今年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堪称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为这种前进式的时间。

  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中。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同的时间面貌。一方面,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边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时间就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另一方面,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涉,发条的松弛,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

  (节选自柯文尼、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有删改)

  7.下列关于“文化时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时间是指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而赋予时间以文化意义,其中包含了后来形成的“向”的概念。

  B. 文化时间包括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C. 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

  D. 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应,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命题透析】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解题透析】A(B、根据第三段,是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C、从文化时间深影响了西方思想这句话而言,文化时间不会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D、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过于绝对,于文无据。

  【技巧突破】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与选文的对比阅读,寻找其中的异同。特别要注意命题者的陷阱。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间被理解成循环模式,任何事物都由时间辨别,所有的自然现象、人和历史都将经历循环往复的周期。

  B.当时间被理解成线性模式,则意味着时间被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不可逆转,这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

  C.相当于线性模式而言,循环模式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认同,因为它所具有的“复生”概念更能给人以安慰。

  D.“时间之箭”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没有真正的历史则意味着过去也就是将来,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命题透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题透析】D(指向的时世界的重新再生,与原文中“它所指向的是世的末日 ,而不是世的重新再生”表述正好相反。

  【技巧突破】精读原文,是做题的不二法门。主要注意细节上的对比。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许多原始人通过对自然界循环现象的观察建立起对事件的认识,并用这种认识来解释历史,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文化时间。

  B.文化时间不同模式的形成取决于不同的文化概念,希腊各宇宙学派和犹太基督教徒传统的实践的认识大相近庭。

  C.人从生到死体现的不可逆时间理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为达尔文生物学说研究人类进化开辟了道路。

  D.从文化层面解读时间,冬夏交替标志着时间的循环往复,而日常生活中的钟表的旋转、发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理解能力。

  【思路点拨】D (而钟表的旋转,发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错。作者认为,钟表的旋转摆动,标志时间的循环往复,而发条的松弛才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

  篇二:《文化交流中,我们欠缺什么》阅读答案

  国内常听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样一种说法。这应该是指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独特性、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上,倘若雷同,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存在价值。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时代仍需要的是文化的多元、文化的差异和文化的互动。

  然而,当我们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差异性之后,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认为只要是“民族的”,就一定是“世界的”,这恐怕又陷入了另一种片面性、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缺乏一种深层次、辩证的思考。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人之所以能够彼此理解,相互沟通,不同文化之所以能够交流,我觉得是因为在至高的精神层面,肯定还存在着某种普世共通的精神价值。

  毫无疑问,中国具有她的一个独特而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但我们必须明智地承认,这一文化其实并不具有一种为其他民族欣然领受和仿效的影响力。我们只有在自己的文化、包括在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将那些不仅具有优秀的民族特点、而且能将这些民族特点上升为具有普世性精神价值的文化遗产发掘、清理出来,让这样的文化加入到今天能够为世界大多数民众所认同、赞赏,并化为己有的价值体系之中,那么这些文化才能变成是“世界的”共同文化财富。

  在此我不禁想到我们长期以来的对外文化宣传。无论是我们走出去办文化展览,还是在家里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宾朋游客,几乎是千篇一律的长城、故宫、兵马俑、京剧、烤鸭、熊猫而当我们看到外国友人对我们的大好河山,对我们种种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啧啧赞叹的时候,我们便自得地以为人家对中国文化表示了认同。殊不知,这种第一眼的赞许其实与真正的文化认同还有相当的距离。真正的“文化认同”是什么?在我看来,那应该是文化在至高的精神层面上所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它应该体现为一种普世性的价值观,一种能让人心悦诚服、欣然领受、乐于付诸实践的价值观。长城、故宫、兵马俑、丽江古城和苏州园林等这些文化遗产和景观,固然美轮美奂,令人赏心悦目,然而,所有这些历史的文化遗产,却并不能自然地等同于你今天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影响力。遗憾的是,我们——特别是负责文化宣传的有关部门和机构——对于这一点还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文化学者余秋雨曾谈及他亲历2001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和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感受。汉诺威世博会开幕前,根据当地的民意测验,中国馆在“最想去看的馆”一项中排在第二位。然而,那次世博会上的中国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些中国风景名胜的照片灯箱,再就是一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一个中国人登上月球的幻想式模型,最后是一具标注着针灸穴位的人体模具,边上放了一些中药。结果,所有排队进来的外国观众,几乎很少有人在馆内的某一个角落停下脚步,都只是用了几分钟时间匆匆走过,就直奔出口。而在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中国馆显然也是做出了努力,但在宣传理念上还是没有太大的改观。当时,世博会的大门口有一个电脑屏幕,上面标示出此时此刻到哪一个国家馆需要在门口等候多少时间,那块屏幕不啻成了各国文化魅力的一块比赛牌,譬如,法国三小时,韩国三个半小时,日本四小时,而中国馆门口却基本不需要等候。余秋雨说,这两次世博会上的窘境反映了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的几个重大弊病:(1)自以为很懂中华文化,却找不到一个真正能吸引人的中华文化的象征图像,找出来的都那么枯燥和简陋;(2)几乎不知道当代国际的高层审美趋向,把各国观众都幻想成了“爱国老华侨”;(3)连那些最发达的国家也小心翼翼地请出了全国一流的文化智者来设计自己国家的文化窗口,而我们显然变成了某政府部门下属的一个行政行为,越是层层审查就越是平庸刻板;(4)盲目高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魅力,以为展馆的主体内容——满壁浮雕、四大发明、先秦诸子、珠算和出土文物会让各国观众停步仰望。所以,我们与德国馆相比,缺少了智慧的巧思;与法国馆相比,缺少了自嘲的幽默;与日本馆相比,缺少面对未来的创新;与韩国馆相比,缺少通俗的亲切和美丽加在一起,中国馆严重地欠缺智慧,欠缺创新,欠缺想象,欠缺亲切,欠缺互动。

  这诸多的“欠缺”合在一起,反映了我们在认识上缺乏一种文化的自觉,这就是忽略了文化在至高的精神层面上,是一种人类共通的普世价值,结果有意无意地将民族价值置于人类普世价值之上,造成了文化交流和沟通的障碍。1.从文本上看,下列不能体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说法的一项是( )

  A.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独特性、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上,倘若雷同,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存在价值。

  B.因为在至高的精神层面上存在着某种普世共通的精神价值,所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的人能够彼此理解,相互沟通。

  C.2001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展出的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等。

  D.世博会德国馆所体现的巧思、法国馆所体现的幽默、日本馆所体现的创新、韩国馆所体现的通俗的亲切和美丽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诺威世博会期间,观众“排队”进中国馆,说明对中国馆有期待;“匆匆走过”说明他们对中国馆的展出内容不认同。

  B.虽然也做出努力,但因在宣传理念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日本爱知世博会期间,外国观众对中国馆一点也不感兴趣。

  C.余秋雨认为,政府部门层层审查的行政行为导致的文化窗口设计的平庸刻板是造成两次世博会出现窘境的原因之一。

  D.余秋雨认为,盲目高估四大发明、出土文物等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魅力,是造成两次世博会出现窘境的原因之一。

  3.在对文化价值的认识上,作者不完全认同“只要是‘民族的’,就一定是‘世界的’”这种观点,从文本中看,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B

  3.因为 “民族的”文化价值要想成为“世界的”文化价值,不单纯看它是否具有“民族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关键要看它是否具有能够为“世界”所认可的带有普世性的精神价值。

  篇三:《浅议经典文化教育》语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浅议经典文化教育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有文化教养的人。亚理士多德认为,教育不仅仅在于完成一种职业训练,更在于使人摆脱“卑陋”的习性,提升德行和操修,追求善的生活。现代文学先驱洪堡认为,“人的真正目的,是使自身的各种力量构成一个最崇高最和谐的整体”。现代教育越来越专业化,知识体系的划分日益复杂纷繁,许多学校开始变成技术人才的短期培训基地,受教育者的知、情、意或德、智、体往往很难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特别是人的心性和德行培养往往被忽略。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剑桥大学斯诺爵士撰写的《两种文化》一书指出科学技术教育压倒了人文教育,导致人文教育的危机。于是,学者们纷纷倡导“博雅教育”、“通识教育”,以补充专门教育或技术教育的不足,着重培养学生的公共美德。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认为,“潜心古典学问是成为有教养的学人的唯一途经。”经典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和知识的精华。《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经典确立的是我们任何时候都应遵循的常道、常理、常识和常法,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经典告诉我们生活的基本意义和人生应积极追求的价值。今天,我们教育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恰恰就是我们远离了基本的常道、常理、常法,比如诚信、公正、善良、宽容、无私、勇敢等。从鲁迅那代人开始就把提升一个民族的精神作为知识分子奋斗的基本目标,到今天,必须承认我们还需要继续他们的工作。 提升人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文学经典教育的基本目的和传统。现在的学生容易盲目地追求工具理性,把一技之长和社会实用性的知识看作是学习的全部,忽视内心情感和德行的培育,无法调整心灵的失衡、焦虑和痛苦,难以应对社会和人生中的各种困境。在许多学生看来,只要外语、计算机和专业知识学好了,似乎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连中文系的`大学生也会经常问老师:学习《诗经》、《楚辞》有什么用?背那么多唐诗宋词干什么?或许,它们对于我们当下找工作确实帮不上什么忙。可是,当我们在人生中碰到不幸、挫折时,面临公与私、义与利、荣与辱、生与死的取舍时,电脑会提供答案吗?机器能解决问题吗?但文化经典却会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作家白先勇说得好:“要说文学经典有用,可以说,它是一个民族心灵的投射、一个根源。如果中华民族没有屈原、杜甫、曹雪芹,我们这个民族将多么苍白;如果没有福克纳的小说,美国的精神文化就缺了一个大角;英国若少了莎士比亚,简直不可思议。文学经典的功用,主要是情感教育,有了文学的教育,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感情要成熟得多,看过、看通、看透《红楼梦》的人,的确要比没有看过《红楼梦》的人高出一截。文学教人懂得欣赏美。如何看夕阳,如何看月亮,如何看花开花落,潮来潮往?什么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什么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教人如何用诗人的‘眼睛’去看大千世界。”科学、技术只能解决“真”的问题,“美”和“善”的问题还需要艺术和伦理、哲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知识和修养。托尔斯泰早就讲过:科学是另一回事,它不能给我们人生中的大问题提供答案,这个大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生活。科学只能提供给我们一种手段,手段不能代替人生幸福和生活意义等目的,就如金钱只是我们走向幸福的桥梁一样,人不能栖息在桥上。忘却了经典的人往往南辕北辙,在流行歌曲、肥皂剧和各种流行文化中去寻找精神慰藉,除了得到暂时的发泄外,极易成为商业文化的俘虏。虽然文学有制造快乐的功用,但伟大的作品通过快乐要教会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美;文学有宣泄人情感的功用,但伟大的作品净化我们的情感,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善。

  1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按照亚理士多德的观点,教育的目的是要提升人的道德修养,而不是培养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

  B.按照洪堡的观点,真正的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知、情、意或德、智、体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C.按照斯诺爵士的观点,现代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专门教育或技术教育,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D.按照某些大学生的观点,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已经没有实用价值,不必再为之花费时间和精力。

  E.按照托尔斯泰的观点,科学技术不过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不能代替人生幸福和生活意义等目的。

  13.关于文学经典的意义和作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经典是民族心灵的直接反映,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B.文学经典能使人的情感更加健康,能正确应对各种挫折和困境。

  C.文学经典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能使普通人具备诗人的眼光。

  D.文学经典能解答人生的重大问题,让人懂得真善美到底是什么。

  14.第二段引用了列奥施·特劳斯的话和《文心雕龙》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经典具有哪两方面的特点?(4分)

  15.根据文意,造成经典文化教育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2.(5分)A E(A.原文是“教育不仅仅在于完成一种职业训练”,并未否定职业训练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E.“科学技术不过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不是托尔斯泰的意思。“金钱只是我们走向幸福的桥梁”是作者打的一个比方,用来说明手段不能代替目的。)

  13.(3分)D(文中说“科学、技术只能解决‘真’的问题,‘美’和‘善’的问题还需要艺术和伦理、哲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知识和修养”。)

  14.(4分)①时间方面,它产生于古代,但任何时代都适用;②内容方面,它是人类精神、智慧和知识的精华,是人立身处世应当遵循的常道、常理、常识和常法。(从时间和内容两方面答,最高给4分;从两句字面答,如答为“经典可以使人成为有教养的学人”“经典告诉我们的是不可改易的真理”等等,最高给3分。)

  15.(4分)①科学技术教育压倒了人文教育,学校变成技术人才的短期培训基地,人的心性和德行培养被忽略;②学生只重视实用和功利,盲目地追求工具理性,把一技之长和社会实用性的知识看作是学习的全部,忽视内心情感和德行的培育,认为经典文化没有用处。③人们被商业文化吸引,在流行歌曲、肥皂剧和各种流行文化中寻找精神慰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有关于文化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关于礼仪文化阅读及答案

2.《砚文化》阅读答案

3.“网络文化”阅读答案

4.山寨文化阅读及答案

5.有叹阅读答案

6.关于冯班《有赠》阅读答案

7.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阅读答案

8.数学与文化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