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选集》读后感的作文

时间:2018-01-30 12:53:58 鲁迅 我要投稿

关于《鲁迅选集》读后感的作文

  放假了,闲着没事读了几页《鲁迅选集》,竟也读得心潮澎湃,有话要说。

关于《鲁迅选集》读后感的作文

  一、先生还要什么样的言论自由

  读鲁迅《言论自由的界限》一文,颇有些诧异。他在这篇1933年4月22日发表在《申报》的文中说:新月社诸君子,因为学了一回焦大,对党国有了一点微词,便遭到“国报同声致讨,连《新月》杂志也遭殃。”读到这儿吓了一跳,不知遭了什么殃?看了文后的注释才知道,所谓“遭殃”是指《新月》杂志遭到扣留。仅此而已,并没有说杂志被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刊,也没有说杂志社有什么人受到降级、降职、记过、记大过、开除、留用查看等处分——我想,他们也许大概都不是“党员干部”,但不管怎么着,遭的“殃”如此微不足道,先生竟还抓住不放,口诛笔伐,让人感慨。更让人惊奇的是,他这样犀利的文字在那样一个时代,居然还有像《申报》这样的报刊发表!要知道,如果搁现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想到科举

  有人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这不禁使人想到了中国古代的科举。

  在中国古代,科举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科举,即设科考试。唐至宋初,考试的方式方法有口试、帖经、墨义、策问、诗赋;明清有八股文。其中,墨义是主试者从经书中提出若干问题,令考生就书中原文笔答。策问是主试者就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生产等方面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应试者发表意见,作出书面回答。经义就是以五经中的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八股文是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 、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科举的弊端是毋庸置疑的,明清以前的科举,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的范围,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日益流于形式。到了明清,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败坏学风。顾炎武批评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李隅说八股取士,是“以学术杀天下后世”。但是,科举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譬如科举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改变了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而且科举使选拔官吏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网上一位匿名网友发贴说,科举是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汉文学的繁荣。这点我深信不疑。不久前看到过一个县的县志,前半部是新修的,有时任县长写的序;后半部附录里收录有明、清二位县令在他们那个时候编修此志时写的序。别的不说,单把三位县长写的序放一块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现在那位县长写的序通篇废话、套话、口号,连为什么修志都没有交待清楚,从文学修辞的`角度考查,跟明、清二位县令写的序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想想也难怪,明、清二位县太爷必定是经过十年寒窗,通过科举当的官,而现在的那位是怎么当上的就很难说了。忘了谁说的,五四以后中国当官的一代不如一代,可谓一针见血。

  三、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

  李洪华在他的《当“亲历者”遭遇“追寻者”》一文中就五十多年前毛泽东与罗稷南关于“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的对话,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种轰动一时的说法是,当时毛泽东说:“鲁迅么——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秋石先生通过多方考证,认定当时毛泽东不是这样说的,而是说:“依我看,依鲁迅的性格,即使坐进了班房,他也还是要说要写的。”

  可是我觉得,秋石先生考证的结果未必更接近历史真实。毛泽东作为执政当局的最高领导人,他不可能说“鲁迅么——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也不可能说“依我看,依鲁迅的性格,即使坐进了班房,他也还是要说要写的。”我想,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老人家一定是把话题转移开了,或者什么都没说。

【关于《鲁迅选集》读后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1.鲁迅选集读后感

2.鲁迅 选集 读后感

3.鲁迅精选集读后感

4.关于鲁迅呐喊读后感

5.关于鲁迅著作读后感

6.关于鲁迅的作文

7.关于鲁迅作文

8.季羡林选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