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时间:2022-03-01 14:10:4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范文(精选13篇)

  幸福不就是无所事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幸福的方法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事,而就是要有目标,下面小编整理的幸福的方法观后感范文,欢迎来参考!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范文(精选13篇)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1

  最近在看的这本书,让我觉得心灵像一棵重新生长的大树,吸取到了更多的养料。

  作为用心心理学的实用书,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里所说的道理,十分浅显易懂。

  书中用四种汉堡比喻四种人的幸福观。第一种汉堡就是口味诱人但危害健康的“垃圾食物”,吃它等于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埋下未来的痛苦。拥有这种幸福观的人被称为“享乐主义型”,他们只顾及时行乐,不管任何负面后果;

  第二种汉堡就是口味很差,但能够确保日后健康,吃它等于眼前很痛苦。拥有这种幸福观的人和前者正好相反,他们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就是未来的目标,他们被称为“奔波劳碌型”;

  第三种汉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利健康,如果吃了它,不但此刻没有享受到美味,而且日后也会影响健康。这类幸福观的人,对生命已经丧失了期望和欲望,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对未来没有任何期望,我们称其为“虚无主义型”;最后一种汉堡就叫做“幸福型汉堡”。生活幸福的人,享受当下所从事的事情,而且透过目前的行为他们能够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

  本.沙哈尔给幸福的定义就是:快乐加好处。

  相信所有追寻幸福的人读罢这一段文字,都会掩卷叹息。我们不禁感慨,我们都曾千万次地追问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什么呢?究竟什么才就是我想要的幸福?那些工作着的,为什么整日劳顿而没有快乐;那些学习着的,为什么耗费时间却收效甚微?那些拥有万贯家财的人,为什么精神空虚百无聊赖;那些手握着幸福的,为什么身处其中浑然不觉?

  信念决定命运。幸福才就是人生的至高财富,它不在攀登的顶峰,也不在徘徊的山脚,而在努力向前的一路之上。注重目标,更要注重过程,享受创造着的此刻,才会有更完美的未来。

  书还没有读完,我的这种被点化而顿悟的激动,还在继续中。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2

  最近一向在看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本沙博士的用心心理学的著作《幸福的方法》一书。在本书中揭示了关于幸福的事实:每个人都期望活得更幸福,但往往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幸福的本身的含义和你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幸福的方法》认为: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幸福和快乐,关键就是如何认知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方式。它让每个读者去反思自己的内心渴求,学习去接纳自己并归纳过去的成功经验,让你成为自己幸福的主宰者。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向错误的认为,只要不断努力,不断超越自我,心灵就会得到成长,就会得到幸福。而泰勒博士告诉我,心灵的成长靠的减法而非就是加法,幸福也并非就是牺牲所有而换来的。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而单纯,要拥有长期的幸福感却就是如此的真实与美丽。我曾固执的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资本去追求我的未来,我的幸福,固执的认为我的心灵就是如此的坚强,固执的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固执的认为只有在工作中取得了必须的成就才会幸福,我将事业看得如此的清晰,然而在我口中的事业却就是如此的忙忙碌碌与纷繁复杂。

  在繁华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忙碌于事业、家人、朋友的和谐共荣,却常常忽略自身的幸福,以牺牲自身幸福换来成功,往往就是脆弱而不长久;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真实的自己,自由悦纳了自己,才能悦纳别人;只有掌握了欣赏式探寻的方法,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更加的从容。

  在此,我不得不感谢泰勒博士。《幸福的方法》将像一盏明灯一样照亮在黑夜行走的人们,如同照亮我们的心灵一样,我相信,每个行走在路上的人都需要这样的光芒。

  幸福究竟就是什么?如何找寻幸福?其实幸福快乐的奥妙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在于我们的视觉,我们的心态,我们的选取,换一种角度生活,以用心战胜消极,学会“自我帮忙”,你会发现离幸福更近一步。

  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生活本身的目的就就是获取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这就是安妮·弗兰克的名言)要明白我们追求金钱,追求名誉这并不算真实价值,就像泰勒博士认为的那样,至高财富就是幸福,就是所有目标的终点站。

  或许我们在探索幸福途中会遇到挫折,遇到风雨,遇到各种阻碍,这都不就是我们放下幸福的理由,我们务必时刻的谨记机遇就是从困难中孕育出来的。就像书中提到的一样,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无可避免的痛苦,同时也会有很多内在与外在的,影响我们获得幸福的阻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就是无论何种困难状况下,都允许自己诚恳地去体验那些负面情绪,并允许它们有自然的转变过程。

  幸福就是没有终点的,我们所要追求的就是更加的幸福,这就就是从幸福到更幸福的过程。我也始终相信我们会更加的幸福,没有人总就是处于完美的状态或就是无所求的。那么,在那里,透过《幸福的方法》书中与自身的结合,获取幸福的途径如下:

  1、建立一个新习惯,并将它持续下去。

  建立习惯并不就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建立了之后坚持下去就没有那么困难了。而要建立什么样的习惯才能让我们更加的幸福呢?又期望生活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如,每晚睡觉前总结一天的收获,每一天早上对自己说些鼓励的话语,每月读1-2本书籍,每周做3-5次运动,每个月看一次电影等,就就是这样的小习惯,慢慢的会改变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习惯被固定下来之前,不要试图增加其他的习惯,托尼·施瓦茨说过:“微小的成果要比野心勃勃导致的失败好得多,不要着急,成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其实很多事情都就是这样,人生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不在乎你前面跑得有多快,重要的看你如何将这段路程坚持下去,每一个跑到终点的人都就是胜利者。另外,在建立开始建立新习惯之前,就应停止那些不好的习惯。

  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定位,在这个全新的岗位上,我将付诸于我的行动,我明确着自己的不足,清楚自己所学专业并非就是电力,我将逐步逐步的开始自己在工作上的一个个利于自己成长的习惯,比如说,每一天坚持看一些书籍,每一天晚上记录一天的工作事要,每一天睡觉前回想这天的收获,哪些方面还不清楚,每一天早上起床对自己说:“这天就是全新的一天,我能够做的很棒,这天我会很幸福,未来也会很幸福。”

  2、学会表达感激,活在当下,珍惜当下。

  我时常告诫自己,我此刻就是幸福的,我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群友好的同事,一个不错的室友,一帮优秀的朋友,以及爱我的家人们。对于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都以真心的去对待,真诚的向他们表示感激。当然,我也感激上帝,让拥有了这一切。在读完《幸福的方法》之后,我开始把这些感激的事情记录下来,博客中,校内中,QQ中,日记中,每一天必定的更新,记录着值得我感激的人、事与物。然而,我并没因为在生活中多了这一习惯感到烦恼,反而让我去挖掘了事物中本身的美,其实这种美不在于这个事物的本身,而在于我们去发现事物的心灵就是否怀揣了追求美的意识。当然,我相信这样做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有很好帮忙,能帮忙我树立用心的人生观,就像用心心理学中提到的真诚的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激,会大大的提高我们的幸福感。

  从此刻开始吧,在每晚入睡前,写下几件让你感到很快乐的事情,一些让你感激的事,这些事能够就是一碗米饭,与一个好友的畅谈,工作中的优越感,为朋友祈祷祝福等等。如初的明白只有我们真正的活在当下,珍惜当下的一切,才能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

  3、协调此刻与未来,发掘并享受幸福。

  每个人都有天赋的幸福的机会,关键就是我们如何使用他们。——克劳德

  泰勒博士在《幸福的方法》中谈到了人生汉堡模式。第一种汉堡类型口味诱人,但却就是标准的“垃圾食品”,等于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埋下了未来的痛苦。这种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幸福人生,称为“享乐主义型”。这种类型的人注重的就是眼前的快乐,不为任何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而担忧;第二种汉堡类型口味很差,里面全就是蔬菜和有机食物,这种类型能够确保日后的健康,但就是口感很痛苦,这等于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就是追求未来目标,称为“忙碌奔波型”;第三种就是既不好吃也不健康,与此类似,有一种人对生命已经丧失了期望和欲望,既不能享受眼前的食物,也对未来没有任何期望,我们把它称为“虚无主义型”;第四种就是“幸福汉堡型”,既好吃又健康,如同,生活幸福的人,享受当下所有的事情,而且透过目前的行为他们能够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

  在这四种汉堡模式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反应,前三种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就是都错误地坚持自己对于幸福的偏见。“忙碌奔波型”信奉的就是“到达谬论”,错误的认为只有成功本身能够为他们带来快乐,他们感觉不到过程的重要性。“享主义型”则错误的认为,只有过程就是重要的,“虚无主义型”同时放下了过程和结果,他们对生命已经麻木了。在那里,我们不难看出“忙碌奔波型”就是未来的奴隶,“享乐主义型”就是此刻的奴隶,虚无主义型”就是过去的奴隶。

  真正的、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好处的目标,而去快乐的努力与奋斗。

  透过我分析了自我,我发现原先我一向坚持的幸福理念却就是一种忙碌奔波,在求学途中,我一向为了找一份稳定收入不菲的工作而努力,用心的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言、写作潜力,我不得不承认,曾今就是那么的精力旺盛对待自己的未来,但却忽略了朋友,忽略了享受大学生应有的那段青春年华,但就是,我并不为我曾今的执著感到后悔,因为我也确实找到了一份领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只就是那种成就感确实那样的短暂,我开始回顾,开始反省,为什么不能够做到工作、朋友、家人兼顾呢?如今,我刚参加工作,务必得及时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争取做到“幸福汉堡型”,虽然目前从事的工作并非本专业,也非自己强项,但就是我相信透过自己的努力会慢慢的变好,那种消极的心态也会随着自己的慢慢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消失。

  定岗的那段时间,我也时常在想,为什么我要放下自己的爱好,放下自己的梦想,而从事这个从未涉及的工作,我尝试着站在领导的位置来评审自己,最终让我更加的不自信,接下来的几天除了烦躁的情绪和对自己的否定以外,什么也没有,失眠开始缠绕着我,感觉自己的生活糟糕透了,我很厌恶那样的自己,于就是开始看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来调试自己的心态,开始以平和的心态来应对这个职业,然而我发现这个事情并没有自己想想的那么糟糕,换个角度来讲,我多了一个机会去学习另外的技术,就如《幸福的方法》中说的一样:就算当我们务必牺牲一些眼前的快乐时,也不要忘记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不断地能够去发掘那些能为我们带来即时和未来的幸福感的行为。何况我并牺牲多少,年轻的资本还在,梦想还在,我能够在做好这份工作的同时,我相信这些东西在我的未来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开始利用时间,整理时间,学习那些曾今不感兴趣的东西,身体似乎充满了力量,大步大步的迈着步伐,我喜欢上了这样的自己,并慢慢的去参透生活,享受当下所有的事情,未来也将就是完美。我将用实际行动,快快乐乐上班,高高兴兴的学习,在有好处的生活方式中去享受点点滴滴,一一的诠释生命。

  4、设定目标,赋予使命,实现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人,务必要设定一个明确的,能够带来快乐和好处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我一向坚信信念就是一个不错的圣诞老人,就像泰勒博士说的一样,信念就是自我实现的语言。当我们下定决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完全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潜力,也许这个目标会成功,或就是失败,我们都要把它当成就是一件很有好处的事情,并且要明白任何一个获取成功,或说就是追求幸福的人,他务必持续一颗用心的心态,要自我和谐目标。所谓和谐目标就就是要主动的去选取目标,而不就是被加附在我们身上的,就是产生于内心深处的的愿望,而不就是仅仅为了获取物质和名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到追随生命的喜悦时,不仅仅能够享受人生,也会更加成功。

  从此刻开始为自己设定一个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然后行动起来吧!去做那些我们人为有好处的事情,理性的想法就是完全贴合人性的自然的,用最纯真的心去体现最真实的生活。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此刻的工作有过偏见,而此刻的我,却已经明白了这样的偏见阻碍我的发展,限制自己追求幸福的潜力,自我的实现不就是根据自我的方式去走,而就是在正面与负面中交错成长,在工作中我们要明白,只有真正的在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体会到工作幸福感。此刻,尝试着去改变对工作的态度,把工作视为一种特权,而不就是职责,这样我们不但会感到更幸福,也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有更好的表现。我始终相信,即使就是在最受限制,最乏味的工里,员工一样能够为工作赋予新的好处。

  另外,不要在挫折面前低头,在困难面前我们才能发挥出我们的潜力,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机会。就像塞缪尔说的: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务必靠自己的力量付出与努力,而不就是借助旁人的帮忙。

  在那里,可能会有人,我们怎样样才能开心的工作呢?最简单的方法就就是学会享受劳动的喜悦,寻找我们的使命感。我从来都不认为一个不劳而获的人会幸福快乐,也不认为把工作视为负担、职责的人会享受到工作带给我们的乐趣。

  有很多人并不爱此刻的工作,因为那不就是他们所擅长的,不就是他们所喜爱的。心理学家亚伯拉希写道:“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就是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同时获得报酬。”但就是这种运气却很难降临。这样的话,很多人在工作中就会很难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有的人为了权利和金钱而工作,有的人为了声誉和名气而工作,却很少有人能把工作看成一种使命感,或许你并没察觉到这有什么不对,但就是在自我实现中,这种行为就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有使命感的人,他们的内心有着无穷的力量,对工作充满热情,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恩典,而不就是打工。

  从此刻开始,去寻找自己的使命感吧,那就是我们最内在,最真实的呼唤,也就是引导我们走向幸福的声音。问一问自己对你有好处的就是什么?什么给了你使命感?你觉得快乐的事情就是什么?什么能带给你快乐?就如泰勒博士说的这几个问题或许能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帮忙指明寻找使命感的方向。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3

  “人们在感兴趣的事情上,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做这些事情既有意义又可以让我们乐此不疲,我们通常会在感兴趣的事上更努力,没有热情,动机便会削弱,有了热情,不但动机会坚定,就连效率也会提高。

  瑞斯·尼斯基指出,人们对待工作有三种态度:任务、职业或使命感,如果一个人只把工作作为一种任务及赚钱手段,而不是期待在其中有任何自我实现,这种情况下,天去上班是因为他必须去,而不是他想去,除了薪水,他所期盼的就是节假日了。”

  我觉得这就是在说我呀——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很少有想要特别做一件事情,即使有也是很短暂就能完成的,比如去吃一顿想要吃的美食,吃完就没有念想了,这个动力就消失。工作上也比较得过且过,没有太多的追求——比如升职和加薪,虽然也比较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自己也知道需要知识储备、咨询技能都有待提高,但是好像就是没有动力去做,买了许多的书,看的很少……总之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好像都没有体验过那种“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缺乏生活的激情,我不觉得不幸福,也不觉得幸福,读这本书当我看到“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时,我内心中对幸福的似是而非定义突然变得明确了,混沌的生命点燃了小火花,找到了方向。

  那么怎么追求幸福呢?利用书中MPS模式——意义、快乐和优势,我发现学习和成长能能改变我目前的混沌的状态,并是我未来发展充分必要条件,当然这在以前我已经有所认识,只是现在我更加明确这一目标和方向,使我自己有了思路,有了一个指引,是生命中的一个小火花。

  即使知道学习和成长会是快乐和有意义的,在某些时刻,也许仍然有时会觉得枯燥、学不下去的时候,这时需要“幸福催化剂”——“一些几个钟头甚至是几分钟的事,便可以给我们带来意义和快乐,不但在当下收益,也会影响到未来。”当然还有我在这次读书会打卡和学习强国学习中得到的体验——习惯的力量,仅仅是一种惯性使然,就可以持续去做应该做的`事。

  最后用书上的一段话做结尾:一个人在下决心前容易犯犹豫不决的毛病,容易退缩,效率降低,但重要的是,当你真正决定兑现承诺的时候,命运也开始帮助你。感谢这本书让我思考我的人生,找寻生命的热情,并使我找到方法。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4

  你幸福吗?对大多数人来说,说不幸福吧,小日子过的还行;说幸福吧,感觉又没多少让自己真正开心的事情。个人感觉能够真正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应该不多,很多人其实是越来越麻木、逐渐失去了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记得自己之前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上课的时候不专心听讲,老想着放假回家休息。学校一放假又带了很多书本回家,没有办法享受真正的假期。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吧,没有办法享受工作的乐趣,总是期待周末放假可以出去玩。真正五一或国庆放个假,又想着工作上的事情。总是处于纠结矛盾痛苦之中,怎么能够享受到幸福呢?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的内容是以色列沙哈尔教授在哈弗大学最受欢迎的积极心理学课程。阅读这本书后,自己对追求幸福具备了清晰的方向。

  幸福=快乐+意义。其中快乐是你自己现在的利益,意义是你自己未来的利益。针对时间和利益两个维度,作者提出了四个象限:时间维度上的现在与未来、利益维度上的利益与损害,对应着以下四种类型。

  及时行乐型。标榜自己是享乐主义,类比垃圾汉堡,很好吃但是不健康的。瘾君子、赌徒,包括身边严重透支资产消费的人群。

  忍辱负重型。小时候总是被教育:“吃了苦中苦,方为人中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长大后很难找到工作的乐趣,或则开心快乐的做事情。骨子里总是认为必须忍受痛苦才能成功。正所谓“欲练神功,必先挥刀自宫。”感觉自己大多时候都是处于这种状态,所以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现在职场中大多数人经常处于这种状态。

  无助型。这种状态是最差的,主要是一些主流的所谓成功人士。该有的都有了,别人没有的也有。可以说外界的条件已经非常好了,但是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丝毫没有对幸福的感知能力,进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幸福型。类比理想汉堡,既好吃又健康。处于这种状态,善于享受当下,对眼前的利益收获非常满足。同时对未来、对目标保持一种敬畏之心但不强求,“尽人事听天命”!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是真正幸福的人。

  对于这四个象限和类型,每个人都经历过。有时候幸福,有时候绝望无助,有时候忍辱负重,也有时候及时行乐。只是每个人处于每个状态的时间不同而已。反思自己在幸福快乐这个象限的时间就非常少,忍辱负重的时间是最多的,自己经常发脾气很少微笑,在别人眼中也不是那种积极主动的人。所以经后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正念的状态,运用这个方法让自己更多时间保持幸福型的状态,这样处于其他象限的时间就自然减少了。

  读了这本书之后,意识到要想获取幸福,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都需要改善。虽然自己做销售十年时间了,但是真正投入热情的时间其实不多,有经验但是销售方法论只是体系其实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包括与上下级同事之前的关系,反思自己也没修炼好。因为自己总是感觉自己在忍辱负重,所以生活中对待家人的方式也不好,总是动不动就发脾气。如何长期保持正念、能够时刻感知自己的状态,这些都是自己需要修炼的地方。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5

  幸福,不是成功,那只能带来一时的喜悦。真正的幸福,是在过程里的。就像那一句话:成功就是越走越近。幸福不应该是牺牲现在的快乐去换取以后的快乐,真正重要的是,活在当下,沿途风景才是更绚烂动人的。

  书里的方法,就是我现在的认知,很开心我和作者想的是一样的。

  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曾经我以为,是快乐。今天我有了更好的答案,是幸福。而快乐,只是幸福的一种手段,幸福的另一种手段是:找到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并且最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曾经我也想过,我做所有的一切,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快乐,感觉很不道德耶!?然而看了书之后,我不这么认为了,作者的做事动机和我完全一样,他给了我一个很完美的解释:谁说利己和利人就一定要分开了?他们是可以共存的!给他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收获快乐,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很难想象他会去爱别人。以后我可以放心大胆为追逐我的快乐而努力啦哈哈哈哈。

  此外,书里的一个观点和《象与骑象人》如出一辙。第一个,不要说牺牲现在自己的快乐,只为了以后有钱了有权了就可以咋地咋地,不存在的。等你真的到了那一天,你会发现那种“你以为的快乐”并不会持久。真正的幸福,理应从现在开始,在追逐的过程里享受,成功,就是越走越近,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终点。第二个,人的幸福呢,就像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抵抗力稳定性,你破坏了部分环境,不严重的话它不久会自己恢复;你滋润了部分环境,不久它也会自己回来。就是你会发现无论怎么动,系统最终都会在中立位震荡。情绪也是一样的,快乐也好,伤悲也罢,最后你的心情会归于中立位。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我们的中立位。你想想,你在没有刺激的状态下就是一种很开心的心情,岂不美滋滋?这个稳态由基因,环境,自发活动组成。我们就是改变能改变的,剩下的交给老天爷。对对对,就是,认认真真去做那些快乐和有意义的事吧!和朋友联系,和家人相处,看个电影,吃个美食,感恩他们。

  还有还有,就是,攘外必先安内。也许我们现在的工作不喜欢,可是又不得不做,除了使劲想办法给自己的工作赋予意义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花部分时间去做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事,以抵消工作的乏味。我是有过这样的感觉的,高三的时候特别明显,就是我必须和我的朋友,卢海旋谭嘉丽2B等等,要有不定期的交流和聊天,之后,我才有努力学习的动力。如果我一个礼拜没有和她们聊天,我就会很焦躁,做不了作业。可是一旦我和其中任何一个人聊了之后,我就可以风驰电掣地跑去学习,真的很奇妙。所以说,幸福的,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时间,一周内可以少,但一定得有,因为这些时间,将帮助我们抵御生活的苦恼。

  不过有一点,我有点疑惑。作者说不要让自己太忙。

  他说这么说的:我们都太忙了,总是希望在更少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其后果是,我们忘了对身边的事以及对拥有财富的感恩,忘了享受它们,比如我们的工作、课程、一段音乐、身边的景色、我们的心灵伴侣,甚至我们的孩子。

  在这个快节奏、忙碌奔波的世界里,我们怎样才能多享受一下生活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坏消息是,世界上并没有魔术,我们只能简化生活,只能自己减速;而好消息是,简化和减速这样的举动并不会影响我们取得成功。

  我本人其实也很忙,我想学的东西好多,并且矛盾的是我就是从不断学习里获得快乐的!然后作者直接说:其实你慢一点并不会影响你的成功。这个依据是啥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按照作者定义的成功:幸福。他这句话是没毛病的。我想他想告诉我的是,无论你有多忙,不要忘记了去做那些让你快乐的事,哪怕你忙的是学习这种自带快乐属性的东西,你也不要忘了其他带有快乐属性的东西,比如和朋友的交流,和家人的相处,和大自然的亲近。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6

  《幸福的方法》是由哈佛大学最受欢迎导师泰勒·本一沙哈尔博士根据他的课程,用充满智慧的语言、科学实证的方法、自助成功的案例和巧妙创新的编排的一本书。作者将幸福用简单道理诠释,用鲜活的案例展现,透出质朴、温暖的生活态度,沁人心田。

  书中提到的四种人生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把它叫作汉堡模式。它通过对四类汉堡的描述,折射出四种不同的人生状态:享乐主义型、忙碌奔波型、虚无主义型和幸福型人生。

  享乐主义型的人面对的是口味好但对健康无益的汉堡,只在乎汉堡当前的美味,而不管这类汉堡是否会给自己未来的人生带来益处,他们注重的是及时行乐,不想为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负责。

  忙碌奔波型的人与此恰恰相反,他们面对口味差但对未来健康有益的汉堡,宁愿牺牲眼前的幸福,也要去实现未来的目标。尽管他们在这奋斗的过程中并不快乐,但他们总在期盼实现目标时的成功感。

  虚无主义型面对既不好吃也不健康的汉堡,毫无反应,将其吞下只为填饱肚子、完成任务,这样的人对未来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只活在过去。

  上述三种类型并不是所有人的选择,但现实生活中却不在少数,有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牺牲他人利益、自己的健康甚至是道德底线,殊不知这样的牺牲对未来的人生已经埋下了隐患;有的人为了追逐成功和物质生活,不愿停下脚步看看沿途的风景,在忙碌中透支生命,待到功成名就时或许已无福消受;有的人在现实的挫败与打击中,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目标,混吃等死。那么,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与第一种一样好吃且与第二种一样健康呢?会不会有一个平衡了即时和长久益处的汉堡呢?

  作者在最后重点阐述了这样一种汉堡“幸福型汉堡”。拥有这样人生的人,他们生活幸福,享受当下所从事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努力去收获更加满意的未来。这样的幸福型人生值得现在大多数人思考、探讨。

  该书通过许多现实的案例阐述了这样的道理:眼前的幸福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均衡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总是积极,健康的快乐生活,这才是高质量的人生。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7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满足,是一种渴望……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解读。当人们处于贫困时,他们的幸福是过上安稳而又富裕的生活,然而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根据全球人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指明:在美国,如今抑郁症的患病率比20世纪60年代高了10倍;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英国国民平均收入提高了3倍,但是感到幸福的人却从全国人民的52%降低到36%;近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可与此同时,儿童和成年人的焦虑和抑郁症的患病率同样在急剧上升。如果真如人们所认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可以带来幸福生活,那么又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的基本物质得到满足时,他们却任然不感觉幸福呢?

  可以发现的是,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探索如何得到幸福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泰勒博士把自己"幸福"作为一种正面的人生价值提出;著名教育专家胡敏认为:幸福是一种自我体验与感受,我们缺乏的不是幸福,而是发现幸福的双眼、体验幸福的内心与走向幸福的方向;幸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提出:幸福的奥秘在于你的理解、你的心态、你的选择。确实,幸福是一种主观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纯在,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可以造就他们对幸福理解和定位的不同,尽管人们对幸福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却依然无法将幸福具体化,无法从正面提出一个适合大众的能够实现幸福的具体方案。既然如此,从幸福的反面来看,又是什么让我们感到不幸福呢?

  在《幸福的方法》中,作者将人生分为四种类型,其中三种不幸福的类型分别是:牺牲眼前的快乐,只着眼未来目标的忙碌奔波型;放纵自己,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型;对一切都失望,无所作为的虚无主义型。而又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类型的人呢?这与我们的教育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学校,如果成绩全优,家长和老师就会给予奖励;工作时,如果表现优异就会得到奖金……我们习惯了去关注更远大的目标,把达成目标后放松的心情错误的理解为幸福,这让人们更加认定:"只有不断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够变得幸福"的错误观念,所以我们忽略了当下的感受,变得为了努力而努力,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变成一个"忙碌奔波型"的人。而"享乐主义型"的人则是错误的将努力与痛苦、快感与幸福等同化,这种类型的人总是在寻找快乐并且逃避痛苦,他们放纵自己,并且认为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的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当欲望得到满足时,短暂的快乐过后迎接他们的将是无尽的空虚。而"虚无主义型"的人指那些放弃追求幸福的人,他们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将这种心态称为"习得性无助",如果"忙碌奔波型"代表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的人代表了为了现在而活,"虚无主义型"则代表沉迷于过去的而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而这些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坚持自己对幸福的偏见,这些类型的人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那如何让自己不成为这些类型的人从而得到真正的幸福呢?

  幸福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没有那么困难!人类最大的愚蠢就是在于重复做着相同的事却期待着不同的结果,就比如所有人都知道幸福与财富的增长并不成正比,但是他们却依然企图通过获得财富来取得幸福。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深刻的理解到幸福的最终目标不是名利财富,而是尊重生命的核心价值,只有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并努力的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全然投入到生活中去,才能达到第四种状态:感悟幸福。正如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所说:"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之时"。

  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同时,幸福也是需要永不间断追求的过程。幸福的人生态度不但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也需要享受当下的每时每刻。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8

  幸福是种感觉,幸福就是真心的感到快乐,读《幸福的方法》的读后感。其实真正的幸福与金钱无关,与住别墅开名车穿裘皮无关,与高官厚禄无关,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安恬,精神的充实,和谐的情感,平静的生活。

  其实幸福很简单,一件旧衣服,一个白面馒头,就已经感到了幸福的存在;而一旦欲望提升,幸福在你身边而你却再也没有幸福的感觉了了。我们要学会感受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真心的祝你幸福哦!

  幸福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一种体悟,是人们对生活、对人生所拥有态度的总结。

  它与富贵、权利、地位不一定成正比,读后感《读《幸福的方法》的读后感》。幸福原本就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抛开尘世的喧嚣与纷扰,有自己知晓的欢乐幸福其实很简单。有时如果你刻意地找寻幸福,你会发现它在回避你,而当你尝试着努力把幸福送给别人时,你发现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所有的人都可以分成四种,第一种是忙碌型,第二种是享乐型,第三种是虚无型,第四种是幸福型。

  忙碌型的人以现在的忙碌和辛苦换未来的快乐;享乐型享受目前生活的快乐;虚无型放弃未来和现在,没有希望;幸福型则既有现在的快乐,又有未来的幸福,这是最好的。

  幸福是一个过程,绝对是一个过程。幸福是你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收获的,一旦完成了这个目标,当人没有目标的时候,人就失去了快乐,也失去了幸福。考上了一个名牌大学,取得了一个高分,赚了一笔钱,找到了一个好的工作……,幸福一定是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实现的,当你达到结果了,而且没有新的目标激励你前进的时候,人就失去了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9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红玫瑰》陈奕迅

  “知足常乐”是我们常常会挂在口头上的一个词语,但是知行合一往往不是那么容易。结合这本《幸福的方法》中说的:幸福是一种感知力,我认为“知足常乐”并不是让人玩物丧志,放弃追求,而是对自己已拥有的感知到快乐和满足,并且不会因为得不到自己追求的而感到焦虑。

  如今社会,相聚一起吐槽爱人、孩子已经形成一种风气。恋爱时候有无数个幸福的理由,结婚后有无数的吐槽借口,从当年欣赏爱人的优点成为指责对方的不足;孩子出生时,我们都觉得他如此可爱,等到他长大了,我们又觉得他不肯好好写作业,不愿认真弹钢琴,内心里恨铁不成钢。

  究竟是我们的爱人和孩子改变了,还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变化了呢?书中说幸福的反面是麻木,我们对于自己的爱人和孩子,是否已经麻木到习惯了他们的可爱之处,反而处处寻找他们不尽如人意的点呢?

  开头沙哈尔教授的这个故事,我就想到了这样千千万万个鸡娃的父母,当你的孩子喜欢某件事物,但是由于读书或者其他原因暂时无法触及的时候,他就会和沙哈尔教授一下,等到我的时候,我一定要吃个够或者玩个够,比如等我高考结束了,我就要连打一天一夜的游戏,或者一定要迅速谈恋爱,或者要给自己买三个全家桶。

  这就是在“高压政策”下的弹簧效应。我曾经在小学的时候和几个同学一起立志,等我到了成年领到身份证的那一刻,我一定要去游戏厅疯狂的打游戏,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啊。不幸的是,在五年级的时候,我因为在游戏厅玩游戏被同学举报,叫来家长挨揍;更不幸的是,等到我成年的时候,市面上已经几乎没有游戏厅了。

  樊登老师在讲解这本书的时候,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任何期望通过改变外部的环境来改变自己幸福状态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无论我们现在是忍辱负重型,无助型亦或是及时行乐型,至少我们现在还有机会,解开我们自己心里围城的桎梏,强化自己幸福的感知力,做一个现在幸福将来也幸福的人。

  最后,祝所有人中秋节快乐,阖家幸福。把我们的家人当做自己工作中的“客户”一样来对待,给爱人多一个微笑,给孩子多一些陪伴,相信我们自己也会更幸福。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10

  最近,在闲暇之余,我读了幸福的方法这本书,本来还以为会很无趣,结果,却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

  轻轻的合上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我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双手使劲地搓了搓脸颊,好让自己更加清醒,没错,《幸福的方法》让我从追求幸福的迷茫中猛然清醒,就像沙漠里的一滴水,解了我一时之渴,但我知道,幸福之路仍然需要我自己去走,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绿洲。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而人生百态,形形色色,有多少人感觉到幸福?又有多少人在失望甚至绝望中挣扎?我也挣扎过,当大学毕业奔波求职时,当独处他乡深夜难眠时,......我幸福吗?或者说,我幸福过吗?似乎心中有过这种感觉,但我没有细细品味过,我似乎来不及细细品味,也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过,现在回想起来,我安静地思考都是在身处逆境之时,人生低谷之处,一旦走出低谷,我的生活就进入忙碌状态,按照泰勒博士划分的四种人生类型,我应该属于“奔波忙碌型”,也许我现在已经谈不上奔波,工作也不算忙碌,我说的是生活忙碌,不仅仅指工作。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总感觉没有属于自己的安静的时间,思考人生,常常只是闪过心头脑海的一些短暂的念头。就这样,我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烦躁,因为难以言说,所以无从解脱也无处倾诉。这样一种状态,当然不能称之为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泰勒博士在第一篇就提出这个问题。我看着这个大大的标题发了好一会儿呆,好熟悉的问题,在我脑海中闪过的那些念头中,一定有这个问题,我肯定在某个时候,问过自己关于幸福的定义。

  是啊,幸福是什么?我可以确定的是,自己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我只是有时候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过质疑。我迫切地翻开泰勒的《幸福的方法》,希望从中找到答案。泰勒没有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我相信他也无法给出确切的定义,因为千人千面,追求各不相同,但引出了一个更好的问题怎样让自己更幸福?并且告诉我们,我们永远都可以让自己更幸福。幸福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但幸福不是终点,我们可以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幸福的感受,当然结果也重要,但幸福远远不止是实现了目标。在《幸福的方法》第二篇,泰勒谈到了如何实现幸福,重点讲了快乐学习,开心工作和美满婚姻,有一些我们做不到,但绝大多数事情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只是需要我们养成习惯,泰勒多次谈到习惯的重要性,这一点非常正确。

  泰勒博士最后说,幸福就在当下,幸福的生活,是靠累积而成的,他提醒我们去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东西,那些普通的、平常的小事情,比如我们可以从与亲人相处、学习新知识以及工作任务中,获得意义与快乐。我们日常生活里这些快乐的事情越多,我们自然就会更幸福。

  幸福,就是当下,就是那些平时我们不曾注意的细节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11

  近日读了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的方法》,什么是幸福,如何寻找幸福,怎样获得幸福,一直是个值得人思考的问题。对幸福研究的独特性在于,它超越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这本书旨在帮助你了解幸福的真相,并帮助你过得更幸福。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分为5章,介绍了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第二篇分为3章,讨论了如何把这些想法应用到教育中、工作上以及家庭生活里;最后一篇则包括了七个冥想练习,提供了一些关于幸福的本质,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位置的洞见。

  幸福是什么?看到书名我第一感觉就是思考着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是一种感觉,并不需要华丽的修饰,却要让我们用心去呵护。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换个说法也一样,生活中从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心灵。泰勒告诉我们,“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或身处何种境地,而是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幸福,如果换个视角去看待生活,你就会发现,原来你也处在幸福之中,你也拥有着别人羡慕的幸福。

  看完《幸福的方法》我也在反思,我幸福吗?也许我是书中所写的忙碌奔波型,就是不能体会任何生活中当下的快乐。从大学毕业到如今,也许我不应该用忙碌奔波来形容我的生活,我只能说我这一路走来都在追寻着我的目标,但是如今的我真的能体会到当下的幸福快乐吗?从毕业的时候顶着压力不找工作,在家里当个“米虫”考公务员,每天足不出户的复习着公务员书籍,当我通过努力终于考上了国税局,我是不是该说我很幸福了呢?

  上班之后的我,又开始学习着各类工作业务知识,还是在学习中不断的朝着新的目标而努力着。慢慢的慢慢的我就在忙碌中忘记了所谓的幸福感,将幸福遗留在了某个角落。仅仅是在静下心来回味时,才发现其实一直以来努力过,付出过,回味起来这些都是幸福的。因而在我看来幸福是一种心态,你能在回味过去、活在当下、展望未来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幸福、能体会到幸福、能眺望到幸福,那么这样就够了。

  但是有的人却并不是这样想的,例如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蔓延也在加剧。虽然现代人(多数西方国家和一些东方国家)比前人富有得多,但我们却并不比前人开心。米哈伊·西卡森特米哈伊,一位积极心理学的权威问过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还不幸福呢?”快乐、满足这些字眼经常的和幸福牵扯在一起,但是拥有它们并不等于幸福。人们追逐的越多,就越会忘记了最初想要的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物质的多寡并不是幸福的决定因素,锦华衣服,钟鸣鼎食的人,未必就是很幸福;粗布衣履,粗茶淡饭的人,也未必就不是很幸福……幸福很简单,如果你不那么匆匆,如果用爱的眼光,如果你有足够的宽容,幸福真的离我们很近,幸福其实触手可及。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就是在享受幸福。

  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是可以学会的!那么怎样会更幸福呢?如果我们能把幸福看成是价值,下一步就是要在幸福身上建立相关的规律,养成相应的习惯,让幸福实现价值。让我们慢慢珍惜每一天的幸福,习以为常地做感恩回顾,可以让我们去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而不会把它们当成是理所当然的。真正的幸福,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去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瞎转;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工作如此,生活也亦如此。

  这段时间能读这本书,真的让我开始好好反省我的生活,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之一是能和闺密都在一个城市,并且有共同的品位和价值观。你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人陪着你。可是回想过去,一直以来我跟我闺蜜们都不在一个地方,特别是上班后,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面,总会一个人来承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个人走,一个人睡,一个人思索,一个人沉醉。一个人忙,一个人累,一个人烦躁,一个人体会。从希望到绝望,盼望到失望。从梦想到狂想,妄想到别想。难道这样子的我就该活得哀怨,去感叹老天的不公,去反问为什么别人可以幸福而我却不能呢?然而,我回想了过去,静下心来看看我现在拥有的,其实幸福就在身边,只是我一直以来都忽略了而已。现在的我能感受到幸福感,也是成长的一种体现。

  当我们对幸福的看法是刻板时,当我们把努力和挣扎从幸福来源排除时,我们其实是忽略了一些追求幸福的最好的希望。在学校和工作上,我们疏忽和忽略了幸福的机会,在工作和学校外,我们拼命的把所有挑战给删除。结果,我们所得到的感觉是,幸福真的是遥不可及。其实并不然,幸福离我们很近,触手可得的。

  泰勒博士最后说,幸福就在当下,幸福的生活,是靠累积而成的。越单纯越幸福,越简单越幸福。幸福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所以不必去等待什么,我们随时都可以启程,去赴这份美好的邀约,给自己一份幸福感觉。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12

  王子公主的故事总是以“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结局。在一起之前的曲折、美好描写地很详细,婚礼之后的故事却省略了。

  三毛说,如果爱情不落到洗衣、做饭、数钱、带孩子这些零散的小事上,是不容易长久的。“任何幸福的生活绝不是源于某一件重大的事情,幸福的生活是累计而成的,无论是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还是点点滴滴的瞬间”,泰勒在《幸福的方法》里说。

  所以,要幸福,就要创造和珍惜这些瞬间。“当我们关注幸福的时候就更容易发现幸福”。

  这本书有三章,围绕“什么是幸福?”和“怎么才能幸福”来展开的,但不要指望这本书会直接让自己变幸福,因为“通常,一位老师或是一本书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一件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最终,我们的进步、我们的成长和我们的幸福,却都是来自于我们认识自己以及向自己提问的能力”。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集合,没有意义的快乐不长久,没有快乐的意义也没持久的动力。快乐是当下的快乐,意义是未来的意义。所以幸福是以未来为导向的活在当下。

  不管我们的忙碌和工作是为了金钱还是权力,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都最好是幸福,要不然容易苦行无果、贪图享乐或是灰心绝望,分别对应着作者说的三种人生的汉堡模型“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

  我们要做“感悟幸福型”的人。可以偶尔的奔波忙碌,偶尔的为了快感放纵自己,偶尔地陷进“最终赤裸裸地化为尘土、一切皆空”的思绪里,但还是要“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和奋斗”,因为“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爬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具体地,作者给的建议是,面对学习,要享受美好地学习时光,主动沉浸而不是被动接受,拥有明确的目标,注重心流体验。面对工作,赋予其使命感,而不是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不能当做是惩罚。

  下次我不能对学生说罚写单词或罚背文章了,应该是赏。

  回到正题。该说面对亲密关系了,亲密关系是幸福感最大的来源,因为它满足了我们的情感需求。亲密关系需要我们无条件地爱对方,不是牺牲,有付出和妥协,但前提是爱对方的核心价值,即内在的稳定的价值,人品和精神属于这一块。读后感·还有就是不要想着“被认可”,而是想着“被理解”,自己认可自己就行了,允许差异,但要用心沟通。

  最后,作者强调了,幸福面前人人平等。要相信自己值得拥有幸福。心怀希望,是一种幸福。希望我们的幸福都是进行时和比较级。心怀感恩,是一种幸福。感恩所有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 篇13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很幸福的。我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群友好的同事,一帮优秀的朋友,以及爱我的家人们。对于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都以真心的去对待,真诚的向他们表示感激。

  泰勒博士让我明白了,心灵的成长靠的是减法而非加法,幸福也并非是牺牲所有而换来的。幸福是如此的简单而单纯,要拥有长期的幸福感却是如此的真实与美丽。我曾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资本去追求我的未来,我的幸福,认为我的心灵是如此的坚强,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人生的目标。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取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这是安妮·弗兰克的名言) 要知道我们追求金钱,追求名誉这并不算真实价值,就像泰勒博士认为的那样,至高财富是幸福,是所有目标的终点站。

  我们都想做一个幸福的人,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设定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就像泰勒博士说的一样,信念是自我实现的语言。当我们下定决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完全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许这个目标会成功,或是失败,我们都要把它当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要明白任何一个获取成功,或说是追求幸福的人,他必须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到追随生命的喜悦时,不仅可以享受人生,也会更加成功。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曾经对现在的工作有过偏见,而此刻的我,却已经明白了这样的偏见阻碍我的发展,限制自己追求幸福的潜力,自我的实现不是根据自我的方式去走,而是在正面与负面中交错成长,在工作中我们要明白,只有真正的在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体会到工作幸福感。现在,尝试着去改变对工作的态度,把工作视为一种特权,而不是责任,这样我们不但会感到更幸福,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有更好的表现。我始终相信,即使是在最受限制,最乏味的工厂里,员工一样可以为工作赋予新的意义。虽然心理学家亚伯拉希写道:“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同时获得报酬。”但是这种运气却很难降临。这样的话,很多人在工作中就会很难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有的人为了权利和金钱而工作,有的人为了声誉和名气而工作,却很少有人能把工作看成一种使命感,或许你并没察觉到这有什么不对,但是在自我实现中,这种行为就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有使命感的人,他们的内心有着无穷的力量,对工作充满热情,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恩典,而不是打工。

  从现在开始,去寻找自己的使命感吧,那是我们最内在,最真实的呼唤,也是引导我们走向幸福的声音。问一问自己对你有意义的是什么?什么给了你使命感?你觉得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什么能带给你快乐?就如泰勒博士说的这几个问题或许能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帮助指明寻找使命感的方向。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的想向泰勒博士表示感谢,感谢他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感谢他给我们追求幸福指明了方向,感谢他为我找到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爱这个世界,我爱我的生命,我爱我的工作,我爱上帝赐予我的一切,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因为我怀着感恩的心,怀着对生命最美的追寻,我珍惜当下,因为幸福就在这里。过去的所有,未来的所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当下的内心。

【幸福的方法观后感范文(精选13篇)】相关文章: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08-17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精选27篇)07-15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06-10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11-12

幸福作文范文12-18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作文05-26

幸福年味作文范文(精选31篇)12-27

幸福作文的开头结尾范文02-13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15篇03-30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1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