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观后感

时间:2020-11-04 15:37:5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声声慢观后感范文

  古诗词具有精炼的语言、独特的意境及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它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考的重要考试内容之一。以往的古诗词教学,常常采用“初读感知——再读释义——三读感悟”的固定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真正地披文入情。在如今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大背景之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显得更为重要,黄静老师《声声慢》一课无疑是成功的,她运用情景教学,使自己的课堂灵动起来。

声声慢观后感范文

  黄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情景创设:

  一是介绍作品背景。古诗词的创作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文化底蕴、生活经历等密切相关,由于古今时代及文化差异,使得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较远,因此理解古诗词的情感思想有一定难度,此时若能让学生对作者及作品背景有足够地认识,便能为学生理解作品铺垫好基础。这一环节对于多数老师来说是稀松平常的,大部分老师在课前几乎都会走这一步,然而黄老师却与这大部分老师相异。多数老师为了节省时间,要么自己把作品背景介绍给学生,要么多媒体显示出来,而黄老师是把这个机会也还给学生,当学生说的不完整时,她没有立即去主动介绍,而是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学生答道“永嘉南渡……”黄老师追问“南渡”之意。这个追问很好,很多学生搞不清这一时代现象,黄老师提出来,让了解的学生为大家释疑,最后自己再把几位学生的答案整合起来,勾勒出作者完整的生活经历及作品创作背景,并且告诉大家,“国破家亡夫丧,使得李清照晚年时的作品显得比较哀婉凄怨,今天要学的《声声慢》也是她晚年时和着心血泪水写下的千古绝唱”。这一情境的设置,完全把表现的机会交给学生,唤起了学生对李清照的认识,拉近了学生与李清照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对诗人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对李清照晚年作品风格有所了解,为学好此诗歌开了好头。

  二是诗歌配乐再现画面。黄老师的课精心选择了《二泉映月》作为诗歌配乐。古诗词具有音乐美,在教授古典诗歌时,选取适合的音乐,能够创造特定的情境,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黄老师还精心设计了《声声慢》幻灯片。别林斯基说“诗不能容忍无形态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必须使思想渗透体现在生动而美好的形象之争。”一首优秀的诗篇,哪怕是富有哲理的诗歌,也是思想包盈在形象之中,智慧闪烁于形象之上。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可运用音乐及图画来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等方法将抽象的诗词变换为形象的视听之感,从而体会诗歌高妙的意境。黄老师在“运用诗化的语言再现诗歌意境”这一环节运用多媒体在悲戚的音乐声中为学生徐徐展开一幅《声声慢》的画卷,让学生调整心绪,慢慢进入诗歌情境,而后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黄老师充分的铺垫之下,学生对画面的想象描述、对诗歌意境的感悟适切充分。举个例子,一个女生把自己看到的画面描述为:“伴随着音乐,我的脑中浮现出一个画面,黄昏时分,一个柔弱又漂亮的女子坐于窗前,看着天空,大雁飞过,突然乌云密布,下起绵绵细雨,她在那里哽咽、哭泣,她的眼前浮现一幅夏天的画面,她和丈夫很快乐地在田园间游玩,我听到了他们的笑声,我看到那个柔弱的女子再次哭泣,她拿起了酒杯,一杯杯地喝下去,可是她却越喝越愁……”诗歌与音乐、诗歌与画面的结合,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扩大思维空间,飞到作者身边,设身处地地进入情境,很好地把握了诗情。

  三是教师真情朗读。诗词言情传志,能够情感充沛地根据诗意诗情诗境朗读诗词,会有一种较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所营造出的教学情境,令诗歌更有立体感,更有震撼人心之力。若是教师亲身声情并茂地范读文本,效果会更佳,并且还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敬之心。黄老师朗读本诗歌时,或激越,或清缓,或伤感,把诗中寄寓的作者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学生的掌声便是最好的证明。

  此外,黄老师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特定问题及教师的语言描绘等,本文只选取较经典的三种展开论述。对于古诗词,情境教学是较有效的教学途径,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充分、深层次地品味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声声慢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声声慢作文100字04-06

声声慢读后感04-22

《声声慢》点评作文450字04-05

生生漫,声声慢作文650字04-05

中国骄傲观后感范文11-27

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06-13

大国工匠观后感范文06-13

关于孔子观后感范文11-29

《希望树》观后感范文12-17

《阳光姐妹淘》观后感范文06-17