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观后感

时间:2021-04-03 17:30:4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优秀电影《芳华》观后感600字(精选10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电影《芳华》观后感600字(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电影《芳华》观后感600字(精选10篇)

  电影《芳华》观后感1

  只有经常被欺负的人才能轻易地辨别出真正的善良

  故事的导火线就是何小萍为了照相而去偷林丁丁的军装,这便引起了大家的不满,日后生活中的种种都让文工团里的成员百般的不满和刁难。

  何小萍本以为离开了那个家就是离开了不幸和黑暗,却不知文工团带给她的也只有欺侮和冷漠。但有一个人,他与众不同,热心而无私,堪称是活雷锋。他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嘲笑她,不会嫌弃她身上努力练功流出的汗水味儿,还在腰受伤不能跳舞的时候主动提出做何小萍的舞伴。

  他,是刘峰。

  刘峰是何小萍在文工团里唯一的小温暖,后来刘峰被林丁丁而被下放到伐木连,何小萍便对这个团彻底丧失了希望,去了前线当护士。

  之前调到战争前线的刘峰此时在战争中受了伤,失去了右手。被欺侮惯了的何小萍突然收到了称颂,承受不住成了精神病患者,而文工团也面临着和平年代中被解散的命运。

  多年后,何小萍刘峰二人再相见,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两人最后虽然没有结婚,却像亲人般生活在一起,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影片中有几个镜头让人很有感触。其中有个片段,何小萍患上精神病后去观看文工团最后一场演出,在看到舞台上表演的那段曾经她和刘峰一起跳过的舞蹈时,身体不由自主的走向门外,穿着竖条纹的病号服站在皎洁的月光下,和着室内的音乐缓缓地舒展着身体,脸上洋溢的是幸福的笑容。

  还有一个片段,小穗子的心上人陈灿在一次事故后磕掉了牙,这对于吹号手来说无疑是一场沉重的打击,小穗子在听闻此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把母亲送给自己的珍贵的金项链送给陈灿让他做牙托。可没想到的是最后自己的好朋友兼舍长和陈灿好上了,好朋友在车上告诉她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刚把写给陈灿的情书塞进他的琴盒里,打算跟他告白。后来小穗子半夜忍着心酸和难过趁大家都睡着的时候又把情书给偷拿了回来,展开又撕碎,随着车尾气,一同飘散到空中。她终于难过的哭了起来。

  最后影片快要结束时的一幕堪称经典:刘何二人在小站离别,刘峰用未残疾的左手搂住了何小萍,目光深邃而沧桑。何小萍依偎在他肩膀上,贪婪的吸取刘峰身上的味道,像是一对情侣久别重逢,也像是,下一秒就要匆匆分离。

  但毫无疑问两人此时是幸福的。

  电影《芳华》观后感2

  实在是不敢恭维。《芳华》拍得太烂了可以和《无极》一拼。

  其实我是怀着无比激动且期待的心情去看《芳华》的,而且还有之前韩寒给它打CALL,说了那么多,我想这片子肯定是错不了。当然我也看到有微博说它是mv合集时我些许有些纳闷?

  当电影看完后我明白了,其实是还没有看完时我就明白了。大概看了不到30分钟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摇晃了一下,天呐!发生了什么?我差点睡着了!我差点看冯小刚的电影睡着了!

  我从来没有如此痛苦不堪,我在电影院的椅子上如坐针毡。我甚至想到是不是在电影结束后给剧院提个建议,就是让他们把电影院的椅子也搞得像高铁座椅一样可以调节角度。我的腰难受,我的背部难受,我后来又想到我要是带一个坐飞机用的脖枕就好了,因为我的脖子很别扭。平时我的脑袋在肩膀上挺好的,今天却感到有些多余。好几次我都想站起来走掉,但是那样我就没有权利再去评价它了。我想我要感谢上帝,不,应该感谢冯小刚!我今天能活着从电影院走出来。

  不能赖剪辑的问题吧,太随意了!每次领导下命令每个人都要分辨几句,在打靶场嘻嘻哈哈,可是念台词时就像演歌剧伴铿锵有力······还有音乐,这配乐的钱都花哪去了?随手就是一段民谣精典,噪点太多了。

  再又一次的申明,冯小刚导演是我无比崇拜的导演和偶像!虽然在贺岁喜剧片的领域他已经非常成功了,但是他一直在尝试突破自己,我觉得这次他做到了。不像某些名大导,有的在意淫的道路上一骑绝尘,有的在自家的自留地里自娱自乐。我杞人忧天多愁善感的的想到片子搞成这样是不是某种不可抗力造成的。哎呀,又跑题了。这段时间可能是缺钙,导致我的思维混乱。我得补钙了。

  我补钙去了。

  电影《芳华》观后感3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南某军区文工团中的故事。一群正值芳华的青年男女,经历着命运的变数,接受了许多残酷的考验,最终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电影中的主角是刘峰与何小萍,他们的生活都很艰苦,并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在文工团中,何小萍本以为她可以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但令她没想到的是,从她走进文工团的那一天起,她的悲惨命运拉开了帷幕。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个“活雷峰”——刘峰。在她失望的时候,是刘峰给了她温暖,帮助,关爱,和希望。在刘峰被派到战场后,她彻底绝望了。在医院里,她救了一个个的伤员,但也看着无数战士从她眼前离去。后来,她无私地救助伤员,获得了一枚英雄勋章,但是,她疯了。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不停的问“为什么”,为什么刘峰这么好的一个人,却得不到好报呢?若何小萍的经历是生活的残酷,那刘峰的经历就是时代的残酷。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活雷峰,但却因为爱一个人而被诬陷。战争中,他虽活了下来,却丢了一只胳膊,他的灵魂也随战车旁死去的战士们一同死去。战争结束,他的妻子嫌他残疾跟别人跑了,自己摆摊卖东西却被城管欺负,甚至被推倒在地。他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吃尽苦头,不明白自己当好人有什么错。

  即使我们和那个时代有差距,即使我们不了解那代人的生活,但《芳华》这部电影告诉我们那一代人的热血青春,点燃人们内心的火花。面对命运的安排,渺小的人类无力抗争,但无奈里有我们永不放弃的追求。理想终会在青春里绽放光彩。

  向理想致敬,向我们的芳华致敬,芳华,正茂。

  电影《芳华》观后感4

  大家可能记得,这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简述文工团的电影《芳华》。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何小曼以为文工团可以改变她的命运,然而文工团是她现实的缩影,孤独,不被群体认可。印象深可能觉得“好人没好报”无比怜悯为救队友而散失右臂的刘峰。

  这部电影的原著作者是严歌苓。前几天在写作课上听严歌苓进行了写作分享。所以特别感兴趣她这部原著小说。于是我这几天用碎片化时间认真读完了,才觉得一部电影2小时的内容,太难承载小说一生的内容。

  看完之后觉得是心酸,是人的一生在时代下无法逃脱的宿命。里面有人性的复杂性,时代价值观的扭曲……

  好人就有好报吗?

  里面塑造的刘峰是一个非常努力,非常愿意为他人服务的“好人”。他努力在于他是贫民窋里因为翻跟头厉害而被挖掘加入文工团,而他觉得为他人服务可以体现他的价值,他的形象如完美的圣人般,没有人性的一点点丑恶而显得“不像个人”,所以总期待他露出人性的一点点丑陋,直到“触摸事件”被批判的时候,他内心早已失望透了。也因此断送了他的人生。

  我们理想的世界里,好人是有好报的。

  但现实的答案是“不一定”。

  现实世界不是二元对立的,而且更多的灰色。里面充满着人性的复杂性,人性的多面性。

  《芳华》是一部值得细读的小说。

  电影《芳华》观后感5

  《芳华》虽已是去年的老电影,可再次观看时,心中还是五味杂陈,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这部电影实属良心作品。它包含着文工团中文艺兵们一起训练一起生活时的愉快;包含着何小平翩翩起舞时的优美和战场上救助战士们时的勇敢无畏;它有着战场上战争的冷酷无情,也有战士们的坚毅与誓死守卫;还有着六七十年代人们最美的年华。

  当然,它包含了令人向往的美好回忆,但也带着让人避之不及的阴暗一面。何小萍初到文工团时遭人排挤,烂好人刘峰最终落得残疾、受人欺负的结局。我不禁地想:为什么好人总得不到好报呢?反而是那些存有私心,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过得滋润呢?难道正应了"坏人吃香的喝辣的爽死,好人吃糠咽菜的穷死”这句俗语?但其实啊,不是说好人做不得,但也需有个度,像刘峰这“烂好人”,大家都把他的好当做了理所应当,也就造成了如今的情况。

  在电影的最后,刘峰和何小萍相互依偎在一起,衣着虽简朴面容却带笑。这也许就说的是好人看穿了虚名,得到了真正平淡的幸福吧!不信,那你瞧: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倒是刘峰和何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仅以此谈,献给我心目中的《芳华》。

  电影《芳华》观后感6

  《芳华》展现的不是一个人的青春,而是一群人的青春。一群正值芳华的青葱少年,满腔热血,本应去享受爱情萌动的心悸而忐忑。隔着一个时代往回看,感觉很不一样。

  一群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去面对鲜血和生命的消逝。残酷的现实不断的伤害着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面对时代巨大的变化,他们在迷茫,徘徊,又在坚持。一边失落着,一边怀念着。一边天涯海角的寻找着。当市场经济到来的时候,一切的一切又回到来的重新的起点。一个怀揣梦想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一个在战争中对生死淡然处之的英雄。

  那个年代出了很多英雄,也出了很多极恶之人,结果英雄终于还是经不住真理的考验,恢复了本来的丑恶和地位,所谓的极恶之人却能脱颖而出,为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你把最好的芳华献给了你的祖国,却承受了被抛弃的命运;你本身是个热爱自由的人,你本身也向往爱情,你本身天真烂漫,却把芳华送给了战场…你本身可以变得更好,你只是活错了时间……

  不管是林峰还是小曼,于他们而言,爱就是,我喜欢你,我愿意为你,至始至终,保留那颗初心,不管你如何对我,但我知道我的心想怎么对你。不计较得失,不计较过往,只想单纯的守住那段美好,回报那点你为我。人性是时代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人是有思维的,也是有思想的,人类集体思维和思想推动时代变化、发展和进步,因此,应该是人性冷漠让时代变得残酷和冷漠。

  所以,人,不论在哪个时代,内心不能没了自己!时代大环境下的人们,非常容易迷失自我,总是迫使自己相信大众观点都是对的,无法反驳的,可是当你回首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都是背叛了自己。

  《芳华》让我们在眼泪中唏嘘中,深深缅怀自己终究早已逝去永不复返的青春,花样年华、情窦初开、飞扬文字、指点江、中流击水、豪情万丈……谁的青春不芳华?“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电影《芳华》观后感7

  《芳华》是部好电影,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好在哪?不好说。一样东西不好,我知道它哪不好;一样东西好,我往往不知道好在哪。

  以前听到好歌也这样,看到好小说也这样。反正就是好,对口味。

  我没有经历过文革,我问老家的人,文革时候的事有印象吗?说有,大集体嘛,吃大锅饭,也有下放的知青,穷。讲起来,都是干活记公分的事,都是为了生存怎样小偷小摸的事。问有人被迫害吗?说没有,很少,有过斗地主,点天灯把人点死了,这家人现在还仇视村里人呢。

  问我爹,文革时你们干嘛?说读书,打架,干活。主要是是和其他生产队的人打架。也是分了帮派的,打得比较狠。倒有点像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文革是一个意象,只能想象,想象里,有芙蓉镇的样子,有活着里的样子,有兄弟里的样子,也有动物凶猛里的样子,霸王别姬里的样子。感谢这些文艺作品,把我们带回那个年代。

  伍迪。艾伦拍过一部电影,叫《午夜巴黎》,里面主人翁就在午夜时分和各个时代的大艺术家交流,挺过瘾的一件事。

  就是一个时代,无所谓好坏。对某些人好,对某些人坏。文革后一段时期的文艺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小平批评说:哭哭啼啼,没出息!他老人家也是受害者,但他不计较,反而越挫越勇。

  你看历史,类似事情不胜枚举。只是有些离我们近一些,感知深一些。

  我看芳华,其实就是看一代人的经历。和我们怀念童年没啥区别。芳华是冯小刚的青春,严歌苓的青春。

  严歌苓真牛,写天浴,写陆犯焉识,写芳华。都和那个时代有关。

  另有一个旅居国外的女作家也牛。张翎。那年看她写的《金山》,笔法细腻,跨越上百年的历史,写得柔肠百转,真好。

  我不是影评人,也根本不会写影评。我觉得芳华好,就是觉得人好,故事好,色彩好,音乐好,能够引起我情绪的波动,能够让我笑的时候笑,恨的时候恨,哭的时候哭。我没那能耐挑毛病。

  电影《芳华》观后感8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铮铮硬骨绽花开;世上有朵美丽的花,滴滴鲜血染红它。

  人生,就如这首《绒花》所唱的:

  青春时期的年华,就是生命这颗种子的花开;无论遇风还是雨,它都铮铮铁骨般地绽放着;

  随着风吹和雨打,总会被岁月的滴滴鲜血染红、受挫、变老。

  《芳华》让我想到了《芳菲天涯》四字。

  那是1998年暑假,18岁的我在南京读中专期间留校打工、帮老师收拾旧书去卖给废品回收商贩时发现的。

  封面上的“地质”学校和“芳菲”二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很好奇:芳菲二字最初给我的感觉是一幅鲜花盛开、蝴蝶飞舞的美丽烂漫的画面,这与艰苦的野外地质工作有什么关系呢?

  《芳华》又一次让我深刻地领会到了《芳菲天涯》的真意,那些从事野外地质勘察测绘工作的校友们的人生,正是绽放在海角天涯的人生芳华。《芳华》中的每首插曲,都能唤醒我的青春记忆。我的母亲就是那个年代那群“文革学生”中的一员,小时候天天听她唱那些歌。

  《芳华》中何小萍的经历,也是我自己有过的经历,在我初二那年转学到另外一所中学的时候,新学校的学生们也都像电影中一样对我围攻、恶搞、嘲讽、看不起,在那一年多里,但凡对我说过一句关心的话、帮过我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忙、认真地把我当人看的那几个有着善良之心同学和老师,我是最难忘的,就像电影台词中所讲的:经常被人欺负的人才更能感觉到善良的'存在。

  芳华,1980年出生的我,已近不惑之年,按正常的人生长度,已经到了年华绽放的高峰顶端,接下来,将会有“滴滴鲜血染红它”。

  芳华易逝,青春会老,岁月会去,时空难曲。

  《芳华》让我们深切地重温了一下过去,那个年代,那个社会,那个生活,那段年华,那段永远也回不去了的、却又已成为既定事实的刻骨岁月。未来,充满希望、幻想、美好、期待,但,未来是不确定的,从这一点上看,《芳华》中的点点滴滴,更值得我们珍惜、可贵。

  电影《芳华》观后感9

  上映了很久,终是去看了。全片不炸裂又难掩的泪点,平和而又热烈的情感,在影片最后的那句“就让荧幕,留住我们的芳华吧”深深含蓄。

  影片开始时何小萍一个不规范的敬礼,将她稚嫩却又理想的期待表达的淋漓尽致,也给之后纷至沓来的悲伤而失望的生命深深讽刺。

  这正是何小萍的芳华,也是许许多多战斗英雄的芳华。

  是刘峰带着何小萍来的文工团,年年的标兵却因为冲动的一抱,将往日善良积蓄全部透支被下放到西南边境,而何小萍也因为对集体的失望,宁愿被埋没也不愿再对往日的光荣梦想卑躬屈膝,而被处理到了军医所。从小受尽欺负的她也终于在战争的阴影下,文工团的不屑中,刘峰的远走而进入了精神病院。

  影片中那句,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拾得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何尝不是对芳华另辟的蹊径。除去华丽外衣,遍地的虱子。

  有位哲人说,真正的英雄是,认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被时代遗忘固然悲哀,但人性的美好,却犹如一抹温暖的亮色,让人重拾对生活的勇气。

  所以哪怕刘峰最后流落到在社会底层,退伍后的老婆跟人家跑了。哪怕何小萍终于变得风尘仆仆,不复青春,不复年华。影片最后他们相依的情景,何尝不是对生活真挚的热爱。

  一个人若是贫乏的时候不快乐,哪怕富足了也一定不会快乐,因为他不知道是什么。

  而就有这样的人,在生活的绣花针下,土匪般的囚笼困囿下,他依然收藏着醇厚的酒,潜留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笑对生活。

  那句说烂了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就是对所有保管了烂漫童心的人最好的加冕。

  影片看的很长,也很短。想说什么,却说不出什么。

  但无论受众是谁,我们都需要好好反思过往岁月,打捞起寂灭太久的美好人性。我们需要一场泪雨洗刷掉我们身上的浮躁,洗涤除我们麻木的情感。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一场芳华,大醉又何妨。

  电影《芳华》观后感10

  历史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的标签,或是太平盛世,或是朝代更迭,或是马革裹尸,或是歌舞升平。在和平年代,透过大屏幕走进历史,沉下心来,也能嗅到几分历史的气息。

  那是个激昂澎湃的年代,《芳华》里的主人公们生活的场景看似平和,但周遭环境处处透露压抑感,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观众:现在是战争时期,生存问题依然面临威胁。平凡朴实的老好人刘峰,淳朴坚韧的农村女孩何小萍,一心想往高处攀爬的林丁丁、心高气傲的郝淑雯、理性善良的萧穗子……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人性有正直也有扭曲。

  电影里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亦有正邪之分,然而站在剧中人物的立场上,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主角,如若大家都通过自我的目光去审视人性,似乎能得出千百种答案。无论是追逐富裕还是平淡,宣扬正义还是崇尚邪恶,修成高雅还是沦为俗人,人所求的大抵都是一个活着——以自己最想要的姿态活着。在走向未来的路上,极少有人能得偿所愿,或多或少留有遗憾,如同上天跟人开了个没有营养的玩笑。

  影片很短,只有两个多小时,它又很长,承载了一段冗长的岁月。在荧屏里,它是小圈子的人生百态,在历史中,它是大社会的时代缩影。到了快完结的阶段,更多的故事却还没讲完,只因旁观者无法窥见他人全貌,当局者也无法评判自我得失。虽然不幸的事总在发生,但每个人都还是在努力坚强地活着,这就是人生。

  电影很仁慈,仿佛把战争的残酷性隐藏了大半,那个时候的人们既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他们在时代的齿轮里艰难独行,他们看不见前路,却从未泯灭追寻的勇气。没有谁的人生是不辛苦的,但生活中和平年代的人们,已经比前辈先烈们幸福了很多很多。所以,既然生而有幸,便更好地活着吧。

【优秀电影《芳华》观后感600字(精选10篇)】相关文章:

《茶馆》电影观后感04-18

电影刮痧观后感02-23

电影姜子牙观后感09-01

英语电影观后感03-22

电影《孔子》观后感03-10

电影《开心超人》观后感(精选6篇)12-16

电影《战狼》观后感(精选11篇)01-05

花落芳华作文1200字04-04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优秀作文09-12

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