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思考

时间:2018-07-01 16:52:25 语文阅读 我要投稿

浅析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思考

  准确把握 整体感知 细读品析

浅析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试从文本解读的内容方面,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方向:一、准确把握,解读文本的主导价值。二、整体感知,解读文本的主要内容。三、细读品析,解读文本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文本解读主导价值 主要内容 艺术特色

  什么是文本?西方的文本一词,源于拉丁文的texere,本意是波动、联结、交织、编织,并因此衍生了构建、构成、建造或制造等意义。文本定义颇多,可归纳为,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等被用话语记录下来,都可被视为文本。什么是解读?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该条,称:“通过分析来理解。”何谓文本解读?指教师对文本(课标、教材及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是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途径就是阅读。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师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一座充满生命的桥梁。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深入的文本解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更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条件。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如何挖掘文本的主导价值并充分实现其当代意义,理会和把握文本的编著意图和特定的意义寄寓,展开教师、学生、文本三主体间的充分对话,有效地实现文本对话的教育价值,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所在。文本解读,解读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笔者谈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准确把握,解读文本的主导价值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应该做到多角度、多层面和多元化。一个阅读教学文本可能有多种价值取向,不管有三种五种,但是“多元有界”,教师应准确把握,深入挖掘,读出主导整体的文本价值。

  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在上完四年级下册的《鱼游到了纸上》,听课老师都有这样的疑问:“王老师,你是不是把主题搞错了,你忘掉了‘聋哑’二字,意味着忘掉这位青年的.‘身残’,你忘掉了‘身残’,意味着忘掉了‘志坚’。”王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文中确有一个细节,“我的目光落在他的胸前‘福利工厂’,我的心咯噔一下,没想到他竟然是个聋哑人”,你抓住这个细节,联系他高超的画质,你确实可以读出他如何的“身残志坚”,但这只是文本的局部而已,只是一个细节而已,你必须对文本有个整体的观照,那就是青年那种境界,用诸葛孔明的话说“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人说功到自然成,“心静”才是文本的主导价值,教学时不能喧宾夺主。

  再看《江雪》教学片段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帮他?

  生2:我知道。因为那老翁爱吃鱼。

  生3:我认为是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

  生4:我想,那老翁钓鱼是要拿去卖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你明白了吗?

  生1:(一脸茫然)。

  生5:(突然站起来提问)老师,现在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

  师:是吗?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6:那可将冰凿破呀!把冰凿开可以捕到许多鱼。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6:我看到电视里介绍爱斯基摩人就是这样捕鱼的。

  师:你真不错,在看电视的时候还注意学习语文。同学们明白了吗?

  此教师的处理方法不可取,教师固然要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但没有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没有引导学生反思刚才的理解是否正确?还有没有其他理解?能不能换个角度去想一想? (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及作品的写作背景资料) 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和作者对话,进行理性反思,得出作者借渔翁寒江独钓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表达了诗人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这才是文本的主导价值,是我们教师首先要把握的,以其昏昏怎能使其昭昭?没有高屋建瓴谈何指导引领?

【浅析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思考】相关文章: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备课式文本解读的渗透论文

2.谈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多元解读教育论文

3.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多元解读文献综述论文

4.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多元解读文献综述教育论文

5.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

6.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向及启示

7.有关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